杭州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问题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模式可以将养老的人群进行细分,鼓动那些能够自由活动、生活可以自理的老年人走出家里,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从情感、精神、文化各方面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使老年人对社会有个更全面的了解,对社区有更好的适应性。 而对于那些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人,可以让护理人员上门服务,对老年人开展生活照料、 精神慰藉、医疗保障等工作,在家里直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相对于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的最大特点就是更人性化、更平等,而机构养老经常使老年人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十分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民政部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就已经在全国大中型城市建设、开展社区服务,使得我国学者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越来越热,且日益成熟,并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为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正因为中国学者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正处于现代发展领域,致使获得了诸多宝贵 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 ( 1)关于居家养老概念界定的研究 对于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王玉兰( 1999)、刘传业( 1999)认为居家养老的主要形式是在家居住的同时接受社区的养老服务,并以政府的支持为保障。 李光洁( 2020)也赞同此类观点,认为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效融合的成果。 徐吉楠( 2020)、叶智久( 2020)指出居家养老强调的应是居住方式问题,较之于机构养老的集中居住特点,居家养老是一种分散的在家居住的养老形势。 王静可( 2020)等人则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却以社区专业化养老服务为外围 的养老模式,即“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7]。 刘玉雅( 2020)又指出居家养老的概念是老年人在家居住,而由社会提供一些相关的养老服务而形成的一种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支柱,专业服务为依靠的社会化养老模式。 ( 2)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的研究 11 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研究,柳叶榕( 1999)认为社区养老的服务内容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具体体现在保障助养、解难服务、社会活动、医疗保健、老年教育、精神慰藉这六个方面。 王静可( 2020)、沈美娣( 2020)提出社区拂去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起居照料、医疗护理服务、文 娱活动服务、老年教育指导指导服务、基本权益保障服务、情感慰藉服务与临终关怀等多个方面 [8]。 黄大科( 2020)等学者认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主要是资金保障、亲情慰藉和生活照料这三个方面,因此,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就是经济救助、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 张发奎( 2020)指出老年人产业在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时,还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即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娱乐性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排除老年人的孤独感与寂寥感。 无独有偶,张栋伟( 2020)也赞同老年人产业应充分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服务内容从 关注老年人的物质需求转变为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即将其发展方向从补救性向预防性过渡发展。 ( 3)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及方式的研究 对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及方式的研究,曹会刚( 1998)指出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职能,家庭养老已成为了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因此养老保障的供给主体是家庭。 吴桂林( 2020)认为为了改善养老服务的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可以在养老福利服务的政府采购中引进竞争机制,促使养老福利服务事业走向更好的发展。 查文静( 2020)认为要想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应主要抓住 老年保险事业,同样需要家庭来担负老年人的照顾义务,并积极鼓励个人、单位或境内外人士合办老年人福利事业。 孙刚进( 2020)却指出政府并不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惟一的供给主体,应该形成个人、家庭、政府与社会组织等多元化供给主体的服务模式。 郭海峰( 2020)则认为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存在多元化供给主体,主要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社区、家庭五个主体,应保证这五个主体齐头并进、互相补充 [9]。 ( 4)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研究 对于还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来说,社会在肯定其作用与效果的同时 ,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不少问题。 侯志可( 2020)提出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之所以不够完善,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资金不足,且资金来源不稳定,且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较少。 苏娜( 2020)、沈德来( 2020)认为我国的还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居家养老机构,服务内容范围过窄,服务供给主体过少,对市场运行机制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戴伟卡( 2020)通过分析指出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主要存在志愿者队伍过弱、服务专业人员过少、社区养老服务资金匮乏等问题。 赵文凯( 2020)提出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主要存在护理人员队伍不够壮大、专业 水平普遍较低,并对居家养老服务存在认识误区等问题。 于 12 南凯( 2020)则在我国现有的居家养老服务效果的基础上,发现了在其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管理部门的参与度较低、作为被服务者的老年人积极性也不高,养老服务的层次与种类都比较缺乏 [10]。 国外研究现状 事实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首先在西方的发达国家开始的,关于此项服务,国外一般称作老年人社区照顾。 “在合适的环境中养老”是由英国首先提出,直至今日依旧被作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基准,其主要含义有 [11]:①是指老年人在原社区居住,接受社区内的服务; ②由社区负责支持老年人的生活照顾服务;③老年人在社区内接受本社区的服务人员开展的服务工作,对服务对象与社区都有着一定的熟悉程度,更有利于服务工作的开展。 ( 1)关于社区照顾服务概念的研究 对于社区照顾服务的概念研究,大卫科波菲尔( David Copperfield, 1989)定义为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并接受有社区代理机构提供的服务。 贾斯汀艾瑞克( Juetin Eeic, 1991)、凯文莱恩凯勒 (,1991)等学者认为社区照顾只是指老年人在家中接受照顾。 迈克尔艾瑞克( Michael Eeric, 1998)认为对老年人的照料与安置应包括家庭打扫、洗澡穿衣、膳食等,这些都是以非制度的形式进行的 [12]。 ( 2)关于社区照顾服务的内容研究 大卫艾克 (Aaker,, 1992)、汤玛斯爱迪生( Tomath Edison, 1992)指出为老年人提供社区照顾最基本的要点就是适用的住房或者安居房,另外还要提供日常生活起居、行动料理和自我照顾等特殊护理服务。 尤其是在对待患有心理或生理障碍的老年人,更要进行全面的照顾,基础护理、药物治疗以及物理疗法缺一不可。 为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还得开展专业 咨询和情感援助等活动,包括休闲娱乐、人际交往、教育学习等。 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1993)指出随着社区服务的日益发展,服务项目逐渐呈现多元化,具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权。 不同于过去的强制性、标准性服务体系,现在的服务体系重点是设计因人而异的“套餐服务”,以此满足不同人的服务需求,使得“服务管理”拥有别具一格的特点 [13]。 ( 3)关于社区照顾服务供给和资金来源的研究 Ignacio 伊格纳西奥 杰卡罗斯( Jencarlos, 1986)指出社区服务的供给主体主要包括:非政府组织 、政府组织、社区营利性机构、社会非营利性组织、非专业护理人员、志愿 13 者及雇员。 奥克塔维奥( Octavio, 1992)通过研究发现在近年来英国政府的支持下,英国的职业私营养老服务的规模不断地扩大并成为社区照顾服务主要的资金来源。 列奥尼达( Leonidas , 1992)则指出社区照顾服务的主要资金是由保险、部分私营业主、政府、部分行业协会、慈善团体以及个人捐赠而得来 [14]。 ( 4)关于政府、社区在养老服务体系中作用的研究 雪莉安妮査普蔓( Sherry Anne Chapman, 2020)指出社区在养老 服务体系汇总起到的作用较大,建立在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以互惠与资源的原则,社区可利用现有的资源为老年人健康的、科学的晚年生活建设形式多样的服务设施以及有效完善的服务。 希勒尔史密德( Hillel Schmid, 2020)、厄内斯特( Ernest ,2020)则认为政府以其主导性的作用在养老服务上占着更大的优势,对养老机构的发展进行监督与指导,基于机构财政上的支持。 以社区为实行桥梁,将家庭照料和社区照料有效结合,进行相互补充与完善 [15]。 另一方面,政府应着重护理人员的培养,不断扩大专业人员的队伍,出台相关优惠 政策,为达到“健康的老龄化”目标创造出更有利的条件。 研究框架和内容 ( 1)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框架: 绪论 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问题的提出 研究背景及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 需求层次 以房养老 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 14 ( 2)研究内容及重点 本文主要针对“如 何改善杭州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这一主题,通过对相关理论的阅读分析,以及对国内外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对比研究,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杭州市的社区居家服务体系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以此提出以杭州市基本市情为基础的适宜措施与建议。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共分七大部分,分别是: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叙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的内容和重点、研究的方法和框架,并针对课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初步了解。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阐述了人口老龄化、社区、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相 相关概念与理论借鉴 研究的理论基础 杭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 实践基础 杭州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研究内容 国外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成功实践与经验借鉴 研究内容 杭州城市社区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研究内容 结论 研究结论、不足之处、未来展望 15 关概念,并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社区特征,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的区别与联系做了详细的描述;总结归纳了有关社区、养老等相关必要理论,为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部分为重点。 第三部分:实践基础,主要对杭州市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展开调查,进行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并就调查结果与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此部分为重点。 第四部分:针对杭州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所面临的问题,透彻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因素。 此部分为重点。 第五部分:通过对新加坡、美国、英国及日本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深入研究,得出国外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劣之处,同时总结出值得 借鉴的实践经验。 此部分为重点。 第六部分:在确定杭州市的社区居家服务开展的具体情况之后,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针对杭州市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此部分为重点。 第七部分:结论和展望,总结本次研究的主要工作与结论,指出今后研究需要改善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对未来的展望。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①文献法。 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在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上,摒旧纳新,融合发展出与本文相适应的方法与观点。 ②专家访谈。 通过专家访谈,对问卷内容进行编制,并为提出老年人养老的解决措施 提供有利的建议。 ③问卷调查。 通过对杭州市某街道的专业社工与街道工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具体的数据和准确的信息,直接了解目前杭州市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④实地考察。 深入杭州市些许社区与街道,了解到老年人的需求与满足情况,进一步找出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有效的对策。 ⑤比较研究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有关居家养老的认识对比研究,找出国外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总结国内外养老服务之间的差距,以此作为完善国内养老服务体系的参考依据。 ⑥统计分析法: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统计方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数据与调查结 果进行剖析,以便更有效地建立社区养老服务 1 体系,并提出相关对策。 ⑦规范研究法:结合理论知识分析与案例实证研究,通过实践调查,在理论的基础上,得出实证研究的结论。 2 第 2 章 相关概念规范与理论借鉴 相关概念规范 人口老龄化及其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通常包括以下两个含义:①是指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在总人口数中占的比重不断上升;②是指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呈现老年化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国际标准,当一个地区或国家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占的比例达到 10%时,或者 65 岁以上的老 年人占的比例达到 %时,就可以定义这个地区或国家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状态 [17]。 根据我国在 2020 年的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18]:① 2020 年,全国总人口的具体数量为 1339724852 人,较之 2020 年的人口数增加了七千多万人,比例增长%,年平均增长 %,比之前十年 %的增长率下降了 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这十年来,我国的生育率、出生率都处于低水平阶段。 ②此次人口普查涵盖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 40152 户家庭, 124461 万的家庭户人口,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人,比之 2020 年人口普查的 人减少了 人。 可以得出,由于我国的出生率下降,年轻人婚后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