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北京会展旅游发展对策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除了具有其他城市所共有的一般城市属性外,更重要的是北京具有国家属性,能够代表国家这个象征意义。 作为 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 邦交国家使馆所在地, 北京 是我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首要窗口,国际交往能力国内领先,已成为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国际事务交往中 心,成为大型跨国公司集聚之地。 北京 的行政区位使其 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拥 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这种明显的综合功能优势将始终是北京 发展旅游业的 的 战略资源。 2.经济基础雄厚 2020年,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比上年增长 12%,连续第 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 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基础雄厚。 目前,北京人均 GDP已经超过 5000美元,相当于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商品出口总额位列全国第二。 北京正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打造以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富足的内需和外需对北京成为国际会展旅 游中心产生了内在的要求。 3.硬件建设初具规模 发展会展及奖励旅游业的城市需要满足有良好的 城市基础设施,有相当规模和数量的展馆,具备一定的国际国内知名度。 北京市目前拥有大型展览场馆 12座, 展览面积约 ,拥有 500座以上的会馆 25个以上 , 会展设施总量居全国第四位。 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效应和市场聚集效应的会展场馆包括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展览馆和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等。 此外北京市共有旅 星级饭店 710家,游定点饭店 659家,客房数达到 ,其中很多饭店的会议厅都达到了 国际标准。 由于饭店和会议、展览场馆比较健全,北京具有开展会展 游业的良好基础, 加之奥运会带来的有利影响,使北京获得 发展会展及奖励旅游的 强大支持和保障 ,这是国内绝大多数城市不可比拟的。 4.会展 经验丰富 北京 会展承办总数 在全国最 多,质量 较 高。 1995年以来,在京举办的国际会议数量可观,有世界建筑师大会、联合国保护大气臭氧层签约国第十一次会议、世界数学大会等国际会议,以及汽车展、电子展等国际展览 ,共计 345个,比第二名的上海多处 200多个,优势明显(如图 42所示)。 图 42 1995~ 2020年北京、上海 召开的国际会议数量 资料来源 :亚洲会展节事财富论坛 这些国际性的大型会议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 这 不但给北京的会展主管部门、旅游主管部门积累的一定的经验,还使北京在国际会展旅游业的形象大大的010203040506070北京上海北京 38 34 22 23 27 41 37 39 19 65上海 3 2 7 8 5 8 12 19 9 31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得到提升,将北京的会展及奖励旅游业推入 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5.国际交往能力强 会展及奖励旅游业作为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硬件设施,而且要求有较高的城市总体环境和国际交往的综合能力。 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良好,接待国际国内旅游者人数在我国名列前茅;此外,北京已与 7个 国家的 23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147个国家在京有驻华使馆,外国金融机构在京的代表机构近 300家, 17家外资银行在京设立了分行,众多的跨国公司在京设立了办事处。 以这样的条件,北京完全具有 成为国际性的会展旅游中心。 劣势 —— Weaknesses 尽管北京的会展旅游业在全国已达到领先地位,但是在亚洲的会展实力仅排名第七位(如表 42 所示),与新加坡、香港、东京等城市之后,迟迟没有进入国际性会展旅游中心城市的行列。 套用一句通俗的话,如果不能“冲出亚洲”,何谈“走向世界”呢。 分析表 42 中的数据,可以 看出,北京在设施、服务和交通便利性(见表中红色数字)这三方面排在倒数后两位,给整体绩效拖了后腿;而景点、价格、气候及环境、形象(见表中绿色数字)的平均名次则在 4~ 5 名。 表 42 亚洲会展举办地的绩效评分:影响竞争力的贡献 举办地城市 设施 交通便利性 服务 景点 价格 气候及环境 形象 整体评价 新加坡 中国香港 东京 曼谷 吉隆坡 中国台北 北京 ( 10) ( 9) ( 10) ( 5) ( 4) ( 5) ( 4) ( 7) 上海 首尔 雅加达 注: 全部变量都是用一个五级量表测得的, 1表示绩效非常差, 5 表示绩效非常好;北京一栏中括号内是单项的名次。 资料来源: [美 ]卡林 韦伯《会展旅游管理与案例分析》,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年版 因此,在分析北京会展旅游的劣势时,应从这几个变量入手。 1. 缺乏大型 场馆 目前,北京的会展设 施无论是规模还是档次都无法适应国际化会展旅游的发展。 北京接待国际会展的场馆结构不合理,配套设施不齐全,缺少大型会议设施。 北京首先需要建一个至少 3000 个展位、大规模、一流的具有好的地理区位的展览中心,其次要有配套的召开大规模会议的会议中心,这是北京会展旅游产业发展最急需的。 北京 会展场馆的总体规模不小,但是以中小型的偏多,大型场馆缺乏,特大型的一个没有。 目前最大的国际会议场馆是位于亚运村的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会展设施可谓是国内最先进、最齐全的,其中最大的会议厅可以容纳 2500 人,但与香港、新加坡的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大型会议相比,仍有差距。 2.交通便利性 较差 北京的交通便利性劣势主要指市内交通与对外交通的不便。 在 市内 交通方面, 几个会展场馆设在市中心或繁华地带,一旦有大型会展活动, 车辆拥堵、秩序混乱等 问题就格外严重 , 如去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车展时期,展览馆附近的交通状况濒临瘫痪。 此外, 北京的 城市道路交通的建设也落后于发达地区。 目前北京的人均道路面积只有东京的 1/3。 在轨道交通方面,北京地铁总长度只有 114公里, 少于上海( 145公里)、广州( 116公里),更 远远低于纽约的 1179公里。 在对外交通方面, 国际交通能力也明显不足,目前只有一个国际机场,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只有现代化国际城市 标准 的 1/3左右。 3.服务 设施不齐全 服务的欠缺主要体现在基础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等方面。 根据国际会展及奖励旅游中心城市的 要求 , 发展国际会展旅游必须依托城市的优美环境、齐全的配套设施和理想的社会治安 ,而 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 这个标准。 北京在城市功能、环保、交通、自然环境等多方面有待改进,特别是一些旅游接待方面的配套设施还不是很齐全。 例如,在国外的许多城市随处可见的为游客提供各种有关旅行免费 资讯和资料的“ I”厅 (“ I”即 information)在北京 很少见到 ;另外,奥运会即将来临,北京的夜生活、娱乐生活与许多国际大都市相比还很不丰富,那么,我们如何解决主要休闲时段在晚上的这些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休闲生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问题。 由于国际会展数量的增加和国际会议的特殊要求,我们不仅需要高档、齐全的配套基础设施,更需要大量具有高度专业技能的人才和一批专业的服务公司。 目前,北京在这两个方面仍然有待提高。 4.管理 模式不理想 除了以上三个因素, 北京的会展及奖励旅游业 还 缺乏配套的专业管理机构。 目前,北京的会展及奖励旅游市场基本处在自发状态。 从举办会展的机构组成来看,既有中央和北京市的相关部门或所属单位,也有国内、国际大公司驻京办事处和 大型旅游集团;从行业管理的角度讲,目前北京的会展及奖励旅游市场缺乏专业机构进行组织和管理。 这种状况极不利于北京在国际上树立整体的会展品牌形象,更难以同国外专业的会展组织机构竞争。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在北京会展及奖励旅游市场中,重复办展和盲目竞争的现象日益严重。 北京市旅游局或 会展管理部门 ,应该加强 沟通,有机协调 , 逐步 完善 会展旅游 市场 管理 机制。 机遇 —— Opportunities 1.奥运会契机 预计 2020年,北京接待海内外游客将突破一亿人次 , 作为 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未来 6年内北京旅游业、会展业的投资总量将达到 800亿元左右。 而这笔可观的资金投入 将 用于 加大投资改善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 ,如 我们现有的星级标准的酒店房间数量到 2020年将会增加 60%~ 70%,这会大大提高对国际国内客人的接待能力。 今明两年内将 启动建设一批对北京旅游业发展具有基础支撑作用的大型功能性项目:包括建立 北京奥运旅游信息服务中心,开辟城市环线观光双层车线路等。 奥运会的举办,不但能证明北京有举办国际会议的能力,同时能树立北京会展旅游的品牌和提升北京会展旅游和商务旅游的档次和水平。 2.大型场馆 的 兴建 未来五年 ,北京将新建三处大型会展中心,包括 设在顺义天竺空港城内的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约 3万平方米的奥林匹克国家会议中心以及正在东部选址的面积约 10万平方米的中型会展中心。 其中, 奥林匹克国家会议中心位于 奥林匹克公园内,将 成为 国内最大规模的国际会展中心,这也会促使北京成为世界上又一个“展览城”,极大地推动北京会展旅游的发展 , 这些对 于目前缺乏高档次、大规模会展设施的北京会 展业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另外,北京将完善和建设五个会展中心区:朝阳 CBD会展中心区、海淀北部会展中心区、奥运场馆会议中心区、顺义天竺展览中心区 、 亦庄展览中心区。 3.旅游发展新格局 据统计,全球每年旅游业收入的 35000亿美元中,大约有 4200亿美元属于企业的商旅支出,占全部旅游收入的 12%。 在我国迅速增长的旅游市场中, 商务旅游的份额就达到 250亿美元, 并且在以每年 20%的速度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对全球旅游业发展格局产生影响最大的一个国家。 会展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对促进第三产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如今, 北京的旅游格局正悄然发生改变,已经开始注重开发高端旅游市场。 2020年 4 月 , 北京市旅游局与英国励展博览集团 正式结为战略合作伙伴, 共同举办“ 2020 年中国 ( 北京)国际商务及会奖旅游展览会”,携手推动高端旅游在北京的发展。 根据北京市旅游局发布的《北京市高端旅游客源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北京商务旅游市场人口比例达到 46% 左右。 随着 2020年的临近,随着海内外商旅客户的大量增加,北京全面发 展高端旅游的时机已经到来,新的旅游格局已经逐渐开始显现。 4.政策 的明确 支持 2020 年底, 北京市编制 了 《 北京市 “ 十一五 ” 时期旅游业及会展业发展规划 》中,将会展 旅游 业确定为 “ 十一五 ” 时期北京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之一,给予 充分的 政策支持。 规划 的要点主要有: ① 会展业和旅游业 应 加强互补联动,加强会展旅游软硬件建设,促进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 ② 注重会展活动的旅游延伸,选择特色品牌展会打造成为特色旅游产品。 ③ 包装会展设施为旅游吸引物,并转化会展的配套服务设施为旅游所用。 ④ 掌握国际会展信息和旅游发展趋势,将国际会议、展览项目的申办与北京旅游的海外宣传促销有机结合。 ⑤ 利用高知名度景区对参展商和观展商的吸引作用,将大型精品旅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