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新开及阳子等七岭发源 ),牧马河发源于太原市阳曲县白马山南部,流域面积 (其中阳曲境内 96km2,忻州 1176km2,定襄 226km2),沿途有阳曲县的牧马河主干七岭河、支流南河和忻府区的水马川、大沟、葫芦河、双海河、班庄河、田村河及定襄县的池泉等 11 条较大支流汇入,该河从白马山流至六固村附近,折转东北从牛尾村西南入忻府区境内,流经三交后,折转西南,在庄磨镇西社出山,向东流经豆罗出丘陵区进入忻定盆地,至兰村乡西曲村,向北经忻州市城区折 20 转向东,于义井乡安邑村东出境进入定襄县境内,流经定襄县城东南在蒋村和河边之间汇入滹沱河。 牧马河河型属季节性河流,格子状水系,其中上游植被较少,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岩石裸露,属于蜿蜒型游荡 性河道,中下游河面较宽,比较平缓,文革以前经过多年治理有所好转, (河道已基本固定 ),但由于水流和人为取砂综合作用,河床稳定性较差,在十年一遇洪水条件下,主流仍有摇摆的可能。 牧马河干流长 (其中阳曲境内 ,忻州境内65km,定襄境内 )上游 (三交镇以上 )属石质山区,河床由卵石、粗砂组成,比降在 1/40~ 1/60 之间,中游三交镇至豆罗桥属土石山区和丘陵过渡区,沉积泥砂,河道以粗砂为主,含少量砂砾石,其纵坡在 1/200~ 1/400 之间,中游豆罗桥至兰村乡西曲拦河坝为丘陵区 ,泥砂进一步沉积,河道以粗中砂为主,含少量泥土,其纵坡在 1/300~ 1/400 之间,下游豆罗桥以下河床加宽,主要由中细砂组成,含泥量逐步增大,两岸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是忻府区主要粮菜产区,纵坡在 1/350~ 1/450 之间,至忻府区北胡以下,河道主要由细砂和泥组成,高程介于 1/400~1/500。 牧马河上游河底以卵石、砾石组成,中下游地段采砂弃渣较多、灌木丛生,相对粗糙,糙率在 ~ ,具体流域水系见牧马河十五万分之一流域地形图 (附图 )。 气象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内季风环流 随季节交替明 21 显,春季干燥多风,温差较大,夏季酷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历时短促,冬季寒冷少雪。 据水库下游忻州气象站 l919 年以来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 ,多年年平均降雨量 ,降雨量年内变化大, 9月平均降雨量占年平均降雨量的 70%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 ,无霜期为 160余天,最大冻土深度 ,多年平均风速 ,平均风速 17m/s,极端最大风速 23m/s,相应风向为西北风。 气象特征统计见表 51。 忻州气象站气象特征统计表 表 51 项 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平均气温 (℃ ) 极端最高气温 (℃ ) 极端最低气温 (℃ ) 降水量(mm) 106 蒸发量(mm) 平均风速(m/s) 最大风速(m/s) 23 15 16 17 16 12 16 23 23 同时风向 NW WNW NNE WNW WNW ENE WSW WSW WNW W WNW WNW 2G 最大冻土深度 (mm) 106 109 109 87 8 34 82 109 系列 1971~ 2020年 30年 22 水文基本资料 牧马河流域设有豆罗水文站,测验断面位于西岁兴水库下游19km 处,西曲大坝上游 6km 处,控制流域面积 751km2,有1956—2020 年 50 年水文资料,牧马河流域设有牛尾庄、三交、忻县多处雨量站,各水文站及雨量站基本情况见表 52。 牧马河流域水文及雨量测站基本情况表 表 52 站名 站别 地理位置 建站时间 控制面积 (亩 ) 备 注 东经 北纬 豆罗 水文站 112176。 42′ 38176。 19′ 1956 751 牛尾庄 雨量站 112176。 21′ 38176。 19′ 1956 北冯 雨量站 112176。 29′ 38176。 16′ 1965 三交 雨量站 112176。 30′ 38176。 23′ 1952 庄磨 雨量站 112176。 33′ 38176。 18′ 1971 上柏色 雨量站 112176。 24′ 38176。 28′ 1980 上寺 雨量站 112176。 28′ 38176。 26′ 1971 下马圈 雨量站 112176。 24′ 38176。 25′ 1965 六固 雨量站 112176。 17′ 38176。 16′ 19711980 智村 雨量站 112176。 52′ 38176。 26′ 1971 池泉 雨量站 112176。 57′ 38176。 24′ 19721973 23 肖家山 雨量站 112176。 55′ 38176。 22′ 1956 东霍 雨量站 112176。 57′ 38176。 24′ 1971 忻县 雨量站 112176。 43′ 38176。 24′ 1919 西岁兴水库 工程水文站 112176。 33′ 38176。 18′ 19811990 496 工程测水 测洪 西曲大坝 工程水文站 112176。 43′ 38176。 22′ 1970 823 工程测 水 测洪 上述各水文站和雨量站全部系由省水文部门设立,资料已全部进行了整编,而且绝大部分资料在已建工程设计中使用,未发现问题,资料比较可靠。 洪水 牧马河流域洪水由暴雨形成,形成暴雨的天气系统以副热带高压为主,多发生在 69月份,由于区内暴雨相对集中,因而形成的洪水过程呈涨落迅猛趋势,从水库建库,豆罗建站、西曲建闸至今年渡汛情况分析,年均发生洪水 34次,洪水历时不超过3 天,洪水过程呈肥胖形,并有多峰出现。 设计洪水 牧马河设计洪水采用中游豆罗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 并结合历史调查洪水推求。 (1)洪水系列 豆罗水文站具有 19562020 年 50年实测洪水资料,并有两次历史调查洪水资料,即 1932 年 1890m3/s 的洪水和 1939 年1210m3/s的洪水,这两次洪水由 1960年建西曲大坝时调查得到, 24 当时经历洪水的老人存在多人,并有洪水痕迹可查,多年来计算洪水一直采用 (岁兴水库设计中也采用过 ),精度尚可靠,再往前排,忻县县志只有损失记载,并无量值考证,经过查阅, 1980年牧马河规划通过省厅认定, 1932年洪水设计重现期为 120180年, 1939年洪水设计 重现期为 50100年。 由豆罗水文站实测的峰量关系插补 1932年、 1939 年历史洪水的系列见表 53。 豆罗断面洪峰、洪量系列表 表 53 年份 洪峰流量 (m3/ s) 一日洪量 (万 m3) 三日洪量 (万 m3) 年份 洪峰流量 (m3/ s) 一日洪量 (万 m3) 三日洪量 (万 m3) 1932 1890 3583 5840 1980 1939 1210 2294 3739 1981 1956 134 279 619 1982 173 528 1024 1957 127 100 147 1983 414 754 988 1958 656 858 992 1984 117 1959 198 601 1277 1985 113 252 1960 196 180 488 1986 1961 167 382 575 1987 152 236 445 1962 264 437 850 1988 429 1039 1963 400 434 656 1989 1964 192 195 517 1990 1965 41 102 199l 55: 7 1966 329 237 408 1992 1967 43l 1184 1672 1993 1968 195 2ll 357 1994 142 1969 238 210 286 1995 115 542 1277 1970 214 452 498 1996 325 2177 3525 25 1971 12l 101 158 1997 1972 1998 160 311 385 1973 134 178 1999 109 1974 390 281 612 2020 197 169 235 1975 2ll 257 415 2020 1976 111 301 533 2020 120 1977 248 741 1110 2020 130 166 1978 233 639 1358 2020 1979 156 26l 606 2020 (2)豆罗断面设计洪水 利用上述豆罗断面 19562020 年实测洪水,并加入 1932 年和 1939历史洪水,且考虑 1996年洪水,经进行频率分析计算,线型采用 PⅢ型,由适线法适线结果见表 54,频率曲线如图。 050010001500202025003000频率(%)洪峰流量(m3/s) 1 2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5 98 99 计算值 采用值 均 值 168 1 68 Cv Cs/Cv 豆罗断面洪峰流量频率曲线图 26 豆罗断面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 表 54 项目 采 用 设 计 值 均值 Cv Cs/Cv % % 1% 2% 5% 10% 20% 洪峰流量 (m3/s) 168 2240 1960 1300 1040 697 461 254 一日洪量 (万 m3) 289 3860 3360 2240 1780 1200 793 437 三日洪量 (万 m3) 500 6680 5820 3880 3080 2080 1370 756 (3)西岁兴水库设计洪水 依据以上分析的豆罗断面设计洪水成果,按面积比推求西岁兴水。定襄县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近期改(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亩, 24500株;经济林更新改造 1310 亩。 包兰铁路: 新建防护林 亩,栽植树木 万株;22 抚育管护 630 亩, 56210 株;更新改造经济林 100 亩。 封育25200亩。 (1)灌区路段: 包兰铁路 (胜金关 — 迎水编组站)、中宝铁路(宣和镇何营村 — 南山台边坡),在完善现有铁路路基防护林带的基础上,对铁路沿线两侧未绿化地段 ,根据立地条件因地制宜 栽植 2
,项目严格按项目法组织施工,组建一个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设立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安全主任、主办施工员、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设备员、材料员、预算员各专业及材料试验等专业人员, 单位 总工程师担任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该工程的施工、技术、进度、安全、质量、材料、文明施工及消防等工作,对内统一指挥,全面 调动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工方案综述 设计概况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概述 施工降水 车站水文地质和降水方案设计 降水井构造 管井施工 降水监测与运行管理 16 围护结构及地基加固施工 钻孔灌注桩施工 止水帷幕施工 地基加固施工 冠梁施工 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顺序 基坑开挖方法 基坑支护 桩间网喷施工工艺 钢筋砼支撑体系施工工艺、方法 钢支撑体系施工工艺、方法 主体结构施工 接地网施工 垫层施工 底板(底梁)施工
样的风险。 近几年来,农民收入的增长极为缓慢,有时甚至会出现负增长,与其他迅猛发展的非农产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情形不但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且使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 农村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是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根源。 贫困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有可能转化为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农村贫困问题如果不及 时予以解决,就可能形成社会不稳定的诱发因素
空电缆时,同轴电缆不能承受大的拉力,要用钢丝绳把同轴电缆吊起来,室外电线杆的埋设一般按间距 40M 考虑 ,杆长 6M,杆埋深 1M。 室外电缆进入室内时,预埋钢管要进行防雨水处理。 架设架空电缆时,应将电缆吊线固定在电杆上,再用电缆挂钩把电缆卡挂在吊线上。 挂钩的间距宜为 ∽。 根据气候条件,每一杆档应留出余兜。 ( 7)需要钢索布线时,钢索布线最大跨度不要超过 30M,如超过30M
河南省尚正行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 20 / 150 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 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 房地产行丒景气庙方面, 2020 年以来以 7 月仹为分水岭呈现先跌后稳,前 8 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収投资增速仅 %一路下滑至 %,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更是由正转负;而由二仂年以来整个房地产行丒环境的好转,销售指标率先企稳反弹,企丒信心逐渐恢复, 8 月仹以后景气指标陆续触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