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分析及施工组织设计_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83。 43 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43 临时用电电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45 临时用电定期检查制度 46 电气防火技术措施 48 电气事故应急措施 49 4 结论与展望 51 设计结论 51 局限与不足 51 参考文献 53 附 录 54 致 谢 55 第 1 页 1 绪论 临时用电 的 研究背景 和 意义 电是新时期人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能源之一,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速发展、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现 场各类用电设备也大量增多,给施工临时用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电力资源本身就是一种存在着一定安全隐患的危险源,虽然大家都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施工现场在用电安全管理上却存在着薄弱环节,很容易发生触电危险,造成诸多生产安全事故。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研究与正确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是以保证安全生产为最高目的的必要措施。 而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施工生产的根本准则,是保证作业及管理人员生命安全、家庭幸福、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研究临时用电 对安全有着积极长远的意义。 临时用电的特点 施工临时用电是建筑施工现场的主要动力载体,是整个工程项目高效稳定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施工现场,由于受工程建设工期的决定,临时供电系统具有明显的临时性,一般工程项目施工期大多在几年内,有的则只有几个月,甚至只有几天,且安装安全用电要求,临时用电必须在工程竣工后马上进行拆除,也就是临时用电系统需随工程的竣工而从施工现场拆除。 临时用电还具有危险性,建筑施工现场周外环境比较复杂,由于施工工种多、交叉作业面多、人员设备进场较为频繁,很容易接触到临时供电线路发生触电危险。 临时用电系统还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进行,建设工作面也在不断延伸拓展,各类供电线路、电气设备的增加和移动,使得整个供电系统结构变得复杂多变。 临时供电系统还是一个负荷时变的系统,不同建设阶段所需的机械电气设备也不一样,系统负荷容量变化范围波动较大,这就对供电系统调节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临时用电以上多个特点可知,建筑施工现场即是一个电气危险点较多的特殊场所,又是一个对安全技术水平要求十分高的特殊场所。 因此,在建筑施工全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保护措施,提高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水平,保障 整个工程项目安全可靠、快速高效的建设。 第 2 页 临时用电安全现状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设计中还应当包括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 临时用电方案直接关系到用电人员的安全,也关系到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临时用电设备在 5 台及 5台以上或者设备总容量在 50KW及 50KW以上者,应当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临时用电设备在 5 台以下和设备总量在 50KW以下者,应当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是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在防护上、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的措施。 具体来说 ,就是在工程施工中,针对工程的特点、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方法、劳动组织、作业方法、使用的机械、动力设备、变配电设施、架设工具以及各项安全防护设施等制定的确保安全施工的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针对性,切不可随意、简单、应付了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是保证建筑工程正常施工的基础 ,是建筑工程开工前和施工中必须做好的一项保障工作。 临时用电是施工现场极易发生伤亡事故的一个项目 ,触电事故更是建筑领域五大伤害之一。 建设部为了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预防人员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编制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 JGJ 4688),执行多年,施工现场触电伤亡事故大为减少。 根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后加以修订,编号为 JGJ 462020,从 2020 年 7 月 1 日施行。 在新修订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增加了 25 条强制性标准条文,要求各施工单位必须做到。 其中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 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① 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② 采用 TNS 接零保护系统; ③ 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 另外对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的编制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即:临时用电组 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 “编制、审核、批准 ”程序,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此外规范对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接地与接地电阻、防雷、配电室及设备电源、配电线路、配电箱及开关箱、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照明等项目也提出了相应的强制性标准条文要求。 新修订的《规范》已经执行两年多了,从对各施工现场监督检查情况来看问题不少,但还是有少部分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与《规范》要求相差甚远。 主要表现在: ( 1)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不规范或者未编制。 ① 部分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不是由专业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而是由施工员、安全员或者是电工进行编制,根本不能用于指导现场施工。 有的仅写出方案或者是编制、审核、批准不符合程序。 ② 编制内容简单、针对性不强。 《规范》规定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应包括 8项内容,但是有的仅 2~ 3 项;有的无机械设备台数统计,就直接计算出用电量,计算结果毫无根据;有的没有架空线路和外电防护,而是把规范中的规定照抄照搬;有的临时用电组织设计仍在引用 JGJ 4688。 第 3 页 ( 2)安全技术档案 不全 临时用电施工完成后,没有验收表;运行过程中没有检查表;电工没有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没有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等。 ( 3)外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防护不到位 有的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和变压器与建筑物外脚手架的距离小于规范规定,甚至有些就位于吊塔作业半径范围之内,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或防护高度不够,这样不仅存在着重大事故隐患,而且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 4)接地与防雷不规范 《规范》中严格规定: “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但少数施工现场仍然在这样做 ,或者重复接地组数达不到要求。 规范中规定 TN 系统中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也就是说施工现场要有不少于三组的重复接地。 但是在检查中发现少部分施工现场(特别是联营队伍)仅在总配电箱处作一组重复接地,更有个别工地在开关箱处作的重复接地体不是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而是螺纹钢。 ( 5)配电室 《规范》中规定:配电室靠近电源,并应设在灰尘少、潮气少、振动小、无腐蚀介质、无易燃易爆物及道路畅通的地方。 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有的配电箱、总配电箱设置高度不够,极 易进水,周边没有安全防护栏,室内也没有分别设置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 ( 6)配电线路 《规范》中规定有两种设置方式:即架空线路和地埋。 对于地埋线路要做到: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并应在电缆紧邻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 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砼板等硬质保护层,但大部分施工现场都做不到,多数是放在地面上,有的虽然是地埋,但深度很浅,形成一段明设一段暗设,且过路无保护。 车轧人踩很容易使电缆外皮破损。 在强制性标准条文中规定: “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绿 /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 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 线;绿 /黄 双色芯线必须用于 PE 线,严禁混用 ”。 可有的施工现场就把绿 /黄双色芯线当作 N 线使用,严重违反《规范》规定。 还有部分施工现场的电线、电缆乱拉、乱接,或缠绕在钢管上,或压在钢筋下方,包裹不严,现场使用花线、胶质线,以及塔吊用的电缆线不用瓷瓶固定等不安全因素到处可见。 ( 7)配电箱及开关箱 《规范》规定了施工现场用的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材质、规格、尺寸、用途、安装部位和高度,同时也规定各类电箱内电气设置的种类。 但从监督检查的施工现场情况来看与《规范》要求相差甚远。 如有的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是从上个工地 转运过来,十分破旧;有的是项目部自己加工制作的,极不标准;有的是从市场上买来的,既不是在安全监督部门备案的产品,也未达到 3C 认证。 另外,很多施工现场开关箱安装的高度及与用电设备的距离 第 4 页 达不到规范规定。 移动机械如切割、震动棒、手持电动工具大部分没有设置移动式开关箱。 有些开关箱的安装位置不利于操作。 还有许多场所分配电箱、开关箱的周围堆满钢筋加工品、方木、模板、钢管等物品,违反了 “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 2 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的规定。 电箱内的电气设置违反规定,如分配电箱安装的 隔离开关不具有可见分断点。 开关箱内有的装有数个插头;有的大部分安装搬把式开关(此类开关不得在施工现场使用);有的仅安装有漏电保护器,达不到 “一机一闸一箱一漏 ”的要求;有的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和隔离开关顺序倒置;还有极个别施工现场仍在使用木质开关箱和明装隔离开关,或者使用倒顺开关代替隔离开关等等。 ( 8)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 《规范》规定: “电机、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必须做保护接零。 ”在我们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多数施工现场并没有做到,这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钢筋加工机械、木工电 锯、切割机等。 此外现场所用的镝灯、碘钨灯等一直在使用二芯电缆,根本无法做到外壳保护接零。 现在许多施工现场在模板安装时,除场地使用木工电锯外,在操作面上,大部分还在使用手持式切割机,没有设置开关箱,仅仅用插座连接。 ( 9)安全教育培训与持证上岗 《规范》规定: “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 ”,《规范》还规定: “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 从监督检查过的施工现场来看,大部分电工都能做到持证上岗,但仍有少部分电工未能做到持证上岗。 这里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有的电工特 别是新从事电工作业的人员,虽然已经考核合格取得了上岗证,但技术知识馈乏,再加上不认真学习、理解、执行《规范》,由此造成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大量事故隐患,如各类电箱的配置和电箱内的电气安装、电线连接达不到规范要求,虽然花钱不少,效果却适得其反。 每次检查,同样的事故隐患总是重复发生。 电工在取得上岗证后,也不是一劳永逸,而必须按规定每两年参加一次安全培训教育和身体检查。 从现场检查中还发现有的电工在复审期内没有参加复审,证件自行失效。 不少项目经理部只重视工程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条例、规范等的配发,不重视安全 生产文明施工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条例、规范等的配发,这其中也包括《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