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标签等印刷机械出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数量 单价 (万元 ) 金额 (万元) 备注 1 网纹辊 澳大利亚 件 48 72 2 纠偏装置 台湾 件 4 10 40 3 张力控制装置 日本三菱 件 8 6 48 4 调频电机 德国 件 4 10 40 5 关键启动元件 日本 件 8 6 静态图象控制式 韩国 件 4 12 48 7 数控电机及元气件 美国 件 10 9 90 合 计 86 其它不可见费用: 50 万元。 16 第四章 国内外技术水平 技术来源 、开发研制现状及协作单位概况 本技术主要是公司根据当前 LYBQ4230 不干胶标签机发展新趋势,结合国外在该类机型上应用数控牵引技术成功的基础上,自主确定的,并经多方调研,与有关单位联合设计开发的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目前公司完成了首台样机的开发研制工作,并顺利投入市场,现已转入小批量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为保证数控标签机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对于本机中选用的在关关键电器元件,如伺服电机、控制器、驱动器、光电跟踪管,控制面自版等采用进口件。 天津帕赛克机电技术有限公司经我公司详细考察后认为对方可选为本公司的合作伙伴, 国为,对方系美国太平洋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注册的独资企业,注册资本 15 万美元,投资总额为 20 万美元。 自 1992年成立以来,一直代理美国 PARKER 公司的全系列运动控制产品,为客房提供可靠、先进、高品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前售后技术服务,同时积极地为用户提供相关的系统开发和配套的工程开发,该公司所代理的运动控制定位系统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半导体及电子生产设备、自动生产线、激光加工、机械加工、包装机械、印刷机械、航空航天、超精加工、精密测量等,其技术性能和产品可靠性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国内外技术水平现状 及发展趋势 17 数控牵引技术是一种无轴驱动技术,它是当今电子技术高度发展后产生的一项新型机电一体化技术。 在印刷机械应用方面,国际上是二八十至九十年代才起步,主要在日本及西欧地区流行较快,比较而言日本的有关技术比较领先,生产代表厂家为日本淋德科公司与日本 SHIKJ公司,由于该类标签机具备操作简单,步距调整方便,二次套印准等优点,因此该类标签机在国内亦得到许多印刷厂家的青睐和喜爱,据估计国内引进不同类型的数控标签机已超过上百台,仅广东地区就有 30—40 台,目睹国际上数控标签机迅速发展的态势,作为国内首家开发研制标签 机的本公司,进军这一新领域,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生产聘书中国特色的数控标签机,填补国内空白,争取更有效地提高和改善公司主导产品的综合性能,拓宽标签机的市场占有率。 该公司从九九年就和天津帕赛克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研制开发该类产品,并于 2020 年 5 月顺利试制成功首台样机,经检测,其综合精度达到国家有关标准,部分指标显著提高,如套印精度从 提高到 ,六月份参加北京全国印机展销会受到用户欢迎,样机当即被用户购走,它大大地鼓舞了全公司的士气,决定再进行不指生产 5台,以最快速度抢台国内市场。 项目内容、方案、经济技术指标 (一)该项目要求把原标签机的机械牵引实现牵引步距准确,无积累误差,便于重复印刷,提高套印精度,以及采用数控牵引后牵引步距离大,印刷长度增加,扩大印刷面积的目标。 18 (二)该项目系我公司与天津帕赛克机电技术有限联合开发,因此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该项目的前期市场调研、技术考察等工作,时间为 3 个月。 设计计算:计算牵引辊的基本数据、转动惯量、牵引精度、最高转速、最大转矩等。 时间为 2 个月。 天津帕赛克公司根据以上数据,选择 马达型号,控制方案,设计面版方式,数据输入方式, 基本数据显示,故障信息,运行状态,编制适合 LYBQ4230 标签机运行的程序,根据 马达型试准确提出墙板结构和关联零件的尺寸要求。 时间为 1 个月。 有本公司设计墙板牵引辊等主关部件,提出与伺服电机等相匹配的技术要求。 时间为 1 个月。 加工工艺设计制定及制造加工阶段完成改进件的制造装配,林解决有关关联零件加工精度高的难点。 时间为 个月。 生产出样机,进行检测、检验、试验、时间 个。 办理报关、发货、出口、安装、调试等涉外业务培训及实践 — 2 个月。 19 第五章 原材料、辅助材料供应 本项目要所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钢铁,每台约耗普通优质钢材为,为国内市场长线产品,容易购得。 铸铁则每台消耗 ,其熔制所用的新生铁、焦炭、废钢等均为本地所供,具有地方优势,本项目使用的重要辅助材料,如调试用的不干胶商标纸、油墨、汽油、聚脂、版材等通用材料均可在国内市场上购得,本项目中的主要电器元件除前所述要求进口的品种从美国购回外,其余电器元件及外购件标准件等均可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采购解决。 原材料供应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数量 供 应 地 点 1 钢 材 T/a 2028 国内市场 2 铸件 T/a 90140 本地市场 3 硬铝合金 T/a 东北轻合金制造厂 注:具体数量按各外商定货情况,具体确定落实。 2 辅助材料供应 序号 名 称 规 格 单位 数 量 供应地点 1 不干胶 T 用户确定 国内市场 2 商标纸 T 用户确定 国内市场 3 油墨 T 用户确定 国内市场 4 聚酯 T 用户确定 国内市场 20 第六章 有利条件和生产规模 有利条件 ( 1)窄幅面卷筒纸不干胶数控牵引技术是近几年日本与西欧发达国家在窄幅机组式标签印刷机上采用的一项新型机电一体技术,它标志着不干胶标签机的技术含量将走向新的领域。 亦是机电一体化应用技术在印刷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它对于解决和提高原有各类印刷机械的综合性能、套印精度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因为该技术根据印口版面大小,可予置牵引步距,省去曲柄该技术的突破口是鉴于我公司已生产销售该产品达十五年之久,其设计生产销售等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均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从技术和管理等诸多方面考虑,条件最为成熟,成功的把握性最大,其设入最 小产出最大。 ( 2)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我公司决定在原 LYBQ4230 标签机上争取首先实现,以便达到扩大牵引范围,在不改变原机基本结构的情况下,可使印品长度增大 1 倍(由 180mm 增大到 360mm),增加了原主导产品的竞争力和技术含量,使之具有拓展潜在市场的更大空间,为公司提高效益创造新的增长点。 ( 3)在取得上述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将把此新技术全面推广应用到我公司园压园、园压平各类印刷机上,更辅以微机控制,可全面改善和提高公司印机的性能,保证其在技术上和国际同步,为迎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印机行业面临新的挑战 奠定基础。 21 ( 4)目前,从技术水平到生产技术,科技开发水平和组织生产技工都具备了开发生产先进印刷机械的实力,并一定的出口经验,正是大步迈向国际市场的良好时机,通过这个项目的开发给加入 WTO 后全面走向世界积累经验。 规模确定 ( 1)按上前国际市场的开发程度。 ( 2)按公司现有设备及设施的加工能力及最少添置关键设备数量及投资额。 ( 3)按接受国家和地区的经营、使用、售后服务的诸多方面先保证合作一个、成功一个、防止好高骛远出现失误。 初步测算的为数控标签机 20— 30 台,出口额 90 万美元,票印机等5— 8 台 ,出口额 140 万美元,两项合计为 25— 38 台出口额 230 万美元,初步按这个规模进行准备和核算,按市场的发展情况,再灵。数控标签等印刷机械出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由于测量传感器的制造误差及其在机床上的安装误差引起的测量传感器反馈系统本身的误差; ( 2)由于机床零件和机构误差以及在使用中的变形导致测量传感器出现的误差。 外界干扰误差 由于环境和运行工况的变化所引起的随机误差。 其它误差 如编程和操作错误带来的误差。 上面的误差可按照误差的特点和性质,归为两大类:即系统误差和随机误 南华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第 3 页,共 9页 差。
定零件的装卸。 针对数控车床自动装卸机械手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课题着眼于气动驱动、自动装卸的机械手的设计。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5 机械手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从国内外所有机械手的发展现状来看,在现阶段,对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已趋于高潮,机械手的发展现状与 动态,可以总结为 :第一,模块化与可重构化是现阶段机械架构发展的主要动向。 其二, PC 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是机械手体系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动控制执行原件带动工作台的移动。 如图 21 中的实线部分为开环进给伺服系统的基本的结构。 图 21 伺服系统结构图 数控车床的步进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 具有数字调节系统的进给驱动系统都统一称为伺服系统。 所有的进给伺服驱动系统都是伺服系统。 进给伺服驱动系统不 仅仅是数控机床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它区别于一般普通机床的一个重要特殊的部分。 数控机床对进给伺服系统的性能指标可总结为
................................................. 4 上刀体锁紧与精定位机构的设计 ........................................................................ 4 刀架抬起机构的设计 ...............................................
复杂的曲线或曲面。 2) 可以实现加工的自动化,而且是柔性自动化,从而效率可比传 统机床提高 3~ 7 倍。 由于计算机有记忆和存储能力,可以将输入的程序记住和存储下来,然后按程序规定的顺序自动去执行,从而实现自动化。 3) 加工零件的精度高,尺寸分散度小,使装配容易,不再需要 修配。 4) 可实现多工序的集中,减少零件 在机床间的频繁搬运。 5) 拥有自动报警、自动监控、自动补偿等多种自律功能
发挥其切削性能,提高生产率,刀具寿命可选的低些,一般取 15— 30min。 对于装刀、换刀和调刀比较复杂的多刀机床、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刀具,刀具寿命应选的高些,应保证刀具可靠性。 车间内某一工序的生产率限制了整个车间的生产率的提高时,该工序的刀具寿命要选的低些,当某些工序单位时间内所分担到的全厂开支较大时,刀具寿命应选的低些。 大件精加工时,为保证至少完成一次走刀,避免切削时中途换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