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机架、机柜安装完毕后,垂直偏差应不大于 3mm。 3. 机架、机柜应做抗震加固,并安装牢固。 4. 机架、机柜应做接地保护。 缆线敷设要求 1. 缆线的型式、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 2.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 不应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拉伤。 3. 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 标签书号应清晰,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第 6 页 共 59 页 4. 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子配线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为,工作区为 510cm(终接前应为 30cm),光缆的预留长度应 不小于 3m。 5. 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6.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4 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 4 倍。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 10 倍。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不小于光缆外径的 15 倍。 缆线终接要求 1. 缆线终接前必须核对缆线标识是否正确。 2. 缆线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 3. 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 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应颠倒和错接。 4. 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对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不应大于 13mm。 5. 对绞线与 8 位模块式通用插座连接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连接方式统一采用 T568B 方式。 6. 光纤在设备间采用熔接方式终接成端,在信息口侧采用磨接方式终接,终接时和终接后,应保证光纤(光缆)的弯曲半径符合安装工艺要求。 布线注意事项: 布线要按照建筑电气弱电系统的相关标准来设计。 各系统特别强调以下注意事项: 数据线严禁与强电线包括 AC220V 布放在同一个桥架内。 严格意义上,也不能走同一个线缆通道 ,如情况特殊无法分开走线,也应间隔 60cm 以上;数据线尽量不要与有线电视、电缆走同一通道。 设备安装调试工程 在各系统线缆铺设完毕后,根据施工进度进行相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根据施工前的图纸审核和技术交底工作,安排施工前的施工培训工作,按照培训要求安装各系统的相关设备,并保证设备的可运行性; 在施工前我方将对可预见的施工难点进行分析,并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支持,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按期完成施工进度。 第 7 页 共 59 页 总体管理措施 1. 设立测量放线小组,专职测量和保证线路的精确度,将损线缆耗 降到最低点。 2.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在开工前制定详尽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创优良工程的质量目标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设立质量管理小组对工程质量实行全面监控,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各系统工程进行预控,实行过程目标控制,从而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 3. 针对本工程线缆敷设多及专业施工的特点,设立工程流水作业与相应的施工小组,各小组负责不同的工作任务提高工程效率和进度。 4. 采用信息化技术作为主要管理手段,建立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在施工过程对整个工程的工期、质量、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编制详细而周密的施工整体控制计划,明确各施 工阶段的开始及预计交付时间,以保证整体计划的按期实现。 加强工程管理,搞好与总包单位和其他分包单位之间的配合协调,加强对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5. 根据施工现场场地的概况,我方工作平面内将把施工准备区、设备存放区及办公区相对分开部署,尽量避免相互间的影响。 施工准备 施工管理制度的建立 按项目管理规定和 ISO9001 质量体系文件规定而建立的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及职责 项目现场标准化管理制度 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施工生产管理制度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项目 技术管理制度 项目材料管理制度 项目机械使用管理制度 项目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项目现场管理制度 第 8 页 共 59 页 施工技术准备 1. 由公司技术部门协助项目部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图纸,熟悉理解图纸和设计意图,组织图纸进行自审、会审、准确掌握施工图纸细节和施工质量标准,明确工艺流程。 中标接到图纸后应在规定时间内组织会审,会审采用分部、分项进行。 力争将问题在图纸会审中解决。 2. 由公司技术部门配合项目部认真修改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投标方案的基础上补充和健全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操作要点,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和工序,提出针对性措施,为工程的施工作出指导,组织专业施工队伍共同学习施工图纸,商定施工配合事宜。 3. 组织施工人员学习质量体系和验收规范,围绕本工程公司的质量目标,进一步全面掌握工程质量检评标准,掌握创优良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4. 根据设计方案、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文件等重新编制或复核施工预算,以便为施工计划编制、施工任务单的下达和施工材料核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5. 根据现场环境概况,制定环境保护方案和安全保障方案。 施工准备 1. 现场准备 1) 查勘现场,熟悉场地情况,根据建设单 位移交的项目图纸,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在施工区域设置我单位施工标志(如我单位项目部标志、库房标志等)。 2) 对施工用电、用水等要做到安全有序。 3) 针对本工程主要设备的性质,安装要领、技术要求等进行资料的收集,对调试的要求进行收集并做好调试工具工作的准备。 2. 施工队伍准备 1) 从公司建立的施工队伍中选择高素质的施工班组,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总进度计划要求,确定各阶段劳动力的需用量。 2) 为进场工作做准备,对工人进行技术、安全、思想和法制教育,教育工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正确 思想。 使施工班组明确有关任务、质量、技术、安全、进度等要求。 遵守有关施工和安全的技术法规和地方治安法规。 3) 做好后勤工作安排,做好临时设施的修建为进场工作解决食、住、工作问题,以便进场人员能够进场后迅速投入施工,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材料进场准备 第 9 页 共 59 页 1) 根据施工进度控制计划和设备材料控制计划,编制工程所需材料用量计划,做好各种设备材料的准备、供应工作。 2)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要求,合理布置材料存场地,做好保管工作,并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盗保护措施。 4. 施工使用设备 1) 按施工组织设计 中确定的施工方法,为需要进场安装的设备作好进场准备工作。 2) 设备进场后应进行试运转或单机通电测试等工作,以保证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 施工平面布置 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施工总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的快慢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具体的施工平面布置原则如下: 1) 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施工场地的使用面积; 2) 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减少临时建设投资; 3) 在保证内道路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 设备的 运输 次数,特别是减少 施工现场 内二次搬运; 4) 在平面交通上,合理规划,及时沟通,避免其他施工单位相互干扰; 5) 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设计要求和防火规范。 6) 施工平面布置 本工程施工现场应比较宽阔,按项目部、库房、生活三区全部布置于现场并相对独立分开的方式布置,以保证达到优良文明工地的要求。 施工平面布置 依上述原则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如下: 1. 主要施工设备布置 本工程分为 3 个施工班组,各工序施工由 3 个施工班组同步进行,每个施工班组都配备齐全的施工工具,以保证施工流水作业的顺利进行(施工设 备由施工班组内的人员进行专人保管和维护)。 如 3 个施工班组不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或进度要求,可临时增设施工队伍。 第 10 页 共 59 页 2. 临时水电管线布置 临时供电线路,按照现场监理及总包单位要求从指定配电箱接出,设置分配电箱并提供供电线路,保障各施工点的施工用电; 6 施工部署 施工指导思想 我公司的施工指导思想是:要求工程项目部严格按照公司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办法进行运作,要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一起抓,并制定和贯彻执行本工程的质量计划和工期计划,对管理职责、文件和资料、材料采购、施工过程、检查和试验、不 合格品的预防和纠正、产品保护、质量记录、服务质量等进行全方位严格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要求项目部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施工,认真做好技术安全交底和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强化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以保证施工安全。 尽力采用 “ 四新 ” 技术,以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先进的施工方法,通过系统和科学的组织管理,达到国际国内综合布线标准,确保工期按期完成的目标。 充分发挥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做到守合同、守信誉、优质、安全、文明、高效地完成本工程全部合同规定的任务,使用户满意。 项目施 工管理架构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特点,本工程施工实行项目施工法管理。 组织以项目经理部为主的施工管理班子,全权负责本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项目部优选有能力、有技术、有实际经验的各级管理人员,对该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及文明施工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高效、科学、协调管理,确保本工厂质量优良,争创优良工程。 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配置表 项目经理 1名; 技术经理(技术负责人) 1名; 施工员 1名 安全员 1名 资料员 1名 材料员 1名 第 11 页 共 59 页 预算员 1名 施工技术人数配备表 工程施工人员 8 技术管理人员 1 施工阶 段划分 为了便于施组织工、做到重点、难点突出,以利于集中人、财、物、机等资源完成好项目的施工工作,确保工程优质、高效的进行,拟将整个工程划分为以下三个施工阶段。 1. 第一阶段为敷设桥架及预埋管线阶段,按照各设备点位的设计安装位置,敷设相应的线缆,并保证其线缆的通路; 2. 第二阶段为各系统设备安装阶段,其主要是将各系统设备按照施工图纸标注的位置按照标准规范安装到位,并与相对应的线缆或设备连接; 3. 第三阶段为调试阶段,主要是将各设备按照技术要求与相应的系统进行对接,并调试设备使其正常运行达到设计要求。 整体工程施工顺序 施工管理是安装工程的重要环节,善于运用计划、组织、指挥、调控及监督职能,抓好施工的三个阶段,才能达到工期短、质量优、效益好的目标。 根据进度计划,的安装工作基本分三个阶段进行: 1. 施工初期阶段 组织精明能干、认真负责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伍,密切配合其他施工工种(土建、空调、消防、强电、装修等)的施工进度,完成各种线缆的敷设,重点是不能影响其他工种的进度。 2. 施工高峰阶段 随施工界面的陆续移交,各系统施工全面铺开,各系统设备安装进入主要阶段。 在此期间,我方会增加人力、物力, 全力以赴,抢进度,保工期。 统筹协调和其他施工工种的配合。 3. 竣工验收阶段 扫清少量的收尾工作,按编制的系统调试方案,对各系统进行联机试运行、系统综合测试及调整、各类资料的整理,以及按编制的验收计划逐个系统进行 第 12 页 共 59 页 验收工作。 对发现的问题迅速整改,申请复检,逐步验收移交。 安装工程特点 本项目工程的特点是工程量大,工期紧,与其他施工单位交叉作业。 本系统除了设备安装外,关键任务是设备的调试运行,所以很多工作量是在施工后期的管理中心或机房内完成,只有等系统设备安装到一定阶段,才能进场调测和总体调试,加之系 统数量多,因而调试工期就比较长。 与其他施工单位的协调和配合 首先是临时用电,需建设单位落实到位,另外对于要开挖路面或需要开凿楼板要请业主单位协助,在管线到位后及时封堵,设备搬运和垂直运输也要建设单位予以协助。 要与工地现场各单位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7 工程资源投入计划 施工设备的投入 在工程施工中投入先进的、数量足够的施工设备实施流水作业施工是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 根据施工计划安排,我公司将投入的主要施工设备配置情况如下: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1 网络电缆分析仪 DSP4000 套 2 性能技术测试 2 连通测试仪 NOR08 套 2 性能技术测试 3 钳形万用表 MG27 套 4 性能技术测试 4 接地电阻测试表 ZC29B1 套 8 性能技术测试 第 13 页 共 59 页 5 兆欧表( 1000V) ZC25B4 套 2 性能技术测试 6 6类测试仪 FLUKE/DSP4300 套 6 性能技术测试 7 光纤测试包 D。弱电监控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提高 模 具制造精度或采用精冲技术等。 零件图上尺寸均无公差标注,按 IT14 级处理。 冲裁件的断面质量是不高的,材料厚度和硬度的影响尤甚。 通常材料厚度 t< 1mm 的零件,断面粗糙度可达 Ra= m; t> 1mm 的零件,断面粗糙度将高于 Ra= m。 (参考文献 [5] 18P ) 模具结构形式和选材 模具结构形式 该制件主要工序为:冲孔、切边、切断。 采用连续模,结构紧凑
断成长的需求,用户流失将在所难免,而不断吸引新用户则将极大推高运营成本。 家长们越来越注重对宝宝的早教,对宝宝的智力开发,给宝宝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2 他们会寻求更好的方式、更好的产品来帮助宝宝认识世界,所以,在社会文化这一方面,社会上对宝宝早教类产品、服务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 (二) 市场需求 用户基数庞大。 目前,按照平均人口出生率计算,中国每年约 2020 万新生儿, 06岁儿童超过 1
计 10 从动轮的基准直径: 21 3 * 3 0 0 9 0 0d i d m m (4)计算 V 带中心距离α、基准长度 Ld 1)更具公式 1 2 0 1 * 2 * )d d d d ( ) ( ( 23) 840≤α 0≤ 2400mm 则初步选定中心距为α 0=1000mm 2)由公式 823 计算基准长度 Ld0≈ 2α 0+mm 根据表 82
于改进原有弹幕系统或开发新的弹幕系统,研究新的弹幕效果,及提升用户体验几个方面。 当然,弹幕技术的纯技术领域的研究不是本文的重点,本文更多关注的是弹幕的社会人文性研究。 (一 )弹幕的国外研究实践现状 鉴于欧美文化的特性,欧美等国至今为止甚至没有发展出有代表性的弹幕网站,只有一小部分特定用户( ACG 御宅族)听说或使用过弹 幕功能。 当然,他们也只是在 niconico
的傅里叶变换本身存在一定的缺点,因而基于傅立叶变换得到了小波变换。 小波变换克服了傅立叶变换必须采集时域中全部的信号才能模拟一个信 13 号语特性的缺点。 小波边缘检测算子在大的尺度下能够抑制噪声,可靠地识别边缘,在尺度小的空间能够准确的定位,然后由粗到细的进行边缘聚焦,获得的边缘检测结果真实准确。 小波边缘检测算子的步骤如下: (1) 进行多尺度小波变换。 (2)
之间。 选择速比 13gi 计算出扇形 齿轮工作转角 wa。 gw ia ( ) 式中, — 标度角, 270 00 gw ia ( ) 选定小齿轮齿数,在一般情况下为 避免跟切现象的发生,我们一般选用齿轮齿数大于 17 的齿轮,这里我们所选用的小齿轮的齿数为 18。 d = p = 13gi 020w 181Z 计算过程 计算结果 11 计算过程 计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