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程每道工序质量,每一道工序必须经监理单位认可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对质量不合格的建设内容,监理现场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确保每项工程都达到合格标准;发改部门作为牵头单位,每项工程完工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全面验收。 三是统一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为了规范项目资金运行方式,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 一是县财政设立专户,专款专用,不截留,不挪用。 二是县财政根据招标合同,工程实施时由先预拨 30%的启动资金。 按照工程建设进度,结合单项工程验收结果和财务凭证予以报帐,经监理签字,石漠化综合治理办公室审核后,从专户中直接拨款。 三是采取政府集中采购、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相结合的方式,对建设规模大,建设标准相对统一的项目,实行政府统一招标采购;对分散的零星项目,由项目 乡镇进行招标。 四是审计部门对资金拔付,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的定期检查和审计。 四是统一宣传造势,确保治理氛围。 针对石漠化治理项目范围广、后期管护难度大的特性,我们高度重视农户基础工作,通过在项目区多次召开群众会,发放宣传资料,制标牌、刷标语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式地做好受益群众对对石漠化治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认识程度,为项目实施营造了良好氛围。 五是统一项目移交,确保管护到位。 工程通过县级自查验收合格后,分别移交给项目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把封山育林及经济林建设项目移交给受益农户,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移交给项目乡镇或项目受益村委会。 并制订了封育、造林管护措施及相关制度,安排一定数额资金聘请护林员,明确管护职责,制订奖惩办法,保障了生态工程长效机制的运行,做到了治一片山, 成一片林。 20 ( 四 )存在问题 虽然 **县 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自 2020 年启动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石漠化趋势依然十分严重。 **县 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核心区,汉江沿岸是鄂西北干旱少雨区,立地条件差,旱涝灾害频繁。 在降水偏少年份或旱季,耕地无水灌溉,形成大面积旱片。 在降水偏多年份或雨季, 岩溶洼地、岩溶盆地常常因发生洪涝灾害而受淹,造成巨大的损失。 地表植树造林因缺水缺墒成活率、保存率极低,人畜饮水困难,春旱、夏旱、秋旱和三季连旱经常发生,有效扼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蔓延需要长期治理。 二是工程项目单价偏低。 **县 岩溶区域石漠化程度严重,其治理难度相对我省其他区域更大,加之在编制《 **县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试点实施方案》时时间紧,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设计的治理任务偏大,在工程的实际实施过程中,突出表现在每项工程措施的单价均偏低,按现行国家确定的补助标准,完成任务的难度较大。 三是配套资金难落 实。 **县 是丹江口库区核心水源区,随着丹江水库的水位的提升, **县 大量土地、基础设施被淹没、工业企业被迫搬迁或关停,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目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人口包袱过重,财政压力大, 县财政入不敷出, 没有太大的投资对石漠化进行根本性的治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 项目县级配套资金 难以 到落实, 致使很多治理石漠化的有效措施不能如期进行。 21 四是 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大多规模小、且分散,部分项目需要农民投工投劳实施建设,与建设项目工程要求招投标存在一定的矛盾。 五是 水源漏失、深埋,耕地瘠薄且少而分散,土地生产效率低。 贫 困形势严峻。 生活在岩溶石漠化区域内的群众返贫现象很突出。 由于石漠化极为严重,使赖以生产、生活的水土资源和人地关系等处于恶性循环之中。 地表植被由于缺水成活率低。 土层一般只有 20- 30cm,且连续性差,多分布于石缝或岩溶裂隙中。 ( 五 ) 下步 打算 和建议 鉴于近三年来我县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的经验教训,我们在编制 《 20202020 年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的时候,对部分项目内容做了小幅度调整。 一是减少封山育林面积,增加人工造林面积。 原因 如下 :①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明显减 少,人为对山场破坏的程度明显降低; ② 通过近三年来的试点项目实施,实行封育措施的荒山和没有实行封育措施的荒山差别不是很大。 ③ 单纯性的实行封育,若不加以辅助措施,实行补植补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④ 由于封育期为五年,在项目的管理和后期资金的使用管控上容易出现漏洞等;⑤若必须实行封育,则应把人工造林与之结合起来,才能 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是减少生物措施的饲草机械购买量,增加棚圈建设的补助比例。 其原因 如下 :① 现 在 农村的粉碎机、轧草机等加工 设备 比较普及; ② 棚圈建设原设计标准太低,加之地方配套资金不能落实,因此需调高补助 标准。 22 第三章 项目实施必要性与建设条件分析 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石漠化综合治理 是满足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 的需要。 **县 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重要水源区和主要淹没区 ,为了减少泥沙对库 区 的淤积, 保持 库区 水体清洁, 必须对岩溶石山地区的石漠化进行综合治理,以建立起绿色生态屏障。 石漠化综合治理 是解决扶贫问题的关键。 **县 岩溶石漠化地区在生态未遭破坏以前,到处皆是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之地,因而聚集了较多的人口。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环境承载力随之日益加重,生态资源便遭受无情的掠夺,致使这些地区变得 “山光人穷、穷山恶水”,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脆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贫困指数的不断上升,石漠化地区的人们脱贫与返贫交替发生,难予脱贫致富,更难迈进小康社会的门槛。 所以,要想摆脱石漠化地区人口的贫困现象,必须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他们的居住环境,首先必须进行石漠化治理。 石漠化综合治理 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县 石漠化地区人口包袱重,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生活条件差,抗灾减灾能力弱,扶贫攻坚难度大,不仅使本地的经济难予发展,更是影响到全县经济的发展。 为了使 **县 的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在 23 改变环境的同时,必 须为岩溶石漠化地区寻找到有力的经济支撑点,建立起稳定的支柱产力,让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即必须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当前石漠化治理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历史机遇,具备着非常有利的建设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石漠化防治工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指明方向。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就石漠化防治问题做出重要指示,中央多位领导同志亲自深入石漠化地区视察指导工作,并指出石漠化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将石漠化防治纳入了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加快石漠化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国家对生态建设投入不断增大,为石漠化治理提供较好的经济基础。 我县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石漠化治理积累了经验。 近年来,我县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低产林改造等生态工程 ,特别是 2020 年在我县启动石漠化试点工程建设以来, 大力开展国土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在良种选育、森林生态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探索出了先进成熟的做法,生态环境建设经验,为石漠化治理打下良好基础。 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前期工作,为加快石漠化综合治理创造 了条件。 为积极推进石漠化治理工作,在上级的统一 24 安排下,我县于 2020 年组织开展了全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工作,为石漠化防治提供了较为翔实的基础数据。 各级组织开展石漠化治理调查研究,认真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示范,积极探索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努力寻求全党动员,全民动手,聚集资源,合力推进的治理机制,为加快石漠化治理创造了条件。 专业 技术机构齐全。 一方面林业技术专家队伍壮大。 县林业局下设有林科所、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种苗管理站、森林病虫害检疫站等。 全县长期从事林业科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198 人,其中 :高级工程师 4 人,工程师 46 人,具有营造林、林业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另一方面 水利工程技术力量雄厚。 县水利局下设 **县 水利水电勘察建筑设计院,长期从事全县水利水电设施的专业技术人员有 16 人,其中:高级工程师 2人,工程师 8人,具有 一定 水利 水电 工程 勘测设计 能力。 三、制约因素 治理难度大,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 石山地区经济贫困,科技文化落后,加上石漠化治理涉及面广,在经济条件、群众基础、造林技术难度等方面,都比土山地区林业生态建设困难得多。 特别是石漠化治理投入不足,缺乏稳定的资金渠道,已成为制约治理的 主要因素。 工程措施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愿望,也影响到石漠化治理成果的巩固。 石漠化地区群众生产生活主要依靠薪柴,改 25 变农村能源结构是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的根本措施。 目前对沼气建设扶持力度还不够,加上石山地区群众自身投入有限,因而石漠化地区沼气池建设步伐相对缓慢,薪柴能源消耗居高不下,影响了石漠化治理成效。 宣传工作还不 够 到位,群众 参与 治理石漠化的积极性还不高。 群众观念还比较落后,“吃饭靠救济,花钱靠扶持”在一些群众中根深蒂固。 群众对植树造林、绿化石山的意识不强,石漠化治理仍然是部门行为,还未形成全社会共同 参与的局面,治理石漠化还未形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四章 指导思想、原则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有机地结合起来;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相结合,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以科技为先导,以封山植树和保护为主要手段,以重点区域治理为突破口,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 把整治石漠化、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经 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 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降低人类生活对耕地扩张的依赖为宗旨;以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加大投入为保障;以 26 减少贫困人口,控制水土流失,遏制石漠化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农田改建、生态治理、小型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建设、草山草场建设等为主要手段。 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多方协调、大力配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着力解决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提高岩溶石山地区人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岩溶石山地区脱贫致富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基本原则 全面规划、综合治 理。 采取“ 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的方法,大力 进行示范和推广。 既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又要把解决本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治理工作的重点,做到标本兼治。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遵循自然规律,密切结合本地的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注重创新,突出地方特色。 采取“防”、“治”、“保”、“养”多重并举的办法,对轻度石漠化和尚未石漠化但潜在危险很大的土地采取预防措施;对重度石漠化的土地采取封山禁牧育林、植树造林措施;对中度石漠化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对已经治理好的石漠化土地采取保护措施。 突出重点,逐步推进。 在实施计划上 ,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石漠化危害较严重、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和群众对石漠化治理积极性较高的为综合治理示范区域,优先实施综合治理,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治理。 讲求实效,合理部署。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 27 则。 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合理布局,综合治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 重点突出生态公益林、封山育林建设。 统筹考虑项目区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以及项目区经济社会发展。 完善政策,统筹安排。 以国家投入为主,制定和完善石漠化治理的有关政策,建立有效的引导机制,促进各项投资向石漠化 工程项目区 倾斜。 充 分调动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开展石漠化治理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资金。 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集体、个人投入为辅,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援助。 使石漠化治理稳定持续地发展。 严格管理,精心组织。 严格 按照国家重点工程 项目 进行建设与 管理, 按设计 精心组织施 工 , 按工程进度安排资金,实行工程监理制和招投标制, 确保资金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的统一。 三、建设目标 三年共治理 岩溶土地 面积 平方公里,其中治理 石漠化 面积 平方公里 , 新增林草植被 平方公里 ,林草植被覆盖度提高 %, 水土流失减少 %。 通过农田改造、生态治理、小型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建设、草山草场建设、移民安置等为主要手段。 提高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地产出率,缓解人类对土地的过分垦植,逐步扭转岩溶地区石质山地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石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的趋势。 使石漠化区域内广大农民有比较稳定的耕地和较为可靠的 28 水源,尽快解决温饱,促进该区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五章 工程布局及建设内容 一、小流域选择的标准与依据 根据国家关于建设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建设规模, 方案确定治理石漠化岩溶面积不少于 150 平方公里。 在流域的选择上,每。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141 卫生安全防护措施 ....................................................................................... 142 劳动安全措施 .....................................................................
槽车将钢瓶运到用户附近,通过瓶组气化站气化后供用户使用。 本项目采用 LNG 槽车运输,通过气化站和输配管道供应方式为 奋安铝业的用气车间供气。 总体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在 LNG 供气总站将 LNG 充装到 LNG 槽车中, LNG 槽车将 LNG 运输到本项目 LNG 气化站,在气化站内储存、气化,气化后的天然气进入中压输气管道,通过中压管道将天然气送到用气企业的专用调压 柜
00 万元每年,上缴税收 350 万元。 二、市场预测 为了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加快产业聚集区建设,做好企业配套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减少企业费用,真正做到低耗、环保、安全,在市产业聚集区建设氧气、二氧化碳、氩气、 FD10 工业切割气项目具有较好的价 格优势和市场前景。 三、建设内容和规模 一期 建设规模 年生产充装氧气 40 万瓶( 40L/瓶),年充装二氧化碳 20 万瓶( 20㎏
4, 额定功率:200kW,额定电压 10kV, 台数: 3 台 , 排水管路 2 条 , 规格:φ 219。 二 、 矿井开采情况 采区 划分 及 依据 采区特征 矿井移交与达产时,以一个采区、 一 个综采工作面 、 一 个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工作面 保证矿井年产 90 万 t 的设计生产能力。 首采区为第一水平双翼采区。 矿井设计年工作日 330d,“三八”作业制,每班作业时间 8h
的份额也相应增加。 茶油市场的发展还是以茶油为大宗,提高精炼工艺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扩大贸易,增加出口。 茶油深加工开发高级化妆品市场,油酸含量是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容易被皮肤吸收,能滋养皮肤,不存在各种合成化妆品 中的有害物质,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油茶良种推广及应用 我国 油茶面积虽然大,但长期以来粗放经营,品种良秀不齐;林分长期的自然演替,绝大部分树龄老化,有多次萌芽林;植株密度稀密不匀
........................................................................... 95 抗震设计标准 .......................................................................................................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