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迷茫现象调查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需要。 因此,近些年美国也开始借鉴中国的教育方式,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扩大本土科学家所占的比例。 当然,美国这个例子可以算是西方国家的一个缩影,也就是说在教育这个问题上,国外的关注度要高于国内。 在西方,大学可以申请,但是毕业门槛比较高,换句话说就是:容易入学但不容易毕业。 但是在中国恰恰相反,入门难,毕业容易。 在我看来,西方的这种方式可以很好避免学生在大学里厮混。 再看看中国的学生,苦读十年。 但是一旦考入大学,就立马没了约束,人性的弱点懒惰便一览无余。 总的来说,国外比国内更加重视教育,而且在起初时的模式也比较健康。 所以,在我看来,西方的有些教育模式,还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主要是通过从前人的文献中搜集一些关于大学生迷茫的资料,并结合对当代大学生迷茫的问卷调查来观察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现状。 然后,在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大学迷茫所产生的问题。 最后针对这些现状和问题,提出一些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案或者建议。 2.研究方法 ( 1)调查研究法 因为本篇论文的被研究者是大学生这个群体,群体数量众多,所以方便用调查研究法来收集信息,而且作为大学生一员,我清楚这种迷茫的感觉,所以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也有很大便利之处。 另外,调查研究法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一种调查方法,形式简单,易于实施,方便收集信息。 而且,对于大学生迷茫的原因,也是具体明确的,种类也限制在集中可能之中,符合问卷调查特点。 ( 2)文献研究法 本篇论文研究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但是本人也是大学生中的一员,因此会有很多的局限性。 通过对历史前人的研究,不仅可以学到很多,而且可以弥补很多自身的局限。 还有 就是,通过文献研究可以扩大知识层面,丰富研究内容,使研究更具有说服性。 文献研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较少工作量。 避免不少麻烦,也可以使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可以说,通过文献研究法可以起到一种“小组讨论”的效果。 让研究避免漏掉一些重要的因素。 (二)理论基础 角色扮演理论 1935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米德第一次将角色这一词运用到社会学的领域,随着后来的不断的发展和丰富,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角色扮演理论”角色扮演理论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扮演环境中的不同角色来学习和运用不同的行为方式的能力,然后来了解社会中不同的行为方 式和法则,最后顺利完成社会化。 角色扮演是社会化的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扮演不同的社会中的角色可以让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而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活动范围几乎就是在学校周围,活动的方式基本是图书馆看书,或者网吧打游戏,活动地点基本上只有宿舍、教室、图书馆、这些校园内范围。 所以可以看出这样的社会化是不健康的。 研究“角色扮演理论”可以很好的帮助理解当代大学生的迷茫现象的原因。 也能从理论的研究中得到一些启示,从而找到处理方案。 而且,在中国这个家族式的聚居方式中,一般父辈的行为会对子代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因此,应用“角色扮演理论”可以很好的帮助解决问题。 另外,上文中谈及到大学生没有得到正常“社会化”这一问题。 也可以通过研究“角色扮演理论”来帮助大学生顺利地完成最终的社会化。 总而言之,大学生之所以迷茫,和角色扮演有着重要的关系,所以角色扮演理论,无论是在问题研究上,还是问题解决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这项理论,对于本篇论文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精神分析理论 大学生的迷茫,更多的是存在于心理状态上。 就此,可以引出精神分析理论来帮助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迷茫。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以及性本能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很好地帮助释义学生的一些行为,也可以帮助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因为中国学生的特殊性,导致在中国很多时候心理调查不容易进行,所以很难去看展一些康复治疗。 但是可以根据这个理论,初步解释一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而进行下一项研究。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有着相当广泛的运用,而且对心理学界影响着近一个世纪,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石。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1.大学生 “大学生”以下的解 释是我们参考百度百科的,是指受过大学教育的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 本文研究的大学生,根据研究的范围,特指全日制的,在读的本科学生和专科学生。 2.迷茫 “迷茫”讲的是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常常用来形容生活或者工作不知道如何进展没有方向,前方的道路虚无缥缈。 而本文中的迷茫也是用来指大学生在校期间不知道如何顺利度过大学期间,对未来的发展感到没有方向,并且不知道自己该从哪方面努力。 3.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某一个环境中,通过向周围人或事物的模仿学习,然后逐渐适应这个环境的过程。 一般来讲,社会化通常是伴随人类一辈子的一个过程。 本文所描述的社会化仅仅限于大学到社会这段期间,因为大学期间没有得到正常的社会化,从而使大学生在进入社会的时候感到非常的不适应。 三、当代大学生迷茫的调查分析 通过对中原工学院在校生随机的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的分析,首先,从中原工学院学生的生活现状着手,通过他们的日常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现实举动。 然后再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分析,通过对大学生对迷茫的看法,可以最直接的得出他们真正需要什么,也是我们后面采取对策最直接有效的依据。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根据调查显示,被调查者男女比例为 2:3,性别比例倾向女生,因为问卷调查采取校园随机抽取,可以看出女生较男生更爱外出活动。 另外,从表 1中可以看出被调查者中大三大四偏多,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迷茫的状况,因为高年级的学生体会会 更深一些。 此外,调查中女生普遍愿意接受调查,而男生则有一部分人拒绝填写调查问卷,这也是造成女生比男生多的原因。 所以可以看出,女生更敢于接受事物,而男生则有些抗拒。 具体数据见 (表 1) 表 1 性别与年级分布 性别 年级 男性 女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人数 (人 ) 90 134 28 53 67 76 占百分比 (%) 40 60 30 (二)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 对于大学课余时间的利用首先要清楚大学生课余时间多少的情况,根据表 2显示,有将近 85%的学生有丰富的课余时间。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一般的大学生学习任务不是很重,有大量的可利用时间投入自己喜欢的事情上,那么这部分时间的利用情况基本可以反映出一个学生在校期间的勤奋努力的状况。 具体数据见 (表 2) 表 2 一天课余时间 不多,课程多课后任务大 有时间,但过于零散 有时间,一天 5 个小时 人数 (人 ) 34 120 70 占百分比 (%) 15 那么,大学生既然拥有如此多的课余时间时间,就表明对于一位普通的学生来讲,这部分时间将会对他影响很大。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约有 46%的同学将课余时间浪费在游戏,和在寝室中。 去图书馆学习的同学却不足 20%。 可以看出,在大学中大部分的学生已经不再重视学习,而其中又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将丰富的课余时间浪费掉。 具体数据见 (表 3) 表 3 课余时间的用途 图书馆 网吧打游戏 运动、比如篮球、乒乓球 宅在寝室 培养兴趣 人数 (人 ) 45 48 36 78 17 占百分比 (%) 20 35 (三)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满意度 很多高中生努力的原因,源于对大学的向往。 但是他们却不曾想过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数据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大学校园生活不符合高中时期对大学的期待,而对自己的大学生活状态表示很满意的,只占 28%。 另外,还有学生几乎从未思考过这种问题,这部分学生只占 18%。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目前,大学校园生活方式不能满足高中生的期望,而且在进入大学的时候没有一个良好的过渡期,使得多数学生不满意自己的状态。 详细数据见(表 4) 表 4 现在的校园生活是你高中想要的大学生活吗。 和我想的不一样 嗯,我们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人数 (人 ) 120 63 41 占百分比 (%) 54 28 18 为了更为直接的表现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感受,调查中也有一条直观的调查,结果是有 40%的学生对校园生活满意,其余的则是不满意和没有感觉。 可见,虽然大学是所有学生心中的象牙塔,但是象牙塔的生活并不能让所有的学生满意。 具体数据见(表 5) 表 5 你对现在的校园生活满意吗。 满意 不满意 还行,一般 人数 (人 ) 90 74 60 占百分比 (%) 40 33 27 (四)大学生对未来的规划 大学生对未来的发展的不关心,这一点非常令人伤脑筋。 数据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 %的学生为自己做了未来的规划,而剩下的近 76%人数中都是没有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道路的,其中有 %的学生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这个结果非常值得引起人们的注意,大学生对未来没有方向就直接的造成了在大学期间漫无目的混日子。 可见,在大学期间学校还要担起责任,将大学生职业规划作为重点教学任务抓起来。 具体数据见(表 6) 表 6 你对你的大学有清晰的规划吗。 做过规划,清楚未来 没有规划,感到不知所措 不清楚该如何度过大学 完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人数 (人 ) 55 76 52 41 占百分比(%) 34 23 对此,我提出了一个假设:假如让你大学重新来过,你会如何度过。 结果,有 35%的学生认为自己还会保持目前的现状不变, 12%的学生仍然表示不知道,只有大约 11%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充实,另外有大约 41%的学生表示不会像现在一样浪费时光。 于是得出,半数以上的学生感到自己在虚度大学的光阴。 详细数据见(表 7) 表 7 你对你的大学有清晰的规划吗。 现在很充实,不需要假如 我会努力,不再浪费时光 估计还会和现在一样 我不知道 人数 (人 ) 25 93 79 27 占百分比 (%) 11 12 (五)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看法 学生是否喜欢本专业,成为了影响迷茫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根据问卷的数据,学生中有大约 60%左右,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满意或很满意,但是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