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处理6万立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 一般情况下,分粗细两道格栅。 格栅型号:链条式机械格栅 设计参数: 栅条宽度 s= 栅条间隙宽度 d= 栅前水深 h= 过栅流速 u=栅前渠道流速 ub=α =60176。 m a x s i n 0 . 9 2 s i n 6 0 1 2 5 ( )0 . 0 2 0 . 4 0 . 8qVn d v h 个 格栅建筑宽度 b ( 1 ) 0 . 0 1 ( 1 2 5 1 ) 0 . 0 2 1 2 5 3 . 7 4b s n d n m 取 b=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 (l1): 设进水渠宽 b1= 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 20176。 1113 .8 2 .5 0 .9 62 2 2 0bblmtg tg m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份长度 (l2): mll 12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2): 格栅条断面为矩形断面 , 故 k=3, 则: i 1) (s i n2)(s i n23434 2202= kgvdskgvkhh 栅后槽总高度 (h总 ): mhhhh 1 9 9 总 设栅前渠道超高 h1= 栅槽总长度 (L): mtgtghllL )( 8 每日栅渣量 W: 设每日栅渣量为 ,取 KZ= 33m a x 186400 8 6 4 0 0 0 . 0 7 0 . 9 2 3 . 5 0 ( / ) 0 . 2 /1 0 0 0 1 . 3 2 1 0 0 0VZqWW m d m dK = 采用机械清渣。 提升泵房 采用 2/AO工艺方案,对于新建污水处理厂,工艺管线可以充分优化,故污水只考虑一次提升。 污水经提升后入旋转式沉砂池,然后自流通过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接触池,最后排入河流。 1)污水提升前水位 (既集水池水面水位) ,提升后水位。 所以,提升净扬程 Z=( ) =4m 2) mh泵 站 安 全设 计 h = 2 . 0 , = 从而需水泵扬程 hm泵 站 安 全H = Z + h + = 4 . 0 + 2 . 0 + 1 . 0 = 7 . 0 3) 根据设计流量 92L/s=1933 3m/h ,采用 4台 QW 系列污水泵,单台提升流量700 3m/s。 采用 QW 系列潜水污水泵 (250QW70011)3 台, 三 用一备。 该泵出口径 250mm,流量 700m3/h,扬程 11m,转 速 980r/min,配用功率 37kW,轴功率 ,效率% 沉砂池 沉砂池的作用是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比重较大的颗粒,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选型:平流式沉砂池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3m ax /Q m s ,设计水力停留时间 st 50 水平流速 smv / 长度: mvtl = 9 水流断面面积: 2m a x 0 .9 2/ 3 .6 80 .2 5VA Q v m 池总 宽度: 2/ A h m 有效水深 mh 12 沉砂斗容积: 3m a x 6686400 0 . 9 2 3 0 2 8 6 4 0 0 3 . 61 0 1 . 3 4 1 0VZQ X TVmK = 每个沉砂斗的容积 (V0) 设每一分格有 2格沉砂斗,则 30 沉砂斗各部分尺寸: 设贮砂斗底宽 b1= ;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 60176。 ,贮砂斗高 h’ 3= mbtg hb 39。 2 132 贮砂斗容积: (V1) 322212131 )()(39。 31 mSSSShV = 沉砂室高度: (h3) 设采用重力排砂,池底坡度 i= 6%,坡向砂斗,则 mbbLhlhh )()39。 2(39。 39。 23233 池总高度: (H) mhhhH 生化池 有关设计参数 BOD5 污泥负荷 5N = kgB O D / ( kgML S S d) 回流污泥浓度 RX =6600 mg/L 污泥回流比 R=100%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RR1X = X = 6 6 0 0 = 3 3 0 0 m g /L1 + R 1 + 1 混合液回流比取 =200%R内 污泥龄 c=15d 10 反应池容积 : 30QS 6 0 0 0 0 1 0 0 13986N X 0 . 1 3 3 3 0 0Vm = 反应池总水力停留时间: V 13986 60000t d h 各段水利停流时间和容积比 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 1: 1: 3 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厌 = ,池容 30 .2 1 3 9 8 6 2 7 9 7 .2Vm厌 =; 缺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0 .2 5 .5 9 1 .1 1 8缺 = ,池容 30 .2 1 3 9 8 6 2 7 9 7 .2缺 =; 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 0. 6 5. 59 3. 35 4th好 = ,池容 30 .6 1 3 9 8 6 8 3 9 1 .6Vm好 = 校核氮磷负荷 6 0 0 0 0 4 5 0 . 0 9 8 TN /( k g M L S S d )4 0 0 0 8 3 9 1 . 6dQ T NXV 好好 氧 段 总 氮 负 荷 == 符合要求 厌氧段总磷负荷 06 0 0 0 0 5 0 . 0 3 2 5 /3 3 0 0 2 7 9 7 . 2Q T P k g T N k g M L S S dXV 厌 = 符合要求 剩余污泥量 消化菌生成污泥量 v 1 d oW = Q 0 0. 1 60 00 0 30 0 10 00 = 18 0 kg /d ( N ) = ( ) 式中: —— 硝化菌产率系数,取 30. 1k gV SS /kgN H N d oN —— 进水氨氮浓度 异养菌生成污泥量 v 2 b o eW = y Q 0. 6 60 00 0 10 0 20 /100 0= 28 80 k g/d(S S )= ( ) 式中: y—— 污泥增殖系数,取 5k g V SS /( k g B O D d ) 每天的总污泥量 ○ 1 v v 1 v 2W = W + W = 18 0+ 28 80 = 30 60 k g/d ○ 2设剩余污泥 VSS/SS= ○ 3则每天产生剩余污泥量: Px=3060/=4371kg/d ○ 4污泥含水率为 %时,剩余污泥体积为: 3V 4 3 7 1 0 . 6 % 1 0 0 0 7 2 8 . 5 m / d剩 = = 11 反应池尺寸 反应池总体积 V=13986 3m 设反应池 2 组,单组池容积 3V V /2 = 1 3 9 8 6 /2 = 6 9 9 3 m单 = 有效水深取 h= 单组有效面积 2S V / h = 6 9 9 3 / 4 .0 = 1 7 4 8 .2 5 m单 单= 采用 5 廊道式推流式反应池,廊道宽 b= 单组反应池长度 L S / B = 1 7 4 8 .2 5 5 7 .0 = 5 0 m 单 校核: b/h=247。 =(满足 1- 2) L/b=50247。 = (满足 5- 10) 取超高为 ,则反应池总高 H= += m 反应池进、出水系统计算 进水管 ○ 1单组反应池进水管段计算流量 331 60000 Q = = 3 0 0 0 0 m /d = 0 . 3 4 7 m /s2 ○ 2管道流速 取 v= m/s ○ 3管道过水断面积 21A = Q /v = 0 .3 4 7 /0 .8 = 0 .4 3 4 m ○ 4管径 4 4 0 . 4 3 4 0 . 7 4 33 . 1 4 1 6Adm = 取进水管管径 DN800 ㎜ ○ 5校核管道流速 1 = Q /A 0. 69 m /s( 0. 8 0. 5) (符合要求 ) 回流污泥管 ○ 1单组反应池回流污泥管设计流量 3600001 0 . 3 4 7 /2 8 6 4 0 0RQ R Q m s ○ 2管道流速取 v= m/s ○ 3管道过水断面积 2A = Q /v = 0 .3 4 7 /0 .8 = 0 .4 3 4 m内 ○ 4管径 4 4 0 . 4 3 4 0 . 7 4 33 . 1 4 1 6Adm = 取回流污泥管管径 DN800 ㎜ 12 ○ 5校核管道流速 5 47v =Q / A 9 m / s( ) (符合要求 ) 进水井 ○ 1进水孔过流量 32 60000( 1 ) ( 1 1 ) 0 . 6 9 4 /2 2 8 6 4 0 0 R m s = ○ 2孔口流速取 v= m/s ○ 3孔口过水断面积 22A = Q /v = 0 .6 9 4 /0 .8 = 0 .8 6 m ○ 4孔口尺寸取为 ○ 5进水井平面尺寸取为 出水堰及出水井 ○ 1按矩形堰流量公式计算: 3 / 2 3 / 23 0 .4 2 2 1 .8 6Q g b H b H = 33 m a x Q = ( 1 + R + R ) Q / 2 = 2 Q / 8 6 4 0 0 1 . 3 9 m / s 内 式中: b—— 堰宽,取 H—— 堰上水头, m ○ 2堰上水头 2 / 3 2 / 33 1 . 3 9( ) ( ) 0 . 2 1 51 . 8 6 1 . 8 6 7 . 5QHmb= ○ 3出水孔过流量 343Q =Q = /s ○ 4孔口流速 v= m/s ○ 5孔口过水断面积 2 A = Q /v = 1 .3 9 /0. 8 1 .7 4 m ○ 6孔口尺寸取为 ○ 7出水井平面尺寸取为 m 出水管 ○ 1反应池出水管设计流量 352Q =Q = /s ○ 2管道流速取 v= ○ 3管道过水断面 25A = Q / v 0 .6 9 4 0 .8 0 .8 6 7 5 m ○ 4管径 4 4 0 .8 7 1 .0 53 .1 4 1 6Adm = 13 取出水管径 DN1000mm ○ 5校核管道流速 5 0 . 6 9 4v = Q /A 0 . 8 8 m /s0 . 5 ? 0 . 5 ? (符合要求 ) 曝气系统设计计算 设计需氧量 AOR AOR=(去除 BOD5 需氧量 剩余污泥中 BODu 氧当量) +( NH3N硝化需氧量 剩余污泥中NH3N 的氧当量) 反硝化脱氮产氧量 碳化需氧量 D1: 0120 . 2 3 5 0 . 2 3 5() 6 0 0 0 0 (0 . 1 5 0 . 0 0 6 4 )1 . 4 2 1 . 4 2 1 8 8 0 . 8 6 5 4 8 . 8 /11 XQ S SD P k g O dee = = 硝化需 氧 量 D2: 2024 . 6 ( ) 4 . 6 1 2 . 44 . 6 6 0 0 0 0 ( 3 0 1 0 ) 0 . 0 0 1 4 . 6 1 2 . 4 1 8 8 0 . 8 4 4 4 7 . 2 /eXD Q N N P k g O d %= % = 反硝化脱氮产生的氧量: dk g OND T / 7 0 9 23 = 总需氧量: 1 2。日处理6万立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