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体育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方公里,占总面积 %,水面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 地质特征 ***市地质构造位于两个地槽区,即大兴安岭褶皱山带和长白山、小兴安岭褶皱山带中间的台地上。 东邻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张广才岭的西坡,西与第二沉降带松嫩平原接壤。 大地构造处于两个不同构造区,即地槽区与台地区的过渡带。 地形是由山区向平原的过江带,地貌轮廓严格受构造控制,地貌单元呈过渡状分布。 由于长期不断的外力作用,使地貌单元复杂多样化,特别是本市水系发达,地表水则成了最普遍 、最活跃、最重要的一种地貌外力,它在流动过程中,不仅侵蚀地面,形成各种形态的沟谷,同时又将被侵蚀的物质搬运并沿途堆积,形成各种堆积地貌。 拉林河、牤牛河两大河流均发源于本市东南部山区,随着地势的倾斜,由地抛最高的东南部流向地势最低的西北部,贯穿全境,因此本市河流地貌发育,沿河流两侧呈带状分布着低漫滩、高漫滩、阶地等各类河流地貌。 两大河流的河铭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盛产水稻,是 ***市重点农业区。 ***市的地貌单元,按其成因划分为侵蚀、剥蚀、侵蚀堆积,堆积四类。 按其形态划分为中山、低山、丘 陵、高平原、堆积平原、冲积河谷平原六大类和一价地、高漫滩、低漫滩等三个亚类。 ***市境内总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东南部海拔高程千米以上,位于黑、吉两省三县(市)( ***市、海林市、敦化市)交界处老爷岭附近西南主峰高达 米,是市内最高峰 , 西北部平原区最低位于红旗乡东家岚子一带 , 高程仅 米。 ***市平均高程为海拔 280米。 ***市山峰高度在 300 米以上的有 271 座,多集中在东南和东部地区,西北部平原区也有丘陵漫岗,均在海拔 300 米以下。 水文情况 ***市体育公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2 ***市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 34 亿 立方米,年径流深为 500- 100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为 500 毫米,西北部为 100 毫米。 拉林河最大洪水发生在 1965 年, ***水文站洪峰流量 2470m/秒;牤牛河最大洪水发生在 1960 年,大碾子沟水文站洪峰流量 1440m/秒。 多年平均含沙量 ,年侵蚀模数为 32t/km2,年输沙量 万吨。 封冻厚 米,最高水温 ℃。 有拉林河、阿什河两条水系,河流众多,河网密布。 河流总长约 2240 公里,河网密度为 里。 (四)经济技术条件 该项目总投资 万 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自筹,建设所用的建筑材料与植物物种均属常规,国内市场货源充足,可以满足建设的需要。 本项目为景观广场,设计建造技术非常成熟,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齐全、明确,不存在技术障碍。 (五)组织管理条件 东北农业大学高度重视本项目规划建设工作,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负责本项目规划建设的决策和具体的筹建工作。 (六)市政配套条件 东北农业大学位于 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 59 号 ,拟建项目位于东北农业大学 院内。 该地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完全可以满足该项目的给水、排水、供电等市政配套需求。 给水条件:本项目 喷泉给水由校区生活给水管网提供,市政给水压力 MPa,满足本项目的需要。 排水条件:本项目雨水由区域内雨水管网收集后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市体育公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3 供电条件:本项目电源由校园变电所提供 220/380V 低压电源,满足本项目的需求。 交通条件: 拟建项目交通条件良好,与校园及城市干道联系密切、交通便利、车辆流向合理,出入方便。 ***市体育公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4 第 四 章 工程建设方案 一、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 建设指导思想 本项目拟建于 东北农业大学校园核心位置,毗邻教学主楼、研究生楼、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及食品楼。 本项目的 建设在分析现状条件的基础上,主要分为两部分:硬质广场和林下休闲空间。 几乎位于校园中心位置的广场占地,决定了其中轴对称的基本格局,但在大体对称的同时又富于变化,软质及硬质的互动,使整个广场空间活跃多元,使其满足最初期盼使用功能的同时,为在校师生提供更多的使用可能。 在建筑空间的营造上,充分考虑广场 集会集散、学习交流、人文休闲的 特征,强调学生之间交往空间的塑造,使之合理实用,对各部分功能及空间进行整体考虑,实现功能的整合重组。 (二) 设计原则 合理布局、规范设计的原则 项目在建设布局、设计方面,必须符 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和指标规定,满足使用要求。 广场规划要与周围环境相吻合,做到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实现空间多种布置的可能性。 科技与自然共生的原则 东北农业大学主楼中心广场的设计思路来源于俯瞰大地的肌理及多个细胞泡状空间所组成,整个平面划分大气又不失细节,整合又不失构成元素,以现代的手法诠释农业以及科技的有机与互动,表达现代化、人文化、园林化的特点。 本项目与周边建筑风格一体化的处理,体现出东北农业大学的校园文化特色。 ***市体育公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5 坚持节能环保、安全、卫生、经济的原则 符合东北农业大学学校整体规划的要求,综 合考虑广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并应符合国家有关节约用地、节能节水、环境保护等规定。 二、总体规划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20 年 1 月 1 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020 年 7 月 1 日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87 年 1 月 1 日施行)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20) 《城市土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2020) 园林基本 术语标准( CJJ/T 912020) (二 ) 工程概况 广场总用地面积 为 42100 平方米,主要建设硬质广场、升旗台、中央喷泉、景观草坪、林下互动广场、趣味空间、园路等;其中绿地铺装 面积为 17805 平方米,石材铺装 面积为 14047 平方米,防腐木面积 为 219 平方米,透水砖 面积为 9881 平方米,喷泉面积 为 148 平方米。 (三)总体布局 设计将广场轮廓与主楼相互呼应,以主楼垂直方向作为广场形象入口, 入口处设庄严升旗台, 景观草坪延伸至广场中央,喷泉坐落于广场中心,构成广场景观中轴线,庄重、大气。 象征细胞泡状空间的弧形 林下互动空间将整个广场分隔成 “ Y” 形,点缀于弧形边缘的林中树池座椅构成广场景观流线,舒展、和谐。 ***市体育公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6 林下互动广场以绿色植被为主基调,栽植乔木、灌木等植物,与硬质广场和喷泉水面形成广场景观的综合体;广场外围的车道四周环通,在满足主楼消防车道设置要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主楼与周边方便、快捷的交通联系。 本项目整个广场布局景观兼顾、空间活跃多元,使校园整体空间明朗,布局合理。 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集会集散空间,丰富了学生的交流、互动及休闲空间。 (四)竖向设计 本项目广场面积较大,自然地形平坦,确定采用双坡排水方式。 两个坡面 的脊线与广场中轴线相重合,以利地面排水和广场景观的观感。 地面雨水以轴线两侧向坡面以外排放,通过最外侧的管道系统排水,排水方式为有组织的向外排水,排水管线均采用埋地敷设的方式进行布置。 广场内绿化排水采用排渗结合,以渗为主,外排为辅的排水方式。 (五)交通组织 设计采用人车相对分流的交通系统,环形的车道布置在广场周围。 广场区域内人流自广场主出入口进出,广场东西侧的次要人流出入口也为不同人流的出入提供了方便。 三、广场建设方案 (一)广场设计 地面铺装作为构成广场的重要元素之一 , 在整个广场设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项目广场地面采用硬质石材铺装,坚固、平整、排水畅通,地面以色彩变化和图案花纹来表现东北农业大学的文化氛围。 广场正中设庄严升旗台,周围设置不锈钢栏杆。 广场南端两侧设置趣味空间,使整个广场庄严又不失灵动。 ***市体育公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7 (二)种植设计 设计原则: ( 1)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坚持可持续性发展,营造适合学生休闲及交流的自然生 态的环境空间。 ( 2)生态保护原则多样性,植物风景景观布点的丰富性原则。 ( 3)绿化设计考虑到四季的树种搭配,以高大乔木、低矮灌木以及地被植物相互配合,注重常绿和落叶乔木的搭配,使广场里形成良好的环 境景观。 ( 4)适地适树原则,植物品种的选用都是适合哈尔滨气候的植物,保证施工的可行性和植物生长的科学合理性。 ( 5)规则式种植的乔灌木,同一树种规格大小应统一,丛植和群植的乔、灌木高低错落灵活而有层次。 ( 6)孤植树应姿态优美耐看。 ( 7)分层种植的灌木花卉,其轮廓线应分明,线形优美。 ( 8)保留部分长势旺盛、形态优美的树木,作为景观休闲空间的孤植树、主景树。 采用原地保留的形式,部分可以移栽。 植物配置 ( 1)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特点,按照反差、对比和 渐变等美学原理组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以及大小不等的图案,在林中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既规则又活泼,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 形成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 ( 2)设计中植物确立的构筑,不仅要满足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要兼有生态学的要求,考虑到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 ***市体育公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8 ( 3)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点缀花草,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加深空间感,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 4)通过植物来营造不同的自然空间,尽可能做到四 季有景、步移景易。 种植结构 由于哈尔滨冬季长达半年,所以为创建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和寒地生态景观,在绿化设计中采用北方生长的树种,搭配乔木或花灌木,从而形成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植物景观。 根据植被自然结构和典型生长特点,可将本项目植物品种分为: ( 1)草本植物:一串红、万寿菊、三色堇、矮牵牛等; ( 2)木本植物:樟子松、丁香、复叶槭、花楸、榆叶梅、色木槭、茶条槭、红皮云杉、黑皮油松、梓树、金银忍冬、桃叶卫矛等。 种植、养护要求 ( 1)苗木严格按设计要求移植,种植植物时发现电缆管道障碍物等要停止操 作并及时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种植后应每天浇水至少二次集中养护管理。 ( 2)应对种植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并采用相应的消毒、施肥等措施。 ( 3)土壤应疏松湿润排水良好, PH57 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强酸碱盐土中粘土沙土等均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客土或采取改良措施。 ( 4)对花卉草坪种植地应施肥翻耕 2530cm,去除杂物,平整度和坡度应符合要求。 ( 5)树穴位置要准确。 土层干燥地区应在种植前浸树穴,然后进行施基肥和客土,以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小环境 ***市体育公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9 ( 6)植物生长最低种植土层厚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植被 草 本 草坪 小灌木 大灌木 浅根 深根 类型 花卉 地被 乔木 乔木 土层厚度 30 30 45 60 90 150 (cm) ( 7)苗木起挖的要求:为保证成活率,各种类型树木带土球与裸根苗规格标准见下表: 树种 苗高 土球规格要求 土球直径( cm) 土球高度( cm) 常绿树 7585 5060 8595 6065 100 左右 70 左右 落叶乔木 胸径( cm) 挖掘根幅直径( cm) 挖掘根系深度( cm) 56 6070 3545 68 7080 4555 810 8090 5565 亚乔木、灌木 苗高( cm) 挖掘根幅直径( cm) 挖掘根系深度( cm) 4050 35 左右 5060 40 左右 6065 45 左右 6570 60 左右 ( 8)苗木栽植的土壤要求 清除一切杂质包括建筑垃圾、石块、草树根等,排除过酸过碱和过砂的土壤,要改良通常砂质土 +粘土、酸性土 +石灰、碱性土 +黄土 +草炭土等有机质。 23cm 小石块可保留,过多应掺加壤土。 ( 9)苗木的栽植方向。市体育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且随意性较大,甚至变更已披露的投资事项。 公司对应披露的信息不作 全面的披露,而是采取避重就轻的手法,故意夸大部分事实、隐瞒部分事实,误导投资者。 这方面情况主要表现在披露不足,透明度不高,不少上市公司对应该披露的重要信息采取避重就轻,对有利于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夸大夸张,而对不利于公司的信息,则是能不说就不说,能少说就少说。 如对公司董事、监事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持股变动情况披露隐藏不露
论文 4 2 营销策略相关理论概述 目标市 场策略 所谓目标市场,就是企业根据市场细分的结果,采取有效的营销手段,准备以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去满足的现实的或潜在的消费者群所组成的市场。 根据所选择的细分市场数目和范围,目标市场选择策略可以分为无差异目标市场策略、差异性目标市场策略和集中性目标市场策略三种方式。 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 无差异目标市场策略是指不考虑各细分市场的差异性,
度记录,并跟踪记载每个施工过程的开始日期、完成日期,记录每日完成数量、施工现场发生的情况、干扰因素的排除情况。 ( 3)跟踪形象进度对工程量、总产值、耗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等的数量进行统计与分析,编制统计报表。 ( 4)编制进度计划的同时,要编制相应的原材料、构配件、劳动力、施工机械和工程资金需用计划,并在每个进度计划实施前予以到位。 ( 5)落实控制进度措施应具体到执行人、目标、任务
置于网络文件服务器,与其他网络用户共享数据库。 Access 是一种关系数据库工具,关系数据库是已开发的最通用的数据库之一。 Access 多用于中小型企业来设计中小型数据库,一般的学校教务系统的数据库用 Access 来设计完全能达到要求。 由于考虑到本系统是应用在单机系统上,只建立起一个数据库。 三 . 数据库访问方式 : ADO ADO( Active Data
规格的产品更能发挥它的独特功效。 平顶山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4 包装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 在世界范围内 , 包装工业的发展历史比较短些 , 科学技术发达的欧美各国大体上是在本世纪初叶起步的 , 及至五十年代步伐才大为加快。 由于社会上各方面的积极推动和有力配合 , 终于逐步地建立起包装材料、包装印刷、包装机械等生产部门和与之相适应的科研、设计、情报、教育、学术、管理等组织机构 ,
3。 18 风险规划 20 风险控制 20 风险监视 20 第五章 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摘 要 在介绍项目的发展以及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风险和工程项目风险的基本概念及各自的特点。 对工程项目风险因素从工程项目风险的来源、工程项目风险的直接 行为主体、工程项目风险对目标的影响、按管理的过程和要素、风险发生的原因、工程项目风险发生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