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邱区旅游重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4)滨湖栈道体系 环湖一周木质栈道,建设若干观景平台,供度假游客散步、晨跑、观景。 ( 5)水上游船休闲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汽车露营公园 目标定位: 以汽车露营公园为撬动点,打造阜新旅游基地 丁香湖汽车露营公园是将丁香湖建设为阜新乃至辽西旅游基营地的关键项目。 项目依托本区“优越的风景、便捷的交通、综合化的旅游开发”三大条件。 汽车露营公园建设的方法要点包括: —— 在环境上与山水旷野风景资 源整合,让自驾车旅游者产生回归自然、释放心灵的积极体验。 —— 提供符合汽车露营模式的生态露营地,让游客有自由活动、烧烤的条件。 —— 根据青年及儿童需求,安排生态化戏水、拓展、林下游憩等典型场地。 占地面积: 300 亩 核心建设: 汽车影院 、帐篷营地 、房车基地 、森林拓展中心 、儿童森林乐园 、滨水活动地带 详见下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二)农业度假庄园群落 依托山地气候,将度假庄园群落作为本区夏季避暑旅游主力产品;以规模性、综合性、创新性,呼应本区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政策;以不同主题庄园撬动四大细分市场, 与养生谷共同构建度假体系 详见下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 香草度假庄园 目标定位: 针对情侣客源的主题度假基地,创新现代农业的庄园经济模式 香草度假庄园是本区四大农业度假庄园之一,项目以香草花海营造现代农业景观,以香草的浪漫内涵开拓情侣度假市场。 香草度假庄园未来将以情侣度假、婚纱摄影、主题婚庆为主要旅游功能,并以香草类延伸农产品为重要产出物。 项目通过农业与旅游的深度嫁接,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创新发展。 占地面积: 200 亩 核心建设与项目: 香草花海 、庄园会所 、花海木屋 、香草集市 、森林餐厅 养老度假庄园 目标定位: 打造具有区域引领意义与新型城镇化特色的【度假养老产品】 面向老年社会,主打高端养老度假,为本区域发展寻找新的动力源。 在具体开发模式上,将养老寄寓于田园生活之中,实现养老环境生态化、养老文化回归化、养老生活充实化。 在养老产品模式上,可提供销售、出租、反租等多种模式,最大限度提高项目资金运作效率。 在项目组合方式上,集中于养老度假公寓开发,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围绕度假公寓,适度开发配套养老产品,提高养老度假生活品质,丰富项目盈利渠道。 占地面积: 240 亩 核心建设与项目: 田园度假公 寓 、养老体验农园 、老年运动公园 、田园疗养中心 、老年文化中心 山地牧场庄园 目标定位: 结合现代农业建设,构建具有典范意义的【精英人士度假产品】 依托辽西地区(蒙古民族及已经消失的契丹民族)马文化,融合西方庄园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1 化,构建独特的庄园经济模式,实现现代农业的创新及农业与旅游的深度整合。 本项目属本区农业度假庄园群落中的高阶项目,面向社会精英人群。 结合本区新型城镇化,可形成部分可销售的度假地产产品。 在夏季,牧场是游客进行山地户外骑行的基地。 占地面积: 200 亩 核心建设与项目: 庄园别墅 、景观牧场 、休闲农场 、综合会所 教育农园 目标定位: 面向青少年儿童的农业教育体验园与家庭度假庄园 以农业度假主题,开拓青少年、儿童及家庭度假市场。 力争成为省内一流的农业科教、实践、体验基地,农业夏令营基地。 在农业类型上,可采用多元聚集方式,实现农业体验的丰富化与农业教育资源的充实化。 项目需多方链接资源,与妇联、宋庆龄基金会、地方团委、教育主管部门、大中小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占地面积: 250 亩 核心建设与项目: 儿童度假农庄 、科技农业基地 、风车景观农园 、农业夏令营 (三)山地休 闲运动区 四大基本功能项目 山地运动区、半山家庭农场群落、帐篷酒店、滑雪度假基地 山地运动区 目标定位: 展现辽西山地田园风光的自由徜徉地带 以除山地度假区、农业庄园区之外的 32 平方公里山地为依托,开展山地运动休闲,展现本区独特的自然地理面貌(地处中国一二级台地交界处)。 发展山地运动休闲,体现游客的自主安排属性,在前期,结合政府力量,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2 设基本的绿道系统,打通运动线路、开辟基本运动功能区。 在后期,可逐步建设一些运动营地,并与整个大区域的户外绿道系统联通,将本区域建设为阜新山地休闲的首选之地。 核心建设与项目: 山地运动绿道 、户外营地 、主题运动片区 家庭农场群落 依托山地休闲运动区半山区的农家住户群落,结合本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不断扩展、创新现代农业模式。 在具体模式上,发展迷你型家庭农场,使之就地转型、就地就业,实现与现代农业接轨,与本区休闲旅游大势接轨。 不同的家庭农场需因地制宜,形成自身特色 帐篷酒店 以帐篷酒店作为本区休闲度假旅游的远景储备项目。 帐篷酒店是国际上流行的新颖度假设施,一般设置与旷野荒原、原始丛林、广阔山岭、野境湖泊及沙漠地段,具有自由、野奢、情调 等特征。 帐篷酒店固定基础设施投入较少、淡季可拆卸,因此投资可控。 在环境角度,帐篷酒店则具有地表破坏小、与周边环境相容度高的优点。 核心建设与项目: 中心服务帐篷 、帐篷客房群落 、篝火野餐场地 滑雪度假基地 将滑雪度假视为本区向综合型全季节度假旅游地发展的支点。 在中远期推进滑雪度假项目招商与开发建设。 规划中的滑雪度假基地作为独立的度假项目区,需要拥有完整的、以滑雪为主题的度假设施体系与度假生活环节。 将本区滑雪度假基地设置于山地休闲运动区,一方面拥有更加充裕的土地空间,同时,也有助于大片区 的分期开发。 核心建设与项目: 不同等级雪道 、滑雪服务中心 、冰雪综合娱乐区 、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3 雪主题度假酒店 、雪国迷你休闲小镇 二、太平洋养生度假区 (一)太平洋广场 项目位于元宝山村,已栽植的 500 亩山榛林地旁,占地 13500 平方米 作为一文化广场,可做篝火晚会,音乐广场,篮球场,体育健身器材,为弘扬地域文化,定期举办蒙古族舞蹈,彝族舞蹈等各民族文化表演;设置烤全羊,野外农家自助,野营休闲帐篷,采摘,垂钓,矮马观景等系列休闲娱乐项目,依山傍水,间休息度假胜地。 同时,与景区内无动力滑索,地质矿洞景观,攀岩,葡萄园 ,果树园,野山榛采摘等融为一体,开展全方位、立体化文化旅游景观,打造乡村文化集结地。 (二)爱国军事教育基地 项目位于元宝山北的无动力滑索附近,有一闲置的军用山洞,为六十年代所建,洞内设施及宣传标语等保存完好,再现当年反帝反修的时代背景,是很好的军事教材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地,因为在整体旅游景点之内,拟加以修缮和开发,供游人参观,打造爱国主义教育旅游景点。 此项目开发后,将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对青少年将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现场,将大大方便机关、学校及社会团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4 的参观学习,集旅游和革命教育于一体,具有较强的现实 意义。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5 第七章 项目的配套系统 一、给水工程建设 (一)设计依据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20)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402020) (二)水源建设 本建设区内用水主要商业服务用水。 用水由景区市政统一供给。 为达到节水及环保要求,水要求设置自处理设施,达到水循环利用率标准( 85%以上)。 建设区内市政用水由水库统一供给。 (三)设施 建设 建设区内市政用水由水库接入。 为满足区内供水压力要求,在景区中部规划加压泵站一处,泵站同时配建贮水池。 规划生活给水和消防公用管道。 干管布置形式沿规划路直埋敷设,主干管及干管的覆土深度 米左右,管材为 HDPE 高密度聚乙烯管材。 主干管沿主次干道设成环状,以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支干管根据具体情况可设成枝状和环状两种。 在新建的给水管网线上按规范埋设消火栓。 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120 米。 本次规划主干管管径为 DN150— DN300。 二、排水工程建设 (一)设计依据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42689) (二)排水体制 本建设区内采用室内污、废水合流,室外雨污水分流的排水体制。 (三)排水设施建设 根据各排水区域的雨水、污水量状况,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合理划分排水区域,设计排水系统,使新规划排水系统与现状地形合理地有机结合。 排水管线均为重力流,支状布置,直埋敷设。 排水管线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就近让最大区域的水量自流排出,管线的布置满足管道 埋设的最小覆土要求,同时又考虑远期负荷增加的可能。 排水管道与其他管道之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管线综合规范的要求。 建设区内所有工程管线均走地下,在冰冻线以下尽量浅埋,降低工程造价;管道尽量布置在道路两侧的人行横道或绿化带内,在车行道中心绿化带下布置排水管道;管道交叉处理本着压力管道让无压力管道,小管道让大管道的原则,各种交叉管道的间距按国家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规划,特殊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予以保证。 污水: 根据建设区污水量预测以及区域地形特点,在片区内南侧结合绿地规划集约式小型地埋污水厂一处,处理规模为 1500 立方 米 /日。 污水规划管线沿规划路分设若干小系统,每个系统设一条污水主管 ,沿途收集各支线污水,由 DN400干管分别排入污水处理设施。 主干管及干管的起始覆土深度,污水不小于 米,最小管径 DN200,管材为 HDPE 塑钢缠绕管。 雨水: 雨水规划原则为快速、就近排入附近水体。 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本次雨水管线规划成若干个小雨水系统,每个系统均有一个主干管,根据管线短直就近原则,分别就近排向水体,便于工程实施和运行管理,主干管及干管的起始覆土深度,雨水起点深度不小 米,最小管径 DN1000。 管材为 HDPE 塑钢缠绕管。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7 三、电力工程 (一)设计依据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199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20) (二)电源建设 本建设区电源依托新邱市区方向 110KV 变电站出线,道空接入。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 AC220V/380V 三相五线放射式供电方式。 建设区内的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照明、生活泵等按二级负荷供电,其他用电设备按三级负荷供电。 (三)设 施建设 根据用电负荷密度,在片区中部规划 10KV 开闭所 2 座,选用 8 台 630KVA 干式变压器的箱式变电站。 建设区 内供电均采用地下电缆,设地下电力排管或隧道 ,由片区内 10KV 开闭所低压配电室采用 YJV221KV 低压电缆根据实际要求直埋或电缆沟铺设至各单体工程或小区低压配电室。 四、通讯工程建设 (一)建设依据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征求意见稿) 《民用闭路监视系统技术规范》( GB50198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20)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8 (二)设施建设 移动通讯基站 建设 为建设区提供移动通讯服务的主要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为主。 按照优化移动通讯网络结构,实现网络无缝覆盖的原则设置移动基站。 根据用户密度按 公里 的服务半径,具体位置可结合较高层屋顶设置,或结合绿地设置。 移动通讯各基站采用光缆有线环路与 新邱区 中心连接。 有线电视基站 建设 由城市有线电视网提供有线电视信号,采用 850MHZ 邻频传输,用户终端电平应满足 64177。 4dB,图像清晰度不低于 4 级。 (三)管网建设 所有通讯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络 、广播电视、特殊通讯专网线等。 所有通讯线路可与 新邱市 中心区的通讯网络多路光缆环状连接,设施亦可共同使用。 为节约地下空间,使管线资源充分发挥效用,建设区各种通讯光、电缆应该统一规划在通讯综合管道内。 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 通讯管道的建设应与道路的建设同步进行,管道容量的设置应考虑到各家通讯运营商在该区的业务发展需求,并予留合理的超前量。 五、环境卫生建设 (一)垃圾收集点建设 建设区内均匀设置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按 100~ 200 米考虑,本区共规划垃圾收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