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产互动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设,出台相关的政策和配套措施,让民间资本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充分地释放。 当前,特别是要重点抓好农田(山地)水利基本建设。 要多方争取资金,发挥社会和民间的力量以及农民投资主体的作用,加快农田(山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防灾抗灾的能力。 要把节水灌溉作为重点,加快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强化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措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农业 产出率。 要抓住省里实现年万里路工程的机遇,抓好建设配套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加快农村道路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解除瓶颈制约。 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为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农民在参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也增加了收入。 5、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民从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中增收。 一是建立完善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体系。 依托农业155及供销网络平台,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信息。 加速网络延伸至乡镇、农场、种养大户,完善区、镇、村农业信息网络,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开展网上招商、网上咨询、网上 销售等服务。 二是建立健全优良种苗繁育体系。 要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尤其是要加强如泰宁的乌骨鸡等地方特色品种的选育,加速地方特色品种的选、认定工作。 要抓好市、县两级经作、粮油、林业、畜禽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优势农产品良种化水平。 三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要建立与国内、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制定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的农产品质量地方及企业标准。 加快市、县两级检验检测中心的资源整合和建设步伐,完善检验检测设备,提高检验检测水平。 四是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要进一步理顺农业技术推广体制 ,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的工资、公用经费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人员工资实行国库统一发放。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房产、设备产权和试验示范基地的使用权应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随意侵犯,改变目前有些地方随意抽调农技干部从事非农工作的现象和随意拍卖、出租、侵占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财产的行为。 6、着力解决农业贷款难问题,引导农民从加大农业投入中增收。 要着力解决好农业贷款难问题,金融部门要创新支农方式,大胆尝试农民土地使用权、林地承包权以及多年生作物抵质押贷,以及推行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担保贷款等,解决农业生 产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对农户贷款,除了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比重外,还必须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大额支农授信贷款;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推广发放订单跟踪贷款和尝试开展仓储式流动资产质押贷款。 要完善信贷支农配套措施,适当延长央行支农再贷款期限;要积极探索建立乡村农业贷款担保机构,担保资金来源可以由会员认缴贷款风险金、政府对农业的扶持金及其他资金组成,担保机构主要为有发展前景的种养大户及信誉好的农户提供贷款担保;要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镇)工程建设,推广尤溪管前镇建设信用镇的做法,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 7、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引导农民从减债解困中增收。 减负是增收,减债解困也是增收。 据调查,乡村债务沉重问题在我市不少乡村普遍存在,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是否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的障碍。 因此,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帮助农村集体化解债务工作,这不仅事关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事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 要组织力量通过清收债权、债权债务抵冲置换、盘活集体存量资产和资源、降息挂息、审核剔减、核销呆帐死帐、债务挂帐、增收节支等办法消化乡村集体债务。 在这方面,尤溪县管前镇“减债解困”促进农民增收的经验值得借鉴。 这个镇通过用足用活有关优惠政策,盘活镇村存量资产,出让镇村小水电经营权和山场林地经营权,使各村的债务得到有效化解。 目前全镇各村实现零债务,村班子轻装上阵,把更多资金投入到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供“公共用品”上。 8、以农村合作医疗改革为重点 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当前重点要抓好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设。 建 议在条件较好的乡村先行开展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试点工作,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试行大病经费统筹,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尽量减少农民因病返贫现象。 在开展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农村卫生院建设,加大投入,改善卫生院的硬件设施,确保医疗房屋、医疗设备和人员“三配套”。 同时要提高农村基层卫生队伍素质,加强在职业务骨干的进修深造,建立城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农村卫生院工作的考核机制,加强对农村卫生院的业务和技术指导,确保农民有病看得起。 一、农民收入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县农业五大支柱产业的稳步发展,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力推进,我县农民收入逐年增长。 20xx 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1950 元,比 20xx 年增加 622 元,增长%。 全县绝对贫困人口由 20xx 年 万减少到 20xx 年的 8 万,多数农民已解决温饱,部分农民过上了小康生活。 但在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但从现状分析,明显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 收入差距增大。 一是与先进地区比,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比,差距都很大。 20xx 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 4761 元,是我县的 倍,而 20xx 年这个数字为 倍,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 4513 元,是我县的 倍,而 20xx年这个数字为 倍,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 3292 元,是我县的 倍,而 20xx 年这个数字为 倍。 可以说, 5 年来,我县农民纯收入与全国、全省和全市的距离进一步拉大。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20xx 年至 20xx 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由 : 1 扩大到 : 1。 三是不同区域农民收入差距扩大。 20xx。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