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通道以及防火间距等专业性的防火问题,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随着房屋迅速蔓延,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造成重大的损失, 2020 年 3 月 11 日, 丽江古城 光义街现文巷突发火灾,因古城 某店铺老板 9 岁的儿子在店内二楼卧室玩火,用打火机烧手工艺品线引来衣柜上可燃物蔓延。 此次火灾烧毁民房 107 间,涉及 13 户,其中客栈 4家, 6个院落,过火面积 平方米 ; 2020 年 4月 6日凌晨 4 点 10分左右,云南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龙泉社区一商铺发生火灾。 据官方通报,经各方全力扑救, 5点 30分,明火得到全面扑灭,此次火灾共致 10 间铺面损毁,无人员伤亡。 这些重特大火灾事故对生活水平本来就低的农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对脆弱的农村经济来说,是沉重的打击。 (二)农村消防设施缺乏 长 期以来,我国公共消防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消防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广大农村的消防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全国 95%的乡镇未编制消防规划,部分乡镇、村庄不通公路,消防车无法通行, 90%以上的村庄缺乏消防水源和基本消防器材, 39%的自然村没有通讯设施,发生火灾不能及时报警。 全国 万多个乡镇中, 90%以上没有专业消防力量, 62 万个行政村、 257 万多个自然村中, 95%以上没有消防力量 [3]。 在乡镇几乎看不到任何消防器材的摆设,在村一级中的一个组里更是难得见到,由此看出消防器材在农村消防中的缺乏。 农村火灾发生时, 村民手足无措,不能第一时间扑灭火灾,导致火势蔓延,这都是消防器材装备缺乏导致的。 消防装备是最基本的防火手段,是做好消防工作的基础,消防器材缺少是当前农村消防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农村防火的一个弊端。 消防水源是消防工作的基础,所有的城市规划中都涵盖了消防水源的解决方案,大型火灾中,都需要对消防水源进行利用,最终来达到扑灭火灾的目的。 无论是在富水地区的农村还是在贫水地区的农村,对于消防水源的建设上都是不足的。 在富水地区的农村没有合适的取水点,许多也没有达到相应的消防水源应用标准;贫水 地区没有建立起一套依靠自来水供应基础上建立的消防水源设施。 总的看来,农村的消防水源建设相当不合理,根本达不到相应的火灾救援标准。 四川警察学院本科 毕业论文 第 5 页 (三)农村用火缺乏安全常识,自防自救能力弱 21 世纪的中国农村中,妇孺幼小占据绝对的数量,在这部分人群中, 50 年代左右出生的老人又占据一大半。 农村条件有限,加之这些老人都习惯于使用柴火烧菜做饭,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发生意外导致火灾。 在农村中使用木柴的灶往往和木材放在一间房,也就是柴灶同屋现象。 如果灶台起火,势必波及到同屋的木材,这样整个厨房乃至整个住宅都将被点 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还有一些农村家庭是将木材直接放在灶台旁边,当人离开灶台时灶火极易点燃灶台边的木材,引发火灾。 家庭使用木材作为燃料时,都会修建一个与灶台匹配的烟囱或者烟筒。 当烟囱或烟筒紧挨着易燃的屋顶或者木质屋檐时,火灾易发。 当烟囱或者烟筒正对东南或西南季风的风向时,容易形成烟、火的倒灌入灶,在区域风向小环境内也容易形成烟火倒灌的情况,容易使厨房发生火灾。 农村居民防火意识较淡薄,吸烟情况比较普遍,烟头乱扔、乱倒香炉灰及草木灰情况严重,乱扔烟头、乱倒未完全燃烧的草木料危害严重。 在干燥的情况下,零星的 火星就能引发火灾。 近年来在农村地区焚烧秸秆的现象很普遍,政府明令禁止的情况下依然不能根除,大多数农民都不能意识到焚烧秸秆易引起山林火灾、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实。 另外还有部分农民群众故意放火燃烧山林,在燃烧杂草的同时也提高了林火发生的概率。 这些火灾的发生都与农村居民放火观念意识薄弱相关。 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村家庭火灾普遍呈高发态势,其主要原因是农民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薄弱。 在农村家庭,普遍认为消防安全是企业、单位的事,跟家庭没多大关系。 有的农民不懂消防知识,不会报警,不会扑 救初期火灾,一旦家庭发生火灾,束手无策。 有的人认为发生火灾报警后怕消防队来了要“收费”。 农村房屋毗连且老式砖木结构居多,农民家中易燃物多,易发生火灾,且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有的乡镇距离县城遥远。 发生火灾后“远水不救近火”,加之村民自救能力差往往造成重大损失。 随着经济发展,机构改革、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一些乡镇虽有义务消防队伍但因经费、队员待遇等因素而“名存实亡”,发生火灾后不能有效扑救初期火灾 [4]。 四川警察学院本科 毕业论文 第 6 页 (四)农村用电不规范 农村用电极不规范,农村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据中国公安部网站消息, 2020 年 1月至 10 月全国共发生火灾 11 万起(统计月内,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死亡 1123 人,受伤 582 人,直接财产损失 亿元。 其中 农村发生火灾 万起,死亡 449 人,受伤 125 人,直接财产损失 亿元。 从引发火灾的直接原因看,电气引起火灾最多,共 33385 起,占总数的 %,由此可见电气造成的火灾数量之多。 首先,农村房屋在修建的初始情况下就没有根据规范的电气线路及科学的使用方法进行建造,在建设房屋的同时就埋下了后期发生火灾的苗头,同时建设房屋中为了降低修建成本 违规使用没有资质厂家生产的电线,或者使用旧的线路结构,这些都极其容易诱发火灾发生。 其次,在建好的房屋中电器的使用也是不规范的,由于除了家庭用电外有时还要承担农业生产用电,整个用电负荷远远超过了设计电路的承受负荷,导致电路短路、线路损坏等情况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用电中,农村中往往会出现一个电源插板上插满了两孔及三孔插头,给电路带来短路的风险。 再则,农村房屋电路几乎都不会采取保养措施,不会进行定期的设备设施更换,以至于线路老化情况严重。 随着家庭电器的增多,家庭中违规乱拉、乱接电线的现象严重。 农村燃气使用不规范, 一些农民家庭做饭用上了液化石油气和沼气,但因对科学正确使用燃气知识掌握不多,对燃气的火灾危险性认识不足,不能按正常的安全程序使用,往往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燃烧爆炸事故,例如对已经使用完的液化石油气罐进行底部加热。 还有一些农村家庭使用的是天燃气,但是由于耕地等其它农作生产的关系,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线路的破坏时有发生;在很多家庭中也出现液化石油气燃气灶改作天燃气灶的,由于改变了进气口的大小及角度,很可能导致天燃气的泄漏。 由于农村条件有限,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许多燃气线路及电力线路出现不 同方式的变更,在这些变更中又由于不同家庭不同工作人员对线路的要求不同,使得整个线路出现分段,每段的标准各不相同。 其次在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的程度大大提高,许多以前人力或者牲口耕作的土地都开始由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耕作,这些大型机械在耕作的同时很容易就损坏了地下的燃气线路,这些隐性的因素是众多的。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些田地里有电力设备的支撑设施,这些设施很容易因为长期的耕作导致其基础不稳,使得整条电力线路损毁。 例如 2020 年 1月 12日,广州白云一出租屋因用火不慎引发火灾,造成 6人死亡; 四川警察学院本科 毕业论文 第 7 页 2020 年 8 月 12 日,浙江省高塘 桥村 10 天内发生 3起火灾,起火原因都是电气设备损坏严重。 (五)农村消防宣传方式不合理、监督力度不强 部分乡镇政府对消防工作不重视,一出事就找诸如抓经济建设、招商引资等客观原因,政府将大部分预算都用作三大产业的发展,消防工作呈现出经费不足的问题。 部分乡镇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农村消防工作不重视,没有把农村消防工作纳人日常日程。 农村消防工作以应付为主,导致全局工作的不平衡,致使有些乡镇、单位消防工作责任、措施得不到落实,火灾隐患得不到整改。 有的乡镇存在“消防工作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必要”的不良现象,导致“上级布置抓一阵、节假日抓一时、出现事故抓一抓”的现象较为普遍。 个别乡镇还与上级检查玩起“猫和老鼠”的游戏来,上面来检查了采取突击应会,“临时文件”、检查记录等应有俱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