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模型类零件的设计加工与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成了刀具的创建。 图 55 重复上述操作,完成圆角刀 T2D4R2, 的创建。 2) .创建平底刀:重复上述操作,将圆角半径改为 0。 创建 T4D10, T5D4。 刀具补偿分别为 4 和 5。 其他为默认值。 创建完成后的刀具如下 表所示: 序号 刀具图标 名称 刀具类型 刀具直径( mm) 有效长度( mm) 1 圆角刀 3 8 2 T2D4R2 圆角刀 4 50 4 T3D10 平底刀 10 50 第 13 页 共 30 页 5 T4D4 平底刀 4 20 粗加工阶段 综合上述工艺分析可得,加工阶段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为了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也为后面的精加工做准备,首先进入粗加工阶段,尽可能的切除加工余量,为精加工半精加工做准备。 工件上表面的粗加工: 1) .单击菜单栏中的创建 工序,选择 MILL_CONTOUR,在工序子类型中选择图标,进行型腔铣削加工参数设置, 命名工序子类型的名称为 AA1,进行几何体的选择,制定几何体为 WORKPIECE,然后进行刀具的设置。 3)选择如下图刀具,点击确定进行刀具参数的修改,设置刀具直径为 10,长度50,刀刃长度 50,单击确定。 进入切削参数和进给率和进给速度的设置,走刀路线如下图: 第 14 页 共 30 页 第 15 页 共 30 页 工件上表面的半精加工 经过粗加工,完成轮廓表面余量的切削,工件的 大致轮廓都有已经显现出来,其次进行半精加工的操作进行加工余量的再次切削,重复上述的加工步骤,但是这里要进行刀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在刀具的参数中选择刀具的直径为 4,长度输入为 20。 点击确定退回轮廓加工对话框,进行进给量和进给速度的设定,在切削参数对话框中选择深度优先,参数设置过程截图如下所示,词工序对零件的切削区域如图 58 所示: 第 16 页 共 30 页 58 切削区域图 工件底座上表面的精加工 1) .经 过轮廓的铣削加工,零件的凸模已经形成,这里进行底座上表面的铣削加工,保证零件的表面质量。 首先创建工序,选择 millplanar 类型,选择如下图第 17 页 共 30 页 图标进行工序的创建,命名工序名为 BB1,点击确定进入加工参数设定,选择加工部件为 WORKPIECE,选择检查边界和面边界。 2)进行刀具的创建,选择 mill 刀具,命名刀具名称为 T4D10,点击确定进行刀具参数的设置,输入刀具的直径为 10,长度为 50,刀刃长度为 50,刀刃数为 2,点击确定完成为刀具的创建。 第 18 页 共 30 页 3) .完成对刀具的创建后退回上一界面,此时刀轴选择为垂直于第一个面。 切削模式为跟随周边。 切削参数中切削方向为顺铣,刀路方向为内向。 主轴速度设置为7000,切削进给率为 1000, 点击确定即完成对底座上表面精加工加工参数的设定。 参数设定截图如下,切削区域为如下图所示: 底座边缘的加工 为了保证零件加工的表面的质量,还要对零件底座的边缘进行修复,对边缘进行铣削加工。 重复工序的创建,命名工序名称为 BB2。 选择工件几何体 WORKPIECE,进行刀具的选择,刀具参数与上一步刀具相同,加工的路线如图所示。 在切削模式中选择轮廓加工,此时刀轴选择为 +ZM 轴,在切削参数对话框中选择鞋靴顺序为层优先。 进给率与进给速度与上一步相同。 点击确定完成对底座边缘模拟加工的参数设定。 第 19 页 共 30 页 凸模轮廓的精加工 前面已经进行到零件的半精加工,通过上两步对底座精度的要求,这里选择完成对凸模零件的精加工。 首先创建工序,命名工序名称为 CC1,工序的类型选择为millcontour,进行如下图标的选择 ,进行深度轮廓铣削加工。 指定几何体为WORKPIECE,选择刀具为球头铣刀 ,命名刀具名称为 T2D4R2 圆角刀,点击确定进入刀具的参数的设定,设置刀具直径为 4,长度为 75,刀刃长度为 50,刀刃数为2,点击确定进行进给量和进给速度的选择。 在切削参数中选择安全距离为 主 轴速度为 1300,切削进给率为。 步骤截图和走刀路线示: 第 20 页 共 30 页 凸模平面的铣削 凸模的边缘轮廓都已经加工完成,这里开始对凸模平面的加工,例如凹槽的加工。 重复工序的创建,命名工序名称为 CC2,工序的子类型为固定轮廓铣 ,点击确定完成工序的创建。 选择驱动方法为区域切削,选择零件几何体及修剪边界。 刀具与上步所使用的刀具相同。 切削参数中制定切削角为与 XC 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