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___基于fpga的vga显示控制器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 , 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 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LED)发展速度很快,超高亮度 LED 和蓝色 LED 的研制成功使其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有机电致发光 显示就 来源于 电致发光 (EL), 电致发光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辐射的物理现象,有机 EL 是在发光层上使用有机化合物的发光型显示器件 ,由于采用电流注入型的工作机制,故属于发光二极管类。 但以薄膜面发光,因此称为有机 EL 或有机薄膜 EL。 如染料及颜料为发光材料的小分子组件(moleculebased device)系统,即 OELD,它具有先进的生产工艺、主动发光、低电压驱动、高亮度、全色彩、厚度小、可大面积显示、发光效率高、响应速度可达到 LCD 的 1000 倍以上等优点,是 21 世纪很有前途的显示器。 另外, 如场致发射显示 (FED)是将真空微电子管应用于显示而非使用热能 ,因而场发射电子束能量分布范围较传统热电子束窄且具有较高亮度 ,此外非常薄、轻、省能源 ,它集 CRT 的高显示质量和 LCD 的低功耗优点于一身 ,是一种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自发光平板显示技术。 显示标准的发展 在计算机显示系统的发展历程中,业界制定了多种显示标准,从最初的MDA 经历了 CGA, EGA, VGA, XGA, SVGA 等 发展过程。 与相应的显示标准相配的显示器也 可 称之为 EGA, VGA, XGA 显示器等。 显示器的标准主要反映在它们的接口,显示功能和行,场工作频率上。 这些标准分别 如下: 标准: MDA 标准是 IBM 公司制定的 PC 视频显示的第一个标准。 它只支持字符显示功能,无图形 和 彩色显示能力,也无灰度等级。 因而它在使用中很受限制。 MDA 显示标准的字符显示规格为 80 列 25 行,分辨率为720350。 行频为 ,场频为 50Hz。 其 信号接口采用 9 针 D 形接口。 标准: CGA 是作为 MDA 的替代品出现的,它与 MDA 相比增加了两大功能,即彩色显示和图形显示。 它的最高分辨率为 640200,但此方式只能显示单一颜色。 而在彩色图形显示方式下工作时分辨率很低,只能达到320200。 它的行频为 , 场频为 60Hz, 它规定了两种接口形式,一种是 9 针 D 形接口,管脚与 MDA 的接口排列相同。 另一种是输出 NTSC 复合视 xx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5 频信号,因此可以用 NTSC 电视作计算机显示器。 标准: EGA 是当时的一种增补型图形适配器。 在软件上兼容 CGA.它的最高分辨率为 640350, 行频为 , 场频为 60Hz。 可以设置成单显方式。 它的信号接口也是采用 D 形 9 针,其排列与 MDA 相同。 标准: VGA 彩色显示 标准 是 IBM 在 1987 年随 PS/2 机一起推出的一种视频传输标准。 它采 用模拟信号代替数字信号显示,具有分辨率高,显示速率快,颜色丰富等优点,作为一种公认的技术 标准, 它在彩色显示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上 MDA, CGA, EGA 三种标准都是以 TTL 数字信号输出。 而 VGA 标准采用了模拟信号输出,因而其彩色显示能力大大加强了,原则上可以显示无穷多的颜色。 它的最高分辨率为 640480, 行频为 , 场频为 6070Hz。 它可以兼容 CGA, EGA 标准。 标准: XGA 标准它是一种扩展图形阵列适配器,它的最高分辨率为 1024768, 但与 8514 标准相比有着更好的图形 显示能力,因为它采用了逐行扫描方式,它的行频为 48KHz, 场频为 60Hz。 它兼容 VGA、 8514/A 标准。 接口为 15 针 D 形标准接口。 标准: SVGA 标准是 VESA(视频电子标准协会)为了统一显示器的视频显示标准,对以前的标准进行了修订,并同时制定了一些超过VGA,XGA 的标准。 同以上几个标准相比 SVGA 一般都有多个扫描频率,如:640480, 800600, 1024768, 12801024, 16001200 等。 VGA 概述 及其接口 VGA 的英文全称 是 Video Graphics Array ,即视频 图像 阵列。 由前面的显示标准可知, 它是 IBM 公司在 1987 年随着 IBM PC 机一起推出的一种视频传输标准,具有 很多 优点,在单色、彩色图像显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 VGA 现状及其接口 : 显示标准 现状 如今 VGA彩色显示系统的技术指标己被工业界所采纳并己标准化。 该技术标准支持在 640480的较高分辨率下同时显示 16种彩色或 256种灰度,而在320x240分辨率下可以同时显示 256种颜色。 VGA由于良好的性能迅速开始流行,厂商们纷纷在 VGA基础上加以扩充,如将显存存储容量提高至 IM字节使其能支持更高的分辨率,这些扩充的模式就称之为 VESA( 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视频电子标准协会)的 Super VGA 模式,简称 SVGA,它的体系结构与 IBM VGA相同,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高分辨率的显示功能和比 IBM VGA更丰富的色彩显示能力。 它的主要显示模式有: 640480, 256颜色; 800600, 16颜色; 1024768, 16颜色等。 现在的显卡和显示器都支持SVGA模式。 VGA 标准对于现今的个人电脑市场已经十分过时。 即使如 此, VGA 仍然是最多制造商所共同支援的一个低标准,个人电脑在加载自己的独特驱动程式 xx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6 之前,都必须支援 VGA 的标准。 接口 显卡所处理的信息最终都要输出到显示器上,显卡的输出接口就是电脑与显示器之间的桥梁,它负责向显示器输出相应的图像信号。 CRT 显示器因为设计制造上的原因,只能接受模拟信号输入,这就需要显卡能输入模拟信号。 VGA 接口就是显卡上输出模拟信号的接口,这就是 VGA 接口产生的原因。 VGA 接口,也叫 DSub 接口。 虽然液晶显示器可以直接接收数字信号,但很多低端产品为了与 VGA 接口显卡相匹配,因 而采用 VGA 接口。 这种 D 型接口,上面共有 15 针空,分成三排,每排五个。 它的具体分布和实物图如图 11所示,其管脚功能分配则如表 11 所示。 图 11 VGA 接口及实物图 表 11 VGA 接口管脚功能分配 管脚 功能 1 红基色 2 绿基色 3 蓝基色 4 地址码 5 自测试 (各家定义不同 ) 6 红地 7 绿地 8 蓝地 9 保留 (各家定义不同 ) 10 数字地 11 地址码 12 地址码 13 行同步 14 场同步 15 地址码 (各家定义不同 ) VGA 接口是显卡上应用最为 广泛的接口类型,多数的显卡都带有此种接口。 有些不带 VGA 接口而带有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数字视频接口)接口的显卡,也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转接头将 DVI 接口转成 VGA 接口,专业的显示设备除了有 D15 接口外,还有 rgbhv 的 BNC 接口。 BNC 接口仅有 rgbhv这 5 根连接线,一一连接即可,但得注意选用 75 欧的 BNC 头。 xx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7 论文研究内容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就是 利用 EDA 技术 和 FPGA 相结合这种先进的电子设计方法,灵活并且快捷地来实现基于 FPGA 的 VGA 显示控制器的设计。 让该控制器能够实现 彩条 信号产生 、 ROM 信息读取显示 、 实时 RAM 信息显示 、分屏 显示 以及 多路信号 选择切换 等 功能。 本论文 对 完成 该控制器设计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 通过阅读已学 过 的电子设计相关书籍、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以及网络搜索等途径,较详细地了解了 EDA 设计、 CPLD/FPGA 结构、各种显示器的显示原理以及基于这些显示器的显示标准等基础知识 ,另外, 还有 VGA 接口、 VGA 时序控制、颜色模型、分屏显示技术、矩阵切换技术等与该控制器设计相关的理论和工具。 其次 , 对已实现的 许多 符合 VGA 显示标准的显示控制器 的 设计 思 想和 设计过程 ,进行了详细 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整合 了 这些 设计 , 同时, 通过 引入 了分屏显示技术和矩阵切换技术 , 提出了一个 基于 VHDL 的自顶向下模块化设计实现 方案 , 利 用 VHDL(硬件描述语言)来 描述 各个模块的功能, 并 在 Quartus II 软件平台上 分别 对其进行 了 仿真 和分析。 然后 , 通过 在 Quartus II 的顶层原理图 中 调用 这些 功能模块 的符号元件, 来 实现 VGA 控制器的整体功能。 分别 对 整体设计进行 综合 、 仿真 分析 并且下载到 EDA 实验调试平台(内含 Cyclone 系列 FPGA 芯片 EP1C12Q240C8N)上进行硬件调试, 来验证设计功能的控制情况,并给出了相应 调试结果的效果图。 最后, 分析总结 了所设计的这个控制器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xx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8 第 2章 VGA 显示控制 的 相关理论 本章主要介绍了一些有关显示控制的 相关 理论,如 VGA 的控制显示方式、颜 色模型、分屏技术以及矩阵切换技术等显示控制技术。 另外,还介绍了一些EDA 设计 理念、 实现 工具和硬件 结构 等知识。 VGA 显示控制 VGA 显示控制方式 常见的显示屏有 LCD、 CRT、等离子、 LED 等,虽然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显示方式是不同的,但它们的控制信号和控制方式是相同的。 所以,基于 VGA 技术的控制方式可应用到上述显示设备中。 下面 就 仅 基于 CRT 显示器 来 详述VGA 的 显示 控制 过程。 CRT 显示器的阴极射线管发射电子束, RGB 三束电子束击打在 CRT 屏幕背面的荧光层上形成一个像素。 电子束不断地从左到右扫描显示屏,与此同时,它的亮度调制在荧光屏上产生了显示图案,这个过程称为显示刷新或屏幕刷新。 电子束从屏幕的左上角开始向右扫描,在到达屏幕的右边缘后,电子束被关闭 (水平断开 ),接着,它又迅速地返回到屏幕的左边缘 (水平回扫 ),并开始进行下一行水平方向的扫描,这是通过 HS 来控制的。 在完成全部水平方向的扫描之后, 电子束将在屏幕的右下角结束。 在此处电子束被关闭 (垂直断开 ),接着又迅速返回到左上角 (垂直回扫 ),这样下一个屏幕就开始显示了,而这又是VS 来控制的。 为了使显示区工作在线性扫描的范围内,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有一定的 “ 过量扫描 (overscan)”。 在过量扫描期间,电子束也被关闭,因而与回扫过程一样, CRT 处于消隐状态 (blank)。 只有在扫描过程的允许期内,电子束才打开,因而屏幕上才会出现相应的图画。 其 控制显示 的过程如图 21 所示。 加 亮控 制 信 号颜 色 数 据行 同 步放 大放 大放 大场 同 步V G A 显 示 模 块C R T 显 示 器RGB„ „ „ „水 平 扫 描水 平 回 扫垂 直 回 扫垂直扫描 图 21 VGA 显示原理及扫描过程 xx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9 所以, CRT 显示器要正确显示图像 , 就需要 RGB(3 基色信号 ) ,HS(行同步信号 ) ,VS(场同步信号 )这 5 个信号来共同驱动。 HS,VS 时序分别如图 22 和 23所示。 图 22 HS 扫描时序图 图 23 VS 扫描时序图 VGA 显示要严格遵循 ―VGA工业标准 ‖, 即 640 Hz 480 Hz 60Hz 模式。 VGA 工业标准要求的频率为:时钟频率: (像素输出的频率 ),行频 :31 469 Hz,场频: Hz(每秒图像刷新频率 )。 VGA 的 HS 行扫描时序要求如表 21 所示; VS 场扫描时序要求如表 22 所示。 表 21 HS行扫描时序要求: 行同步头 行图像 行周期 对应位置 时间( Pixels) Tf 8 Ta 96 Tb 40 Tc 8 Td 640 Te 8 Tg 800 表 22 VS行扫描时序要求: 场同步头 场图像 场周期 对应位置 时间( Lines) Tf 2 Ta 2 Tb 25 Tc 8 Td 480 Te 8 Tg 525 对 VGA 显示器 ,每个像素点 的 输出频率为 25. 175MHz ,因此 25MHz 的输入时钟脉冲 采用 50MHz 经 二分频得到。 依据 VGA 时序标准 ,行同步信号 HS,行周期为 31. 78μs,每显示行包括 800 点,其中 640 点为有效显示区, 160 点为行消隐区 ,每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