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式自动温度控制仪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2管脚图  各引脚功能为: VSS地电源 VDD5V正电源 VL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 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RS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7 R/W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 当 RS 和 R/W 共同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指令或者显示地址,当 RS为低电平 R/W 为高电平时可以读忙信号,当 RS 为高电平 R/W 为低电平时可以写入数据 E使能端,当 E端由高电平跳变成低电平时,液晶模块执行命 令 D0~ D78位双向数据线 BLA( 15 管脚) 背光源正极 BLK( 16 管脚) 背光源负极  LCD1602 的基本操作时序 写指令 输入: RS=L, =L, =指令码, E=高脉冲 输出 : =数据 写数据 输入: RS=H, =L, =数据, E=高脉冲,输出:无  LCD1602 的写操作时序 1) 通过 RS 确定是写数据还是写指令。 指令包括使液晶的光标显示 /不显示,光标闪烁/不闪烁,需 /不需移屏,在液晶的什么位置显示等等。 写数据是要显示什么内容。 2) 读 /写控制端设置为写模式,即低电平。 3) 将数据或命令送达数据线上。 4) 给 E 一个高脉冲将数据送入液晶控制器,完成写操作。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8 3 软件设计 流程图 按上述工作原理和硬件结构分析可知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如下图 8所示。 图 8 主程序工作流程图 结束 开始 初始化 DS18B20 测出环境温度 判断温度的档位 单片机处理数据 控制电机转速 液晶显示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9 4 仿真以及 性能分析 仿真开始时, 当温度还为 30 度时,此时电灯熄灭, LCD 上显示的转速为 48 r/min。 电路图如图 9。 图 9 温度为 30℃时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10 由图 10可见,此时温度 29℃,低于 30 度,右下角的加热设备电灯点亮,同时随着温度的下降,电机转速转速也随之下降, LCD 显示屏上显示为 36 r/min,并显示了当前的温度以及系统时间。 图 10 温度低于 30℃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11 当温度继续上升,因为没达到临界值,电灯开关状态并没有发生改变,但随着温度的上升,电机的转速随之升高,为 54 r/min。 如图 11 图 11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12 当温度升高到 41 度时,开关状态发生改变,电机转速也随温度升高而线 性升高,为 60 r/min 如图 12 图 12 当温度在不同的范围时,题目中要求电机的转速为 800r/s 和 1500r/s,但由于 proteus仿真的直流电机不能达到那么高的转速,因此,在仿真的过程当中,利用每分钟多少转来显示,通过仿真不同的温度范围,都能达到预定的转速。 而在实际当中,又通过修改 pwm波的占空比,从而调节转速,测量电机转速的方法是测 10 秒内电机的转动圈数,然后乘上 6 就转换为电机每分钟的转速,这样简单但是必然会导致一定误差,但是不影响总体。 在程序中我只设置了 3 种不同温度控制电机转速,如果需要更 加精确的温度控制,随时可以加上更加精细的温度档数。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13 5 心得体会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学习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够的。 因此在学期末来临之际,我们迎来了 单片机的课程设计,此次设计就是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 C语言知识、 Proteus 仿真、 keil 软件、单片机的编程基础知识等来设计一个自动温度控制仪。 此次的课程设计我觉得最基础的应该是 C 语言知识。 作为一种入门语言,我们在大一就已经学过,并且还参加了计算机二级考试。 但当时学的时候就只了解一些语法知识,编一些 简单的程序,至于具体地能应用到哪个方面,从来就没有去考虑。 以前也做过类似的课设,可当时也没怎么把它当回事,纯粹是打酱油,随便在网上搜几个程序就可以解决老师所布置下来的任务。 其时,当时也并不明白原理性,就连操作也是看了别人的解释才稍微地明白了那么一点,更不用说去探究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相同的任务,以此比较它们的性能好坏。 这学期因为很闲,就了解了一下 C 语言的用法,因此经常跟它打交道,对于一些简单的芯片、开发板的电路结构都有了个基本的了解,因此这次跟上次比起来感觉还是顺手多了。 但问题还是会常出现的,我们书本上的 知识都是零散的,这就必须得把它们串起来,然后用 C 语言把它们一一实现,因此少不了上网查阅各种资料,实在不懂的就跟同学们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可以交流自己的想法,我们学会了如何去接受别人的观点,偿到了合作的甜头。 在设计之前我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电机的转速特性,认为只要我们人为控制,都可以达到预定的要求,因此就直接使用了步进电机,但不管怎样好像都无法实现目标,最后在同学的提醒下才使用直流电机来提速。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设计的能力,树立了对知识应用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有非常大的帮助,并且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使自己充分体会到了在设计过程中的成功喜悦。 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不怎么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课程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在没有做课程设计以前,觉得课程设计只是对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有点太片面,课程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明白了原来的那点知识是非常欠缺的,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们要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 提高自己的知识和综合素质。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14 6 参考文献 [1] 郭天祥 .51单片机 C 语言教程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 [2] 楼然苗 .51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2020 [3] 彭伟 . 单片机 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 100 例 — 基于 8051+Proteus 仿真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 [4] 史翔,张岳涛 .基于 AT89C51 单片机微电阻测量系统 [J]. 甘肃科技, 2020 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