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低油菜基地建设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川省油菜绝大部分属冬油菜, 87%以上为甘蓝型品种, 80%左右为育苗移 栽, 20%为直播。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为了提高种植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大田免耕移栽和免耕直播油菜栽培正逐步扩大。 四川省主要油菜籽生产区分布见图 21。 图 21 四川主要油菜籽生产区分布示意图 四川油菜籽主要产区甘孜州阿坝州绵阳市广元市巴中市达州市广安市南充市遂宁市德阳市成都市资阳市内江市眉山市乐山市雅安市凉山州攀枝花市宜宾市泸州市自贡市 3. 油菜生产发展趋势 双低油菜是指菜籽油中芥酸含量低 ,菜籽饼中的硫甙含量低的油菜,与常规油菜相比,低芥酸菜油和低硫甙饼粕蛋白营养品质大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 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背景 11 大提高,更加符合人体健康及动物营养的需要。 双低油菜籽浑身是宝,不仅菜籽可加工生产低芥酸保健菜油,而且副产品开发利用潜力也相当大。 例如,采用脱皮加工技术,可从双低油菜籽皮中纯化提取植物多酚、植酸,是极好的天然抗腐、抗氧化剂,可替代市场上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副作用的食品添加剂,目前进口的国外同类产品价格超过 600元 /公斤。 对榨油产生的脱臭馏出物,采用分子蒸馏、超临界萃取等技术,可提取天然维生素 E和植物甾醇,天然维生素 E的生物活性是合成维生素 E的 3倍,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替代合成维生素 E,植物甾醇具有降低胆固醇、降低血脂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等行业。 美国药品监督部门已批准添加植物甾醇的食品使用 “有益健康 ”的标签。 世界上除印度和中国等少数国家外,都已普及双低油菜。 我国从 20世纪 7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双低油菜育种,目前已选育了一批杂交双低或常规双低油菜品种,并实现了优质高产的基本目标,如蓉油系列川油系列、蜀杂系列、华杂系列、中双系列、油研系列、湘油系列等品种,为双低油菜的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多年的油料生产基地建设,对促进我国双低油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双低油菜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受投入规模限制,项目基地县数量较少,规模偏小。 二是投入力度不足,项目区 内亩均投入只有 200300元,与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现状和改善油料生产条件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一些工程设施特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 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背景 12 别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不配套,难以实现稳定和提高油料综合生产能力的目标。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确保食用植物油安全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持续增长,产需缺口不断扩大,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逐年增加。 “十五 ”期间,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由 840 万吨增加到 1600 万吨。 而我国植物油消费增长迅速,消费量从 2020/2020 年度的 1000 万吨增长到 2020/2020 年度的 2235万 吨。 产需缺口达到 680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猛增,进口量由 2020年的 180 万吨大幅增长到 2020 年的 660万吨。 有关部门预测,今后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将继续增加,预计 2020 年植物油总需求将达到 2580 万吨,如果国内油料生产能力没有明显提高,产需缺口将进一步拉大,食用油脂的进口依赖度有可能超过 60%。 过度依赖进口,使我国植物油供给安全的风险加大。 同时,国际油菜籽供求矛盾也比较突出,依赖国际市场缓解国内油菜籽缺口的难度很大。 世界菜籽油消费总量不断增长,从2020/2020 年度的 1320 万吨增长到 2020/2020 年度的 1684 万吨,增长 %,年均增长 %,预计 2020/2020年度进一步增长到 1776万吨。 欧盟、美国、巴西、日本等为了实现减排,纷纷采取措施发展生物柴油产业,拉动了世界油菜籽消费的快速增长,国际油菜籽供给呈现紧缺态势,进口保障度将不断降低。 另一方面,受供求关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 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背景 13 系影响,近年来国际食用植物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菜籽油涨幅达到 116%,将大幅增加进口成本。 因此,从长远看,提高国内油菜籽自给能力,是确保国家食用植物油安全的客观需要。 提高成都市油料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举措 长江流域是世界公 认的油菜籽优势产区,无霜期长,冬季温暖,光、热条件非常适合油菜生产,是世界最大的油菜带,占世界的 1/4以上。 成都市地处长江流域上游,油菜生产有较好的基础,在全国和全省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 单产水平有待提高 2020 年度,成都市油菜单产为 144 公斤 /亩,与目前在成都市广泛推广的优良品种理想产量相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单产水平有待提高。 2. 品质有待进一步优化 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等油菜先进生产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即已实现油菜生产双低化,品种指标达到芥酸含量< 1%或%,硫甙含 量< 20μmol/g饼。 成都市的油菜生产因双低品种推广相对较晚,生产上尚有部分非双低品种(包括部分白菜型油菜),双低和非双低油菜品种插花种植,双低油菜籽未能实现单收、单储、单榨,因而制约了油菜籽整体品质的提高。 3. 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基础有待改善 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排、灌和蓄水能力低,农业生产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 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背景 14 抗风险能力较差,降低了油菜生产的效益,不利于成都市油菜生产的总体发展。 4. 种植栽培现代化程度有待提升 成都市目前还有相当部分油菜种植粗放,管理水平差,机械化程度低,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少、推广速度慢。 手工锄草、手工移栽、手工收获还广泛存在,种植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都市油菜生产的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 5. 农技服务体系有待健全 部分地区农技配套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人员,缺乏技术推广经费,制约了油菜生产的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推进成都市油菜生产的步伐,建设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技配套服务为重点的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是提高成都市油料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 促进项目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油料生产是长江流域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成都市 2020 年油菜净产值约 120 元 /亩 ,占农民夏季种植业收入的 70%左右。 油菜种植后土壤有机质和疏松透气性增加,水稻等后茬作物产量可提高10%左右。 通过油料生产基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优良品种,有利于改善品质,提高单产,提升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进一步满足四川饲料生产,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四川省不是大豆种植主要地区,大豆总产量不高,饲料粮中蛋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 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背景 15 白类原料需求多数需要从省外购买。 蛋白类饲料原料的缺乏是四川饲料行业的一个主要瓶颈,从而给四川畜牧业带来隐患。 菜籽经榨油后所产副产物 低硫甙饼粕蛋白营养品质大大提高,菜籽粕蛋白含量达 到 36%~40%,是很好的蛋白类饲料原料。 优质油菜基地的建设可以进一步满足四川饲料生产,从而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促进成都市油料加工产业发展的必要措施 成都市油料加工知名企业少,精加工油脂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能对油菜籽进行综合加工的企业未形成气候,许多领域还处于空白。 通过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将为油料加工企业提供优质稳定的原料来源,有利于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成都市油料加工产业的繁荣发展。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市场分析 16 第三章 市场分析 世界油菜籽生产、贸易、消费同步增长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油菜籽生产 发展很快, 19791998年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增长了 2倍多和 3倍,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大豆的第二大油料作物。 近五年,世界油菜播种面积为 右,产量 3600万吨左右,主要分布在中国、加拿大、印度、德国、法国、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波兰和捷克等国家,这些国家油菜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95%以上。 世界油菜籽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近五年年均贸易量 1000 万吨左右,占产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菜籽油、饼粕的贸易量占产量的47%。 出口国家主要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盟。 19961999 年,加拿大年均出口油菜籽。 进口国家主要在亚洲,包括中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其中日本每年进口菜籽210万吨。 菜油需求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菜油被认为是安全、健康的植物油,成为居民和食品行业的主要食用油。 其次,能源价格上涨,刺激了生物柴油的需求,进而加大了菜油工业需求。 从消费国家看,主要消费国(地区)是欧盟、中国和印度 ,其次是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 除了几个消费大国,其他国家的消费量较小。 20世纪末以来,欧盟菜油消费增长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市场分析 17 最快, 2020年比 1997年消费量增加了 350万吨左右,达到 607万吨, 其中生物柴油的消耗量增长最大,将近 400万吨,占总消耗量的 60%。 国内植物油和饼粕需求增长较快,市场空间大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菜油消费国,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 30%左右。 2020年以前,菜油在我国植物油消费总量中居第一位,其后,随着进口大豆和豆油量的上升,目前退居第二位。 1999年以来,菜油消费量稳定在 450万吨左右。 2020年,国内生产植物油中菜油约占总量的 50%,国内消费植物油中菜油约占总量的 24%。 由于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植物油和饲用饼粕的消费量大幅度增长,产需 矛盾突出。 19962020年,全国植物油消费量增加了 243万吨,平均每年增加约 60万吨,2020年消费量达到 1246万吨(其中菜籽油消费量 419万吨,占植物油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当年我国油料折油(不含食用籽实和种子)产量为 855万吨,产销缺口 391万吨。 由于产销售缺口较大,导致油料或植物油大量进口, 2020年我国进口油菜籽 吨,菜籽油 ,达到进口高峰。 2020年国内菜籽产量的大幅下降使得国内菜籽进口量较 2020年有所增长,但由于 2020年国际菜籽产量同样大幅下降,尤其是主要出口国加拿 大和澳大利亚的菜籽产量下降幅度较大,导致国际菜籽价格始终高企,因而国内菜籽进口总量没有突破 100万吨,仅为。 近 5年来,我国饲用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市场分析 18 饼粕消费量年均增加 160万吨,年均增长 7%。 目前,我国植物油平均自给率不足 50%,也就是说,全国植物油 50%靠进口,而 2020 年主要进口的棕榈油价已从上半年的每吨6000元,持续上升到现在的每吨 80009000元,这进一步推动了国内植物油上涨。 市场需求潜力大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世界油籽市场状况和展望报告显示,过去七年中国人均植物油消费几乎增长一倍,从 2020 年度的人均 公斤增至 2020年度的人均。 在相对短的时间里,中国的人均植物油消费量已经达到了日本和韩国的水平。 如果中国的植物油人均消费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人均 20公斤的水平,那么我国的植物油消费总量将达到 万吨左右,比 2020年度增长 17%。 油菜既是含油率比较高的油料作物,也是饲料作物,发展油菜生产是增加植物油和饲料供给的最佳途径之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营养、健康、安全 ”的食用油生产、消费概念将日益普及,低芥酸、低硫甙的双低油菜完全符合人民生活以及饲料加工的需求,因此,双低 油菜的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四川省成都市国家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区概况及建设条件 19 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及建设条件 成都市概况 成都地处四川省的中部,四川盆地的西部,龙门山脉、邛崃山脉与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的交接地带,介于东经 102176。 54′至 104176。 53′、北纬 30176。 05′至 31176。 26′之间,东北接德阳、东南邻内江、南连乐山、西南依雅安、西北傍阿坝藏族自治州。 全市东西长 192公里,南北宽 166公里,总面积 12390平方公里,下辖 9区 4市 6县,是四川省省会、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全国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20 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750 亿元,比上年增长%,是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