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显示测量音频电功率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资料及设计要求。 ICL7107 是 A/ D 转换器,能直接驱动 LED 数码管,其显示数 N 和输入电压 VIN 之间的关系是 ( ) 说明数码管显示的数字正比于负载有功功率,实现设计目的。 可通过 RP5 调节 ICL7107 的 36 脚参考电压 VRFF,来对该功率计进行定标。 当采用 177。 5 V为 ICL7107 供电时,要求 VIN V,前述VIN(max)=2V 完全满足要求。 此时调节 RP5 使 VREF 大约为 2 V时, 4位 LED 数码管将 显示 “1000”,正确选择小数点位,此即代表电功率为。 调试 电路中所有电位器均使用精密多圈电位器,安装并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按如下过程调节: (1) 乘法器 X 输入端直流偏置调节:在 MC1495 的 Y 输入端 4 脚接入 kHz, V(PP)正弦波,将 X 输入端 9 脚接地,调节 RP1,使示波器在运放 LM741 输出端 6 脚观察到的波形幅度尽量接近零。 (2) 乘法器 Y 输入端直流偏置调节:在 MC1495 的 X 输入端 9 脚接 kHz, V(PP)正弦波, Y 输人端 4 脚接地,调节 RP2, 使运放 LM741的输出端 6 脚波形幅度尽量接近零。 (3) 运放输出平衡调节:将 MC1495 的 X 输入端 9 脚和 Y 输入端 4脚接地,调节 RP4,使运放 LM741 的输出端 6 脚直流电位为零 (LED 数码管也将显示零,该步骤实际是功率计调零 )。 (4) 乘法器增益系数调节:依据式 (3),在 MC1495 的 X 输入端 9脚接入 V直流电压,在 Y输入端 4 脚接入 V直流电压,调节 RP3,使运放 LM741 的输出端 6 脚直流电压为 V(与此对应 VIN=2 V)。 (5) A/ D 转换器的初步定标:在步骤 (4)的基础上调节 RP5,使 4位 LED 数码管显示 “1000”。 根据需要,重复 (1)~ (5)的步骤。 (6) A/ D 转换器的准确定标:本电路采用直接耦合,直流电压和电流便于准确测量,故采用直流信号对系统进行准确定标。 选择 RLoad= Ω,耗散功率大于 100 W 的假负载,对取样电阻Rsense 的要求是耗散功率大于 5 W,稳定性好。 测试时 UL 接直流稳压电源,用数字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同时测量假负载 RLoad 的电压 UL 和电流 IL,在 UL= (约 50W),仔细调节 RP5,使 LED 数码管显示功率与此时理论计算功率 PL=ULIL完全一致,从而完成准确定标。 测试 (1) 交流功率测试 选择音频功放配接 RLoad=8 Ω的扬声器,用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单频正弦信号作音频功放信号源,用 DS5022M 数字示波器测试负载交流电压和取样电阻上的电压,从而求得负载功率,测试结果表明,在音频范围内,本系统显示功率与实际功率的满度相对误差不超过 177。 3 %。 (2) 直流功率测试 UL 接直流稳压电源进行测量,结果如表 1 所示。 相对误差小于%。 负载电压UL/V 负载电流 IL/A 实际功率PL=ULIL/W 显示功率 P/W 相对误差 /( %) * 0. 0 0. 00 0. 00 0. 0 0. 0 4. 0 0. 15 2. 04 2. 0 2. 0 8. 0 0. 99 7. 92 8. 1 2. 3 12. 0 1. 48 17. 76 18. 2 2. 5 16. 0 1. 97 31. 52 32. 1 1. 6 20. 0 2. 45 49. 00 49. 0 0. 0 表 直流功率测试结果 注: *处相对误差按 (显示功率 P实际功率 PL)247。 实际功率 PL计算,满度相对误差小于此数值。 图 安装电压表头 电路图 ICL7107 安装电压表头时的一 些要点:按照测量= 177。 来说明。 辨认引脚:芯片的第一脚,是正放芯片,面对型号字符,然后,在芯片的左下方为第一脚。 也可以把芯片的缺口朝左放置,左下角也就是第一脚了。 许多厂家会在第一脚旁边打上一个小圆点作为标记。 知道了第一脚之后,按照反时针方向去走,依次是第 2 至第 40 引脚。 ( 1 脚与 40 脚遥遥相对)。 牢记关键点的电压:芯片第一脚是供电,正确电压是 DC5V。 第 36 脚是基准电压,正确数值是 100mV,第 26 引脚是负电源引脚,正确电压数值是负的,在 - 3V 至 - 5V 都认 为正常,但是不能是正电压,也不能是零电压。 芯片第 31 引脚是信号输入引脚,可以输入 177。 的电压。 在一开始,可以把它接地,造成 0信号输入,以方便测试。 注意芯片 27,28,29 引脚的元件数值,它们是 ,47K, 阻容网络,这三个元件属于芯片工作的积分网络,不能使用磁片电容。 芯片的 33 和 34 脚接的 104 电容也不能使用磁片电容。 注意接地引脚:芯片的电源地是 21 脚,模拟地是 32 脚,信号地是 30 脚,基准地是 35 脚,通常使用情况下,这 4 个 引脚都接地,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应用中(例如测量电阻或者比例测量), 30 脚或 35 脚就可能不接地而是按照需要接到其他电压上。 -- 本文不讨论特殊要求应用。 负电压产生电路:负电压电源可以从电路外部直接使用 7905 等芯片来提供,但是这要求供电需要正负电源,通常采用简单方法,利用一个 +5V 供电就可以解决问题。 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利用 ICL7660 或者 NE555 等电路来得到,这样需要增加硬件成本。 我们常用一只 NPN 三极管,两只电阻,一个电感来进行信号放大,把芯片 38 脚的振荡信号串接一个 20K - 56K 的电阻连接到三极管 B极,在三极管 C极串接一个电阻(为了保护)和一个电感(提高交流放大倍数),在正常工作时,三极管的 C极电压为 - 为最好。 这样,在三极管的C极有放大的交流信号,把这个信号通过 2 只 4u7 电容和 2 支 1N4148 二极管,构成倍压整流电路,可以得到负电压供给 ICL7107 的 26 脚使用。 这个电压,最好是在 - 到 - 之间。 如果上面的所有连接和电压数值都是正常的,也没有 短路 或者 开路 故障,那么,电路就应该 可以正常工作了。 利用一个电位器和指针万用表的电阻 X1 档,我们可以分别调整出 50mV,100mV,190 mV 三种电压来,把它们依次输入到 ICL7107 的第 31 脚,数码管应该对应分别显示 , 的数值,允许有 2 - 3 个字的误差。 如果差别太大,可以微调一下 36 脚的电压。 比例读数:把 31 脚与 36 脚短路,就是把基准电压作为信号输入到芯片的信号端,这时候,数码管显示的数值最好是 ,通常在 - 之间,越接近 越好。 这个测试是看看芯片的比例读数转换情况,与基准电压具体是多少 mV 无关,也无法在外部进行调整这个读数。 如果差的太多,就需要更换芯片了。 ICL7107 也经常使用在 177。 量程,这时候,芯片 27,28,29 引脚的元件数值,更换为 ,470K, 阻容网络,并且把 36 脚基准调整 到 就可以使用在 177。 量程了。 这种数字电压表头,被广泛应用在许多测量场合,它是进行模拟-数字转换的最基本,最简单而又最低价位的一个方法,是作为数字化测量的一种最基本的技能。数字显示测量音频电功率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行计数来实现的。 在极端情况下 ,时间的测量会产生士 1 个高频脉冲周期 ,因此 T 法在被测转速较低 (相邻两个转速脉冲信号时间较大 ) 时 ,才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所以 T 法适合于低速测量。 方案三: M/T 法 (频率 P 周期法 ) 选择 M/T法测速。 M/T法是通过同时测量检测时间和在此检测时间内光电脉冲发生器所产生的转速脉冲信号的个 数来确定转速。 由于同时对两种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水平 ), 50 ~ 50˚ (垂直 ) 尺寸 552 mm (长 ) mm (宽 ) mm (高 ) 6RU 重量 25 kg 标准配置: Industrial 19 Rack Mount Case; Minimum 2 Intel CPUs; Minimum 1GBytes RAM ; HDSDI output (duallink, resolution 20481080 (2K)
02管脚图 各引脚功能为: VSS地电源 VDD5V正电源 VL液晶显示器对比度调整端,接正电源时对比度最弱,接地时对比度最高,对比度过高时会产生“鬼影”,使用时可以通过一个 10K的电位器调整对比度 RS寄存器选择,高电平时选择数据寄存器、低电平时选择指令寄存器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7 R/W读写信号线,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低电平时进行写操作。 当 RS 和 R/W
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 冲量指窄脉冲的面积。 效果基本相同,是指环节的输出响应波形基本相同。 低频段非常接近,仅在高频段略有差异。 图 形状不同而冲量相同的各种窄脉冲 分别将 图 所示的电压窄脉冲加在一阶惯性环节( RL 电路)上,如图 所示。 其输出电流 i(t)对不同窄脉冲时的响应波形如图 (b)所示。 从波形可以看出,在 i(t)的上升段,
电阻时, 7 脚为高电平。 3.输出端状态的改变有滞回现象,回差电压为。 4.输出与触发输入反相。 用 555 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自激振荡器,接通电源后不需外加触发便能产生矩形脉冲 陕西理工学院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 7 图 4:多谢振荡器 我们用 555 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的原理很简单 ,只要将施密特触发器的反相输出端经 RC 积分电路接回输入端即可。 当接通电源以后
o Placement/Auto Placer/Cluster Placer 命令, DXP 开始自动排版。 一般来说 DXP 的自动排版后的 PCB 板已经比较理想了,但是仍然可以手动排版进行进一步美化。 图 37 PCB手动排版 PCB 板的布线 在元件排版完毕之后,就可 以进入到最后的布线阶段。 Protel DXP 2020 沿袭了Protel99 SE 强大的自动布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