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涡轮减速器箱体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序安排相对集中。 箱体零件上相互位置要求较高的孔系和平面,一般尽量集中在同一工序中加工,以减少装夹次 数,从而减少安装误差的影响,有利于保证其相互位置精度要求。 工序顺序的安排 1)、机械加工工序 ( 1)遵循“先基准后其他”的工艺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对合面。 ( 2)遵循“先粗后精”的工艺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 3)遵循“先主后次”的工艺原则,由于轴承孔及各主要平面,都要求与对合面保持较高的位置精度,所以在平面加工方面,先加工对合面,然后再加工其它平面。 ( 4)遵循“先面后孔”的工艺原则,还遵循组装后镗孔的原则。 因为如果不先将箱体的对合面加工好,轴承孔就不能进行加工。 另外,镗轴承孔时 ,必须以底座的底面为定位基准,所以底座的底面也必须先加工好。 2)、热处理工序 箱体零件的结构复杂,壁厚也不均匀,因此,在铸造时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 为了消除残余应力,减少加工后的变形和保证精度的稳定,所以,在铸造之后必须安排人工时效处理。 人工时效的工艺规范为:加热到 500℃ ~ 550℃ ,保温 4h~ 6h ,冷却速度小于或等于 30℃ /h ,出炉温度小于或等于 200℃。 普通精度的箱体零件,一般在铸造之后安排 1 次人工时效出理。 对一些高精度或形状特别复杂的箱体零件,在粗加工之后还要安排 1次人工时效处理,以消除粗 加工所造成的残余应力。 本例减速箱体 在铸造之后安排 1 次人工时效出理,粗加工之后 没有 安排时效处理,而是利用粗、精加工工序间的停放和运输时间,使之得到自然时效。 箱体零件人工时效的方法,除了加热保温法外,也可采用振动时效来达到消除残余应力的目的。 3)、辅助工序 在铸造后安排了清砂、涂漆工序;箱盖和底座拼装前,安排了中间检验工序和底座的煤油渗漏试验工序;箱体精加工后,安排了拆箱、去毛刺、 15 清洗、合箱和终检工序。 确定工艺路线 在综合考虑了上述工序顺序安排原则的基础上,涡轮减速器箱体的加工工艺路线如下: 体 — — — — — (先按照顾Φ 180 轴承孔的底面划线加工出底面,再加工顶面和侧面) — M16 孔(与一个Φ 18 的圆柱销配合,同时与底面和右侧面构成精基准) — — M M8底孔 — M M M16 螺纹 — — —。 6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确定 290mm上、下端面 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290mm 上、下端面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如表 5所示, 加工过程:( 1)找正所划底 面加工线,粗铣底面,保证工序尺寸。 ( 2)以底面为基准,找正所划上端面加工线,粗铣上端面,保证工序尺寸。 表 5 工序 加工余量 工序基本尺寸 精度等级(公差) 工序尺寸 粗铣(上端面) 290 IT13() 0 粗铣(下端面) IT13() 0  毛坯 13 303 CT13( 12) 6303 确定 215mm左、右 端面 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215mm左、右端面Φ 120凸台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如表 6所示, 16 加工过程:( 1)以左端面为基准,找正所划右端面加工线,粗铣右端面,留余量。 ( 2)以左端面为基准,精铣右端面,保证工序尺寸。 ( 3)以右端面为基准,粗铣右端面,留余量。 ( 4)以右端面为基准,精铣左端面,保证工序尺寸。 表 6 工序 加工余量 工序基本尺寸 精度等级(公差) 工序尺寸 精铣(左端面) 215 IT8() 0 粗铣(左端面) IT8() 0 精铣(右端面) IT13() 0  粗铣(右端面) IT13() 0  毛坯 CT13( 11)  确定 135mm前、后 端面 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135mm 前、后端面Φ 250 凸台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如表 7: 加工过程:( 1)以后端面为基准,找正所划前端面加工线,粗铣前端面,留余量。 ( 2)以后端面为基准,精铣前端面,保证工序尺寸。 ( 3)以前端面为基准,粗铣后端面,留余量。 17 ( 4)以前端面为基准,精铣后端面,保证工序尺寸。 表 7 工序 加工余量 工序基本尺寸 精度等级(公差) 工序尺寸 精铣(后端面) 135 IT8() 0 粗铣(后端面) IT8() 0  精铣(前端面) 141 IT13() 0 粗铣(前端面) IT13() 0 毛坯 12 147 CT13( 10) 5147 确定 Ф 180 mm 孔 的 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Ф 180 mm 孔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如表 8所示, 表 8 工序 加工余量 工序基本尺寸 精度等级(公差) 工序尺寸 18 精镗 Φ 180 IT8() |0180 半精镗 Φ IT10()  粗镗 Φ IT12()  毛坯 Φ CT13( 11)  确定 Ф 90 mm 孔 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Ф 90mm 孔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如 表 9 所示, 表 9 工序 加工余量 工序基本尺寸 精度等级(公差) 工序尺寸 精镗 Φ 90 IT8()  半精镗 Φ IT10()  粗镗 Φ IT12()  毛坯 Φ CT( 9)  19 7 设计总结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对于我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显得更为重要。 机械制造工艺学为我们以后进行实际的机械设计制造提供知识基础,而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能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进行检验。 正所谓“学以致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在老师精心指导下进行此次课程设计尤为必要。 这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过程是艰辛而又充满乐趣的,在这短短三个星期里,我们学到了 许多知识,同时获得了一定的宝贵的实践经验。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对课本知识更加融会贯通,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和手册,对有关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标准和参数有了一定的了解。 同时,在此次课程设计中,全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