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灯遥控器的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短时间是振荡器建立时间加上二个机器周期,在这段时间内, RST端口的电平应维持高于斯密特触发器的下阀值。 一般 Vcc的上升时间不超过 1ms,振荡器建立时间不超过 10ms。 复位电路的典型值为: C取 10uf,R取 , 故时间常数 t=RC=1010=82ms,足以满足要求。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8 如图 所示, MCS51 单片机采用的是 40 引角的双列直插封装( DIP)放式。 如图。 在 40 条引角中,有 2 条专用于主电源的引角, 2 条外接晶体的引脚, 4 条控制引脚, 3 条 I/O 引角。 下面分别叙述各引脚的功能。 图 mcs51单片机的引脚图 ① 主电源引脚 Vss 和 Vcc Vss(20):接地; Vcc( 40):正常操作时接 +5V 电源。 ② 外接晶体引脚 XTAL1 和 XTAL2 当外接晶体振荡器时 XTAL1 和 XTAL2 分别接在外接晶体两端。 当采用外部时钟方式事 XTAL1 接地, XTAL2 接外来振荡信号。 ③ 控制引脚 RST/VPD、 ALE/PROG、 /PSEN、 /EA/Vpp RST/Vpp(9): 当振荡器正常运行时,在此引脚上出现二个 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单片机复位。 Vcc 掉电期间,此引脚可接备用电源,以保持 RAM 的数据。 当 Vcc 下降到低于规定的水平,而 VPD 在其规定的电压范围内, VPD 就向 RAM 提供备用电源。 ALE/PROG( 30):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由单片机的 P2 口送出地址的高 8位, P0 口送出地址的低 8 位,数据也是通过 P0 口传送。 作为 P0 口某时送出的信息到底是低 8 位还是传送的数据,需要有一信号同步地进行分别。 当 ALE 信号(允许地址锁存)为高电平(有效), P0 口送出低 9 位地址, ALE 信号锁存低 8 为地址。 即使不访问外部存储器, ALE 端仍以不变的频率周期性地出现正脉冲信号,次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 1/6,因此可用作对输出的时钟。 但需注意:当访问外部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9 数据存储器(执行 MOVX 指令)时,将跳过一个 ALE 脉冲。 ALE 端可驱动 8 个LS TTL 输入。 PSEN( 29):程序存储器读出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 MCS51 单片机可以外接程序存储器及数据存储器,它们的地址可以是重合的。 MCS51 单片机是通过相应的控制信号来区别到底 P2 口和 P0 口送出的是程序存储器还是数据存储器地址。 从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或常数)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 /PSEN 有效,此时地 址总线上送出地址为程序存储器地址;如果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 PSEN 信号将不会出现。 外部数据存储器是靠 /RD(读)及 /WR(写)信号来控制的。 /PSEN 同样可以驱动 8 个 LSTTL 输入。 EA/Vpp(31): 当 EA 端保持高电平时,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 4KB),但当 PC(程序计数器)值超过 OFFFH 时,将自动转向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 当 /EA 保持低电平时,则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从 0000H 地址开始),不管单片机内部是否有程序存储器。 在 FLASH 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 12V 编程电源 ( Vpp)。 ④ 输出输入引脚 ~( 39~32): P0 口是一个漏极开路型准双向 I/O 口 可以写为 1 使其状态为悬浮,用作高阻输入。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是分时多路转换的地址(低8 位)和数据总线,在访问期间激活了内部的上拉电阻。 EPROM 编程时,它接收指令字节,而在验证程序时,则输出指令字节。 验证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 ~ ( 1~ 8): P1口是带内部上拉电阻 8位双向 I/O口。 向 P1 口写入 1时,P1 口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可用作输入口。 当作为输入脚时,被外部拉低的 P1 口会因为内部上拉而输出电流。 在 EP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时,它接收低 8位地址。 ~ ( 21~28): P2 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送出高 8 位地址。 在对 EPROM 编程和程序验证期间,它接收高 8 位地址。 ~ ( 10~17): P3 口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高 8 位双向 I/O 口。 在MCS51 中,这 8 个引脚还兼带有专用功能,这功能如下: 表 引脚功能表 口线 替代的专用功能 RXD(串行输入口) TXD(串行输出口) /INT0 (外部中断 0) /INT1(外部中断 1) TO(定时器 0 的外部输入 )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10 T1(定时器 1 的外部输入 )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 这些专用功能的口线,在与外部设备接口、外接数据存储器等反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AT89S51 单片机最小系统,就是使单片机正常运行的最低配置:它有一系列模块组成,如图 所示。 1)复位系统 : 当引脚 9 出现 2 个机器周期以上高电平时,单片机复位 ,程序从头开始运行。 2)时钟系统: 有振荡器电路产生频率等于晶振频率,这时用的是外界晶振。 也可以又外部单独输入,此时 XTAL2 脚接地,时钟信号由 XTAL1 输入。 3)电源系统: VCC,和 GND 引脚,供电电压。 图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11 发射电路的设计 发射电路采用一个 12M 的晶体振荡器,产生相对应受控开关的脉冲频率,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出去。 单片机第 9 脚( RST)所接的是一个最简单的 RC 上电复位电路。 接一个三级管发光二级管利用红外光为介质,将控制信以红外光脉冲 的形式发射出去,由接收电路再进行放大,解调,信号还原。 晶体三极管主要用于放大电路中起放大作用,本设计采用的是一个 NPN 型的三级管 9013,为了得到更大的放大倍数,采用了类似共射级接法。 因为从 口出来的为高电压,而三级管 9013 不能承受此电压,所以采用了一个阻值较大的电阻来起分压作用,从而缓冲了加到三级管上的电压。 图 为该系统遥控发射器电路原理图,其中第 1 脚至第 5 脚接 5 个点触式的开关,用来遥控电器电源开关,第 9 脚为单片机的复位脚,采用简单的 RC 上复位电路, 15 脚作为红外线遥控码的输出口,用于输出 40kHz 载波编码, 18,19脚接 12MHz 晶振。 图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12 按键电路的设计 按键单元采用高电位无效低电位有效地输入方式,使得输入的电流不大,保护单片机芯片安全。 当按下键盘的不同按键时,产生与之相应的特定的二进制脉冲信号。 将此二进制脉冲信号先调制在 38 kHz 的载波上,经过放大后,激发红外发光二极管 LED 转变成以波长 940 nm 的红外线光传播出去。 按键部分电路图如图 所示: 图 接收电路的设计 图 是为该系统的遥控接收器电原理图。 第 1 至 8 接数 码管,用来显示被控电器开关的序号,显出数字 0 至 5。 第 35 至 39 口接作为电灯的电源控制输出,后接继电器,此处是实现控制电器开关的主要。 当有输出电流的时候,电流通过继电器,继电器检测到电流后开启功能,对应的电器电源接通。 同时电流流过发光二极管,二极管发光,我们就可以知道控制是否成功。 第 10 脚为 50Hz 交流市电相位基准输入,第 12 脚为中断输入口,第 11 脚用于接收红外遥控码输入信号。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 13 图 继电器控制电路 控制模块通过单片机 L/ O 口输出的高低电平来确定继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