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体育城取水管道工程取水管道工程便道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机 和振动 振动压路机 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 20cm;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为 10cm,下层宜稍厚。 8.路拌法施工时,必须严密组织,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此时间不应超过 3~ 4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延迟时间不应超过 2h。 9.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10.必须保湿养生,不使稳定土层表面干燥,也不应忽干忽湿。 11. 水泥稳定砾石 基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除施工车辆可慢速(不超过30km/h)通行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12. 可以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路拌法施工,或者用挖机拌合。 分两层施工时,在铺筑上层前,应在下层顶面先撒薄层水泥或水泥净浆。 (二 ) 材 料 1,水泥稳定砾石 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53mm,颗粒组成应在表 21 10 所列范围内,土的均匀系数应大于 5。 选用均匀系数大于 塑性指数小于 12的土。 表 21 水泥稳定砾石 的颗粒组成范围 筛孔尺寸( mm) 53 通过质量百分率( %) 100 50~100 17~100 0~50 0~30 2. 水泥稳定砾石 中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要求:不大于 40% 3.有机质含量超过 2%的土,必须先用石灰进行处理,闷料一夜后再用水泥稳定。 4.硫酸盐含量超过 %的土,不应用水泥稳定。 5.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土,但应选用初凝时间 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 6h以上)的水泥。 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 宜采用标号 325 或 425的水泥。 6.凡是饮用水(含牲畜饮用水)均可用于 水泥稳定砾石 施工。 (三 ) 混合料组成设计 1水 泥稳定砾石 的 7d 浸水抗压强度应达到 ~ Mpa 2水泥稳定砾石 的组成设计应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土,确定必需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时,还应确定掺加料的比例。 3 水泥稳定砾石 的各项试验应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J057)进行。 1在 水泥稳定砾石 层施工前,应取所定料场中有代表性的土样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051)进行下列试验: ( 1)颗粒分析; ( 2)液限和塑性指数; ( 3)相对密度; 11 ( 4)击实试验; ( 5)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 ( 6)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 ( 7)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 2对级配不良的碎石、碎石土、砂砾、砂砾土、砂等,宜改善其级配。 3应检验水泥的标号和终凝时间。 1分别按下列四种水泥剂量配制同一种土样、不同水泥剂量的混合料; 中粒土和粗料土: 3%, 4%, 5%, 6% 2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压实)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水泥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 其他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3按规定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水泥剂量的试件应有的干密度。 4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 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最少试件数量应不小于表 31 的规定。 如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表中规定的值,则应重做试验,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 如不能降低偏差系数,则应增加试件数量。 表 31 最少试件数量 < 10% 10%~ 15% 15%~ 20% 细粒土 6 9 中粒土 6 9 13 粗粒土 9 13 5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 6d,浸水 24h 后,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J057)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6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 7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水泥剂量,此剂量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 R应符合公式要求: 偏 差 系 数 试 件 数 量 土 类 12 _R ≥ Rd/( 1ZaCv) 式中: Rd—— 设计抗压强度 ; Cv—— 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Za—— 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度 a)而变的系数。 8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 %~%。 9水泥的最小剂量应符合表 32的规定。 表 32 水泥的最小剂量表 32 水泥的最 小剂量 拌和方法 土类 路拌法 集中厂拌法 中粒土和粗粒土 4% 3% 细粒土 5% 4% (四 ) 路拌法施工 1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宜按图 的顺序进行。 2准备下承层 2. 1 水泥稳定砾石 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2. 2 水泥稳定砾石 下要准备土基。 ( 1)对土基不论是路堤还是路堑,必须用 12~15t 三轮 振动压路机 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 3~4遍碾压检验。 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 土、掺石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 准备下承层 施工放样 备料、摊铺土 洒水闷料 整平和轻压 摆放和摊铺水泥 拌和(干拌) 加水并湿拌 整形 碾压 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养生 13 图 路拌法施工 水泥稳定砾石 的工艺流程 ( 2)对土基,应进行压实度检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