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视阈”提高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孩子 ” 站在走廊上 “ 招阳 ” ,虽有丝不舒服,但也未像往常一样去管教,我看快上课了,他们还是进教室了;中午唱歌,我没有看,只是放着大屏幕,和学生们一起唱,陶醉其中,听到文娱委员在喊:大声点,我也没有肯气,我看歌也唱完了,只是结束时,文娱委员说,一个同学再说他不听,这可 要处理了,但我不能破坏了自己的规定,让他到办公室,没有以前的说教,只是问他:真的不想唱吗。 他说想,那我说,你唱唱,结果,声音依旧很小,我说,不喜欢唱,算了,就不唱了,从明天开始,唱歌时,你干脆拖拖地吧,说完就让他回教室了。 片段三: 自习课上,我在讲台上看自己的书,学生在自己复习,快期末了,我看到一两个同学一直在那捣鼓,在桌里翻东西,几分钟后还未静下来,我也没管,五分钟后,这些学生也开始看书,做作业了,有时想,他静不下来,你去强求,他或许更静不下来,即使看样子静下来了,内心,也许并未安静,这样反倒好,自己翻 够了,总得开始静下来做事了。 不能一直让老师来约束,不然,他永远学不会自我约束。 12 就这样,一天的无批评日结束了。 没有惊喜,也没有惊天,或许,我想:这就是真实的教育,说不上 “ 润物细无声 ” ,但对学生的包容,对学生的慢教育,或许这种原生态下的现象,更能让学生在慢和自然中缓缓前行。 班级 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汇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 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是每一个教育者 特别是每一个班主任的重要思考内容。 如何让自己的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应该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 各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班训主题: 一年级:着眼细节 培养习惯 二年级:学会尊重 诚实守信 三年级:富有同情 表达善意 四年级:加强责任 具备良知 五年级:为人谦逊 做人公正 六年级:善于自律 培养公民意 表 中队室评分标准 2020年 仙源湖实验学校教室布置 评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分值 卫生 卫生角,教室内、外的卫生情况 10 队角 有队徽,其他内容自定 20 布告栏 作息时间表、日课表、值日生轮流表、学生学习规范等。 20 展台(争章园地) 各种先进、奖状 、活动瞬间记录等 10 书法角 书法 10 黑板报 自定 10 队名 (班名) 设计 中队名 (班名) 设计展示部分 20 班训 5 活动组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然也是中队活动的主体。 中队活动应该让队员们自主设计组织,充分发挥队员的自主独创精神,着力培养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 并且要积极鼓励,人人参与,发挥每个队员的作用。 让学生在辅导员的精心辅导下逐 步养成独立的习惯。 趣味性对于小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新奇有趣活泼的活动形式才能适合他们的胃口。 这就要求活动的设计必须具有趣味性。 比如在主题队会时可以安排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节目。 在 “ 爱牙护牙 ” 活动中,孩子们 自编自演 童话剧《没牙的老虎》,在欣赏之余清楚了保护牙齿的必要性;在 “ 开口都说普通话 ” 队会中,学生 自编自 演了 13 相声《 金华话 》,让大家在笑声中明白了讲普通话的重要性。 让枯燥的知识带上趣味,通过活动, “ 润物细无声 ” 般渗透到孩子们心中,实在是非常不错。 中队 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中队活动必须突出教育这个 根本目的。 活动应以教育为出发点, 给学生一等的主题和材料,让学生自己去编排自己去组织,其实很多学生很有自己的想法,作为辅导员只要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引导就好了, 如果为了活动而活动, 提高不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参与的积极性 ,这活动就如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一样了 三项管理 除了学校的活动,根据本班的情况制定出 卫生 , 纪律 和 礼仪三 项活动,来提高同学们在参与活动中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要实现着能力的培养,班干部是关键,只有班干部成长了才能以点带面,推动整个班级的成长和良好班风的建设。 ( 1) 指导班干部分工协作责任到人。 把每项 内容 细分到每个干部身上,根据 三方面的内容 及班干部的特点由 三 位班干带头负责,再由 他 具体地安排班委和同学协作完成使其学会与人协作的方法,使自己有限的能力焕发出无量的能量,使活动完成很更出备,更完美。 ( 2) 指导班干部积极主动地工作。 班干部要有吃苦奉献的精神,要有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工作上身先士卒,以自身的努力来带动别人,同自身的勤奋来说明别人,要能为老师分担工作 ( 3) 指导工作方法。 由于班干部的以知水平有限。 许多同学以前没有担任过班干部,班干部的工作不知如 向发展。 辅导员 平时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培训学习。 及时进行工作汇报。 ( 4) 指导班干部学会及时总结工作的得失,用以指导下一步的工作。 表 中队委 职责 队委 职责 轮值 班长、中队长 管理好整个小组,保管小组活动的各项记录,评定优秀组员 负责协助纪律组长考核相关细节 学习 委员 收交作业;记录本组听课、作业、自修课的表现,及时把记录汇报给核心组长 负责考评。 (课前准备及时;认真听课;作业及时交;自修时间不说话、不离开座位) 纪律 委员 前检查组员的课前准备情况 管理本组成员课间 活动情况,杜绝追跑现象 管理本组纪律,负责记录组员在路队、集会等活动中的表现 和核心组长一起负责考评。 活动 委员 负责带领组员在活动时间到指定活动场所进行活动 下课督促同学注意休息、记录组员活动的表现负责考评。 (玩文明游戏、望远、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喊叫、不敲水杯) 卫生 委员 检查组员的个人、课桌、地面、劳动岗位的卫生情况,做好记录 14 责考评。 (不乱丢垃圾、座位无垃圾、见到垃圾主动弯腰捡) 用餐 委员 无声就餐 检查小组同学的就餐情况(是否节约、挑食等) 路队长和管 理员:不刻意排队、不说话、不推挤、不掉队、不插队,路队行进中用挥手或微笑与老师打招呼。 路队情况及时汇报给活动组长,表扬和批评。 (五)学生 自主管理 与大队活动管理的整合。 大队委 小研究活动 什么是少先队 大队委 小研究活动。 少先队 大队委 小研究活动是以项目研究为切入口,以 大队委和部分中队长相结合为 基本 的 活动单位,引导少先队 干部 在研究性学习中自主选题、自聘辅导、自主探究、自我管理的过程。 小研究活动能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满足学生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更能满足学生获得欣赏与认可的需要,整个研究活动的过程 就是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实践、自我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管理 能力的过程。 ( 1)民主组建小研究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 “ 做中学 ” 是义务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少先队小研究活动就是引导队员在 “ 做中学 ” ,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为了加强对少先队小研究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少先队大队职能部中设立了 “ 小研究部 ” ,并制定了职能部职责。 大队小研究部组建成立后,为了形成自下而上的 大队委 小研究活动管理机制,必须建立 大队委 小研究活动部。 各种活动有不同的 组建 形式: ① 全校自主挑选 例如:学校开展建队节活动, 各 大 队 委 经过发现、讨论后产生问题形成 初步设想 ,到各中队挑选合适的人选,在每个大队委负责某块内容的前提下,组建自己的工作人员,首先可以 张贴海报,招募对 活动感兴趣又符合要求 的队员, 然后 组成 专项任务 班级 ,这样组建的 班级 目标明确,人心齐,因为志趣相投,分工合理,配合默契,有利于 活动 的完成。 ② 具体班级负责 首先 经过大队委讨论研究分配,各干部 按共同的研究兴 趣组建成小研究部,然后共同讨论确定研究主题,也可每人先定一个问题,再通过 班级 交流、筛选、归纳,形成一个共同的课题。 这样的小研究部团结一致,相互协调,便于小研究活动的开展。 ( 2)辅导员有效干预 15 活动包括多个部分,策划,主持,方案落实,音响设备,在大队委员经过研究讨论最后向负责活动的辅导员汇报,并合理统筹,拿出更加合理的方案,以便于活动顺利开展。 在辅导员参与的情况下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 三项竞赛是学校常规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 通过三项竞赛,意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促进学校运行在正常的轨道上 ,形成规范、有序的局面;促进学校优良校风的形成,打下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的基础。 为了规范三项竞赛,促进班级展开正常竞争。 三项竞赛,就是学校教育的三项基础道德工程进行管理、评比。 这种竞赛在班级之间形成一种竞争的氛围,以竞赛促教育,以竞赛促管理。 这三项基础道德工程就是:纪律、礼仪、卫生。 纪律:指学生上学穿戴、放学路队、两操、平时守纪、早读以及安全教育等情况。 重在形成学校优良的秩序。 卫生:指每班学生的一日两扫和教室、整洁区的卫生程度以及平时的个人卫生表现。 重在开辟学校美观的天地。 礼仪:指学生尊师礼仪、升旗礼仪、日常礼貌用语等校园礼仪。 重在塑造学校文明主人。 ( 1)项竞赛管理办法 ① 三项竞赛由大队部负责。 主要由卫生委员、组织委员负责, 大队部在每学期初制订和调整三项竞赛的实施办法,包括管理人员的组织、评分的办法、统计的办法等。 方案制订后经教师讨论,报校长批准,然后组织实施。 ② 大队部制订三项竞赛的评分表和统计表,在醒目位置制作竞赛日况牌,周况牌。 ③ 三项竞赛实施每日评分、公告,每周统计评比出奖次, 颁发先进流动红旗。 ④ 三项竞赛平常管理人员为行政值周和值日教师,具体实施人员为少先队红领巾监督岗值勤班。 监督岗人员负责每班的卫生、礼仪、纪律表现的三大块值勤工作。 ⑤ 行政值周、值日教师对少先队红领巾监督岗值勤班队伍进行监督、管理、指导,保证值勤的正常、公正进行。 大队部对每日值勤评分进行记载,及每 周进行统计结分。 并在周一的国旗下讲话中进行分析奖惩。 ( 2)三项竞赛结果处理与奖励 ① 根据少先队红领巾监督岗值勤班的每日检查评分记载。 大队部每日登记、统计, 16 每周进行结分统计评比,按得分高低排列各班本周的奖次, 颁发相应的流动红旗。 ② 周一升旗仪式上,行政值周反馈上周三项竞赛情况,公布各班 名 次。 ( 3) 奖励措施 ① 做好人好事,能 在学校或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加 5— 10分。 ② 凡在学校、县、市活动中获奖的学生均可为所在班级加分。 表 级别 奖项 校 级 镇 级 县 级 市级及以上 一 等 奖 3分 1分 5分 8分 2分 10分 二 等 奖 2分 3分 6分 8分 三 等 奖 1分 2分 1分 4分 6分 优 秀 奖 1分 2分 4分 注:前半格为单人得奖得分,按每人次计算。 后半格为集体( 5人以上)得奖得分 ③ 加分原则平时不体现在三项竞赛中,以期末结总分时算入。 各 班级及时将加分情况报大队部,以便大队部做好登记。 ( 4) 期末优秀班级评比 ① 按年段评比, 1— 2年级两个, 3— 4年级两个, 5— 6年级两个。 ② 原则: 以三项竞赛分数和加分分数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