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煤棚工程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 mg/Nm3 序号 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 小时浓度范围 日均浓度范围 1 乌海市大汗酒业有限公司 TSP / ~ PM10 / ~ NO2 ~ ~ SO2 ~ ~ 2 经九路和纬九路交叉口 TSP / ~ PM10 / ~ NO2 ~ ~ SO2 ~ ~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各监测点日平均浓度单因子指数见表 7 表 7 各监测点日平均浓度单因子指数 序号 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 小时浓度范围 日均浓度范围 指数范围 超标率 % 超标倍数 指数范围 超标率 % 超标倍 数 1 乌海市大汗酒业 有限公司 TSP / / / ~ PM10 / / / ~ NO2 ~ 0 0 ~ 0 0 SO2 ~ 0 0 ~ 0 0 2 经九路和纬九路 TSP / / / ~ 17 交叉口 PM10 / / / ~ NO2 ~ 0 0 ~ SO2 ~ 0 0 ~ 0 0 从表 6看出, TSP 日均浓度指数范围为 ~ , 2 个监测点的监测值均有超标现象出现,超标率分别为 %和 %,最大超标倍数为。 PM10日均浓度指数范围为 ~ , 2个监测点的监测值均有超标现象出现,超标率分别为 %和 %,最大超标倍数为。 SO2小时平均浓度指数为 ~ ,日均浓度指数范围为 ~ , 2 个监测点的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均未超标。 NO2小时平均浓度指数为 ~ ,日均浓度指数范围为 ~ , 2个监测点小时,日均浓度均无超标现象。 TSP、 PM10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 因为现状监测点附近存在其他工业污染源、监测季节为春季风沙较大等多方面原因有关。 所以造成 TSP、 PM10超标现象。 其余污染物均未出现超标现象,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20)中的二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声环境现状评价由监测单位现场踏勘人员,于 2017 年 3月 18 日至 2017 年 03 月 19 日对现场实测数据,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 7。 通过监测数据看出该项目均满足该区域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20) 3 类; 表 7 各监测点日平均浓度单因子指数 检测日期 采样点位 昼间 dB(A) 夜间 dB(A) 测点示意图 厂区东侧 厂区南侧 厂区西侧 厂区北侧 厂区东侧 厂区南侧 厂区西侧 厂区北侧 生态环境质量 本项目所在区域干旱多风,降水少且变化率大,区域草原退化,项目区域为荒漠化草原,风蚀作用强烈,植被稀疏,种类成份简单,生产力低下,环境承载力差。 生态环境脆弱是这一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格局,在这一区域生存的自然植被均具有很强的抗逆性、抗大旱天气、抗生理干旱、耐高温、耐寒冷、抗沙埋,生存能力很强。 18 环境质量状况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位于乌海市海勃湾岳佳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位于乌海市海勃湾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准保护区内,本项目与水源地位置关系图见图 5。 表 8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保护对象 方位 距离 保护级别 大气 乌海市城区 W 最近 3 km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20 二级标准 地下水 乌海市海勃湾城区饮用水水源准 保护区 W 位于准保护区内,距离二级保护区边界 《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1484893) Ⅲ 类标准 噪声 项目周围 200m 内无敏感目标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20)3 类 图 5 本项目与水源地位置关系图 19 图 6 项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 北 3km 20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20)二级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评价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20)3 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下水环境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 93)Ⅲ类标准要求 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气排放标准 运营期颗粒物《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0426—2020)中煤炭工业无组织排放标准要求;施工期扬尘等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20);运营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20)中的 3 类标准限值的要求。 总量控制指 标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现阶段进行总量控制的指标为 SO NOX和 COD、 NH3N 四项,本项目为乌海市岳佳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封闭煤棚建设项目,无新增工作人员,因此没有新增生活废水、废气产生,因此本项目不涉及总量控制指标。 21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施工期 施工期对环境产生影响主要有施工扬尘、施工废污水、固体废物、施工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 工艺流程及产污工序见下图。 图 5 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 施工主要过程包括:场地平整、土方开挖等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设备安装等步骤。 运营期 本项目为煤场全封闭改造项目,改造完成后,封闭煤场主要用于储存从厂外运输来的煤炭,以供应选煤工序所 需,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包括: ( 1)煤炭由汽车输进厂区封闭原煤煤场内; ( 2)装载机把原煤堆好并分类; ( 3)装载机把原煤推入受煤坑。 ( 4)原煤经受煤坑下给料机给入输送机运至准备车间,先经分级筛选后经过皮带运输至洗煤车间进行洗选。 受煤坑位于新建原煤煤棚内,现状受煤坑和运输皮带都设有喷淋设施,能满足环保要求。 ( 5)洗煤车间分选出中煤、精煤分别运输至中煤棚、精煤棚堆存准备外售。 22 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位置如下 图所示。 图 6 项目工艺流程图 污染因素分析: 施工期 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包括施工废水、施工扬尘、施工噪声、施工固废等。 项目施工期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影响也随之消失。 1)大气 ⑴ 场地清理扬尘:施工期对场地进行清理时,将会产生扬尘污染。 ⑵ 土方开挖扬尘:施工扬尘主要产生在土方开挖阶段。 由于该阶段裸露浮土较多,产尘量较大,容易随风起尘,或随运输过程在沿路撒落及车辆辗压和行驶在工程区和道路带起扬尘,污染环境。 ⑶ 运输装卸扬尘:汽车行驶引起的道路扬尘约占场地扬尘总量的 50%以上,装卸过程中特别是遇到大风天气,很容易产生二次扬尘。 ⑷ 堆放场地扬尘:堆放场地风吹扬尘的影响范围一般在 100m 以内。 23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废水 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产生的粪便污水、清洗污水等,其中以粪便污水中的污染物数量最高。 施工场地施工人员均为 15 人,建设时间约 120 天,生活用水按 30L/人 d 计算,则施工场地生活用水量约为 ,总用水量约为 54m3,生活污水产量按用水量的 80%计算,则施工场地施工期生活污水产量均为 ,排入厂区现有化粪池处理后拉运至乌海市(海勃湾)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场处理。 据调查,现有化粪池采用砖砌化粪池,容积为 16m3,目前仅现有厂区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生活污水量约为 ,还有较大的余量,容量可以满足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 现有砖砌化粪池不符合环保要求,本次评价要求对化粪池做防渗措施,要求防渗系数不小于 107cm/s 或者拆除现有砖砌化粪池,采用玻璃钢化粪池。 施工机械冲洗废水排放量小,冲洗废水主要是水泥碎粒、沙土构成的悬浮物污染;泥浆废水是一种含有微细颗粒的悬浮混浊液体,外观呈土灰色,比重 ~,含泥量 30~50%, pH 值约 6~7,施工废水经新建施工废水沉淀池沉淀后回用,待施工结束后,要求拆除沉淀池。 本次评价要求新建施工废水沉淀池做防渗,防渗系数为小于 107。 3)噪声 施工期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和物料运输均会产生噪声,其噪声可达 60~ 90dB( A)之间,施工期间各种施工设备均为露天作业,对周围声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同类工程调查情况,距噪声源约 250m左右,噪声强度可降到 55dB( A)以下,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20);另外,工程建设区域较为空旷,周边500m 范围内无敏感保护目标,施工噪声经距离衰减后对该敏感点影响不大。 施工期主要机械噪声源强见表 9。 表 9 施工期主要机械噪声源强表 序号 机械名称 距声源 10m 处平均噪声级 dB( A) 1 推土机 76 2 汽车吊 60 3 插入式振捣器 84 4 运输汽车 82 4)固体废物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 本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产量按 (人)计,则施工场地生活垃圾产量为。 施工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按当地有关部门规定统一处理。 土建工程产生的废土石和建筑垃圾进行回填 24 处理,剩余的拉运至城建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理。 运营期 1)大气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是煤尘,煤尘主要是煤场堆存、装卸等过程中向大气逸散而形成的污染。 项目原煤用汽车运至煤场,故项目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是煤尘,煤尘主要是煤场堆存、装卸等过程中向大气逸散而形成的污染。 厂区生产年用煤量 240万吨,原有露天煤场最大贮存量为 20万吨,卸煤系统装卸扬尘及煤场堆取料扬尘产生量计算如下: ①装卸扬尘 采用 “秦皇岛码头煤炭装卸起尘及其扩散规律的研究 ”得出的计算公式 Q=H e 式中: Q——煤炭装卸起尘量, mg/s; U——露天堆放地面平均风速为 ,改造后棚内全年平均风速 ; W——含水率,取 9%; H——装卸高度,取。 经计算,卸煤系统改造前装卸扬尘产生量为 (21280mg/s);改造后煤尘产生量为()。 ②储煤场扬尘 储煤场扬尘产生量采用清华大学在霍州电厂现场试验的模式 Q= 式中: Q——煤堆起尘强度, mg/s; U——露天堆放地面平均风速为 m/s,改造后棚内全年平均风速 ; S——煤堆表面积, m2;最大储煤量约 20万吨,煤堆呈梯形堆放,煤堆高度为 5米,煤场煤堆表面积约 54324m2(以长方体估算表面积)。 W——储煤含水量, 9%。 改造前煤场堆存料扬尘产生量为 ( ),改造后运营期封闭堆场粉尘产生量为 ( )。 因此,煤场全封闭改造前,产生的粉尘总量为 ( +)。 进行全封闭改造后, 25 全封闭煤场产生的粉尘总量为 t/a( +)。 采用全封闭煤场后煤尘大部分自然沉降在煤场中,仅有少部分约有 1%的扬尘逸出煤场外,即煤场堆取料扬尘 排放量为。 2)废水 本项目无新增废水产生。 3)噪声 本工程主要噪声源装载车产生的噪声,卸煤过程中因封闭措施噪声有所减缓,隔声量约10~15dB(A)。 运营期主要机械噪声源强见表 10。 表 10 运营期主要机械噪声源强表 序号 机械名称 距声源 10m 处平均噪声级 dB( A) 1 推土机 76 2 运输汽车 82 3 皮带电机 65 4 取料机 70 5 装卸机 65 4)固体废物 本项目无新增固废产生及排放。 5)“三本账” 本项目为技改项目,改建后粉尘排放量将大大降低。 技术改造后污染物增减情况见表 11 表 11 项目建成后污染物变化情况一览表 单位: t/a 类别 污染物 技改前 排放量 技改工程排 放量 “以新带老 ”削减量 技改工程完成 后总排放量 技改前后 增减量 废气 储煤堆存 原煤装卸 26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 放量(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施工期 施工扬尘 汽车尾气 少量 少量 运营期 煤场装卸及堆存扬尘 水 污 染 物 施工期 施工废水( SS) 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 施工污水经新建施工废水沉淀池沉淀后回用,沉淀池防渗系数小于 107 生活废水( COD、 BOD SS、氨氮) COD450mg/L BOD5250 mg/L SS30。封闭煤棚工程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带线等。 馈线系统和天线系统通常可以组天津理 工大学 XXXX 届本科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8 成一个整体,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往往可将天线与馈线系统看作一整体,总称为天线馈线系统, 简记为天馈系统。 介绍完天线的分类,线面介绍天线的基本参数,参数的详细应用会在后文具体体现。 通过垂直的平面和水平的平面分别对空间中的辐射进行剖析来表示在不同方向上的电磁波功率大小及其方向性
微带线从而避免了对天线辐射的影响。 但是在获得阻抗匹配时对馈电点位置的确定比较复杂,且制作加工起来比较复杂。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为了得到天线的一些特性参数,比如天线的增益、输入阻抗、回波损耗和方向图等,需要对天线周围空间的电磁场进行理论分析。 目前对天线 的分析方法有:传输线法、腔模理论、多端口网络模型、数值分析法等,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可以对天线的一些性能参数进行预先的估算处理
(zZin 与 0Z , LZ , z 及工作频率都有关系。 当传输线和负载阻抗均为给定值时,在线上分布的各点的输入阻抗随着距终端的距离 l 的改变呈现周期性变化,(周期 = 2/ )。 且在一定的点上,有一定的阻抗关系,其关系式如下所示: Lin ZlZ )( 2nl ( n =0,1,2,∙∙∙) ( ) Lin ZZlZ 20)( 4)12( nl (n =0,1,2
求堆放,并做好标识。 ( 2)堆放整齐,不得超高,做到防雨、防潮、防火、防止环境污染等工作,做好物资的标识,以确保物资在使用前不受到损坏或变质。 ( 3)对有风险、环境影响的物资,应在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措施,必要时编制专项方案并实行分类堆放或单独隔离存放,专人负责,确保安全。 ( 4)物资由项目部材料员负责验收入库,核对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及合格证明,并做好物资台帐。 (
waveguide mode 武汉理工大学《光电子 应用 》课程设计说明书 1 1 设计目的及任务要求 设计目的 培养较为扎实的 光电子 的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实践能力;加深对 光电 器件的选型及 光 路形式的选择的了解; 强化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路的调试 检测 能力。 任务要求 ( 1)学习 RSOFT 软件。 ( 2)设计一个对称平板波导。 ( 3)利用 rsoft 软件对该光路进行系统设计
...............................................17 加强库存现金限额管理 .......................................................................17 事后检查,保障现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