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渡槽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59 第八章、下游消能防冲设计 ...................................................................................... 60 、消力池设计 ................................................................................................. 60 、消力池深度计算 :................................................................................... 60 、消力池长度计算 :................................................................................... 62 、消力池的结构计算 :............................................................................... 62 、海漫设计 ..................................................................................................... 62 、海漫的长度计算 :................................................................................... 62 、材料选择 :............................................................................................... 62 、结构布置 :............................................................................................... 62 、反滤池 :................................................................................................... 62 、河床冲刷深度的计算 :........................................................................... 63 第九章、河沟控导和防护设计 .................................................................................. 63 第十章、总结 .............................................................................................................. 63 3 第一章 、 设计基本资料 、 基本资料 三里庄沟 排水渡槽位于 河南省辉县市百泉镇三里庄南约 500m 处, 集流 面积, 5 年一遇设计流量 27m3/s,天然 洪 水位 , 20 年一遇校核流量47m3/s,天然 洪 水位。 交叉断面处总干渠底宽 ,渠底高程 ,设计流量 260m3/s,相应水位 ,加大流量 310 m3/s,相应水位 ,一级马道高程 ,边坡系数 ,马道宽。 渡槽垂直总干渠中心线布置, 槽身纵梁底部高程至渠道加大水位的净空不小于。 建议进口槽底高程采用 ,纵向比降采用 1/500,槽身糙率采用。 横断面尺寸以通过 20 年一遇洪水时槽身不发生漫溢为原则,经方案比较后确定槽宽和槽深。 槽身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或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承结构采用单排架,基础型式可采用整体板式或钻孔灌注桩基础。 槽身、支墩、基础等主要部位按 1级建筑物设计;进出口翼墙、导墙、下游消能工、河沟控导、防护等次要部位按 3级建筑物设计。 槽身稳定计算工况: 设计工况: 空槽 +风压 ,即槽身无水,设计风压; 校核 工况: 空槽 +地震 ,即槽身无水,发生地震。 挡土墙稳定计算工况: 设计工况:建成无水; 校核工况 1:墙前无水,墙后水位至 1/3 墙高; 校核工况 2:墙前墙后无水,地震。 结构计算荷载组合参考下表: 4 排水渡槽结构计算荷载组合及安全系数表 、 工程概况 : 三里庄沟 排水渡槽位于 河南省辉县市百泉镇三里庄南约 500m 处, 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与三里庄沟的交叉建筑物。 工程交叉处总干渠黄河北 — 漳河南渠段桩号为Ⅳ 109+ ,轴线交叉点大地坐标为 x= , y=。 交叉断面以上三里庄沟集水面积 ,五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 11m3/s,二十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 19 m3/s,五十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 24m3/s,二百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 30 m3/s。 部位 设计 工况 工况 说明 自 重 水重 水 压 力 风荷 土压力 预应力 地震 施工检修 I 级建筑物允许挠度 (按 L) 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 (mm) 槽 身 基本 5 年洪水 214。 214。 214。 214。 214。 L/500 ~ 特殊Ⅰ 满槽 214。 214。 214。 214。 214。 - - 特殊Ⅱ 施工 214。 214。 214。 214。 - - 墩 排架桩 基本 5 年洪水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 - 特殊Ⅰ 满槽 214。 214。 214。 214。 214。 214。 - - 特殊Ⅱ 施工 214。 214。 214。 214。 214。 - - 特殊Ⅲ 空槽地震 214。 214。 214。 214。 214。 - - 5 交叉断面处总干渠设计流量 260 m3/s,相应水位 ;加大流量 310 m3/s,相应水位。 、 地形资料 : 工程区位于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和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三里庄沟呈东 北西南流向沟底高程 ~ ,呈宽浅型,两岸为耕地,地面高程 ~。 工程区测有总干渠带状地形图(比例尺: 1/5000)和建筑物场区 1/500 大比例尺地形图,其中建筑物场区测量范围为总干渠左右岸、交叉建筑物上下游各300m。 、 地质资料 : 工程区位于华北准地台山背斜的东南部,新构造分区为华北断陷~隆起区太行山隆起东南部边缘,区域断裂构造空间展布以北东向为主 ,次为北西向。 1996年 7 月 24 日~ 8月 5日,河南省水利勘测总队对工程区进行了勘查,布设钻孔 3个,总进尺 100m,并进行了标贯、重型动力触探等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 ( 1) 地层岩性 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区上覆第四系粘性土、卵石,下伏上第三系砂岩、粘土岩,可划分为 6个地质单元,岩性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上第三系上新统潞王坟组 (N 2L):河湖相沉积,岩性为砂岩、粘土岩,顶板高程 ~ ,总厚度大于。 粘土岩:灰色、棕白、黄褐色,巨厚层状,具有不规则裂隙,裂面具有蜡状光泽,含少量钙质团块,岩芯完整,中心孔揭露厚度。 砂岩:黄褐色,中厚层状;砂粒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具水平 层理,弱风化;泥钙质半胶结,仅在 3号孔中揭露,中心孔被剥蚀而缺失。 第四系中更新统 (alplQ 2):冲洪积物,具粘砾多层结构,岩性由两层粉质粘土和两层卵石组成,总厚度 ~。 卵石:灰色,卵石成份为灰岩,直径 3~ 5cm,大者 12cm,含量 70%~ 80%,余为泥质充填。 该层中心孔较厚,两边孔较薄,平均厚度。 粉质粘土:棕红色,致密坚硬,土质不均,有铁锰质薄膜,裂隙发育,裂面光滑,具蜡状光泽。 平均厚度 ,中山部夹厚 30cm的泥卵石。 卵石:灰色,成份为灰岩,次圆状,卵石粒 径一般 2~ 4cm,大者达 12cm,含量 60%~ 80%,余为泥质充填。 该层自东向西渐薄,在 3号孔附近尖灭。 粉质粘土:棕红、棕黄色,土质不均,含少量铁锰质斑点,平均厚度。 ( 2)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6 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见表一和表二。 ( 3) 地震基本烈度 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震动参数区划报告( 2020年 4 月)》,工程区位于华北平原地震带的南部 ,场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 8度区。 场区地下水类型为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为第四系中 更新统卵石、上第三系砂岩。 地下水位标高 ~。 场区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侧向迳流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侧向迳流和人工开采。 该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为“ HCO3 Ca”型;矿化度 ,属淡水;总硬度176。 ,属硬水; pH值 ,呈弱碱性;含量 ,侵蚀性 CO2含量为0mg/L。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表 判别,该区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 (1)工程区沟底和两岸均为耕地,施工场地开阔,但交通不便利。 (2)工程区地 层基本稳定,除表层 强度稍低外,其余各地质单元强度相对较高,但第③层粉质粘土和第⑥层粘土岩具中等膨胀潜势。 地下水埋藏较深,适宜作钻孔灌注桩基础,桩端持力层宜放在上第三系砂岩及粘土岩中,也可放在第④层( Q2)卵石或第③层粉质粘土中,可视荷载情况确定。 (3) 场区地下水类型为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卵石、上第三系砂岩。 地下水位标高 ~。 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 表一 各土体单元的物理指标建议值表 7 (4)工程区位于华北平原地震带的南部 ,场区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相当于 地震基本烈度为 8度区。 表二 土岩体力学性指标建议值表 岩土体单元 序号 土 名 力学性质 渗透 系数 承载力 标准值 fk 钻孔桩 压缩系数 压缩模量 饱和快剪 凝聚力 内摩擦角 容许承载力 桩周土 极限摩阻力 av Es C ψ K MPa1 MPa kPa ( 0) cm/s kPa σ o τ i ① 粉质粘土 180 220 60 土体单元 编号 土 名 物 理 性 质 天然 含水量 天然 干密度 比重 天然 孔隙比 液液限 塑限 塑性指数 液性指数 w ρ d Gs e wL WP Ip IL % g/cm3 % % % % ① 粉质粘土 ② 卵 石 ③ 粉质粘土 ④ 卵 石 ⑤ 砂 岩 ⑥ 粘 土 岩 0 8 ② 泥 卵 石 350 400 130 ③ 粉质粘土 230 250 60 ④ 泥 卵 石 350 400 130 ⑤ 砂 岩 350 400 100 ⑥ 粘 土 岩 300 350 100 、 水文资料 : 三里庄沟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内的一条小河道,位于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从东北流向西南,属季节性河流。 该河发源于辉县市西南部丘陵地区,在辉县市三里庄村附近与总干渠相交。 交叉断面以上集水面积 ,沟长 ,平均比降。 工程场区地形比较平坦,河道两岸地面高程 ~ ,交叉地面处的河道已被生活垃圾填平,而上下游沟形明显。 上游河底高程为 左右,下游沟底高程 ~ ,左右两岸现为耕地。 该流域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年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冬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末秋初空气湿润雨水较多。 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 613mm,降雨主要集中在 7~ 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 70%。 区内多年平均气温为 176。 C,多年平均 蒸发量为 ;最多风向为南北风,全年无霜期为 210 天。 ( 1) 设计暴雨 三里庄沟为流域面积不大的一条小冲沟,流域内无实测流量和雨量资料,交叉断面处的设计洪水由河南省 1984 年 10月出版的《河南省中小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集》查算。 暴雨计算时段取 10 分钟、 1 小时、 6 小时和 24 小时,暴雨参数均值和变差系数 Cv,均由《图集》中的短历时暴雨参数等值线图查流域重心点取得。 偏差系数 Cs 选用 ,由于流域面积小,以设计点雨量作为流域设计面雨量。 ( 2) 24小时洪量及洪峰流量 由豫北山丘区次降雨 径流关系( P+Pa~ R)Ⅳ — 1 线查算 24 小时各种频率设计净雨量乘以流域面积得设计洪水总量。 设计洪峰流量采用推理公式计算。 其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