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钩连续模设计_毕业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提高 模 具制造精度或采用精冲技术等。 零件图上尺寸均无公差标注,按 IT14 级处理。 冲裁件的断面质量是不高的,材料厚度和硬度的影响尤甚。 通常材料厚度 t< 1mm 的零件,断面粗糙度可达 Ra= m; t> 1mm 的零件,断面粗糙度将高于 Ra= m。 (参考文献 [5] 18P ) 模具结构形式和选材 模具结构形式 该制件主要工序为:冲孔、切边、切断。 采用连续模,结构紧凑,冲出的制件精度高,生产效率也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采用自动送料,自动卸料,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具有压料作用,冲裁质量较好,模具精度应比冲裁件精度高 2 3 级,不应高太多,以免增加制造成本。 模具材料选择 冷冲压模具的成本分析 在冷冲压模具设计中,常常要提到模具成本问题,即经济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在冲压生产中,既要保证产品质量,完成所需的产品数量,又要降低模具的制造费用.这样才能使整个冷冲压的成本得到降低。 在模具设计中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 因为产品的成本不 仅与材料费 (包括原材料费、外购件费 )、加工费 (包括工人工资、能源消耗、设 备折旧费、车间经费等 )有关,而且与模具费有关。 一副模具少则几万,多则上百万。 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制造成本。 模具费在工件制造成本中占有一定比例。 对于小批量生产,采用简易模具。 因 其结构简单、制造快速、价廉,所以能降低模具费,从而降低工件制造成本。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应尽量采用高效率、长寿命的级进冲模及发展硬质合金冲 模。 硬质合金冲模的刀磨寿命和总寿命比钢模具大得多。 总寿命为钢模具的 20 40倍,而模具制造费用仅为钢模具的 2 4倍。 毕业设计(论文) 弯钩连续模设计 15 而对中批量生产,首先应尽量使冲模标准化,大力发展冲模标准件的品种,推 广冲模典型结构,最大限度地缩短冲模设计与制造周期。 制造中、小型冷冲压模具的材料有铸铁、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硬质合金、钢结硬质合金以及锌合金、低熔点合金、环氧树脂、聚氨脂橡等。 冲模主要零件所使用 的模具钢有碳素工具 钢、低合金工具钢、高碳高铬工具钢、高碳中铬工具钢、硬质合金及钢结硬质合金等。 凸模和凹模是在强压、连续使用和有很大冲击的条件下工作的, 并伴随有温度的升高,工件条件极其恶劣。 所以对凸模、凹模和材料要求有好的耐有温度的升高,工件条件极其恶劣。 所以对凸模、凹模和材料要求有好的耐磨性、耐冲击性、淬透性和切削性,硬度很大,热处理变形小,而且价格低廉。 设计模具时,合理选取模具材料是关系到模具寿命和成本的一项重要工作。 冲模的主要零件 —— 凸模、凹模和凸凹模等材料的选取尤应慎重.通常应考虑如下几点: ( 1)根据冲压件生产批量的大小来选取模具材料。 当冲压件的生产批量很大时,凸 模、凹模和凸凹模应选取质量高、耐磨性好的模具钢。 例如 C r12MoV、 Cr4W2MoV、 YGl5等。 ( 2)根据被冲压材料的性能、工序性质和冲模主要零件工作条件和作用来选取模具材料。 ( 3)应考虑模具材料的冷、热加工性能和工厂现有条件。 ( 4)应考虑我国模具钢的生产和使用情况。 对于该制件主要工序为:冲孔、切边、切断,且要求大批量生产,所以模具材料应采用质量较高,能保证耐用度的材料。 故凹、凸模可以选择高碳高铬工具钢 C r12MoV,热处理硬度: 60 62HRC。 毕业设计(论文) 弯钩连续模设计 16 第三章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工艺方 案的内容是确定冲裁件的工艺路线,主要包括确定工序数、工序的组合和工序的顺序安排等,应在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几种可能的方案,再根据工件的批量、形状、尺寸等多方面的因素,全面考虑、综合分析,选取一个较为合理的方案。 冲裁工序按工序的组合程度可分为单工序冲裁、复合冲裁和级进冲裁。 级进模是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一副模具的不同位置上完成多个不同的工序。 根据 对零件进行分析 ,综合考虑材料利用率 ,工艺合理性及模具结构简易等 , 工序安排 : ①切边,冲工艺孔;②空步;③冲圆孔,初切头部外形;④初切圆角外形;⑤空步;⑥精修头部 ;⑦精修圆角外形;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空步;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下料。 工位数的确定: ( 1)应保证冲件的精度要求和零件几何形状的正确性。 对要求零件精度比较高的 部位,应尽量集中在一个工位上一次冲压完成。 在一个工位完成确实有困难,需分解为两个工位时,最好放在两个相邻的工位上。 ( 2)对于复杂的形孔和外形分断切除时,只要不受精度要求和模具周边尺寸的限 制,应力求做到各段形孔以简单、规则、容易加工为基本原则。 ( 3)在普通低速压力机上冲压的 复合 模,为了使模具简单、实用缩小模具体积 、 减少步距的积累误差,凡是能合并的工位,只要模具自身有足够的强度,就不要轻易分解,增加工位。 空工位的设置原则: ( 1)用导正销做精确定具的条料,可适当增加空位,因步距积累误差较小,对产 品精度影响不大。 反之,定距精度差的,不应轻易增设空工位。 ( 2)当模具步距较大(一般步距大于 16mm)时,不宜多设置空工位。 步距大于 30mm 以上时,更不能轻易设置多个空工位。 ( 3)一般来说,精度高、形状复杂的零件,应少设置空工位。 反之,可适当增加空工位。 安排冲压工序顺序的原则: ( 1)对于纯冲裁 连续 模,原则上先冲孔 ,随后在冲切外形余料,最后再从条料上冲下完整的冲压零件。 应保持条料载体的足够强度,能准确无误地送进。 ( 2)属于冲裁弯曲 连续 模,应先冲切掉孔和弯曲部分的外形余料,再进行弯曲,最后在冲靠近弯边的孔和侧面有孔位精度要求的侧壁孔。 最后分离冲下零件。 毕业设计(论文) 弯钩连续模设计 17 (参考文献 [1] 243P ) 第四章 工 艺 计 算 弯曲件展开尺寸计算 板料、带料弯曲时,外层材料受拉而伸长,内层材料受压而缩短,应变中性层长 度保持不变。 在压弯过程中,中性层的位置由材料厚度的中间向板料内 侧移动。 若移动 后的中中性层的位置与板料最内层纤维的距离用 xt表示(见图 41),则中性层的曲 率半径  为:  =r+xt ( 41) 式中: —— 中性层的曲率半径( mm); r—— 工件内圆角半径( mm); x—— 中性层位置系数; t—— 工件厚 度( mm)。 图 41 弯曲件毛坯尺寸计算是按弯曲中性层长度不变的原则进行的 图 42 如上图 42:毛坯尺寸 L=直线部分长度 S+弯曲部分长度 R 直线部分长度 =19+13=32mm; 毕业设计(论文) 弯钩连续模设计 18 弯曲部分长度: R 的弯曲件 R= ()2 r xt ( 42) 表 41 中性层位置系数 x值 查表 41: r/t=2/3, x= R= 2 ( 1+ ) = 毛坯展开尺寸 L=32+= (参考文献 [1] 101P ) 材料的规格的选择 : 冲压生产中使用的材料相当广泛。 有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大部分都是各种规格的板料、带料、条料和块料。 板料是冲压生产中应用最广的材料,适合于成批生产。 其尺寸规格按国家标准 定,采 用标准规格板料可能会增加余料,使材料利用率降低。 带料(卷料)用于大批量生产。 带料的宽度一般在 300mm 以下,根据材料的不 同,有不同的宽度尺寸,长度可达几米到几十米,有的薄材料可达数百米。 条料是根据冲压件的需要,由板料剪切而成,用于中小型零件的冲压。 块料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和价值昂贵的有色金属的冲压。 根据生产要求和工艺性,选择切边带料。 (参考文献 [4] 8P ) 排样图的设计与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排样图的设计 (一)排样分析 排 样指冲裁件在板料、条料或带料上的布置方式。 排样是否合理,对材料利用率的大小有直接影响。 还会影响到模具结构、生产率、制件质量、生产操作方便与安全等,因此,排样是冲裁工艺与模具设计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冲压件大批量生产成本中,毛坯材料费用占 60%以上,排样的目的就在于合理利毕业设计(论文) 弯钩连续模设计 19 用原材料。 衡量排样经济性、合理性的指标是材料利用率。 要提高材料利用率,就必须减少废料面积,冲裁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可分为两种情况: ( 1)结构废料 由于工件结构形状的需要,如工件内孔的存在而产生的废料称为结 构废料,它取决于工件的形状,一般 不能够改变。 ( 2)工艺废料 工件之间和工件与条料边缘之间存在的搭边,定位需要切去的料边 与定位孔,不可避免的料头和料尾废料称为工艺废料,它决定于冲压方式和排样方式。 因此,提高材料利用率要从减少工艺废料着手,同一个工件,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排样方法。 根据材料的利用情况,排样的方法可以有三种: ( 1)有废料排样 沿工件的全部外形冲裁,工件与工件之间,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都有工艺余料(搭边)存在,冲裁后搭边成为废料,如图 33a 所示。 ( 2)少废料排样 沿工件的部分外形轮廓切断或冲裁,只在工件之间或是 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有搭边存在,如图 33b 所示。 ( 3)无废料排样 工件与工件之间。 工件与条料侧边之间均无搭边存在,条料沿直线或曲线切断而得工件。 如图 33c 所示。 图 43排样方法 a) 有废料排样 b) 少废料排样 c)无废料排样 有废料的排样法材料利用率较低,但制件的质量和冲模寿命较高,常用于工件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排样。 少、无废料排样法的材料利用率较高,在无废料排样时只有料头、料尾损失,材料利用率可达 85%~ 95%,少废料排样法也可达 70%~ 90%。 少、无废料排样法有利于一次冲裁多个工件,可以提高生产率。 由于这种排样法冲切周边减少,所以还可以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冲裁力。 但是,少、无废料排样的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工件形状结构的限制,且由于条料本身的宽度公差,条料导向与定位所产生的误差,会直接影毕业设计(论文) 弯钩连续模设计 20 响工件尺寸而使工件的精度降低。 在几个工件的汇合点容易产生毛刺。 由于采用单边剪切,也会加快模具磨损而降低冲模寿命,并直接影响工件的断面质量,所以少、无废料排样常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排样。 有废料、少废料或无废料排样。 按工件的 外形特征、排样的形式又可分为直排、斜排、对排、混合排、多排和裁搭边等。 对于简单形状的工件,可以用就算方法选择合理的排样方式,而对于形状复杂的工件要作出正确判断则比较困难,通常用放样的方法,即用厚纸片剪 3~ 5 个样件,摆出各种可能的排样方案,从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 合理的排样方法,应是将工艺废料减到最少。 考虑到该工件的外形特征和材料的利用情况,可采用少废料直排的排样方式。 (参考文献 [1] 69P ) (二)搭边数值的选取 排样时,冲件之间以及冲件与条 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叫搭边。 它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证冲出合格的冲件,以保证条料有一定刚度,便于送料。 搭边数值取决于以下因素 : (1)冲件的尺寸和形状; (2)材料的硬度和厚度; (3)排样的形式 (直排、斜排、对排等 ); (4)条料的送料方法 (是否有侧压板 ); (5)挡料装置的形式 (包括挡料销、导料销和定距侧刃等的形式 )。 当采用级进模冲压时,排样设计除了要考虑提高材料利用率以外,还必须注意以几点: (1)公差要求较严的零件.排样时工步不宜太多,否则累积误差大,零件公差要求不易保证; (2)对孔壁较小的 冲裁件,其孔可以分步冲出.以保证凹模孔壁的强度; (3)零件孔距公差要求较严时,应尽量在同一工步冲出或在相邻工步冲出; (4)当凹模壁厚太小时,应增设空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