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城中村现状与发展研究——以昆明市官渡镇为例本科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9405 、社区社会保障方面 由于城乡二元体质的问题,城中村居民大部分是农民户口,没能享受国家的大部分保障制度,随着保障体系的日益完善,如表 4 所示如今居民们享有农村医保,自费农村养老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所占比例分别为 96%, 43%,但是这样的保障还不能满足居民们的实际需求,农村医保没有购买药品的保障,只能报销医院看病的一部分费用,报销比例也不高。 养老保险需要自 己缴纳很多的费用,年老后每月才有几百元的养老金,从现在的生活水平来看根本就不能满足日常的开支,更不用说过一个安稳的老年。 表 4 Descriptive Statistics N Sum Mean Std. Deviation 第 10 页 共 21 页 最低生活保障 271 .0627 .24293 养老保险 271 .4280 .49571 医疗保险 271 .9631 .25554 失业保险 271 .0332 .17952 生育保险 270 .0185 .13507 子女教育保险 271 .0258 .15892 其它商业保险 271 .0295 .16957 从表 5 中反映超过 70%的居民们反映对于现在的社会保障水平都不是太满意。 具体表现在医疗保险不能满足他们的医疗保障需求,不清楚有关医疗保障的基本内容和保障程序,同时也不了解农村养老保险的内容和规定,对于是否应该买养老保险持观望态度,对将来是否能够拿到保障金和保障程度存在危机感。 表 5 对社会保障水平的满意情况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比较满意 16 一般 65 不太满意 126 非常不满意 63 第 11 页 共 21 页 Total 271 、其他方面发展状况 租赁村组土地,有的村子直接把土地租给开发商,由开发商建造市场住宅或者其他商业项目,由此取得的红利分给村民,同时为村民提供大 量的就业岗位,据调查开发商在土地上建造了物流园区、花卉基地,花鸟市场以及各项商业模式,通过这些商业集群的建设使得该区经济得以展,同时为社区带来了新的经济来源和商业便利性。 村组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商铺和市场,租给商户,由此取得的收入分给社区居民, 同时拿出一部分钱支付社区保安,保洁以及管理人员。 村组组建集资房,由村民出部分的钱,建造集资房,所建集资房统一规划,配套设施完善齐全,便宜于市场房产价格,同时有的村民把集资房用来投资,租住或直接卖给他人。 这样的集资房如同小区房一样, 由于统一的规划,使得房屋结构整齐划一,各项配套设施完善齐全,但是有一个缺点这样的房子属于小产权房屋,只有相应的土地使用证而没有房产证,不动产利益难以得到保证。 有的村子存在着自己建造的的问题,通过统一的规划建设,看上去干净整洁,但是有些违规住宅加层,违规使用土地建房,造成了社区环境混乱,危房危建,不但没有使社区得到发展反而影响社区安全。 通过政府组织的拆迁,开发商承包的项目,对于现有的城中村进行整体的拆迁,对所拆迁的居民进行拆迁补偿和回迁房补偿,通过新规划的改造项目使得城中村 原本的地理环境结构得以保护,配合了城市的规划,同时还为原居民提供了相应的住房保障。 但是拆迁改造也出现了问题,具体表现在补偿金额低,不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拆迁,过渡补偿不完善,安置房迟迟不能建成,导致居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所。 3 昆明市官渡镇城中村的存在问题的分析 第 12 页 共 21 页 城中村作为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存在的现象,在世界各大城市都普遍存在。 留美华人学者文贯中先生在文章《“城市化”无法避免“贫民窟”》中指出:正是因为存在贫民窟,才使得城市特别有活力。 贫民窟的存在,使得城市扩大的成本特别低,包容性特别强。 居住成本低廉的贫民窟,使新移民比较容易找到安身立命之地,生活在贫民窟的大部分新移民一二代后便融入了城市主流社会。 这不但发生在美国的纽约和芝加哥,也发生在中国的香港、北京、上海、广州。 城中村低廉的居住成本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栖身之所。 官渡镇城中村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同时房屋相对于城区而言 租金低,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学生以及刚刚参加工作没有较高收入的人群更加青睐这样的房子,为这些人群可以用较低的费用解决住房的问题,更宏观来讲 在政府住房保障职能缺位的情况下为外来人口提供了其可支付得起的住房 ,为社会的维系提供了微循环的生存空间; 官渡镇城中村的存在为失地农民提供了社会保障的补充。 由于官渡镇城中村的土地基本被征用使得大部分原居民没有经济来源,依靠城中村住房出租,解决了村民们的经济问题和就业问题, 部分弥补了政府低价征地而对其生活造成的困难。 城中村存的问题 : 城中村存在着无可争议的优点,但是为什么 改造的呼声却那么大,它的问题远远超过了它的作用,大家对于城中村存在的问题已成共识,并把它看作是城市肌体上的“肿瘤”。 这些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社会治安问题、环境卫生问题、安全隐患问题、计生和人口管理问题、市政配套和城市形象问题等。 除此之外,还有城中村催生租金食利阶层的隐患等。 官渡镇部分城中村已成为滋生犯罪活动的温床,有的城中村内黑作坊、黑工厂泛滥,制假造假等扰乱市场秩序、危害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问题突出,造成诸多社会隐患和城市问题,对城市现代化发展形成严重障碍。 官渡镇城中村违章建筑多,乱,危 走 进官渡镇,路上到处都堆放着用于建盖房屋的泥沙和石头,不少村民正在大兴土木,将自家的房屋加高,原本只有三四层的楼房长到了六七层。 有的居民为了能得到更多的拆迁补助或者能够多租几间房,不顾房屋结构,随意加层,造成了危房现象,有房不敢住。 火灾频发成消防死角 城中村”一楼开店、二楼做饭、三楼住人的“三结合式”楼房比比皆是,而且居民在生活中普遍使用柴、煤、电、油、液化气。 “城中村”香火很盛,许多居民有焚 第 13 页 共 21 页 香敬神、拜佛的习俗。 由于用火不慎,火灾频频发生。 官渡镇西庄一组就出现了一次严重的火灾,由于没有必要的消防设 施,道路狭窄,违章建筑多,消防车到了但难以进入城中村内,延误了救援的时间,使得火势越来越大,索性没有人员伤亡。 治安刑事案件频发 官渡镇城中村发生过多起盗窃案,就在我家中也被盗窃了两辆电动车和一台电脑,据新闻报道和现实了解,绑架、拐卖案件、凶杀事件也时有发生。 藏污纳垢的黑店、赌店,毒所 黑作坊藏匿在城中村的,成了假酒、不卫生食品,有毒有害物品的加工厂,每个村子都有很多赌博场所,社会风气急转直下,这里也成为了吸毒人员的窝点。 官渡镇城中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社会矛 盾突出制约发展。 基层组织民主矛盾突出,化解难。 首先是部分村干部依法行政意识薄弱,村两委班子不团结的现象较为普遍;其次是个别村干部追求个人私利,各项管理制度不落实,尤其是在拆迁改造、征地过程中,暗箱操作,对征地补偿款、财务收支状况等事项不公开,引起村民不满,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由此引起的矛盾纠纷难以化解;再次是部分村两委在执行村内重大决策时,不注重做好群众宣传和解释工作,造成村内民心不齐,导致部分群众缠访、闹访,村干部疲于应付,无暇顾及发展大局。 发展产业单一制约发展。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积累方式仍 比较传统,缺乏活力。 二是集体的土地资产缺乏有效的投资转化渠道,以村一级自身的经济实力,难以实现土地的高标准开发建设,致使土地的开发利用初级化,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造成村级集体经济难以在上规模、上档次上有所作为,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为薄弱。 就业机会匮乏制约发展。 失地农民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大多数人没有过硬的技术和特长,只能适应简单的体力劳动和低技术的。昆明市城中村现状与发展研究——以昆明市官渡镇为例本科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