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楼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ft/fy } = % ρ = ρmin = % 计算面积: mm2 采用方案: d6@100 实配面积: mm2 c. Y 向板底钢筋: 16 配筋率ρ =% 计算面积: mm2 采用方案: d8@110 实配面积: mm2 d. X 向支座钢筋: 配筋率ρ =% 计算面积: mm2 采用方案: d10@120 实配面积: mm2 走廊板 ① 几何参数: 宽度 : lx = 3300 mm 长度 : ly = 2400 mm 板厚 : h = 100 mm 荷载设计值: (均布荷载 ) q = kN/m 材料信息: 混凝土强度等级 : C25 钢筋等级 : HPB235(Q235) ② 计算结果 a. 弯矩值: Mx = kN m My = kN m Mxmax = kN m Mymax = kN m Mxo = kN m b. X 向板底钢筋: 配筋率ρ =% ρ<ρ min = max{ ,ft/fy } = % ρ = ρmin = % 计算面积: mm2 采用方案: d6@100 实配面积: mm2 c. Y 向板底钢筋: 配筋率ρ =% ρ<ρ min = % ρ = ρmin = % 计算面积: mm2 采用方案: d6@100 实配面积: mm2 d. X 向支座钢筋: 配筋率ρ =% 计算面积: mm2 采用方案: d6@90 实配面积: mm2 17 四 .墙的计算 1. 外纵墙的计算 . ( 1) .宿舍外纵墙的荷载 . 全墙体时的荷载 18 5 = KN 窗口占墙的荷载 18 5 = KN 窗自重 5 = KN 墙体的荷载 + = KN 女儿强的荷载 18= 底墙的荷载 18 = KN] 圈梁的荷载 25 5 = KN 圈梁和板占墙面积的荷载 18 5 = KN 屋面板传给墙的荷载 = KN 楼板传给墙的荷载 4 =152 KN 由以上的荷载可以算出无楼门外纵墙单位墙段的荷载: q =+++++152 = 线荷载 q=247。 = KN/m 门所占墙的荷载 18 = 门自重 = KN 由以上的荷载可以算出有楼门外纵墙单位墙段的荷载 q =++= 线荷载: q =247。 = KN/m ( 2) .楼梯间外纵墙的荷载 女儿强的荷载 18= 圈梁的荷载 25 5 = KN 窗口占墙的荷载 18 5 = 窗自重 5 = KN 休息平台板传给墙的荷载 247。 2 4 = KN 全墙体的荷载 18 5+ 18 = KN 由以上的荷载可以算出楼梯间外纵墙单位墙段的荷载: q =++++ = KN/m 线荷载: q=247。 = KN 18 2. 外横墙的计算 ( 1) .宿舍间外横墙的荷载 墙体的体积 = 梁板在墙的荷载 25 5 = KN 梁板占的墙的体积 5= 梁板的荷载 ( ) 18 = KN 梁板的荷载按照均匀传递的方法计算 屋面板的荷载 ( 3+) 247。 2 = 楼面板的荷载 ( 3+) 5247。 2= 由以上的荷载可以算出宿舍间外横墙单位墙段的荷载: q =+++ = 线荷载: q =247。 = KN/m ( 2) .走廊间外横墙的荷载 女儿墙的荷载 18 = KN 梁板的荷载 25 5 = KN 墙的荷载 ( 3 ) 18 5 = KN 底墙的荷载 18 = KN 窗自重 5 = 屋面板传的荷载 = KN 楼面板传的荷载 5 = KN 由以上的荷载可以算出走廊间外横墙单位墙段的荷载: q =++++++ = KN 线荷载: q =247。 =3 .内横墙的计算 . ( 1) .宿舍间内横墙的荷载 . 屋面板传墙的荷载 KN 楼面板传墙的荷载 KN 墙的荷载 18 5 = KN 底墙的荷载 18 = KN 由以上的荷载可以算出宿舍间内横墙单位墙段的荷载: q =+++ = 19 线荷载: q =247。 = KN/m ( 2) .门卫间内横墙的荷载 . 屋面板传墙的荷载 楼面板传墙的荷载 KN 墙的荷载 18 5 = KN 底墙的荷载 18 = KN 窗的自重 = KN 窗所占的墙的荷载 18 = 由以上的荷载可以算出门卫间内横墙单位墙段的荷载: q =++++= 线荷载: q =247。 = KN/m 4 .内纵墙的计算 屋面板传墙的荷载 = KN 楼面板传墙的荷载 4 =152 KN 墙自重 ( +) 18 = KN 门所占的墙的荷载 18 5 = KN 门自重 5 = KN 走廊楼板给墙的荷载 ( +) 4 = KN 走廊屋面板给墙的荷载 ( +) = 由以上的荷载可以算出内纵墙单位墙段的荷载: q =++152+++ = KN 线荷载: q =247。 = KN/m 五 .梁的计算 ( 1) .荷载计算: 托梁自重: q=**25+*( *2+) *17=墙体双面抹灰自重: *3= KN/m 板传来的荷载: *( *+**) /=总荷载: *( +) += KN/m ( 2) .内力计算: 20 计算跨度: l0==*= m M=1/8ql20=1/8**= m V=1/2q ln=**= ( 3) .配筋计算: 过梁采用 C20 混凝土主筋采用 HPB235 fc=纵筋计算: α s=M/α 1fcbh02=32730000/**240*2752= ξ =√ 12α = As=α 1ξ fcbh0/fy=***240*275/210= mm2 ρ =As/bh=*200=ρ min 所以按构造配筋即可选取 箍筋计算 : 07bh0ft=*240*275*=V= 可按构造配筋φ 6@200 ( 1) .荷载计算: 过梁自重: q=**25+*( *2+) *17=墙高: hW= mln/3= m 故只考虑 m 的墙高。 墙体双面抹灰自重: *= KN/m 楼板的荷载位置小于过梁的净跨应考虑其作用 圈梁自重: **2*17+**25= KN/m 板传来的荷载:( *+*) *总荷载: *( ++) += KN/m (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l0==*= m M=1/8ql20=1/8***= m V=1/2q ln=**= ( 3).配筋计算: 过梁采用 C20 混凝土主筋采用 HPB235 fc= 21 h0=h25=175mm 纵筋计算: α s=M/α 1fcbh02=1270000/**240*175*175= ξ =√ 12α = As=α 1ξ fcbh0/fy=***200*175/210= ρ =As/bh=*200=ρ min 所以按构造配筋即可选取 4φ 10 箍筋计算 : 07bh0ft=*240*170*=32340N=V= 可按构造配筋φ 6@200 ( 4) . 梁端支撑处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f= N/mm2 a0=240mm η = = ρ =0 A=a0b=240*240=57600 mm2 Ρ N0+Nc=0+=**= η rfAc=1***57600=108Kn 局部受压承载力满足要求 . 六 .基础的计算 1 .外纵墙基础的计算 . ( 1) . 几何参数: B1 = 550 mm, B = 400 mm H1 = 200 mm, H2 = 150 mm 无偏心: B2 = 550mm 基础埋深 d = m 钢筋合力重心到板底距离 as = 80 mm ( 2) . 荷载值: .① .作用在基础顶部的基本组合荷载 ( l = 1m 范围内的荷载 ) F = kN My = kNm Vx = kN 22 折减系数 Ks = .② .作用在基础底部的弯矩设计值 绕 Y 轴弯矩 : M0y = My+ Vx(H1+ H2) = + = kN m ③ .作用在基础底部的弯矩标准值 绕 Y 轴弯矩 : M0yk = M0y/Ks = m ( 3) . 材料信息: 混凝土: C35 钢筋: HPB235(Q235) ( 4) . 基础几何特性: 底面积: S =(B1+ B2)l = = m2 绕 Y 轴抵抗矩: Wy = (1/6)l(B1+B2)2 = (1/6) = m3 ( 5) .计算过程 a. 修正地基承载力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 = kPa b. 轴心荷载作用下地基承载力验算 计算公式: Fk = F/Ks = Gk = 20Sd = 20 = kN pk = (Fk+ Gk)/S = (+ )/ = kPa ≤ fa,满足要求。 c 基础受弯计算 计算公式: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 2020)下列公式验算: MⅠ =a12[(2l+ a39。 )(pmax+ p- 2G/A)+ (pmax- p) l]/12 (- 4) (1)墙下受弯计算: G = = = p = (F+ G)/S = (+ )/ = kPa Ⅰ Ⅰ截面处弯矩设计值: MⅠ = (B1+ B2- B)2[2(A1+ A2)+ A](p- G/S)/24 = (- )2(2 + )(- )/24 = Ⅰ Ⅰ截面受弯计算: 相对受压区高度: ζ= 配筋率: ρ= 23 ρ ρmin = ρ = ρmin = 计算面积: mm2/m ( 6)计算结果 X 方向弯矩计算结果: 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