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家坝公园景观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大差距。 单位绿化发展水平亦参差不齐,绿化意识有待提高。 ( 6)绿化标准较低,绿化档次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限制条件: ( 1)老城区建设时期,对预留绿地重视不够。 在城市建设中,绿化总是滞后于其它城市配套建设,先期工程占用绿化用地,造成绿化工作的被动。 ( 2)在城市建设中,对利用自然山水条件创造城市景观不够。 没有树立生态园林的观念,在城郊大环境中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 ( 3)新区 个别建设项目与绿地规划指标脱节。 近年来,虽然我们按照城市设计规范,对绿化经济指标加以控制,但由于规划设计和组织施工相脱节,使城区居住人口越来越密集,绿化建设 欠账 增多,未能形成有机的生态绿地系统,拓展城市绿地空间受限。 城市绿地发展优势与动力。 虽然城市绿地的发展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发展动力。 ( 1) 良好的山水城市骨架。 ( 2) 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 ( 3) 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 ( 4) 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地基础。 ( 5) 快速发展的经济后盾。 房家坝公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 6) 政府决策机构的重视。 市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规划 依托 城市现状绿化用地布点及河道水系,考虑到 长远发展的需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形成 “双环、四片、多节点 ,各类绿地点、面均衡配置,水系、道路绿色廊道贯连成网”的绿地结构布局形式。 “ 双环 ” : 由 河、肖杆河、福地路、玉清河、葛仙湖公园及其周边的城市绿地形成的公园绿地内环,内环串联各级城市公园绿地;由西三环、隆昌路、东三路、弘景路及其两侧的绿地形成的防护绿地为主的外环,外环联系城市外围四片生态空间,建构城市外部的生态环。 “ 四片 ” : 充分利用 城市四角的水系、山体,规划以 水库、黄金 坝 、长龙山、肖庄水库四片城市外围生态绿地为依托,构建城市外围的开敞生态空间,控制城市建设用地。 “ 多节点 ” : 在城市外部生态环内,围绕公共绿地环线,布置各级公园或街 旁绿地,形成良好的生态小环境,并且成为市民日常接触自然环境,进行交往、休憩、娱乐等活动的主要场所。 城市绿地空间景观规划 房家坝公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景观特色 规划构建以植物景观和水体、山体景观为主体的,“山水相依”的,以贴近自然生态景观林和生态文化型园林体现“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共生 ”的,多样变化的江南水乡城市绿地景观。 绿地景观结构 城市绿地景观空间结构:以城市主干水系、主干道路等为景观廊道,连接主要景观节点,规划形成城市的景观视廊。 在主要景观节点,突出局部景观的规划建设,形成主要景观视点。 最终 规划形成 “城外两片 、城内 三 湖、一河相串 ”的城市开敞空间主框架。 “两片”: —— 即城市东北角的 湖风景区和城市南侧的以长龙山、肖庄水库为主体的城市郊野公园。 “两片”是城市周边的主要生态空间,在这些区域应该控制城市建设,避免山体、水体遭受建设性破坏,保持良好的自然景观风貌。 “城内 三湖”: —— 即城区内葛仙湖公园、房家坝公园、黄金坝公园。 “三湖”位于城区内部,规划加强水面与绿化相结合的城市开敞空间建设,充分发挥生态、休闲功能,同时“三湖”也是塑造城市人文景观的核心区域。 “一河相串”: —— 即 河 — 肖杆河。 河 — 肖杆河贯穿整个城市,是城市开敞空间的主要轴线,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重点打造沿线绿化空间节点,形成景观良好、可达性强的滨河景观带。 景观要素规划 房家坝公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 1)滨水绿化景观 通过水系引导城市空气流动,调节城市小气候。 注重动静适宜,以涓涓流连的水系,与滨水公园组 成动静结合的城市滨水景观。 规划城市滨水景观主轴,注重景观廊道的视线处理,形成接近自然的、变化多样的景观视廊。 ( 2)道路绿化景观和城市入口景观 根据不同地段进行道路景观设计,借鉴地方历史文化特点进行道路广场景观设计,发挥城市标志性景观功能,与水系绿化景观廊道结合,形成城市生态景观主轴。 在城市主要入口加强节点绿地建设,展示城市形象。 ( 3) 大型公园绿地景观 坚持以植物景观、水体景观为主,凸显“水绿相依”的江南水乡园林景观特色,展现 的历史文化,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要求。 ( 4)城市广场绿地景观 规划形成各具特色主题的广场体系,将公共集会、市民休闲游憩的需要,与城市景观形象、城市标志性功能结合在一起,以凸现 城市的特色。 ( 5)人文景观资源利用及景观环境整治 充分利用当地人文景观资源,创建富有文化内涵的人文主题公园绿地,展示地方特色,弘扬地方文化。 同时,重视城市景观对环境的影响。 房家坝公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第五章 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5. 1 地质地貌、地震情况 经济开发区建在被第四系覆盖的缓丘岗地上,第四系厚度受地区构造的控制,城区处于准阳山字形构造的右反射弧。 本次项目建设用地均为第四系土所覆 盖,土质均为中、上更新世的下蜀组粘性土,地耐力强,为适宜建设用地。 项目建设用地抗震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水文条件 主要水域有黄金坝水库、房家坝水库和横塘水库;主要河流有溢洪河,杜家山冲,玉清河,肖杆河等,其余为小河道,还有零星分布的鱼塘。 气候条件 市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 全年平均气温为 ℃ (最高 35℃ ,最低 3℃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8%;年平均降水量为。 年平均风速为 米 /秒;无霜期为 229 天;年日照为 45%。 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本项目系政府加大力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塑造城市绿地景观房家坝公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环境的具体措施之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与 实际情况。 本项目为房家坝公园建设,未涉及征地和居民拆迁,因此基本不会影响沿线居民点。 本项目位于 市区东部,是市区景观了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连接多个居住区,承担着展示 风貌、调配景观绿化层次的重要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将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改善沿线绿化景观、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 这些好处都是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 建设材料及交通运输条件 本项目建设大量需用的建筑材料(砂、石料、石灰)以及景观植物大部分为地产,因此采购容易,运输成本较低。 因此路用建筑材料运输建议以公路陆运为主。 ( 1)砂 项目区域没有产砂的地方,可采用镇江、六合等地的江砂,也可以从江边直接购买安徽等地的江砂。 ( 2)石料 在镇江境内有丹徒松林山采石场、丹徒丁岗石场、丹徒华溪石场、丹徒黄墟采石场,丹阳春桥采石场、丹阳高桥采石场等几个大型采石场,生产各种规格的碎片、块石,石质为石灰岩,抗压强度一般为50- 125Mpa。 年总产量可达 45 万吨左右,运输条件好,可方便地到达工地。 ( 3)石灰 房家坝公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石灰主要产地有 石灰总厂,白兔、东昌、镇江的谏壁于山石灰厂均可向本工程供应石灰,质量均优于 3 级,能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 4)粉煤灰 项目区内有镇江谏壁电厂,有丰富的粉煤灰资源,年排灰量在60 万吨左右,水路陆路交通运输便利,其化学成份主要为 S1O2:%, Fe2O3: %,烧失量 %,可作为项目建设的主要灰源。 ( 5)路基填料 本项目主要考虑采用集中取土的方案,设置集中取土坑取土,取后复耕还田 或作水产养殖业。 在丘陵地区,表层以下为粘土或亚粘土,经地质资料分析和现场调查,除去表土后的取土深度可达 3m 以上,实施时可适当增加取土深度,减少占用耕地。 对于含水量较大路基填料,采用掺灰处理。 ( 6)六大材 钢材、木材、汽油、柴油和水泥等公路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需求量较大,从经济性考虑应尽可能利用当地材料,因地制宜,可在镇江直接购买,汽车运输到工地。 ( 7)植被 项目所在地为丘陵地区,苗圃数量种类多,植物资源丰富。 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 1)供电 市城乡用电普及率达 100%, 境内 无用电死角,在房家坝公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所有主要道路和工业区,都有 110KV 的双回线路,并且已经实现了所有 110KV 线路的环网互供,变电站之间也可以互相倒负荷。 配电网络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为保证用电的可靠性和不间断供电, 采取双回路供电模式,目前已形成 110KV、 35KV、 10KV三个电压等级的电网结构。 考虑未来 10 年内的用电负荷增长,各变电所的建设都已预留了主变容量和出线间隔。 项目区域附近电力供应充足,但在工程实施时,应与电力部门协调好用电事宜。 同时,施工单位应自备发电设施,以备不时之需。 ( 2)供水 城区现有供水能力 15 万米 3/日的水厂两座,水量充足,为国家一级水质 ,水质按 GB5750— 85《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检测。 本项目区域水系发达、河流纵横,地表水、地下水都较丰富,足以保证工程用水。 ( 3)消防 镇江 市有 7 个消防大队、 10 个消防中队,有执勤消防车辆 44 辆,其中举高消防车 2 辆、排烟照明抢险救援车 1 辆、抢险救援器材车 2辆、重型泡沫车 12 辆、高低压泵车 3 辆、中低压泵车 5 辆、轻型泵浦车 10 辆、水罐车 9 辆。 此外,全市有地方专职消防队 19 个、消防车 29 辆。 各企业均建有完善的消防设施或自备消防站,临近区域内还驻有多个消防中队可供支援调遣。 ( 4)通讯 市设有邮政局、电信局,拥有大容量程控电话交换机,可房家坝公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0 直拨国际长途和传真。 公用数字数据网、帧中继宽带网、公用分组交换网、宽带 IP 城域网等各类网络已接到 市,可通过多种方式高速接入国际互联网。 邮电管线已随道路铺设。 GSM、 GPRS、 CDMA等移动通讯网覆盖全区。 施工条件 结合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等分析,该区地下水不会发生大幅度上升和降低以及由此引起的对本项目建设的不良影响;区内没有因岩溶而造成的塌陷区;没有发生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表现象及潜在现象,区内的边坡均较稳定,但当进行人工开挖时须采取适当的放坡比例并在必要时进行加固;没有潜在的泥石流及洪水等威胁;除局部有少量灰岩并无其它矿藏,灰岩已局部被采取,采空区范围及规模一般较小,目前地基稳定;场地内没有大规模的挖、填方区,建设期间对场地进行适当的挖、填方处理,不会引起不良后果。 综合多种资料并根据场地稳定性、土层土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地表排水条件、场地地形特点分析,区内为工程建设适宜场地或工程建设较适宜场地。 房家坝公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1 第六章 工程方案 本工程位于 市城东 ,南起 河,北至文体中心,东至肖杆路,西邻肖杆河。 是 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外环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市东部主要的观赏游憩公园,现状地块及周边景观带用地均未建设,沿河浅滩主要为芦苇等自然水生植物及低矮灌木,河堤内外鲜有大乔木,腹地内有少量乔木,绿化单调零散,不成体系。 本 工程南起 河 ,北至文体中心,东至肖杆路,西邻肖杆河,项目 占地面积约为 公顷,其中陆地 公顷,水面面积 公顷。 工地运输道路通畅,水源电源可从工地附近接取。 工程方案设计依据 国家颁发 的有关工程建设的各类规范、规定与标准 进行。 结合 房家坝公园 的建设, 周边将 建设成 城区最重要的连续景观绿化带,使其成为构筑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内容,城市公共活动的人相随、水相依的特色空间,展示城市自然与人文风貌特点、体现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品位的主要标志性空间。 房家坝公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2 :再现地域文化与现代休闲生活相结合,与时俱进创造既有地域特色又具有时代特点的景观。 :展现快乐、健康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休闲生活理念。 创造适合各种年龄层次市民的健身、休闲、文娱、交流、亲水文化体验等空间。 :房家坝公园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景观与防洪的关系;考虑风光带与周边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打造水、绿、堤、景、路和建筑有机融合的整体和谐景观。 、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 房家坝公园 的建设将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多个层面上牵动整个城市,是提升城区整体水平的重大举措,在规划设计乃至建设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是十分重要的。 、排污与环境建设双赢的原则 : 在确保城市防汛、排污的前提下, 房家坝公园 的功能如何与沿河丰富的城 市景观和公共活动空间融为一体,是项目规划设计必须始终贯彻的重要原则。 、分期实施的原则 :房家坝公园 投资高,涉及的相关设施建设内容多,贯彻这一原则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该项目位于 市东部 ,由于建设用地的有限和人口的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