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运输机的二级展开式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_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① 试选 Kt = ②查课本由 215P 图 1030 选取区域系数 ZH = ③ 试选 o12 ,查课本由 214P 图 1026 查得 1 = 2 = =+= 应力循环次数 N1 =60 n2 j Ln =60 1 (2 8 300 8) = 108 N2 = 81iN 108 由课本 203P 图 1019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K 1HN = K 2HN = 查课本由 207P 图 1021d 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MPaH 6001lim , 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MPaH 5501lim 取失效概率为 1%,安全系数 S=1,则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 H ]1 = SK HHN 1lim1 = 5641 MPa [ H ]2 = SK HHN 2lim2 = 550/1=517MPa [ 2 )(] 2lim1lim HHH 14 查课本由 198P 表 106查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 ZE = 选取齿宽系数 1d T= 105 22/nP = 105 = 104 3 242131 ) 4 0 8 ( )][(12 H EHd tt ZZuuTKd = 2. 计算圆周速度 1 0 0 060 0 0 060 21 nd t sm/ 3. 计算齿宽 b= d dt1 =1 = 4. 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 hb 模数 mnt = mmZd t 12c o o s11 齿高 h= mnt = = hb =5. 计算纵向重合度 a a 1 zd 6. 计算载荷系数 K K H =+(1+ 22)dd + 10 3 b =+(1+)+ 10 3 = 使用系数 KA =1 同 高速 齿轮的设计 ,查表选取各数值 vK = K F = K H =K F = 故载荷系数 K= HHvA KKKK =1 = 7. 按实际载荷系数校正所算的分度圆直径 d1 =d t1 tKK3 = 3 计算模数 mmzdm n 12c o o s11 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15 m≥][c os212213FSFdYYZYKT ㈠确定公式内各计算数值 ( 1) 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 m ( 2) 确定齿数 z 因为是硬齿面,故取 z = 30, z = i z = 30= 传动比误差 i= u= z / z = = Δi= % 5%,允许 ( 3) 初选齿宽系数 按对称布置,由表查得 = 1 ( 4) 初选螺旋角 初定螺旋角 = 12 ( 5) 载荷系数 K K= K K K K =1 = ( 6) 当量齿数 z = z /cos = 30/ cos3 12 = z = z /cos = 70/ cos3 12 = 由课本 197P 表 105查得 齿形系数 Y 和 应力修正系数 Y 2 3 ,4 9 21 FF YY , 21 SS YY ( 7) 螺旋角系数 Y 轴向重合度 = = Y = 1- = ( 8) 计算大小齿轮的 ][ FSFFY 查课本由 204P 图 1020c 得齿轮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aFE MP5001 aFE MP3802 查课本由 202P 图 1018 得 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K 1FN = K 2FN = S= [ F ]1 =aFEFN MPSK 2 5 0 16 [ F ]2 =aFFFN MPSK 计算大小齿轮的][ FSaFaFY,并加以比较 01 26 1 63 1..2][ 1 11 F SaFa FY 01 54 2 75 ][ 2 22 F SaFa FY 大齿轮的数值大 ,选用 大齿轮的尺寸 设计计算 . ① 计算模数 mmmmm n 5 4 7 0 1 5 4 o s7 9 3 8 4 2 253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 mn 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法面模数,按 GB/T13571987 圆整为标准模数 ,取 mn =3mm 但为了同时满足 接触疲劳强度,需要 按 接触疲劳强度算得的分度圆直径d1 = 来计算应有的齿数 . z1=nm = 取 z1 =30 z2 = 30= 取 z2 =70 ② 初算主要尺 寸 计 算中心距 a=cos2 )( 21 nmzz = 12cos2 2)7030(= 将中心距圆整为 103 mm 修正螺旋角 =arccos 0 32 2)7030(a r c c o s2 )( 21 nm 因 值改变不多 ,故参数 , k , hZ 等不必修正 分度圆直径 d1 =12cos 230cos1 nmz= d2 =12cos 270cos2 nmz= mm 计算 齿轮宽度 mmdb d 圆整 后取 mmB 751 mmB 802 17 1. 6 低速级大齿轮如上图: 18 V 带齿轮各设计参数附表 V带 高速级齿轮 低速级齿轮 2. 各轴转速 n (r/min) (r/min) (r/min) Ⅳn (r/min) 3. 各轴输入功率 P ( kw) ( kw) ( kw) ⅣP (kw) 4. 各轴输入转矩 T (kNm) (kNm) (kNm) ⅣT (kNm) 5. 带轮主要参数 小轮直径( mm) 大轮直径( mm) 中心距 a( mm) 基准长度( mm) 带的根数 z 90 224 471 1400 5 19 传动轴 的 设计 1. 传动轴承的设计 ⑴ . 求输出轴上的功率 P3 ,转速 3n ,转矩 3T P3 = 3n =3T =. m ⑵ .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已知低速级 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 2d = mm 而 Ft = 232dT 3 Fr = Ft Noon 30 o s 20t a 48c o st a n Fa = Ft tan = = 圆周力 Ft ,径向 力 Fr 及轴向力 Fa 的方向如图 示 : ⑶ .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先按 课 本 152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选取轴的材料为 45 钢 ,调质处理 ,根据课本315361 表P。带式运输机的二级展开式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_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Keil C51 生成的目标代码效率非常之高,多数语句生成的汇编代码很紧凑,容易理解。 在开发大型软件时更能体现高级语言的优势。 C51工具包的整体结构中 uVision 与 Ishell 分别是 C51 for Windows 和 for Dos 的集成开发环境 (IDE),可以完成编辑、编译、连接、调试、仿真等整个开发流程。 开发人员可用 IDE本身或其它编辑器编辑 C 或汇编源文件。
速。 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如图 3和图 4所示 . 图 3 利用独 立直流电源作比较电压 图 4 利用稳压管产生比较电压 8 图 5 封锁运算放大器的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 图 6 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的 I/O特性 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输入输出特性如图 6 所示。 图 3中用独立的直流电源作为比较电压,其大小可用电位器调节,相当于调节截止电流。 图 4 中利用稳压管 VS的击穿电压 Ubr作比较电压
程中,由于求出的积分因子不同从而通解可能具有不同的形式。 根据上述可知 ,函数 )﹐( yx 为方程的积分因子的充要条件是xNyM )()( ,即 )(xNyMyMxN 。 对于方程 0y) dy﹐(x)﹐( NdxyxM ,如果存在只与 x 有关的积分因子)(x ,则 0y ,这时方程 )( xNyMyMxN
果 sin 1a i i则条件成立。 (三) 零 解是渐近稳定的,当且仅当 01lim 0nn inai 2 2 8 这种情况清楚地认为,如果 12iai i 。 该解 是由 0 0 0 0, , 1 1x n n x n n x 决定的。 因此,零解是一致稳定和渐近稳定(全局),但不是一致渐近稳定。
寸计算 1)计算中心距 2) 按圆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 3) 计算大、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 4) 计算齿轮宽度 a βcos2 21 nmzz = β =arcos a mzz n2 21 d1 βcos1 nmz , d2 βcos2 nmz b=φ dd1= 圆整后取 圆整为 145mm β =14。 14’12” d1= d2= B2=55mm B1=60mm
故大齿轮的数值大 且 mFsF ②设计计算 213 212 c os[]F a San dFK T Y YYmz o 224 o 为满足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取 2nm , 为满足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取mmd 14c os 011 nmdZ 取 311Z 1243142 Z (4).几何尺寸计算, ①计算中心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