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出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激烈,上汽只能通过压低价格,通过压低价格强。 汽车出口低价恶性竞争损害了国外消费者和我国企业和行业的利益,长此以 往,一旦‚中国车‛与‚廉价车‛划上了等号,无疑是把自己推入泥潭,不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沈阳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3 2020 年上汽整车销售超过 134 万辆,看起来似乎形势一片大好,但实际上出口价值却在每况愈下。 较上年同期相当于单价比 2020 年同期下降了 %。 2020 年1 季度,整车出口 (含底盘 )出口 179383 辆,同比增长 79%,增速较 07 年 1 季度的60%上升 19个百分点;出口创汇 乙美元,同比增长 98% [刮。 收入增长快于数量的增长。 客车、小轿车、汽车底盘成为 08 年 1 季度出口的亮点,同比增长数量增长达到 1 倍以上 ,增速快于 07 年 1季度的增速,属于持续加速状态。 四驱 SUV 和特种车的出口数量出现同比大幅下滑的态势。 乘用车的出口单价出现下降趋势,而商用车的出口单价土升较快,最终导致整个汽车整车出口的单价上升。 总之,受中国汽车出口大环境的影响,上汽自主品牌汽车自上市以来销量高速增长,但是不但并没有带来期望中的额外利润,很大程度上是受低价出口的影响。 缺乏技术创新、质量水平低 长期以来,美日欧汽车产业一直将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 实践 已经证明,雄厚的技术研发能力是美日欧汽车产业掌控国际市场的根本。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希望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 形成自主研究和开发能力三个基本环节,促进中国汽车产业技术的全面形成,树立中国汽车工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技术能力,即所谓的‚以市场换技术‛。 但直到现在,技术发展的重点依然停留引进技术环节,对于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仍然相当滞后,致使整个汽车工业技术进步相对缓慢 [5]。 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技术创新更是层出不穷。 而缺乏核心技术正是长期以来中国汽车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原因。 上汽虽然是中国轿车出口的主力,但他们的出口对象国基本是一些汽车工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依靠的是单纯的价格优势。 如果要打入欧美这些有着巨大市场空间的发达国家,则必须在安全、环保等方面做出改进,以达到欧美的技术门槛。 但是,这样国产低档车会因为使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而使成本大幅上升,从而在出口价格上失去优势。 汽车 (特别是轿车 )的研发需要巨额资金投入。 虽然上汽汽车的质量近几年已经之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与国外品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6]。 在全球性汽车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形势下,开发投入和引入新技术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竞争的结果。 世界大型汽车公司的产品开发部门人数 多,开发手段,实验设备等资产达几百亿美元。 一个全新的汽车平台的开发费需沈阳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4 几亿,甚至 10 多亿美元,缺少这些投入是不可能开发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的。 上汽应该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意识,重要的提高销售收入中用于研发的资金的比重,同时考虑外国大型汽车企业具有已完善的研发体系,吸收并积累研发经验。 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 销售地点集中 近两年来,虽然上汽出口份额明显增加,由于主要针对市场比较集中,高度重叠的目标市场和客户群,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国内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海外出口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 亚洲、非洲、俄罗斯,中东和南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这种高度重叠的目标市场和客户群,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国内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 尤 其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出口汽车 86%的销量地点都集中在非洲和中东地区,海外销售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汽车出口批量小,远未形成规模,在售后服务网络建设方面大都依赖当地经销商 [7]。 售后服务体系不健全 国际上的大型汽车公司,如通用、丰田、大众、福特等其汽车之所以具有很大的销售市场,不仅是因为它们的汽车质量过硬,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有着完善而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 而 国内现代汽车服务理念才刚刚兴起,售后服务体系还很不健全,这严重地阻碍了我国汽车的顺利出口。 目前,上汽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企业服务意识薄弱,只重视生产,而经销商又只看到眼前利益,注重销售和营业厅的建设,忽视了在售后服务方面的投入。 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网络,这种重销售、轻服务,缺少发展的眼光和长期的市场战略。 上汽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后,售后服务几乎是空白,零配件供应不上,产品维修不及时,有时候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却找不到合适的备件和维修工程师 , 导致当地消费者对中国晶牌丧失信心。 这种重销售、轻服务的出口模式是 ‚ 一锤子买卖 ‛, 既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又对后来进入者造成了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士影。 响了上汽集团在海外的发展 [8]。 组织和管理方式落后、缺乏规模经济 中国汽车产业在组织结构上的一大特点是企业规模太小,表现在市场结构上是市场集中度太低。 2020 年,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一汽集团销量刚刚突破 100 万辆,这沈阳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5 和国外汽车巨头动则数百万辆的销售量相比,差距巨大,企业缺乏规模经济。 产业的组 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是不可分割的。 先进的管理方式它往往扎根于企业的内部,体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竞争力,更加难以引进或者模仿。 美国、日本、德国等汽车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建立起如此庞大汽车航母,实现汽车产业资本的高度集中,还是得益于合理的产业组织形式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否则企业规模的庞大反而会导致生产和管理效率的下降。 当前,上汽在体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缺乏与市场经济相一致的企业。 虽然上汽集团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但并没有实现实质性的制度改造,企业的经营仍然受到非市场因素的过多制约,企业的联合和重组还不是企业自身能够决定的,更多的是出于各级政府的利益考虑。 这就导致集团结构松散,规模偏小,难以建立合理的 产业组织,缺乏规模经济。 在关注产业组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美国的福特制,日本的精艺生产方式曾经都是领导世界汽车发展的管理制度和生产方式。 上汽集团在多年的合资过程中,虽然也引进了不少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显著提高了管理的水平,但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直接的后果就是生产效率依然无法达到国际水平,汽车的生产成本缺乏出口竞争力 [9] 运输障碍 由于汽车工业发展的滞后性,我国海运物流企业大多没有涉及汽车运输的滚装船业务。 滚装船的运营成本高 昂,只有在运载车辆的整体体积超过滚装船 60%容积的状况下,海运物流企业才能够盈利。 目前,上汽的整车出口目前由日韩海运企业 NYK、 KLINE、现代运输等全球 9 大海运企业掌控。 这些海运物流企业通常都和本国的大汽车制造商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因此其国内的汽车企业可 以获得比中国低廉的运输价格,而上汽汽车企业由于整车出口数量有限饱受歧视。 在运费计算方面,这些大型滚装船公司对于本国的汽车企业通常是按照不同车型一辆车的固定价格来计算,而对于上汽来说,则按汽车所占的体积来计算。 运费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税收,令上汽自主品牌的出口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一般整车出口的.关税征收按到岸价来计算,到岸价由成本加保险和运费构成,保险的费用大约为 20~30美元,可以忽略不计,但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整车进口关税高 达沈阳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6 40% ~50%,把这部分累加以后,每辆车的运费高达 1950~2250 美元。 过高的运费损 害了上汽汽车在当地市场的竞争力 [10]。 销售渠道处于劣势 上汽自主晶牌汽车目前还没有现成的销售渠道可用,多数汽车的出口只得依靠国外代理,或者是采取出口散件在当地组装,以此来降低运输和销售成本。 采取这种销售模式的后果则是将售后服务的主动权拱手相让,售后服务领域丰厚的利润也随之丧失。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给上汽集团的出口利润带来不小的影响。 人民币一直在升值,对商用车出口是利空,人民币升值削弱了整车的价格优势。 人民币升值对上汽集团汽车出口将产生长期 影响 致使出口成本提高,无疑会削弱上汽整车车的价格竞争力,同时将会深刻地影响上汽整车出口市场的走向,南美和非洲等国家的出口压力加大。 尤其是对于上汽售价已经相对较低的自主晶牌汽车来说,将可能影响到盈亏。 目前,上汽汽车出口地区正在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影响上汽未来出口水平的最大因素将是汇率。 面临出口壁垒 上汽汽车出口价格低廉,是上汽集团整车出口的一个竞争武器。 单方面强调价格而忽视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的提升,加大了低价竞销的恶性循环 [11]。 从国内出口的路径来看,国内汽车企业起初的主攻方向一般 都是在进口关税较低、没有汽车工业的国家打开突破口,主要是非洲、中东等进入门槛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这是一种市场策略的选择。 因为,这些国家准入门槛低,竞争对手少,对中国又表现出了友好态度。 而在发达国家,则面临着壁垒。 技术认证壁垒 首先,上汽汽车出口面临着车辆的行驶认证问题。 中国的测试标准是独有的,不管是进口车还是中国国内生产的汽车,都要经过中国的认证程序,但是国外不认可这套测试体系,在中国经过测试的汽车,出口到国外要重来一遍。 同样,在欧洲经过行驶认证的车辆,到中国也要重新测试一遍,这必然造成 时间和费用的消耗。 这个问题对于中国和外国汽车制造商来说都很麻烦。 其次,目前国际上的认证标准繁多,不同的国家执行不同的标准,使上汽整车出沈阳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7 口受到极大阻碍。 对此,认证标准的相互承认很必要,应该从国家的角度建立相互信赖关系并签订协议。 技术、油耗、排放标准壁垒 整车出口还要面对国外市场严格的技术、油耗、排放等诸多标准的考验,而一些心标准又往往和知识产权保护一道,成为发达国家阻挡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的天然屏障。 据有关专业人士介绍,仅在美国市场,中国汽车要通过的美国汽车检验标准就多达 400 多项。 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厚达 516 页,一旦检测不合格就可能难以靠岸或面临召回。 而所有在美国销售车辆的安全性能由美国交通安全局 (NHTSA)负责检查,各厂家生产的汽车随时都可能接受 NHTSA 严格的碰撞测试,一旦测试不过关就可能要求召回。 此外美国还实行强制性的《美国公司平均燃油经济标准 (CAFE)》,该政策要求新轿车必须达到 ( /加 仑 )的标准。 同时,美国环保署所制定的联邦空气污染控制标准也极其严格。 欧洲市场相关标准也同样极其严格。 事实上,由于技术、油耗、排放等的限 制,上汽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产品,目前还没有成功批量出口欧美发达国家。 政策壁垒 多数出口目的地国家都设臵高关税贸易壁垒。 马来西亚在税收政策上泾渭分明 ; 对国产汽车实行税收优惠,对外国汽车征收高关税,多年来,马来西亚政府一直坚称有必要采取包括高达 300%的汽车进口关税在内的贸易壁垒措施,以保护国有汽车生产商 Proton Holdings Bhd 免受外国汽车厂商的竞争冲击。 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汽车工业研讨会‛上,俄罗斯表示:俄罗斯的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亚洲国家生产的低档汽车,一旦俄罗斯面对大量来 自东南亚国家低档汽车进口的冲击,将会‚立即提高相应的汽车进口关税‛。 所以,上汽汽车在向海外出口汽车的时候,就不得不面对的高额汽车关税。 这又进一步削弱了上汽集团价格竞争的优势。 4 促进上汽集团整车出口的对策 价值竞争优先 上汽自主品牌汽车要走出国门,只有通过为消费者提供质量过硬的、价值更高的产品,要从价格竞争跃升为价值竞争的过程 [12]。 低成本并不意味着低廉的价格,即使沈阳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8 是低价格的低端车型,一样需要强大的质量后盾。 国际化道路并不是仅仅是产品出口销售甚至技术输出这样一个简单的概念,它还包 括从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整个过程和全部环节。 上汽汽车一直立足于国际市场,一切都严格按照国际化竞争的要求来操作,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思想理念、新的管理机制、新的市场营销模式。 我们也看到,要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地位,上汽集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坚持自主创新和技术实力的不断积累,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为用户提供更具价值的产品与服务,才能向成功的目标迈进。 提高汽车出口准出门槛 自 2020 年以来,轿车出口单价是连年下降;出口环境混乱,恶性杀价竞争时有耳闻;一些出口汽车品质、售后服务都无法 全面保障,严重损害了中国汽车的形象。 商务部与发改委、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起草了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相关办法,拟对汽车生产企业实行出口资质管理,对汽车出口经营企业实行生产企业授权管理,将国内汽车产业准入管理延伸到出口环节,规范出口主体,促进中国汽车出口健康发展。 国家四部委于 2020 年 1 月 1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