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开发区 GDP与历年货运量 19 的回归分析建立的直线模型相关性较好,其模型为: Y=(r=) 式中: Y——道路货运量(万吨) X——GDP(亿元) r——相关系数 增长倍数的确定 由于客货运量的增长模型仅代表该地区的平均增长情况, 与本项目的增长将有所差异,所以必须进行修正调整。 本 次 采用下式确定增长倍数: Fin=kn 式中 : Kn=Yn/Yo )/( XoEioXnEin Fin——预测年度交通生成量的增长倍数; Kn——用模式计算的增长倍数;  ——i区的修正调整系数; Yn——将预测年度 示范开发区 的经济指标代入模型得到的换算客货运量; Yo——将基年经济指标代入模型得到的换算客运量; Ein——预测年度 项目区 经济指标; Eio——基年 项目区 经济指标; Xn——预测年度的经济指标; Xo——基年经济指标。 20 ( 3)、将来生成量预测 各区增长倍数求得后,则利用下式预测各区生成量; Qin=Qio*Fin 式中 : Qin——预测年 项目区 的发生量或吸引量; Qio——基年 项目区 的发生量或吸引量; 交通量分配 本项目交通量分配按照年度 OD表,采用 “最短路径(时间和费用)迭代分配法 ”进行交通量分配预测。 分配方案按照特征年、道路网等作了组合。 随着交通量的增加,汽车的行驶速度会降低,两者存在一定的关系。 由于 开发区 尚没有此方面的研究,本报告采用公路部门研究成果,车速与交通量的关系采用下列模型,见表 42 车速与交通量关系 表 42 道路等级 关系式 高速公路 Q= 一级汽车 V=二级汽车(平微区) Q= 二级汽车(山重区) Q= 三级公路 V=四级公路 V= 山西 **经济开发区 **道路 工程建设项目作为 开发区中部的主要市政 道路,吸引了大量 开发区 内部交通 并担负着开发区中部的 出入 21 交通,道路交通容量应考虑每年稳步增长的过境性交通量。 过境性交通参照公路历年车流统计数据为准,按 10%增长率考虑。 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 由于新路的建成,交通行驶条件的改善,使区域内经济布局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诱发增加了那些原来需要出行,因交通条件的制约而未能出行的交通量。 这部分交通量即是诱增交通量。 道路建成后,随着道路行驶条 件改善,必将吸引路网上其它地方的车辆来行驶,形成新的路网交通分配的平衡,作为 开发区中部次干道 对这方面的作用影响会 很 大,这种车辆行驶路径的重分配量,要大于正常预测的交通量,增量体现在本工程项目的转移交通量上,由于缺乏可靠的参数,这一部分按正常交通量的 10%简单计入。 同样原因,考虑项目影响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程度诱增交通采用正常交通量的 5%计入。 远景交通量 考虑了转移、诱增交通量后项目特征年日平均交通量即设计采用值见表 43 项目特征年日平均交通量 表 43 单位:(当量小汽车)辆 /日 年 度 2020 2020 2020 2026 山西 **经济开发区 **道路 工程建设项目 4666 6210 10002 17719 结论 根据上述预测的未来项目道路上的交通量确定道路车行道数 n=DDHV/C单 *2=AADT/C单 *K*δ*2 22 式中 DDHV— 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 C单 — 每一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依据 规范,并结合地区道路实际使用状况,取 C单 =1317辆 /小时 AADT—规划远景设计年限平均日 交通量(辆 /D)以当量小汽车计 K——道路高峰小时流量系数( %)本 次项目 取 % δ——方向不均匀系数,本工程采用 n——车道数 据此计算出个道路在未来各特征年所需车道数见表 44。 道路未来特征年所需车道数 表 44 特征年 2020 2020 2020 2026 山西 **经济开发区 **道路 工程建设项目 据此计算出道路在未来特征年即 2026年所需车道数为 2条车道。 因此,按照 开发区 总体规划的交通规划,道路的断面布置可以满足远景设计年限的交通需求, 达到极限负荷后应通过建设其他道路或拓宽道路来分流不断增加的交通量。 23 第五章 工程 建设 方案 本次 项目建设 内容包 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给水工程、绿化工程等。 设计标准及设计 规范 技术标准 ⑴ 道路级别: 城市次干路Ⅱ级 ⑵ 设计年限: 15年 ⑶ 设计车速: 40km/h ⑷ 路面设计标准荷载: Bzz100 ⑸ 路面结构: 沥青砼 ⑹ 地震设防烈度: Ⅶ度 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9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20);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 GB57681999); 《城市道路 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CJJ4491); 《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 JTG0342020); 《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JTJG 402020);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CJJ12020); 《 给水 排水设计 手册 》; 《 给 排水 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2682020); 《 给水 排水 标准图集 》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2020年 ; 24 道路设计方案 本次 **道 路 工程建设项目为 **经济开发区内南北走 向 的一条交通性 建设工程, 项目区南起于南环路,北至北环路,道路全长 1510米。 规划道路红线宽为 22米,一块板形式,机非混行。 标准横断面为: 主路面宽 12米,两侧人行道 2*5米。 平面设计 本次设计 道路工程 起点位于 南环路 ,施工终点为北环路,全线平面设计以开发区 规划为主进行,交叉口设计满足行车要求为原则,由于项目沿线地形条件好,因此路线为一条直线。 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向设计主要控制标高为 开发区路网控制性规划高程,并结合管道最小埋深要求进行控制,综合考虑沿线地形地貌依据挖填土方量平衡的原则设计。 全线共设竖曲线 5处,最大纵坡 %,最小坡长 ,最小凸型竖曲线半径: 5200米,凹型:。 横断面设计 作为 开发区重要 交通性道 路 ,本次道路横断面设计充分考虑到快速交通性和行车安全要求, 并 结合道路周边土地 规划使用 情况,对 **经济开发区 **道路 工程 提出以下方案。 本工程 道路 标准横断面布置为: 5米人行道 +12米机、非机动车道路 +5米人行道 =22米。 横坡: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采用向外侧 %的横坡,人行道采用反向 2%横坡。 路面结构设计 25 目前常用的路面结构有沥青砼路面和水泥砼路面两种类型可供选择。 其道路结构比选详见表 5 52. 沥青砼与水泥砼路面优缺点分析表 表 51 名称 优点 缺点 沥青 砼路面 沥青砼是一种弹 塑 粘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它不需要设置施工缝和伸缩缝。 沥青路面平整且 有一定粗糙度,即使雨天也有较好的抗滑性;黑夜无强烈反光,行车比较安全;路面有弹性,能减震降噪,行车较为舒适。 沥青路面维修方便,维修完成后,可马上开放交通。 经济耐久,可分期改造和再生利用。 石油价格较高,导致沥青价格较高,沥青路面造价高于水泥路面。 行驶舒适是以油耗为代价, 60KM 时速时沥青路面油耗较水泥路面高约 8%(本项目非高速公路,且形成较短,故影响较小)。 水泥 砼路面 轻度高,耐久性好,具有较强的抗压、抗弯拉和抗磨损的力学强度。 稳定性好,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路面的力学 影响很小。 水泥资源丰富,且价格较低。 水泥路面接缝较多,使施工和养护增加复杂性。 接缝还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舒适性,同时也增加行车噪音。 施工和维修后不能立即开放交通,需经过 1520 天的湿治养生,才能开放交通。 挖掘和修补困难,路面破坏后挖掘和修补工作都很费事,且影响交通,修补后的路面质量不如原整体轻度高,尤其是对于有地下管线的城市道路带来较大困难。 强光下反光太强,影响驾驶员视线和行车安全。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较多,如设模板、布置接缝及传立杆设施等。 26 沥青砼与 水泥砼路面造价分析表 表 52 名称 结构 投资 沥青 砼路面 路面结构由上至下 为 : 4cm 厚细粒式改性沥青上层面( AC—13F) 5cm 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层面( AC—16C) 乳化沥青下封层 35cm 厚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15cm 厚水泥稳定砂砾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总厚 49cm,估算投资 220 元 / m2 水泥 砼路面 路面结构由上 至 下为: 20 cm 厚水泥混凝土面层( C30砼) 20cm 厚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15cm 厚水泥稳定砂砾 水泥混凝土路面总厚 55cm,估算投资180 元 / m2 综上所 述,并结合开发区内现有市政道路特点,虽然沥青路面造价较水泥路面高,但考虑到其行车舒适、后期养护维修等方面优于水泥路面,且与开发区原有道路一致的原则,推荐本次道路采用沥青砼路面。 根据道路性质及所承担的功能,结合工程地质及近年来的工程建设经验,道路路面结构设计以双圆均布垂直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三层弹性体系理论为基础,采用路表容许回弹弯沉、容许弯拉应力及容许剪应力三项设计指标, 路表容许回弹弯沉 值为。 标准轴载为 100KN的双轮组单轴。 路面设计年限为 15年。 以路面设计弯沉值为路基设计控制指标,参照该道 路现状路面结构,并结合该项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车辆超载以及筑路材料和 27 施工等因素,拟定该道路结构如下: ⑴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由上至下) 总厚 59cm: 4cm厚 细 粒式 改性 沥青 上层面( AC— 13F) 5cm厚 中 粒式沥青混凝土 下层面( AC— 16C) 乳化沥青下封层 35cm厚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15cm厚水泥稳定砂砾 ⑵ 人行道结构(由上至下) 总厚 23cm: 5cm厚彩色水泥地砖 3cm厚 水泥砂浆找平层 15cm厚水泥稳定砂砾 路缘石采用 C30混凝土,其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为 ,抗折强度为 ; 人 行 道 面 砖 、 盲 道 砖 采 用N250mm*250mm*50mmCc40型,抗折强度 ,防滑等级标准为 R3,防滑性能指标 BPN≥ 65。 为方便残疾人行走,全线按无障碍设计要求,在两侧人行道 中间 铺设 ,盲道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第一,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位置。 第二,指引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