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电路的频率计设计(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值在数码管上显示。 当延时结束后清除计时器和分频器开始下一次测量。 其原理如图。 6 图 3.数字频率计的硬件设计 见附录 1 模块分析 放大整形电路 放大整形电路由运算放到器 LM358与施密特触发器 74LS14等组成。 其中 LM358组成放大器,当输入信号很小时将其进行放大。 开关可以用来 选择是否放大。 施密特触发器,它对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进行整形,使之成为矩形脉冲 [3]。 电路如图。 7 图 时钟电路 时钟电路的作用是产生一个标准时间信号,电路应用 非门 CD4016与晶振产生 1MHz的时钟信号,其输出频率稳定性很高。 电路如图 TTL 脉冲 8 图 应用 2个 CD4017和 74LS74个 对 1M的时钟信号进行分频 [4]得到5KHz时钟。 再用 4个 CD4017分别对 5KHz时钟进行 10, 100, 1000, 10000分频得到 500Hz, 50Hz, 5Hz,。 电路如图。 图 脉冲输出 脉冲输入 9 当达到被测信号频率达到最大值时,闸门脉冲高电平为 1ms,即计数器需在 1ms内完成 100次计数,但是计数器以及其级联的 TTL芯片的传输延时均在纳秒级 [5],如表。 TPHL TPLH Tsum 74LS00 15 nS 15 nS 30 nS 74LS08 20 nS 15 nS 35 nS 74LS48 100 nS 100 nS 200 nS 74LS90 60 nS 52 nS 112 nS 74LS123 33 nS 33 nS 66 nS 74LS273 24 nS 24 nS 48 nS 表 计数器的作用是对输入脉冲计数。 根据设计要求,最高测量频率为 100KHz ,应采用 4 位十进制计数器,可以选用现成的 10 进制集成计数器。 而本设计采用 74LS90 二、五、十进制计数器的。 其原理图如图 所示。 传 输 延 时 IC 10 图 逻辑控制 电路 [6] 根据图 ,在时基信号结束时产生的下跳沿来产生锁存信号 ,锁存信号的下跳沿又用来产生清零信号。 锁存信号和清零信号可由两个单稳态触发器 74LS123产生,它们的脉冲宽度有电路的时间常数决定。 由 74LS123的功能表可得当 CLR=B=触发脉冲从 A端输入时,在触发脉冲的负跳变作用。基于数字电路的频率计设计(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HE 00 me pp ( ) 电流元和磁流元的对偶性 对于载有高频电流的电流元来说,它两端等量异号的电荷也随时间发生变化,因而相当于一个高频的电偶极子 [21]。 假设电流元由理想导体构成,其长度 l 远远小于工作波长,表面流过正方向向上的电流量值为 eI ,则其辐射场为: 基于时 域有限差分法的缝隙天线的分析与设计 5
统的开放的信息订阅、分享与交流平台。 微博开放平台提供了海量的微博信息、粉丝关系、以及随时随地发生的信息裂变式传播渠道。 系统分成三个部分:数据爬虫,服务器端,客户端。 ( 1)数据爬虫通过调用微博开放平台的接口,获取微博用户及其相应的信息,进行分析后存入数据库。 ( 2)服务器部分接收客户端的请求,从服务器数据库或新浪平台获 取数据后返回相应的数据给客户端。 ( 3)客户端用于数据的展示。
................................ ( 14) 供应链管理的方法 ......................................... ( 14) ................................. ( 17) 3时间压缩对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 ( 18) .........
Blue_x(1,j)= Blue_x(1,j)+1。 end end end PX1=1。 while ((Blue_x(1,PX1)3)amp。 amp。 (PX1x)) PX1=PX1+1。 end PX2=x。 while ((Blue_x(1,PX2)3)amp。 amp。 (PX2PX1)) PX2=PX21。 end 11 PX1=PX11。 %车牌区域 校正 PX2=PX2+1。
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irstly,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system,this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research scheme of greenhouses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允许最大速度。 带速 smndv d / 30040100060 11 式中 1n 电动机转速 (r/min); 1d —— 小带轮基准直径 (mm)。 确定中心距和 V 带基准长度 dL 根据: 1 2 0 1 20. 7 ( ) 2( )d d d dd d a d d 初步确定中心距 ( 40+80) =84mm 0a 2( 4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