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食堂新建项目_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② 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原则。 ③ 依据学校教育服务人口数量及密度、经济、地理、交通、服务半径等多种关系原则。 ④ 符合 XXX 县 以及项目所在地教育资源配置原则。 ⑤ 满足学校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对 教学用房 的基本要求。 ( 2)建设规模的 确定 根据本项目委托方所提供用地大小、建设规模、学校概况等相关资料,并严格参考《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GB500002020)以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规定, 按照小 学生生均面积 ㎡, 确定本项目建设规 模及内容如下: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 学生 食堂 一幢,总建筑面积为 1060 平方米,总高度 米。 内 设 厨房、 就餐区 、 小卖部、卫生间。 其中 ,厨房设置加工 11 区、主副食仓库、洗碗间、消毒存碗间、男女更衣室。 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项目选址 选址原则 符合国家、地区和城乡规划要求; 满足对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应; 满足建设单位生产工艺相关要求; 尽力降低建设投资,节约运费,减少成本, 以便达到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益的要求; 安全原则,防洪、防火、防地质灾害; 节约项目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农地; 有利于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选址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 乡 规划法》 ; 《 农村 普通中小学校 建设 标准》 (建标 1092020); 《 XXX 县 城市总体 规划》 《 XXX 县 第二中学、 XXX 小学及 XXX 乡 第二幼儿园校园规划》 《 XXX 县 XXX 新区建设用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 选址结果 本着节约利用土地,坚持以人为本,防地质灾害 的原则,结合 XXX 县总体发展规划,经过对当地工程地质、交通、供水、供电、原材料供应等 12 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项目建设地点为 XXXXXX。 项目所在区域周边情况 项目位于 XXXXXX,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完全具备,地理位置 相对较好,发生 泥石流等安全隐患 的可能性较小 ,不在地震断裂带上,地势开阔平坦,适合建 设。 项目建设条件 项目拟选址位于 XXXXXX, 距 离 县 城 以北 35 公里, XXX 新区内。 根据现场地形地貌,该处 为缓坡地形,东高西低 ,无泥石流等地灾隐患,土质均匀,无地表水,地址情况良好宜于建校。 项目建设自然条件 项目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及概况 项目所在区域气候条件 项目所在区域水文条件 项目建设其他条件 给 排水条件 ①给水:在规划区域的东北角上规划城市水厂一座,规模 5000立方米 /日,水源来自饮水工程,采用重力供水。 通过市政给水管网,将水引到学校,以满足学校的用水需求。 ②排水:在规划区域西南角上规划城 市污水处理厂一座,规模3500 立方米 /日。 通过市政污水管网,处理 该校 污水。 供电条件 13 在规划区域中部北面一侧规划 100kV 变电站一座,规模 2* 万kVA。 通 过城市供电线路,满足新区各处的通电需求。 取暖条件 利用电能作照明和生活用能,能满足建运营期取暖燃料需求。 交通条件 拟 修建的 XXX 小学 学生 食堂 处于 XXX 乡 小学内 , 临近公路,交通相对方便。 用地现状 该 项目用地位于 XXXXXX,属于 新区。 根据 XXX 省 城乡规划设计院XXX新区整体规划 , 该地块为教育科研用地,符合 XXX 新区整体规划。 结论 通过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分析,项目所在区域建设条件满足项目建设的基本需要。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设计理念及原则 设计指导思想 项目 规划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将 人工设施、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 餐饮习惯 的特点,以有利于 小学生安全就餐 ,确保 食堂食品 安全为宗旨。 项目布局应规范合理,达到改善 学生 生活条件的标准,从而吸引更 14 多优秀教师长期从教和营造良好的学生学习环境。 设计原则 项目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之间的和谐,统一规 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 并注重遵循以下原则: 安全规范原则: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将项目建设的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功能合理原则:结合当前需求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 ,做好规划布局,实现校园标准化建设目标。 防震减灾原则:项目综合采取抗震、防火、防风雪和防雷击等防灾措施,确保 教师与 学生安全。 创建节约型校园原则:遵循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原材料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投资,在满足安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确定适宜的建设规模和装修标准,避免奢侈和高标准建设校舍 ;采用适合地方特色的绿色环保技术、方法和材料,创建绿色校园。 建筑单体设计 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20); 《建筑采光设计规范》 ( GB/T 50033— 2020);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202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20); 1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 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2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 202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GB50015— 2020); 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 JGJ/T982020) ; 1《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 GB501512020) ; 1其他相关技术规范、规定。 学生 食堂 ( 1)总体布置 根据 《 XXX 县 第二中学、 XXX 小学及 XXX 乡 第二幼儿园校园规划》, 小学学生 食堂 拟建在学校 A 区,一 号门 西侧 , 该处地形相对平缓, 且周围建筑较少, 交通便捷,利于人流集散,建筑为坐北朝南,朝向较好,并严格遵照规划意图进行布局。 建筑布置前后无遮挡,有利于自然通风、采光及日照 ,以利于节能降排要求; 学生 食堂 周围设有环型消防道路,消防车可直接到达,满足建筑消防扑救的要求。 并与周围建筑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且有足够的消防车操作场地;建筑周边尽可能植树、种草,以改善环境条件。 ( 2) 平面设计 拟建项目 平 面为 “ L” 型, 一栋 一 层, 总 建筑面积 1060 ㎡, 占地面积 ㎡。 集厨房、就餐区、小卖部、卫生间一体。 其中 ,厨房设置加工区、主副食仓库、洗碗间、消毒存碗间、男女更衣室。 框 架结构 , ,系三类建筑。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屋面防水等 16 级为 Ⅲ 级,按 8 度抗震设防 重点设防 类 设计。 食堂 内设有 5 个疏散 出口 ,其 宽度和出入口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对产生噪声的设备等放在最高一层,从而减少噪声对建筑物的危害和周围的影响。 建筑内所有的房间及公共交通区域均能得到较好的采光和通 风,避免了使用人工照明 和通风设备造成的能源浪费。 ( 3) 立面设计 单体以简洁纯粹、能体现地方民族特色的风格为主,并融入细部简化的藏式元素,暗含康巴文化韵味。 为在校园里生活、交流、学习的学子们和教工们建造了一种既具民族地域特性,又具有简洁大气的现代时代感建筑。 同时也满足了 21世纪人们对时尚及风格的追求以及对传统的追溯思 想。 该规划设计方案,以 XXX 当地特有的白色藏房为基础,在建筑风格和里面造型上都围绕白色藏房展开,使该项目形成“白色藏房群”,尊重并延续了当地的建筑风格,与 XXX 已有的白色藏房相互呼应, 并成为该地区藏房的一大亮点 ,使得本方案成为康巴地区建筑的新代表。 ( 4) 剖面设计 楼层数: 1F 层 高: 总 高: 结构设计 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1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2020);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 GB502232020);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20);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等级 根据国家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XXX 县抗震设防烈度为 X 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X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 X 组。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 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2020), 本工程建筑物 应按乙类建筑重点设防类设防,即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即 X 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按建筑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程度,本工程建筑物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按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划分 ,该建筑物为重点设防类。 耐火等级为二级,耐火极限为 小时。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采用设计荷载 风荷载 : 基本风压值 W0=、基本雪压值 W0=楼面(屋面)使用活荷载标准值 : 食堂 走廊、楼梯间 上人屋面 18 不上人屋面 结构形式 建筑设计为低层 ,采用框架结构。 基础形式 由于缺乏工程地质勘 察 资料,参照附近项目地勘资料,本工程拟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地基应根据地基土类型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办法。 最终基础形式根据地勘报告来确定。 材料及结构 混凝土强度等级 基础垫层 C15 基 础 C30 梁、板、构造柱(砌体结构) C30 混合砂浆 ~M10 墙体 采用加气砼砌块。 钢筋 柱梁受力纵筋 HRB400,梁柱箍筋为 HRB335,楼板钢筋 HRB400。 建筑装饰 根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50099— 2020)规定: 屋面:防水等级为 II 级屋面,做聚苯乙烯 挤塑泡沫板保温隔热层,内隔断采用轻质隔墙,减轻建筑自重,节约结构用料。 在建筑屋顶局部铺设光电版和光热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 顶棚:卫生间为水泥砂浆外层防水乳胶漆天棚,其余均为混合砂浆刷普通乳胶漆天棚。 楼地面:均为防滑材料地砖楼地面。 19 外墙: 外墙可采用中空玻化微珠保温砂浆,面层为外墙涂料。 装修材料应能防止雨水渗透。 窗:外窗为塑钢节能型窗。 玻璃:单块面积大于 ㎡的玻璃应为安全玻璃。 采光: 采光窗地比(窗户的透光面积与室内楼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 1/6,并防止眩光。 照 明: 食堂 应采用配有保护角灯罩的荧光灯具,不能用裸灯。 照明灯具的数量、功率、布置方式和悬挂高度必须满足照明均匀度的要求,达到规定的照度标准。 照明电源要能够分楼、分层、分部位控制。 通风换气: 食堂 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必须保持室内有良好的空气质量。 给排水设计 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 GB500152020)( 2020 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 GB50013202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 GB500142020) ( 2020 版); 《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16202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20); 设计范围 本工程给排水设计包括生活给水、污水排放、雨水排放、消防供水等。 20 生活给水 水源 ( 1)给水系统 根据 XXX 乡 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在 XXX 乡 北部规划城市水厂一座,规模 5000 立方米 /日,水源来自引水工程,采取重力供水。 该区域 将规划城市道路及市政给水管道,引水入校区,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 生活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市政给水网供水压力暂定。 学生 食堂水接校内环状管网。 建筑内给水由室外给水和加压设备联合供水,室内给水系统枝状布置。 用水定额 根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20)( 2020 版) 初步测算,本项目日最高日用水量 t/d,最大时用水量为。 用。小学学生食堂新建项目_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施工进度计划; (四 )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五 ) 搬运、吊装构件时不得碰撞、损坏和污染构件。 (六 ) 构件储存时应依照安装顺序排列放置,放置架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 (七 ) 在 室外储存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八 ) 构件安装前应检查制造合格证,不合格的构件不得安装。 施工测量放线 (一 ) 复查由土建方移交的基准线; (二 ) 放标准线:在每一层将室内标高线移至外墙施工面,并进行检查
、挖穴:严格按定点放线确定的位置有尺寸操作,挖穴前要进行现场勘探,做到“一探、二试、三挖”,注意有无地下管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挖出的表土与底土应分别堆放,待填土时将表土填入下部。 、穴槽大小根据根系和土球直径大小、土质情况下确定,一般穴径应大于根系或土球直径 ,穴口与穴底均为圆形,且口径与底径应一致,不得挖在圆锥形或锅底形,以利根系舒展。 穴槽挖好后施入有机肥与坑底碎土拌匀。
.................................................................. 9 传动比计算 ......................................................................................... 9 选择蜗杆传动 类型 ......................
轮机架上端为移栽深度调节装置,其主要部分为丝杠,通过旋转丝杠可以改变悬挂横梁与地面的相对高度,从而改变移栽器与地面的相对高度。 移栽器总成由牵引臂、移栽器挡板、移栽圆盘、偏心圆盘、曲柄连杆机构、凸轮、鸭嘴和弹簧等组成。 移栽器整体固定在牵引臂上,可随拖拉机向前运动。 移栽圆盘与移栽轴固定,移栽轴端有链轮,地轮传递动力至主传动轴后,再由主传动轴传递到移栽轴的链轮上,从而完成整个移栽器的传动。
位端 4 脚所接的电位器是由 IC1 输出的方波信号经过一个微分电路后产生的即从方波上升沿起及之后的一段时间内, IC2 的 4 脚才能保持高电平 “1”,并使其工作,所产生的振荡信号直接驱动扬声器和三极管驱动的 LED 点亮同步,发出类似礼花爆炸的声响。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 在音响设备中是一个最薄弱的器件,而对于音响效果而言,它又是一个最重要的部件。 扬声器的种类繁多,而且价格相差很大
0 155 确定支重轮个数: 轴间距 mmll tz 2 9 4~2 4 21 7 3)~()~( ( ) —— 取自《工程机械底盘 设计》 P231 取 mmlz 260 =290mm。 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8 页 共 64 页 最后端的支重轮与驱动轮轮轴之间的距离 mmll tk 4 4 9~3 9 71 7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