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1000kt露天采矿毕业设计(上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工作平台宽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排土场最终边坡角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工作平台宽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排土设备数量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推土机计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前装机的选取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废石场复垦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0 露天矿排水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排水方案选择原则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新水平过度排水设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排水系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技术经济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材料消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结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总结与体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谢辞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附录一:附图清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附录二:外文参考文献原文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附录三:外文参考文献翻译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设计 (论文 )专用纸 7 前 言 本设计是根据“迪迈杯”数字矿山三维建模与应用大赛和昆阳磷矿实习情况而选题。 本次设计中的地质资料除了“迪迈杯”数字矿山三维建模与应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数据之外, 除矿体、地形之外的资料 均为引用 昆阳磷矿的资料。 通过在昆阳磷矿全面收集各类数据,集合“迪迈杯”数字矿山三维建模与应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资料,借助 DiMine 三维矿业软件和 3DMine 三维矿业软件提供的相关功能, 本设计利用地质勘探资料及钻孔数据,建立了矿床三维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按设计大纲要求为完成了相关的设计内容。 按原始资料,设计矿山以前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1)矿山数字化程度低,很多地质勘探成果都以纸质图纸、表格、文字形式存在; ( 2) 非数字化矿床勘查成果资料不适应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矿山生产管理,不利于大规模正规化的矿山开发和生产规划以及矿产资源充分合理利用 ; ( 3) 非数字化矿床勘查成果资料不适应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矿山生产管理,不利于大规模正规化的矿山开发和生产规划以及矿产资源 充分合理利用 ; ( 4) 露天道路设计不合理,使得运输费用增大。 针对上述问题,在本次设计 中,用 DiMine 软件中的境界优化功能对露天坑境界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优境界;用 3DMine 软件对矿山道路进行了设计,完成了露天道路设计。 设计 (论文 )专用纸 8 1 矿区地质 情况 矿区一般概述 本设计使用的资料是 “迪迈杯”数字矿山三维建模与应用大赛,是个虚拟的矿山,除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基本资料外,其余 资料来自 昆阳磷矿资料。 矿区地理交通位置和概况 昆阳磷矿区 于 1955 年 1月在矿区最东端 , 矿区位于东经 102176。 40′北纬 25176。 ,勘探区属昆阳县管辖,其东临滇池西南岸,距滇池约 2 公里,其东北 65 公里为昆明市,南 7公里为昆阳县城。 北距海口约 10 公里,是昆明市近郊之工业区,有水泥厂、造纸厂、水力发电厂,矿区东部水陆交通皆较方便。 本矿区 始建于 1965 年,经过 46 年的建设发展,拥有一支 1407 人职工队伍,已形成年生产剥离 1500 万立方米,产品销售 260 万吨的国有大型现代化露天矿山。 主要产品有 磷铁 矿、 黄铁 矿、 赤铁矿 矿、 黄铜矿 , 铁 矿石产品销售到全国 30 个省市及东南亚国家,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做出了 重要贡献。 除了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紧抓落实社会效益,在采空区填土种树,恢复植被 6250 亩,得到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云南省国资委和云南省林业厅的高度评价。 2020 年 3月被列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 设计 (论文 )专用纸 9 矿区的气象和水文地质条件 本矿区 为裂隙充水矿床,矿区呈单斜构造,地形为顺向坡,勘探矿体全部在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 矿区内地下水位,在倾斜方向上北高南低,在走向方向上西高东低,设计开采的矿体绝大部分在地下水位以上。 影响矿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层为矿层底板下寒武系渔户村组白云 岩裂隙含水层,该层富水性不均匀,钻孔单位涌水量 ~ l/,属富水性弱 —— 中等的含水层。 其次为矿层本身 —— 磷块岩及白云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亦不均匀,钻孔单位涌水量 ~ l/,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 矿区范围内没有地表水体和大的储水构造,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矿区内横向沟谷发育,切割又深,有利于地表水的排泄,而不利于地表水的补给。 露天采场主要充水来源为大气降水。 矿区水文地质类型应属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裂隙充水矿床。 水文条件很简单,勘探区均在最低侵 蚀基准面以上,工业用水、饮用水皆不困难,气候非常温和,气温平均自 — ℃, 6— 9月为雨季, 10— 12 月及 1— 5月雨量稀少,春季风力常达 5— 10级。 矿区属暖温带夏雨温凉气候。 年平均气温 温 ℃。 年平均降雨量 5~10 87% 19。 年平均蒸发量 发量 小蒸发量。 平均风速。 四 设计 (论文 )专用纸 10 矿区地质概述 以下计使用的资料来自 “迪迈杯”数字矿山三维建模与应用大赛,是个虚拟的矿山。 区域构造 主要构造为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其中有一个较为明显的近南北向的向斜褶皱构造,轴向 176。 ,向北倾伏,倾伏角 35176。 ;断裂构造主要为断层,本矿区内共有7 个较大的断层构造, 3 个正断层, 4 个逆断层, 断层倾角均较大,范围 75176。 — 85176。 矿床类型 该矿床为多金属元素矿床,铁元素为主,铜元素伴生,称为铁铜矿床,系层状矿床。 矿体特征 本矿区内共包含 5 个铁矿体和 3 个铜矿体,分别为 Fe Fe Fe Fe FeCu Cu Cu3 号矿体,其中 Fe5 号矿体最大, Fe Fe Cu Cu Cu3 次之,Fe Fe4 最小。 矿体总产状:走向 EENWWN( 176。 ) ,倾向 176。 ,倾角 15176。 矿体中 Fe 矿体垂直厚度范围 3— 17m, Fe5 号矿体平均厚度 40m,其它 Fe 矿体平均 厚度 10m; Cu 矿体垂直厚度范围 3— 17m,平均厚度 8m。 矿体较稳固。 围岩和夹石 矿体主要赋存于 Ar4Z1 岩石中,夹石也为该类岩石。 围岩不稳固,稳定性差。 设计 (论文 )专用纸 11 矿床控制程度 勘探线间距 50m,钻孔间距 30m。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铁边界品位 20%;铁工业品位 25%;铜边界品位 %;铜工业品位 %;矿体最小可采厚度 3m;夹石剔除厚度 4m;最低工业米百分率 铁60m % 铜 m %。 矿石储量计算 经迪 DiMine 业工程软件初 步计算,该矿段矿石储量为 2022200 m3共计10,033,704 吨。 其中铁矿石 2497814m3共计 8,292,742 吨;铜矿石 524386m3共计1,740,961 吨 矿山数字建模 本设计使用迪迈数字矿山软件 和 3Dmine 三维矿业软件 进行数字建模 和设计。 地表模型 的 建立 依据:依据 “迪迈杯”数字矿山三维建模与应用大赛 组委会 给的矿区地质地形图 ,通过迪迈软件,建立地表 DTM 模型。 方法简述: ( 1) 将原始地质地形图导入迪迈软件,转换为多段线。 ( 2) 对地质地形图进行修整,处理各种缺失或断开的等 高线。 设计 (论文 )专用纸 12 ( 3) 然后对处理好的等高线赋高程,最后生成实体模型。 成果截图: 等高线截图 地表 DTM 面截图 设计 (论文 )专用纸 13 矿体模型的建立 矿体模型的建立要依托断层。 从断层穿过的剖面图综合分析,逆断层有 F3F31 F320,正断层有 F309, F212 和 F312 没有穿过矿体,无法判断其正逆。 矿体的建立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 ① 从坐标转换好的各个剖面 图中将各种矿的矿体轮廓线复制到一个图层进行保存,得到矿体轮廓线,如图 14. 矿体轮廓线 图 ② 实体的建立,以 Fe1 矿体的建立为例,通过对穿过断层的矿体考虑错动,错开以后断层两侧的线框通过实体建模中的线框功能连接成实体,然后实体左右通过有效性检验后,再次实际进行布尔运算即可得到矿体实际模型。 设计 (论文 )专用纸 14 矿体模型 块体模型的建立 打开已 建立的 (单个 )矿体模型 ,首先利用 地质下的空 块创建 块段模型 , 然后对块段进行实体约束,对约束后的块段通过搜索椭球体 利用距离幂反比法对其估值。 现以 Fe1 为例 , 其操作步骤 及参数选择如下: ① 先 打开 Fe1 矿体模型 ② 创建 空 块 ③ 对 创建好的空块进行 约束 : ④ 创建 估值时所用的 搜索椭 球体 .。 ⑤ 利用距离幂反比法对其估值。 设计 (论文 )专用纸 15 估值参数图 2 设计基础资料 设计任务书 设计要求 按照露天矿山设计要求,对迪迈矿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