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粮油中心储备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可行性研究报告 ( 19901999 年平均),收购率为 %(收购量占粮食产量比率,下同)。 进入 2020 年后,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粮食年均收购量 下降到 5500万公斤( 20202020年平均),比 90 年代下降 %;收购率只达到 %,比 90 年代减少一半。 20202020年由于退耕还林政策性粮食供应量增加,粮食部门加大收购,平均收购 7064万公斤。 2020年由于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全州粮食部门收购积极入市收购,共收购粮食 7737万公斤,其中收托市粮稻谷 4770万公斤。 2020年,由于托市粮稻谷只收 1370万公斤,全部收购量也下降到 4933 万公斤。 粮食销售。 粮食放开、企业改革以后, 州粮食部门销售网点萎缩,在销售特别是口粮 销售方面已不占多大份额,主要承担的是一些政策性粮食供应业务和部分粮食批发业务。 1986年到 1995年这 10年,全州年均粮食销售 19356万公斤;而 19962020年 9年粮食平均年销量只 6900 万公斤, 2020 年 6574 万公斤, 2020 年 6443万公斤。 对消费者直接供应粮食除去退耕还林粮食供应、库区口粮供应、军粮供应等政策性供应外,直接供应给城乡居民作为口粮的粮食数量下降更多, 20202020年为 3000万公斤左右, 2020年只有1499万公斤, 2020年 1633 万公斤。 粮食流向流量 州外粮食进出。 随着粮油余缺状况的变化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全州粮食调拨由 1979 年以前的以调出州外为主变为 1980年以后的以从州外调进为主,由顺差变为逆差。 粮油的流向也几经恩施市粮油中心储备库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变更,调拨量大幅度增加。 由 州粮食生产结构决定,全州粮食从州外调入的主要是大米,其次为小麦;调出州外的主要是玉米和其他杂粮。 粮食经营未放开时期,粮食供需缺口几乎全由国有粮食企业从州外调入粮食来平衡。 在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中期,我州粮食平衡缺口大,每年要从州外调进大量粮食来弥补缺口。 1986年到 1995年这 10 年,平均每年从 州外调进粮食 9800 万公斤,其中最高峰年1987 年共从州外调进粮食 13284 万公斤。 随着粮食经营放开,从州外进入的粮食大量由其他非国有经营主体购入,即全州 20多万吨的口粮消费缺口粮食应是由其他非国有经营主体购入的。 (1) 1978年至 1991年。 此阶段,尚未进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粮食流通市场基本上由国有粮食企业掌控,粮食供需平衡和余缺的调节绝大部分靠国有粮食企业系统内调拨解决。 (2) 1992 年至 1995 年。 我州 1992 年 4 月 1 日起实行粮食购销同价, 7月 1日起粮食价格、粮食购销全面放开,当年收购、销售 、调拨数量均大幅度下降,其中州外调入比上年减少 76%。 1993 年全州粮食减产,下半年全国粮食市场价格上涨。 为平抑粮价,稳定市场,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全州从州外调入粮食数量恢复到接近 1991年的水平,并延续至 1995年。 1996年至 2020年。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化,粮食多渠道经营,原来由国有粮食企业独家所经营的格局被打破,国有企业经营范围萎缩、经营量下降等等,国有企业调拨量逐步下降。 1999 年以恩施市粮油中心储备库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后,粮食调拨的概念不复存在,在统计数据资料时将国有企业之间的粮食购销数量视为调拨。 特别是从 2020年开始,粮食 部门职能发生根本转变,由只管理国有粮食企业转向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实施监管,统计范围扩大了,粮食流通的统计指标则趋于粗放,对粮食的州内外调拨(购销)情况不再反映,但从全州粮食供需平衡状况分析,全州 380400 万人,仅口粮消费的小麦和稻谷两项,粮食缺口即有 2030 万吨,这部分粮食应是从州外购进的,只不过绝大部分是由非国有经营主体购入的。 州内县市间粮食购销。 由于州内八县市粮食生产结构不同,县市间粮食也进行品种调剂。 利川、咸丰、宣恩和来凤等县市大米销至其他县市面上, 、建始和巴东等县市小麦和玉米等杂粮销 至其他县市。 湖北省粮食物流现状和预测 湖北省是产粮大省,全省粮食种植面积为 ,粮食总产量为 万吨。 湖北省 也 是稻谷的主产区,粮食流出的主要品种是稻谷或大米,主要流向是广东、福建、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上海、浙江等省市,以铁路和水路运输为主。 流入湖北的主要粮油品种为玉米、小麦、面粉、油脂、油料等。 国内主要是以东北三省、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市、区流入,以铁路、水路运输为主,进口部分主要是沿海地区流入,以铁路、水路运输为主。 恩施市粮油中心储备库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北省粮食物流 及仓储 基础设施通过国家 和地方的投资建设,已经具备了条件,全省已建了一批国家和地方的粮食储备库,储备库的网络已基本形成。 “十一五”期间,湖北省将以 市为中心,在鄂东南、鄂北、鄂西、江汉平原建设重要的粮食物流节点,形成湖北省的粮食物流网络,与全国的粮食物流衔接。 市粮油 中心储备库 的建设,有利于整合现有的资源,完善 市的粮食储备体系 ,充分发挥 市的 区位优势,形成 鄂西山区的重要口粮基地。 恩施市粮油中心储备库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建设条件和建设规模 市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 市是 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全州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中上游,东邻建始、鹤峰,西界利川、咸丰,南连宣恩,北接重庆奉节。 31 209 国道贯穿全境,宜万铁路、利渝铁路、沪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机场有航班飞往 、重庆、广州、宜昌等城市,上海、北京等航班即将开通,交通便利。 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 中央明确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国务院确定中部崛起以 、郑州为重要战略支点。 湖北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央领导对“中部崛起”、对湖北省的发展作了重要指示,对“中部崛起”过程要发挥区域优势,特别强调 了要建设好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等各项工作。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而 作为湖北省唯一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地区, 也面临空前的发展机会。 市 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该项目极为重视,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湖北省粮食局把 市 粮油 中心 储备 库作为骨干中心 列入了全省粮食网络的节点。 恩施市粮油中心储备库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拟建设场址地理位置现状 现状情况 拟建设的 市粮油中心储备库 选址于 经济开发区硒都工业园 ,位于 市城区北部, 属湖北省 20个省级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之一。 东接 外环快 速通道,南靠金龙大道和金桂大道农产品园区,西靠火车站,北接高速出口。 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拟选建设场地 山地占 50%,平地占 50%,形状规整。 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公布的区划图,该区域为 6 度区。 工程地质 场地地层由中生代白垩 —— 第三纪红砂岩和新生代第四纪中、下更新世老粘性土所组成。 场地地层上部为老粘土。 呈塑 —坚硬状态, 210m呈硬塑 — 坚硬状态。 老粘性土层间薄层老粘土含砾卵石层,底部风化程度可分为强风化和中等风化。 强风化顶部为全风化残积土。 气象条件 根据 市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拟选场地的基本气象条件如下: 年平均气温 ~ ℃之间 恩施市粮油中心储备库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降水量 1378mm 主导风向 北风 年平均日照时数 1160~ 1600 小时 年最多日照月份 7 月 年最少日照月份 2 月 提供的有关气象不够全面,在今后的设计中有待提供补充。 交通运输条件 项目 建设场地 拟选址 于湖北 经济开发区,属省级开发区,火车站、 许家坪机场坐落其中, 沪蓉西高速公路 城东入口经过开发区与火车站紧紧相连, 31 209国道在开发区内交汇贯通,交通十分便利。 项目 建设符合 市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该项目拟选场址位于 湖北 经济开发区 , 供水、供电基础条件好,基础设施条件具备,通讯设施齐全。 市日供水 10万吨,新建三水厂日供水 6万吨,供水管全部进入园区;日供电 47万千瓦,开发能力 60万千瓦,完全能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行要求。 恩施市粮油中心储备库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政府重点支 持项目。 湖北省、 州及 市政府对该项目非常重视,也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1)对企业的所得税实行部分减免。 (2)享受开发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3)项目前期的手续简化,政府有关部门协助办理。 (4)对建设过程中办理各项手续及行政性收费实行部分减免。 建设内容和规模 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 粮食储备库 、大米加工厂、 食用油储备罐和综合服务 设施。 建设规模 (1) 粮食储备库: 3 万吨 (2) 食用油储备罐 : 2020 吨 (3) 大米加工厂: 100 吨 /日稻谷 建设 要求 本次工程建设遵循 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等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节约投资,保证质量 ; 美观实用;多方案恩施市粮油中心储备库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比较,择优选用,降低项目投资费用。 恩施市粮油中心储备库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五章 场址选择 选址依据与选址原则 符合相关规划特别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要求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综合部署,有利于促进城市产业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同时可以实现货物的区域性快速流通,以辐射 周边 地区。 具有便捷的 交通 条件 本项目对交通运输的要求较高,依托 城市 交通基础 及 周边 公路、铁路线, 具有便捷的 公路、 铁路联通条件。 具有较好的场地 建设条件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条件 选址点具备较好的场地条件,包括地质承载力、场地平整程度、建设施工便捷程度等,便于启动建设;并要有较为充足的相关产业发展空间,为项目所在地延伸产业链、实施综合发展提供条件。 选址点附近也要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并具有较为充足的能源供应和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条件。 满足环保等有关要求 市 粮油 中心 储备 库 仅在粮食装卸时有 一定的粉尘 污染 ,应与周边地区重要城市设施保持一定距离。 也要尽量布局在城市下游,恩施市粮油中心储备库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以防止在特殊情况下污水对城市水源的污染。 选址 方案 根据 上述选址原则,结合当地有关部门的前期工作,规划重点 ,考察了湖北 经济开发区 ,该拟选场址交通方便。 目前该场 地 50%为山地, 50%为平地 ,无居民区,无拆迁,建设前期费用 相对较 小,由于该区域位于城区附近 的开发园区 ,水、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具备,有 较好 的公共设施条件,该区域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为以后粮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对于选址方案,建议建设单位尽快争取有关立项意见,并联系相关专业部门,进一步研究对外交通联络方案,以支持项目发展。 恩施市粮油中心储备库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六章 总 图 市粮油中心储备库 的布局在分 析物流流程、各个功能区的活动关系、作业关系的基础上,从运输、仓储、加工、配送、公共设施及其配套等主要因素,对各个功能区进行合理的布置,并对 库区的内部用地进行规划布局。 综合地块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的基础设施状况、交通条件,规划粮油 中心 储备 库 形成:“一轴、三区”空间布局结构。 一轴:根据拟建设用地状况,项目的建设要求,布置一条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