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石器采集点 4 冢子坝 遗址 京山县雁门口镇高墩村 油子 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 西面和北面隔青木垱河与屈家岭遗址点相邻,东北与钟家岭遗址由一条青木垱河的汊道相隔,西南与杨湾遗址之间由低洼地隔开,东面为东湾岗地,南部为丘陵岗地 5 九亩堰 遗址 屈家岭管理区青山坡村 油子岭文化 位于屈家岭遗址点西 250m,与屈家岭遗址点之间是一片低洼的河畈地 相关遗址 6 大禾场 遗址 屈家岭管理区屈岭村 屈家岭文化 位于屈家岭遗址点西面 150m,青山坡路以西100m 7 土地山 遗址 屈家岭管理区屈岭村 屈家岭文化 位于屈家岭遗址点西南约 200m 8 杨湾遗 址 屈家岭管理区屈岭村 屈家岭文化 位于屈家岭管理区杨湾村南 50m,西北距屈家岭遗址点约 300m,与屈家岭遗址点隔青木垱河相望 9 小毛岭石器采集点 屈家岭管理区屈岭村 — — 位于大禾场遗址台地西南,与大禾场遗址中间为 50m 的洼地相隔 湖北省荆门市 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9 10 毛岭石器采集点 屈家岭管理区屈岭村 — — 位于青山坡路以西 100m,大禾场以南 300m,东北距屈家岭遗址点约 380m 11 东湾石器采集点 京山县雁门口镇高墩村 — — 位于冢子坝遗址东面约 100m,两者之间地面无明显界线 12 潭湾遗 址 屈家岭管理区青山坡村 — — 位于屈家岭管理区青山坡村庙湾东约 150m,东南距屈家岭遗址点约 1200m,东面紧邻青木垱河,西面 50m 为青山坡路 说明:灰色区域为遗址公园范围涉及到的遗址点。 历史背景 根据屈家岭遗址三次发掘的考古资料的研究表明,屈家岭遗址文化内涵至少包括三大发展阶段,即前屈家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 从三次考古发掘的地层堆积并结合出土遗物研究,屈家岭考古发掘遗存主要分为早期和晚期,其中早期和晚期中又分别可以分为一、二两期。 早期:生产工具中石器以磨制比较 粗糙的大型柱状石斧、石锛和大型的黑、灰陶纺轮为代表。 生活用具中以黑陶为主,灰陶次之。 这一期的彩陶片多为厚胎,装饰品中以陶环为代表。 早一期:以第二次发掘的二十四座旱期灰坑、一座早期墓葬和第三次发掘的十三座土坑墓等为代表,其陶器特征是:陶系以黑陶为主并超过半数灰陶次之,红陶和其它陶极少。 最突出的是已出现曲腹杯而未见三足碟、朱绘黑陶和厚胎彩陶等器物。 早二期:以第二次发掘的早期地层为代表,其特征为:陶系虽也以黑陶为主,但比例低于早一期并似未超过半数,灰陶次之,但有较大比例的增加,红陶和其它陶仍很少,最主要的是新 出现了朱绘黑陶等器物。 晚期:晚期文化遗存比早期有所发展。 生产工具以石器中的中小型斧为代表,并出现了较多的小型工艺品和石镞。 出土较多的彩陶纺轮,是早期不见的。 生活用具中的陶器,种类和数量均比早期有所增加,更出现了很多新器形,如大型陶锅和缸等。 考古发掘评价 考古发掘过程 屈家岭遗址是中国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地处大洪山南麓与江汉平源的交接地带。 屈家岭文化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发现最早、最具代表性 湖北省荆门市 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0 的大型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距今 4700—5100 年。 它系统、全面地反映出我国长江中游地区新石 器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文化面貌。 对于研究我国原始人类聚落的起源与发展,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屈家岭遗址在 1954 年被发现后,共经过三次发掘:第一次发掘是在 1955年 2 月,由湖北省石龙水库指挥部文物工作队负责,进行小规模的试掘。 1956年 4 月至 1957 年 2 月,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云鹏先生主持进行了第二次发掘。 这次发掘面积大,共开探方 197 个,发掘面积为 858 ㎡。 第二次发掘材料经整理研究,编成《京山屈家岭》一书,并正式将其特有的文化特征命名为 “屈家岭文化 ”。 1989 年 7 月,湖北省文 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博物馆联合,在该遗址的北部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 ㎡。 这次发掘新发现了比屈家岭文化时代更早并与屈家岭文化的屈家岭类型有着渊源关系的 “史前屈家岭文化 ”,使得屈家岭类型谱系更加明朗。 1998 年 5 月,由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京山县博物馆及五三农场文化部门联合对屈家岭遗址及周围进行了全面调查、勘探,并绘制出屈家岭遗址平面图。 虽然这三次考古发掘的总面积不到目前遗址保存面积的三分之一,但每次发掘都有更重要的收获,在考古界有着日益重要的深刻影响。 遗址文化堆积厚约 3 米以上。 文化遗存 可分为早晚两期。 据碳 14 测定并经校正,晚期年代为公元前 2695 年左右。 屈家岭遗址的发掘为研究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树立了标尺。 198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省荆门市 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1 图 23 屈家岭遗址发掘现场图 文化代表特征 屈家岭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代表特征: 一是打磨精致 的石器文化。 屈家岭文化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用于农业生产的主要有斧、锛、铲、锄、镰、刀等;用于渔猎有网坠、镞、盘状器、球等;用于制作生产工具的有凿、钻、掘等;用于加工谷物的有杵等。 这说明长江流域早在公元前 5000 年,人们就已熟练掌握并普遍应用这些生产工具了。 二是初步发达的农耕文化。 稻作农业是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的主要成分,而屈家岭文化的稻作遗存也是最早发现于屈家岭遗址,这也是长江中游第一次发现史前的稻作遗存。 1956 年第一次发掘,发现了体积约 200 立方米的烧土遗迹。 这些烧土是由泥土、稻壳和稻茎叶做成的,上下密 结成层,经武汉大学生物系化验测定看,这些谷粒属于粳稻,与今天栽培的粳型品种相近。 出土的大量小陶杯,其数量比例远远超过任何一种陶器,许多学者都认为这种小陶杯是一种酒器。 如果没有多余的粮食,普遍酿酒是不可能的。 又如在屈家岭文化层中发现了大量家猪的牙齿,这也说明当时饲养业的发达,粮食已有了剩余。 三是生机勃发的渔猎文化。 屈家岭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渔猎工具,主要有镞、石球、盘状器、鱼叉、鱼钩、网坠等。 屈家岭遗址北面 3 公里之外就是山丘,东南两侧是大片的水田湖区,而遗址本身又在两条水量丰富的小河之间。 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宜农业 生产,同时又方便上山狩猎和下河捕捞。 家庭饲养的畜禽品种主要有狗、猪、羊、鸡等。 屈家岭遗址上发现的大量农业及渔猎工具,充分说明了 湖北省荆门市 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2 史前先民选择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作为聚落地址,是由其生存条件和经济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并不是随意的选择。 四是古朴秀美的陶器文化。 屈家岭文化制陶工艺的最大成就就是快轮普遍使用,如屈家岭遗址的第二次发掘,共发现蛋壳彩陶近九千件。 如果不对土料进行细致的淘洗和使用快轮的方法,要大量制作这样薄的陶器是很困难的。 五是丰富多彩的纺织文化。 从屈家岭文化纺轮出土的数量和形式花纹的丰富多彩可以得知,当时纺 织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家庭手工业。 屈家岭文化遗址中,纺轮是一种极易发现的遗物,说明纺织已不只是少数妇女的事情。 彩陶纺轮的出现和流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纺织工业的重视。 六是初具城落的建筑文化。 屈家岭文化的住房多属方形、长方形的地面建筑。 一间住房,一般东西宽 米,筑墙先挖基槽,立柱填土。 一座双间式大房子,以粘土或草拌泥掺加烧土碎块培筑墙壁。 居住面下部铺垫红烧土块或黄砂土,其隔墙上无门或还设门相通,以利防潮,表面敷 “白灰面 ”或涂抹细泥并经烧烤。 在室内中部或偏一角处筑火塘,出现了以隔墙分间的较大住房 ,有的火塘附近还遗留保存火种的陶罐。 如发现的一座双间式大房子,南北总长 14 米,东西宽 米,室内面积合计 70 多 ㎡。 这种隔墙连间式住房,形式新颖,建筑结构有了明显进步。 七是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 在屈家岭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筒管形陶器,无论是从形态特征上分析,还是从连接配套的方法上考察,可以判断是屈家岭文化原始宗教活动遗物。 另外,墓葬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少数屈肢葬,儿童多用翁棺葬。 这一时期出现了城壕聚落,社会分化、宗教活动等现象逐渐加剧。 屈家岭文化遗存中发现的装饰品有玉、石器和骨、牙器。 其装饰品主要 有璜、环、镯、坠、珠等,形式简单,数量不多。 由此可见屈家岭文化的人们,也是喜爱装饰的。 在彩绘方面,最普遍的用红褐、黑、灰和橙黄等色,作为彩绘花纹的色调。 在纹饰结构方面,如彩陶纺轮已采用了四分的对称式和三分的平分式,并应用同心圆、辐射线等,作为图案的结构形式。 蛋壳陶杯的彩纹都绘于器内,多黑色,少数橙黄色,为弦纹下加弧面或树叶形彩面。 由此可见屈家岭文化的彩绘已按不同器物加以变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绘画艺术。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湖北省荆门市 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3 是树立和落实文物保护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文物工作者 担负着推动我国由文物大国向文物保护强国的历史性转变的重任,面临着极其丰富的文物宝藏和保护理念的更新,我们既有大可作为的良机,又受到无法回避的巨大挑战,在巨大的挑战面前,我们应该树立和落实文物保护的科学发展观,重视对文物保护和文物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在努力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文物保护水平,使文物古迹得以真实、完整、长久地保存。 有利于促进荆门地区走向以文物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保护的健康发展道路 随着项目的建设,屈家岭管理区将成为一个以文物旅游为主的旅游 园区 , 园区 内的文物资源不仅丰富多 样,而且多为国家珍宝,弥足珍惜,在开展文物旅游的同时,需要对文物及其赋存的环境进行严格的保护。 同时,由于遗址面积较大,文物分布分散, 园区 内及周围村庄、农田密布,人为活动比较频繁,文物保护难度比较大,每年在文物保护上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本项目的建设,在促进遗址旅游发展的同时,将会为 园区 带来可观的旅游收入,为文物保护提供了资金保障。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遗址走向一条 “以文物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保护 ”的良性循环道路,使文物保护与文物旅游相互促进,两翼齐飞,使荆门的旅游产业和文物保护事业走向健康的 发展道路。 是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和屈家岭文化的窗口 考古发掘表明,屈家岭遗址是屈家岭文化之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处重要遗址,是长江中游及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一个重要的古文化遗址,是长江中游及江汉地区史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该遗址文化堆积深厚,文化内涵丰富,保存基本完好,是我们研究长江中游及江汉地区史前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环境状况的不可多得的重要遗址。 项目建成后将使这一文化瑰宝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扬。 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国际国内文化交流、旅游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国家对文化历史研 究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事业也应更加注意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屈家岭遗址作为高雅的文化殿堂,是广大群众的终身教育学校,是健康文化、教育、休闲的重要场所,是向广大群众提供各种文化信息的载体。 湖北省荆门市 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4 随着其内涵不断地扩大,其外延不断地延伸,其管理将更加成熟,其经营理念将更具独特,其生机和活力将不断地增强,各种国际文化交流频繁,商务往来增加,旅游人员增多,必然为遗址增加客源,观众将会成倍地增加,扩展市场的经营空间。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湖北省荆门市 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信息产业。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大化方为顷目开収环节关键。 适度前瞻性原则 适度前瞻:绊营考癿需要,消贶考需要,对这两种需要可以适度超前,特别是 对具有巨大収展空间癿商业空白地区,要预留収展空间、収展地段不収展业态,以确保丌被快速发化収展癿商业竞争对手挤压。 丨意集团前期觃划施工丨就同样具备了前瞻性原则,预留部分収展空间。 另外要强化产品癿外观、造型、色彩、布尿、业态等癿适度前瞻性,引导消贶客户癿追风心理。
........................................................................... 95 抗震设计标准 ....................................................................................................... 96
的份额也相应增加。 茶油市场的发展还是以茶油为大宗,提高精炼工艺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扩大贸易,增加出口。 茶油深加工开发高级化妆品市场,油酸含量是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容易被皮肤吸收,能滋养皮肤,不存在各种合成化妆品 中的有害物质,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油茶良种推广及应用 我国 油茶面积虽然大,但长期以来粗放经营,品种良秀不齐;林分长期的自然演替,绝大部分树龄老化,有多次萌芽林;植株密度稀密不匀
80%来保证电池内阻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上。 最好每 20 次充放电循环进行一次深度放电。 2,镍镉电池需要高度的保养,检测,充电,在低温下存储以延长使用寿命。 3,镍镉电池含有镉,虽然被很安全的封在电池中,但是镉是有毒的化学元素,必须妥善的处理。 c金属氢化物镍电池 (NiMH) 虽然这里说的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和真正的镍氢电池有本质的不同,但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把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称之为镍氢电池。
下提出建设本项目。 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 就业和再就业的需 要 就业社保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建设该项目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农牧民工和外出务工人员再就业的需要。 面对金融危机对就业再就业的不利影响,就业再就业已成为各级政府以及劳动保障部门的头等大事,为了帮助下岗失业人员
播信息被本地局域网中所有主机接收到,所有主机都进行匹配对照,不匹配的将该信息丢弃,如果匹配则进行下一步处理。 (5)目标主机创建 ARP 应答信息:自身 IP 地址与 ARP 申请信息中IP 地址匹配的目标主机创建一个 ARP 应答信息,此时该目标主机的身份已经从接收方转换为发送方,信息中包含从 ARP 申请信息中获得的发送方的 MAC 地 址和发送方 IP 地址,并将其作为目标主机的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