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液压实验台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阶段的负载 F=22105N,按此计算 A1 则 2232551**8*2110*40 22105211 cmmmpp FAb 液压缸直径 cmcmAD *44 1 由 A1=2A2 可知活塞杆直径 cmcmDd * 按 GB/T23481993 将所计算的 D 与 d 值分别圆整到相近的标准直径,以便采用标准的密封装置。 圆整后得 D=9cm,d=。 按标准直径算出 22221 cmcmDA 2222222 )(4)(4 cmcmdDA 计算液压缸各工作阶段的工作压力、流量和功率 根据液压缸的负载和速度以及液压缸的有效面积,可以算出液压缸工作过程各阶 段的工作压力、流量和功率,在计算工进时背压按 Papb 510*8 代入,快退时背压按 Papb 510*5 代入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列于下表 2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2 表 2 液压缸所需的实际流量、压力和功率 工作循环 计算公式 负载 F/N 进油压力Pj/Pa 回油压力Pb/Pa 所需流量L/min 输入功率 P/kW 快进 qpPvAqAApFpjbj112 1053 510* 510*8 13 工进 qpPvAqAApFpjbj112 22105 510* 510*8 快退 qpPvAqAApFpjbj211 1053 510* 510*5 液压 泵的参数计算 由表 2 可知工进阶段液压缸工作压力最大,若取进油 路总压力损失Pap 510*5 ,压力继电器可靠动作需要压力差为 Pa510*5 ,则液压泵最高工作压力 PaPappP p 5551 10**)(10*5 ,因此泵的额定压力可取 PaPaP r 55 10*6110** 。 由表 2 可知,快进快退时液压缸所需的最大流量是 13L/min,则泵的总流量为 m in/ in/13* LLq p 。 即大流量泵的流量 min/ Lqp 。 根据上面计算的压力和流量,查产品样本,选用 YB16 型定量 叶片泵,该泵额定压力 ,额定转速 min/960r。 电动机的选择 泵的流量 smsmq /10*)60/10*16( 3333 。 下面分别计算三阶段所需的电动机功率 P。 快进 压力油进入液压缸大腔,大腔的压力 PaPP j 510* ,查样本可知泵的出口压力损失 Pap 510*。 于是计算可得泵的出口压力 PaPp 510*(总效率 )。 电动机功率 WqPP p 10**10* 351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3 工进 考虑到节流阀所需最小压力差 Pap 51 10*5。 压力继电器可靠动作需Pap 52 10*5。 因此泵的出口压力 PapppP p 521 10*。 (泵的总效率 )。 电动机功率 WqPP p 5 765 10*0 66 *10* 352 快 退 类似快进可知,泵的出口压力 PaPp 510*18 (总效率 )。 电动机功率 WqPP p 953 10**10*18 353 。 综合比较,快退是所需功率最大。 据此查样本选用 Y90L6 异步电动机,电动机功率。 额定转速 910r/min。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4 6 液压元件的选择 液压阀的选择 根据液压阀在系统中的最高工作压力与通过该阀的最大流量,可选出这些元件的型号及规格。 本设计中所有的额定压力都为 ,额定流量根据各 阀通过的流量,确定为 10L/min, 25L/min 和 63L/min 三种规格,回路所有元件的规格型号列于下表 调压回路 液压元件明细表 序号 元件名称 最大通过流量 /L178。 min 型号 0 双联叶片泵 16 YB16 1 先导性溢流阀 16 DB10Y 2 节流阀 MG10G 3 远程调压阀 16 DBT 减压回路液压元件明细表 序号 元件名称 最大通过流量 /L178。 min 型号 1 溢流阀 16 Y10B 2 减压阀 16 DR5DPYM 3 单向阀 16 I25B 进 油节流调速回路液压元件明细表 序号 元件名称 最大通过流量 /L178。 min 型号 1 节流阀 MG10G 2 溢流阀 16 Y10B 采用行程阀的速度换接回路液压元件明细表 序号 元件名称 最大通过流量 /L178。 min 型号 1 行程阀 8 ZCTT 2 节流阀 MG10G 3 单向阀 16 I25B 4 电磁换向阀 32 4SE10Y20 调速阀串接的速度换接回路液压元件明细表 序号 元件名称 最大通过流量 /L178。 min 型号 1 调速阀 Q10B 2 调速阀 Q10B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5 3 二位二通电磁阀 22D163BH 4 溢流阀 16 Y10B 调速阀并联的速度换接回路液压元件明细表 序号 元件名称 最大通过流量 /L178。 min 型号 1 调速阀 Q10B 2 调速阀 Q10B 3 二位三通电磁阀 WE10A 4 溢流阀 16 Y10B 采用顺序阀的顺序动作回路液压元件明细表 序号 元件名称 最大通过流量 /L178。 min 型号 4 单向顺序阀 16 HCT2 5 手动换 向阀 32 4WMM10C 采用压力继电器的顺序动作回路液压元件明细表 序号 元件名称 最大通过流量 /L178。 min 型号 4 三位四通电磁阀 32 4WE10E30/A 5 溢流阀 16 Y10B 6 压力继电器 DP163B 采用三位换向阀的卸载回路液压元件明细表 序号 元件名称 最大通过流量 /L178。 min 型号 1 溢流阀 16 Y10B 2 三位四通电磁阀 32 4WE10E30/A 3 单向阀 16 I25B 采用溢流阀的卸载回路液压元件明细表 序号 元件 名称 最大通过流量 /L178。 min 型号 1 先导性溢流阀 16 DB10Y 2 二位二通电磁阀 16 22D163BH 用顺序阀的平衡回路液压元件明细表 序号 元件名称 最大通过流量 /L178。 min 型号 1 溢流阀 16 Y10B 2 三位四通电磁阀 32 4WE10E30/A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6 3 单向顺序阀 8 HCT1 用液控单向阀的锁紧回路液压元件明细表 序号 元件名称 最大通过流量 /L178。 min 型号 1 溢流阀 16 Y10B 2 三位四通电磁阀 32 4WE10E30/A 3 液控单向阀 16 SV20G 4 液控单向阀 8 SV20G 根据选定的液压阀的连接油口尺寸确定管道尺寸。 液压缸的进、出油管按输入、排出的最大流量来计算。 由于本液压台快进快退时,油管内通油量最大,其实际流量为泵的额定流量的两倍达 32L/min,则液压缸进、出油管直径 d 按产品样本,选用内径为 15mm,外径为 19mm 的 10 号冷拔钢管。 油箱是用钢板焊成,大型的油箱则用型钢作成骨架,再在外表焊上钢板。 油箱的形状一般是方形或长方形的,为了便于清洗油箱内壁及箱内滤油器,油箱 盖板一般都是可拆开的。 设计油箱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壁板:厚度一般为 3~4mm;容量大的油箱可取 4~6mm。 对于大容量的油箱,为了清洗方便,也可以在油箱侧壁开较大的窗口,并用侧盖板紧密封闭。 底板与底脚:底板应比侧板稍厚一些,底板应有适当斜度以便排净存油和清洗。 油箱的底部应装设底脚,底脚高度一般为 150~200mm,以利于通风散热及排出箱内油液。 顶板:顶板一般取得厚一些,为 6~10mm,若泵、阀和电机安装在油箱顶部时,顶板厚度应选大值。 顶板上的元件和部件的安装面应经过机械加工,以保证安装精度。 为减少机 加工工作量,安装面应该用形状和尺寸适当的厚钢板焊出。 隔板:油箱内一般设有隔板,隔板的作用是使回油区与泵的吸油区隔开,增大油液循环的路径,降低油液的循环速度,有利于降温散热、气泡析出和杂质沉淀。 隔板一般沿油箱的纵向布置,其高度一般为最低液面高度的 2/ 3~3/ 4。 有时隔板高于液面,在中部开有较大的窗口并配上适当面积的滤网,对油液进行粗滤。 油箱的最下面有个汽油浮子。 油面高的时候浮子就浮上来,拉动固定死的一个连杆指针向上,指针压着一个类似于台灯开关的一个东西,指针越高,电阻越小,油表显示就是满的。 指针越低。 电 阻加大,油表就下降。 如果油表显示不准确的话,可以把油箱翻过来拆下来,自己用手折一下就好了。 副油箱实际就是油箱开关上的一个高底管子。 正常状态下开主油箱的时候,油是上面的那根高管子流出来的。 高管子开口要高些,油流不进去了,就要开副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7 油箱。 开关扳上去,高管子的通道关闭,低管子通道打开。 就又有油流出来。 如果开关设计得比最底油面高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副油箱烧得跑不动了,但是一摇还是有油的情况。 油箱的功用 油箱在液压系统中功用是储存液压系统所需的足够油液,散发油液中的热量,分离油液中气体及沉淀污物。 另外对中小型 液压系统,往往把泵装置和一些元件安装在油箱顶板上使液压系统结构紧凑。 油箱有总体式和分离式两种。 总体式油箱是与机械设备机体做在一起,利用机体空腔部分作为油箱。 此种形式结构紧凑,各种漏油易于回收。 但散热性差,易使邻近构件发生热变形,从而影响了机械设备精度,再则维修不方便,可减少油箱发热和液压振动对工作精度的影响,便于设计成通用化、系列化的产品,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对一些小型液压设备,或为了节省占地面积或为了批量生产,常将液压泵 —— 电动机装置及液压控制阀安装在分离油箱的顶部组成一体,称为液压站。 对大中型液压设备 一般采用独立的分离油箱,即油箱与液压泵 —— 电动机装置及液压控制阀分开放置。 当液压泵 —— 电动机安装在油箱侧面时,称为旁置式油箱;当液压泵 —— 电动机安装在油箱下面时,称为下置油箱(高架油箱)。 通常油箱用 ~5mm 钢板焊接而成。 油箱的构造与设计要点 1) 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量,以保证系统工作时能够保持一定的液位高度;为满足散热要求,对于管路比较长的系统,还应考虑停车维修时能容纳油液自由流回油箱时的容量;在油箱容积不能增大而又不能满足散热要求时,需要设冷却装置。 2) 设置过滤器。 油箱的回油一般都设置系统所要求的过滤精 度的回油过滤器,以保持返回油箱的油液具有允许的污染等级。 油箱的排油口(即泵的吸口)为了防止意外落入油箱中污染物,有时也装设吸油网式过滤器。 由于这种过滤器侵入油箱的深处,不好清理,因此,即使设置,过滤网目也是很低的,一般为 60mm 以下。 3) 设置油箱主要油口。 油箱的排油口与回油口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远些,管口都应插入最低油面之下,以免发生吸空和回油冲溅产生气泡。 管口制成45176。 斜角,以增大吸油出油的截面,使油液流动时速度变化不致过大。 管口应面向箱壁。 吸油管离箱底距离 H≥ 2D( D 为管径),距箱边不小于 3D。 回油管离箱底 距离 h≥ 3D。 4) 设置隔板将吸、回油管隔开,使液流循环,油流中的气泡与杂质分离和沉淀。 隔板结构有溢流式标准型、回流式及溢流式等几种。 另外还可根据需要在隔板上安置滤网。 5) 在开式油箱上部的通气孔上必须配置空气滤清器。 兼作注油口用。 油箱的注油口一般不从油桶中将油液直接注入油箱,而是经过滤车从注油口注入,这样可以保证注入油箱中的油液具有一定的污染等级。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8 6) 放油孔要设置在油箱底部最低的位置,使换油时油液和污物能顺利地从放油孔流出。 在设计油箱时,从结构上应考虑清洗换油的方便,设置清洗孔,以便于油箱内沉淀物的定期清理。 7) 当液 压泵和电动机安装在油箱盖板上时,必须设置安装板。 安装板在油箱盖板上通过螺栓加以固定。 8) 为了观察向油箱注油的液位上升情况和在系统中看见液位高度,必须设置液位计。 9) 按 GB/T3777—— 1983中 3a规定:“油箱的底部应离地面积 150mm以上,以便于搬移、放油和散。多功能液压实验台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面波,变成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波,称为偏振光。 偏振光只能通过相应方向的偏振玻璃,如果偏振玻璃的偏振方向和偏振光线的有一定的夹角,就会减弱偏振光强度,甚至偏振光无法通过。 如果大家对这方面有兴趣,可以参阅有关的大学物理书籍。 夹住液晶的两片偏振玻璃,假设为 a、 b,他们的偏振方向会设置为 90 度夹角。 光线通过 第一片偏振玻璃 a 后,假设这 X 方向偏振,通过液晶后,液晶通电流之后
_h:out std_logic_vector(3 downto 0))。 end entity。 24 architecture behav of trans is signal m,n:integer range 9 downto 0。 begin m=num/10。 n=num rem 10。 num_l=conv_std_logic_vector(n,4)。
图 31单片机 STC89C52引脚图 引脚功能简介: 单片机的 40个引脚大致可分为 4 类:电源、时钟、控制和 I/O 引脚。 电源 ( 1) VCC— 芯片电源,接 5V; ( 2) VSS— 接地端; 时钟 XTAL XTAL2:晶体振荡电路反相输入和输出端。 控制线 (1)ALE/PROG:地址锁 存允许 /片内 EPROM 编程脉冲 ALE 功能:用来锁存 P0 口送出的低 8位地址
N Y N Y N Y 图 42 键盘扫描模块程序流程图 (3)判断按键是否释放。 首先要计算出闭合键的键值,然后对按键判断是否释放。 如果按键释放就等待;如果键已经释放,那么就再延时消抖。 (4)命令处理。 输入闭合键的键值后,程序自动实现该键已经设定的功能。 开始 是否有键按下 消抖 确实有键按下 判断并计算键号,执行相应命令 按键是否释放 返回 第四章 计算器的软件系统设计 16
大批量产品开发。 半定制 ASIC 芯片的版图设计方法有所不同,分为门阵列设计法和标准单元设计法,这两种方法都是约 束性的设计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简化设计,以牺牲芯片性能为代价来缩短开发时间。 可编程逻辑芯片与上述掩膜 ASIC 的不同之处在于:设计人员完成版图设计后,在实验室内就可以烧制出自己的芯片 ,无须 IC 厂家的参与,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 4 可编程逻辑器件自七十年代以来,经历了
波使之成为直流电,供给微小型无线充电设备电池 ,即完成充电过程 (如图 21)。 电磁感应的缺点是传输距离短,随着距离的增加,电损耗会变得很大。 图 21 电磁感应 华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5 发射端 为适应市场满足各种电子产品的无线充电需求,方便不同客户的产品应用,现大量推出全系 列的无线充电供电芯片,用此芯片设计的电路接收最大可输出800mA以上电流 ,通常 5mm距离持续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