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5万吨甲醛生产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甲醛在高温下发生深度氧化等副反应;但也不能冷却到过低的温度,以免甲醛聚合,造成聚合物堵塞管道。 由于铁能促进甲醇深度氧化分解,因此反应部分和冷却管采用紫铜或不锈铜。 在 640℃银催化作用下,甲醇发生脱氢、氧化反应。 出氧化器的反应气体进入第一吸收塔( 10),将大部分甲醛吸收;未被吸收的气体再进入第二吸收塔( 11)底部,从塔顶加入一定量的冷水进行吸收。 由第二吸收塔塔底采出的稀甲醛溶液经循环泵( 18)打入第一、第二吸收塔,作为吸收剂的一部分。 自第一吸收塔塔底引出的吸收液经冷却器( 14)冷却后,由泵( 17)抽出,一部分返回塔( 11),另一部分送入冷却器( 15)冷却后得到产品,即为含 10%甲醇的甲醛水溶液。 甲醇的存在可防止甲醛聚合。 甲醛产率约 86%。 由第二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可送燃烧或排空。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2 第二章 物料衡算 主要工艺指标 表 2— 1 主要工艺指标 计量单位:见表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流量 湿空气 Kg/h 配料蒸汽 Kg/h 工艺补水 Kg/h 工艺甲醇 Kg/h 甲醛成品液 Kg/h 温度 蒸发器 ℃ 2247 过热器 ℃ 47120 氧化器触媒层 ℃ 610640 吸收一塔底 ℃ 42 吸收二塔顶 ℃ 25 成品液 ℃ 42 尾气 ℃ 25 蒸汽配料浓度 % 氧醇比 甲醇单耗 t/t 工业甲醇浓度 % 湿空气含水量 % 甲醛、甲醇物料衡算 甲醇氧化制甲醛主反应方程式: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3 CH3OH +1/2O2 = HCHO +H2O (式 2- 1) CH3OH = HCHO + H2 (式 2- 2) H2 +1/2O2 = H2O (式 2- 3) 甲醇氧化制甲醛副反应方程式: CH3OH + O2 = CO + 2H2O (式 2- 4) CH3OH + 2/3O2 = CO2 + 2H2O (式 2- 5) HCHO +1/2O2 = HCOOH (式 2- 6) HCOOH = CO + H2O (式 2- 7) HCHO = CO + H2 (式 2- 8) HCHO + O2 = CO2 + H2O (式 2- 9) CH3OH = C + H2O + H2 (式 2- 10) CH3OH + H2 = CH4 + H2O (式 2- 11) 2HCHO + H2O = CH3OH + HCOOH (式 2- 12) 该反应系统的物质数有 10 种,它们是 CH3OH、 HCHO、 HCOOH、 CO、 CO CH H OH2O、 N2,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有 4种,因此该系统的独立反应数为 10- 4= 6,可选用反应以下反应作为该系统的独立反应,它们是: CH3OH+ 1/2O2→ HCHO+ H2O (式 2- 13) CH3OH+ 3/2O2→ CO2+ 2H2O (式 2- 14) CH3OH+ O2→ CO+ 2H2O (式 2- 15) CH3OH+ O2→ HCOOH+ H2O (式 2- 16) CH3OH+ H2→ CH4+ H2O (式 2- 17) CH3OH→ HCHO+ H2 (式 2- 18) 产品产量及其组成按每小时算,则年产 万吨 37%的甲醛溶液物料衡算如下: 已知年工作时间: 1年以 300 天计(约 7200 小时);年生产能力: 万吨 /年;水醇比: ;装置所有蒸汽压力 250KPa(表压 );空气相对湿度为 48%:其中含 O2: 21%; N2:%; H2O: %;甲醛分子量: 30 尾气组成及产品质量见下表: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4 表 2— 2 尾气组成及产品质量 尾气及产品组成 Wt% 组分 CO2 CO O2 H2 CH4 N2 H2O HCHO CH3OH HCOOH ∑ 二塔尾气 100 产 品 37 100 产品产量及其组成 25000247。 ( 300 24) =( t) = 其中: HCHO: 37%== CH3OH: %== HCOOH: %== H2O: - (+ + )== 表 2— 3 产品组成 计量单位:见表 组分 HCHO CH3OH H2O HCOOH ∑ 含量 /kmolh - 1 含量 /kgh - 1 原料投入量 甲醇投入量: ( ++)247。 ( 1- 247。 247。 )= kmol 空 气投入量(根据氧醇比求): 247。 21%== O2: 21%== N2: %== H2O: %= =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5 尾气中各组分含量的计算 尾气总量: %247。 %= 其中: CO2: %== CO: %== CH4: %== O2: %== H2: %== N2: %== 由以上数据及下列反应式可求的甲醇消耗量: 式 2- 13 甲醇消耗量 h- 1 式 2- 14 甲醇消耗量 h- 1 式 2- 15 甲醇消耗量 h- 1 式 2- 16 甲醇消耗量 h- 1 式 2- 17 甲醇消耗量 h- 1 式 2- 18 甲醇消耗量 h- 1 根据氧的衡算,由式 2- 13 和上列有关反应式得甲醛量为: 由式 2- 17与式 2- 18 得甲醛量为: + = 总甲醛量为: + = 所以实际甲醛产量为: kmol= 预计产品总量(含 37%的甲醛水溶液): 247。 37%= 预计计划生产量为: 2500 900247。 7200= 预计产品与设计计划量要求基本一一致。 校核 甲醇耗量(由上列反应得):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6 + + + + + + = 产品带走甲醇: 总消耗甲醇量: + == 技术单耗: 247。 =实际单耗: 247。 247。 %=水量衡算(由上计算知): 原料中甲醇带入的水: 247。 %- == 空气带入的水: = 产品带出的水: = 反应生成的水: + 2 + 2 + + == 水醇比 ,应加入的配料水蒸气为: - (+)== 吸收塔加水量=总产品中带出水-(原料中带入水+过程中带入水) - (+ + + )== 转化率、选择性、收率及吸收系统的计算: 甲醇总转化率 =1-产品带走甲醇 /总甲醇消耗量 = 1- 247。 =% 甲醛选择性 =(生成甲醛总量247。 甲醇总耗量) 100% = (247。 ) 100%=% 甲醛收率 =(甲醇总转 化率甲醛选择性) 100% = 100%=% 设 一塔吸收甲醛率为: 86% 则 一塔吸收甲醛量为: 86%== 二塔吸收甲醛量为: - =6kmol= 该二塔循环液中机器权浓度为 14%,在二塔全部被吸收。 则二塔循环液入一塔量为: 247。 14%= 甲醇量: =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7 水量: - - == 主要设备物料衡算 蒸发器物料衡算: 其中进料量在物料衡算中求得,出料水为工业甲醇水和湿空气中水相加: + =。 其中出料量与进料量相同。 表 2— 4 蒸发器物料衡算 计量单位:见表 物料 输入 物料 输出 名称 kmol kg 名称 kmol kg 原料甲醇 原料气 CH3OH CH3OH H2O H2O 空气 O2 O2 N2 N2 H2O 合计 过热器物料衡算 出料中 H2O 量为配料蒸气与原料气水量相加。 表 2— 5 过热器物料衡 算 计量单位:见表 物料 输入 物料 输出 名称 kmol kg 名称 kmol kg 原料气 三元气 CH3OH CH3OH H2O H2O O2 O2 N2 N2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8 配料蒸汽 合计 氧化器物料衡算: 进料量如表 2— 5,出量料计算:甲醛量 =产品中甲醛量+尾气中甲醛量 甲醇量 =产品中甲醇量+尾气中甲醇量 水量 =进料中水量+反应生成的水量 表 2— 6 氧化器物料衡算 计量单位:见表 物料 输入 物料 输出 名称 kmol kg 名称 kmol kg 三元气 CH3OH CH2O H2O CH3OH O2 HCOOH N2 H2O CO2 CO CH4 H2 O2 N2 合计 吸收一塔物料衡算 进料的转化气量已在表 2— 5 求得,来自二塔液相各组分量已在物料衡算中求得,出料中的成品量已在物料衡算中求出。 塔顶气相各组分量 =对应进料量-对应一塔吸收量。 表 2— 7 吸收一塔物料衡算 计量单位:见表 物料 输入 物料 输出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9 名称 kmol kg 名称 kmol kg CH2O 成品 CH3OH CH2O HCOOH CH3OH H2O HCOOH CO2 H2O CO 塔顶气体 CH4 CH2O H2 CH3OH O2 H2O N2 CO2 来自二塔液 CO CH2O 6 CH4 CH3OH H2 H2O O2 N2 合计 吸收二塔物料衡算: 进料的进塔气相量在表 2— 6 中求得,塔顶加水量已在物料衡算中求得。 出料的尾气在物料衡算中已求出,二塔液相采出量与表 2— 6中相同 表 2— 8 吸收二塔物料衡算 计量单位:见表 物料 输入 物料 输出 名称 kmol kg 名称 kmol kg 进料气相 尾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