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领导力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安全的需要、地位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归属的需要、目标实现的需要。 群体发展成熟后,会形成其特有的文化和规范。 个体在群体中的表征包含到角色和地位两个参数。 角色,是指他人对于在群体内占据特定位置的个体 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人们对于一个个体的角色期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体的实际行为,当个体面对相互之间存在分歧的多种角色期待时,就会产生角色冲突。 地位指的是他人对于群体成员的层次进行的一种社会界定。 群体内,地位较高的成员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偏离群体规范的行为,他们比地位低的成员更能抵制群体规范的从众压力。 非正式群体稳定存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群体成员接受其在群体内的地位等级。 如果成员感到群体中存在不公平现象,就会引起群体内的失调状态,并导致各种各样的调整行为。 在群体成员的互动中,会产生协同效应和社会促进效应。 协同效 应指的是,两个个体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结果,不同于单个个体产生的作用之和。 社会促进效应指的是,在别人面前,个体效绩水平有提高或降低的倾向,群体情境更可能使社会促进效应发生。 群体容易产生群体思维和群体偏移的行为。 群体思维指的是,由于群体中从众压力的影响,严重抑制了那些不同寻常的、由少数派提出的或不受欢迎的观点。 群体偏移指的是,群体决策与群体成员的个人决策之间存在差异,这差异更多情况下使群体决策更倾向于冒险。 美国高级经理和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 (chester Z Barnard)认为非正式群体是“不属于正式 组织的一部分,且不受其管辖的个人联系和互相作用以及有关人们集体的总和。 ” ② 巴纳德认为非正式群体有三种积极影响:就一些容易引起争论和不 ① [美 ]斯蒂芬 P罗宾 斯著,孙健敏、李原译,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② 沈配功,现代管理学基础,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年。 7 便在正式渠道提出的难以确定的事情、意见、建议、怀疑等在成员间交换意见;通过协作意愿的协调,维持正式组织内部的团结;第三,维护个人品德、自尊心,并抵制正式组织中的不良影响,以维护个人的人格和感情。 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 G G Homas)对非正式群体的研究侧重于群体的结构功能上。 他认为,任何一个群体中,都存在相互联系的三个组成要素:活动、相互作用和情感,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 他在 1955 年发表的《人类群体》一书中,提出了更完整的群体系统模式,在上述三者的基础上,加入了群体规范一项,合称为群体的四要素。 ① 社会心理学家比昂和英莱诺的研究侧重于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功能。 他们指出,这种存在于正式组织中的“非正式的”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是社会促进因素的“整合体”。 如果不考虑这种“非正式的关系”,在集体的功能上就会出现不和谐、怠惰和各式各样的冲突。 ② 二、关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研究 在国外的研究中,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对非正式群体做过关于人际关系方面的研究。 他的研究以哈佛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记录 了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这段时间中的人际关系结构。 研究发现人际结构存在以下特点:第一,群体中人际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随着时间、情境、地点的变化而变化,从头到尾维持良好关系的人只是极少数;第二,在群体形成初期,富于外表吸引力的成员具有优势。 但相互熟悉后其吸引力将减少,优势将会被其他人取而代之,这些人往往具有内在素质的吸引力;第三,在群体形成初期,建立了不少四人以上的小群体;等到大群体稳定后,则以二人小群体的结合居多;第四,随着时间的消逝,由于人与人之间相互日益了解,人际结构变化越来越复杂。 最初的结合群可容 纳各种特征的人,结合群内人的个性呈多样性,最后的结合群往往是排除了多样性而变得单一化;第五,群体内有少数孤立者,他们既不主动参加其他结合群,一些结合群也不主动联系和容纳孤立者。 ③ 我国最早对非正式群体的研究源于工厂,在一段时间内对其的研究也多是集中在企业,后来才由工厂、企业逐渐扩展到行政机构、部队、学校等领域。 八十年代末期,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开始引起我国教育工作者、社会心理学家的关注。 之后,关于非正式群体的研究逐渐丰富起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逐渐在增大。 2020 年,吴康宁教授的学生朱红枫,对一个职校班 级的非正式群体状况进行了 ① 俞文钊,管理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9 年。 ② 林秉贤,社会心理学,群众出版社, 1985 年。 ③ 郑全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8 研究。 他在研究中采用了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 他在研究中归纳出非正式群体的特征有:感情色彩重、结构不稳定、形成具有自发性、形成独特的行为规范、领袖具有权威性、信息灵敏等。 ① 2020 年,西南大学吴姝对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做过系统研究。 她认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可按性质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三种。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可归纳为情感、兴趣、志向、业缘、地缘、利益、公益这七种,其中因情感而结成的非正式群体的凝聚力最强。 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娱乐等五个方面。 非正式群体对 大学生有一定积极作用:激励个体行为、满足需求、促进目标实现、形成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等等;当然, 也有一定消极作用:导致言行偏差、干扰正式群体、影响教学秩序等。 ② 2020 年,重庆大学杨峰、陈重旭经过相关研究,指出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学术型、信仰型、友谊型、娱乐型和利益型。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拥有多层次的需要、大学生个体偏好以及现有学生正式组织的不完全性。 ③ 而此后关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研究,多以经验分析为主,缺少实证研究,且研究内容也基本局限于对群体的形成、群体类型、群体特点的总结。 鲜有 深入内部针对核心人物展开的研究。 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相关研究 对于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在相关研究中都会有所提及,例如重庆大学杨峰、陈重旭在研究高校中非正式组织特点时指出,在非正式组织中核心人物具有较强号召力。 他们认为, 学 生 非 正式 组 织 中 核 心 人 物 是在该 组 织 形成 和 活 动过程中 依靠 个人 能 力、 水平 、修 养 、 威 信 等内在影响 力 自发 形成 的, 他 们 并不 主 要 依靠 物 质 手 段进行 领 导和 控 制,而是 主 要 依靠 个人 感 召 及 精神 上的 奖励 或 惩罚 , 核 心 人 物 是 组 织中的 成员 公认 的 、 信 服 的,因此对 其 他 成员 具 有很 强 的 号 召 力。 识 别 非 正式 组 织 的领 袖 是 识 别 非 正式 组 织 的重要 环 节。 非 正式 组 织 中 核 心 人 物 的 意 志 和 行 为,对 非 正式 群 体 的 目标 和 规范 均 具 有 决 定性影响,因此 抓 住 核 心 人 物 是有 效 开 展 对 非 正式 组织教育 管 理 工作 的重要 突 破 口。 核 心 人 物 相对于 组 织 中的 其 他 成员 而 言 更 易 被 外界所了 解 ,在 组 织 中能 力强、 威 信 高 、 对 成员 的影响 力大 , 做 好 核 心 人 物 的 工作 , 其他 成员 的 工作 往往 迎 刃 而 解 ,因此对 教育 管 理 好 非 正式 组 织 能 起 到 事 半 功 倍 的 效 果。 ④ ① 朱红枫,非正式群体状况及班级管理策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2020 年。 ② 吴姝,论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教育引导,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0 年。 ③ 杨峰、陈重旭,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现状及 对策探讨,中国商界, 2020 年第 11 期。 ④ 杨峰、陈重旭,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现状及对策探讨,中国商界, 2020 年第 11 期。 9 但是,一般相关研究中提到的往往只是作为非正式群体的一个存在特点,或是作为对非正式群体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 对于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偏偏是他 成为核心;这一个体有什么特点;他有怎样的处事风格;他又是怎样领导群体的。 这些问题一直都没有相关针对性的研究,更不用说针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了。 1995 年第 11 期的《青年研究》上刊登了范开明的“士兵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角色”一文,可以算是对核心人物的一个初探。 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人民解放军士兵非正式群体核心的角色期待。 ① 该研究方法可以借鉴运用到 本研究中。 四、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领导力的相关研究 领导力理论起源于早期美国功能主义心理学,兴起于 20 世纪初的“伟人”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是那些异 乎寻常的杰出人士改变了人类历史。 关于领导力研究的发展历史,美国管理学家约翰安东纳基斯的《领导力的本质》一书中作了比较详尽的梳理。 他将管理学领导力理论大致分成了八个学派,分别是:特质学派、行为学派、情境学派、权变学派、相对学派、信息处理学派、怀疑学派和新型领导力学派。 ② 本研究用到了其中的特质学派和情境学派的理论。 特质学派的观点认为某些特质把领导者和非领导者区别开来,研究者们因而十分重视对与领导力有关的个体差异的特征研究。 然而由于许多领导力研究学者对研究发现做出了非常悲观的解释,特质研究受其影响而一度中断。 直 到 30 年后, Lord, De Vader 和 Allliger( 1986)对 Mann的数据资料进行了重新分析,发现智能与领导力是紧密相关。 近来,特质理论的研究发现,一般领导者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质,如自信、谦逊、诚实可靠、外倾、果断、情绪稳定、热情、幽默感、温情、顽强承受挫折等。 ③ 美 国心理学家 R B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归纳为 16 个维度 ,即: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求新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其认为,这 16 种各自独立的特质是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源,通过研究这 16 项特质和情境的关系,可以预测个体在具体情境中的行为。 ④ 而且每个人身上都具备这 16 种特质,只是在不同人身上程度不同。 ⑤ 与领导力理论特质学派相对,行为学派的研究则主要侧重于对领导者表现行为及对待追随者方式的分析上。 研究者基本确定了领导力的两个层面,即关怀结构(以 ① 范开明,士兵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角色,青年研究, 1995 年第 11 期。 ② 以下对各学派的介绍大多参考自: [美 ]约翰安东纳基斯、安纳 T茜安西奥罗、罗伯特 J斯滕伯格编,柏学翥、刘宁、吴宝金译,领导力的本质,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年。 ③ [美 ]安德鲁 J杜伯林著,王垒译,领导力,中国市场出版社, 2020 年。 ④ R B Cattell,“ Personality Pinned Down”, Psychology Today, July 1973, ⑤ 彭 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10 雇员为中心的领导)与激发结构(以生产为中心的领导)。 行为学派的理论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已经被其他理论所吸收,逐渐演变成权变学派、情境学派等理论。 领导力理论的情境学派认为,领导力不是赋予在个人身上的,它是整个情境的功能,一个人在某个情境 中是领导者,到别的情境中就未必是领导者,实际情境能够引发或约束领导力。 与情境相关的因素包括领导者所在层级、组织特征、文化背景、领导者与追随者性别等,还有研究者把情境因素归结为员工职位、组织环境、外部环境、时间因素等。 现今的领导力研究者大都从特质学派和行为学派(后来发展演变出情境学派、权变学派等)的二元对立中解脱出来。 他们认为,领导者确实具有一些非领导者所没有的品质和品德,并且情境也确实影响领导力的发挥。 可以说,特质是个体成为领导者所应具备的内因,而情境则是促成领导力的外因。 领导力理论的权变学派的兴起应归 功于 Fiedler。 他提出,领导者与成员关系、任务结构,以及领导者职位权利等会决定实践中不同领导力的效率。 另一个著名权变理论是 House 创建的,他重点考察了领导者采取不同方式使追随者达到目标,即在领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领导力理论的相对学派的根据是“垂直二元联接理论”以及“领导者与成员交易理论”。 该学派的理论描述了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关系,发现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高质量的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而低质量的关系是建立在履行合同义务的基础上,高质量的关系比低质量的关系会产生更好的领导结果。 这一学派研究的 成果很丰富,但人们对这一领域表现出的兴趣却不大。 关于新型领导力学派,其中又分成了很多小学派,在此不作赘述。 目前很活跃的领导力理论有特质学派、情境学派、信息处理学派,权变学派和相对学派关注较少,而行为学派和怀疑学派现在已经基本不活跃了。 我国对于领导力的研究,并没有建构出相应成熟的理论,大都是搬用国外的这些领导力各学派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或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王蕾关于领导力人格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领导力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对男女消费者来制定不同的打着方式。 男顾客则发一张可以打折的 VIP 卡,女顾客则发一张积分卡,可以用来兑换毛绒公仔或是新品蛋糕之类的奖品。 蛋糕作为食品的一种,安全卫生方面消费者尤为看重。 蛋糕店可以将自己的蛋糕制作室做成用玻璃围城的全透明房间,让顾客可以清楚地看清蛋糕的制作过程及材料的使用,以确保制作过程的卫生性、透 明化。 消费者对于包装并不是太看重,所以蛋糕店在一般情况下不用采用花哨
放片石数量不宜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 20%控制。 ( 8)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移动时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倍,与侧模距离保持在 5 至 10cm 左右。 ( 9) 砼浇筑要连续进行。 因故中断时,其间断时间间隔应小于前次浇筑砼的初凝时间。 确 因施工工艺或其他原因必须预留施工缝时,施工缝应按规范要求采取处理措施(如先清洁表面,打毛,在浇筑一层高标号砂浆,然后再继续浇筑等)
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冷藏有保持鲜枣中维生素 C 的效果。 大枣的有机营养矿物质元素和多种维生素 四川理工学院毕 业论文 第一章 绪论 4 表 (%) 项目 范围 项目 范围 粗蛋白 还原糖 粗脂肪 总糖 粗纤维 其它 果酸 水份 氨基酸 表 大枣中矿质元素含量 元素 范围 元素 范围 N(%) Fe(ppm) P(%) Mn(ppm) K(%) Cu(ppm) Ca(%) Zn(ppm)
致程度越严重 ) ( 2) 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通常由实际经验给定的,如下表 随机一 致性指标 RI 的数值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RI 0 0 ( 3)一致性比率指标 : RICICR ,当 CR 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则 对应 的特征向量可以作为排序的权重向量。 如果检验指标不通过,则需要重新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因此
能是因为对网购的了解度和参与度不足是大学生共同的特征,男女大学生对网购的了解度、参与度和购物种类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基本上男女生都了解网购,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在有需要的时候才进行网购的。 而在购买金额方面,则总体普遍集中于100~300元,购买的金额与上述所说的大学生主要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类型相吻合。 男女生对比分析看出普遍人群都集中在300元以内,然而最明显的不同点是
实施条件 (一)人员条件 项目负责人情况 姓名: 性别: 男 年龄: 职务: 职称: 学历:硕士研究生 专业: 联系电话: 传真: Email: 相关工作业绩: 教学科研主要经历: XXXX 男 1954 年 8 月生于湖北省宜昌市。 1978 年毕业于华师物理系,后录取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攻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于 2020 年毕业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