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色。 仅在 1孔可见到,厚约 ,流塑。 第 ④ 层:淤泥。 呈黑色,流塑。 含大量有机质,有臭味。 仅在 1孔见到,厚度约。 第 ⑤ 层:粉质粘土。 呈灰黄色,仅在 1孔见到,厚约 ,夹有粉砂薄层,流塑。 第 ⑥ 层:粘土。 呈黄黑色,各孔均可见到,没有钻透,据调查厚度在 10m以上。 土质均匀,可塑 ~硬塑。 场区地下水属潜水,初见水位在 ~,稳定水位在 ~。 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位随季节变化,无侵蚀性。 根据钻探及室内土工实验的情况分析,第①层杂填土不宜用作建 筑物地基。 建议把基础埋置在强度较高的第②层粉质粘土或第⑥层粘性土中。 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分别为: 第②层: fk=260kPa 第⑥层: fk=270kPa 建议: 基础设计采用两种方案,即浅基础和桩基础。 基础形式可采用柱下杯口单独基础、柱下现浇独立基础、沉管灌注桩基础或预应力管桩基础。 设计桩基时不宜采用大直径 7 桩(如大直径灌注桩),而宜采用小直径桩(如预应力管桩)。 在桩基础设计时,桩径或边长建议取值范围为 300~ 600mm,即同学们可以选择桩径(圆桩)或边长(方桩)为 300mm、 400mm、 500mm、 600mm,根据具体的设计计算要求从上述范围中选择合理的桩径或边长。 钻探点布置见图 23,地质剖面见图 24~图 26,土工试验成果见表 21,地质柱状图略。 报告人 : XXX X 年 X 月 X 日 ⅡⅢ m22 .0 m118 .0 m5ⅠⅢ16 .5 m227 .0 m钻孔编号4Ⅰ11 .5 mⅠ 地质剖面编号车间位置钻孔深度11 .5 m3图例钻孔位置后侧前侧11 .5 m4611 .5 mⅠⅡ15 .0 m33 .0 m 图 23 地质钻孔平面布置图 8 ①⑥②438 .302454 .50442 .40454 .403443 .304454 .80轴线位置8图 24 I— I 地质剖面 10 ⑥432 .30⑤④1①③454 .30②436 .60⑥5454 .60①443 .60454 .806轴线位置8 图 25 II— II 地质剖面 9 11 4 3 2 . 3 02 2 . 0⑥1 6 . 11 2 . 5⑤④①4 . 51 . 2③14 5 4 . 3 01 6 . 5⑥4 3 8 . 0 01 0 . 62②①1 . 04 5 4 . 5 0图 例钻孔编号 厂房边线4 3 2 . 3 0 绝对标高土层编号3②图 26 III— III 剖面和图例 12 设计荷载 基础梁上的荷重(包括基础梁自重)按 30kN/m计算。 各柱底(位于室内地面以下 )的内力取值如下: ( 1) 边柱 Z1: (横向计算) 荷载组合编号: L11 L12 kNHkNFmkNMKKK401400240 kNHkNFmkNM602100350 ( 2)角柱 Z2: (横向计算) 荷载组合编号: L21 L22 kNHkNFmkNMKKK801500380 kNHkNFmkNM1252200550 ( 3)抗风柱 Z3: (纵向计算) 荷载组合编号: L31 L32 kNHkNFmkNMKKK30450200 kNHkNFmkNM50650280 上述所谓纵向是指沿车间的长轴方向,横向是指沿车间的短轴方向。 弯矩 M 以柱子的外侧受拉为正,剪力 H 以指向车间内部为正。 在荷载组合编号“ Lij”中,“ i”表示柱的类别,边柱、角柱、抗风柱分别用 3 表示,“ j”表示荷载效应的组合类别,“ 1”表示标准组合、“ 2”表示基本组合。 各荷载项中带下标 K 者表示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否则为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13 表 21 某机械厂装配车间土工试验 结果汇总表 试样 编号 取样深度 /m 土的分类 名称 天然含 水量 /% 天然重度/kN/m3 比重 天然孔 隙比 液限 /% 塑限 /% 塑性 指数 液性指数 压缩系数/MPa1 内摩擦角 粘聚力/kPa 1 孔 1 ~ 粉土 16176。 1′ 2 ~ 淤泥 6176。 30′ 3 ~ 淤泥 6176。 0′ 4 ~ 粉质粘土 23176。 39′ 5 ~ 粘土 19176。 20′ 6 ~ 粘土 15176。 48′ 2 孔 1 ~ 粉质粘土 25176。 15′ 2 ~ 粉质粘土 21 16176。 55′ 3 ~ 粘土 18176。 41′ 4 ~ 粘土 16176。 12′ 3 孔 1 ~ 粉质粘土 20176。 15′ 4 孔 1 ~ 粉质粘土 0 22176。 29′ 5 孔 1 ~ 粉质粘土 20176。 27′ 2 ~ 粘土 0 16176。 51′ 6 孔 1 ~ 粉质粘土 20176。 56′ 14 3 设计题目之二 —— 某铁路桥梁桥墩基础设计 设计任务 本设计对象为某铁路的特大型桥梁,该桥梁的上部结构设计已经完成,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桥墩基础与地基的设计与检算。 要求同学选择(或由指导教师分配)一个基础,按给定的条件完成相关的设计和计算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综合分析设计资料,对三种常用的桥梁基础类型(刚性扩大基础、桩基础和沉井基础)的技术合理性进行比较(限于课时,本次课程设计不考虑造价因素),选择较为合理的基础方案。 2.对选定的基础方案进 行详细设计。 3.初步决定修筑基础的施工方案。 4.将以上全部成果整理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施工图。 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制作成 Word 文档。 整个说明书应满足计算过程完整、计算步骤清楚、文字简明、符号规范和版面美观的要求,图纸应用 CAD 制作而且应该表达正确、布局合理和尺寸齐全。 说明书用 16 开纸张打印,和图纸一起装订成册,交指导老师评阅。 设计资料 工程概况 该桥梁系某 I 级铁路干线上的特大桥(单线),线路位于直线平坡地段。 该地区地震烈度较低,不考虑地震设防问题。 桥梁及桥墩部分的设计已经完成,桥跨 由 8 孔 32m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 1 孔48m下承式钢桁梁和 9 孔 32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组成,见图 31 和图 33。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场地处的地质剖面见图 32,相关土工试验资料见表 31。 水文资料见图 31。 17 墩墩顶截面尺寸10 ~1 71 ~ 720:1▽ ▽ 8 (9) 号墩截面尺寸▽ 86。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