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物流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开行路线及构件就位位置已定的情况下。 4)最小臂长 21 下述情况下对起重机的臂长有最 小臂长的要求:吊装平面尺寸较大的构件时,应使构件不与起重臂相碰撞;跨越较高的障碍物吊装构件时,应使起重臂不碰到障碍物,如跨过已经安装好的刚架梁 ,吊装屋面板、支撑等构件时,应使起重臂不碰到已安装好的结构。 最小臂长要求实质是已定的起重高度下的起重半径要求。 L=l1+ l2=h/sinα+( a+g) /cosα α≥α0=arctan[(H h1+d0)/( a+g) ] h— 起重臂下铰点至吊装构件支座顶面的高度, h=h1E, m; h1— 支座高度, m; E— 初步选定的起重机的臂下铰点至停机面的距离 ; a— 起重钩需 跨过已安装好的构件的水平距离, m; g— 起重臂轴线与已安装好构件间的水平距离(至少 1m), m; H— 起重高度, m; d0— 吊钩中心至定滑轮中心的最小距离,视起重机型号而定,一般~; α0— 满足起重高度等要求的起重臂最小仰角。 为了使求得的最小臂长顶端至停机面的距离不小于满足吊装高度要求的臂顶至停机面的最小距离,要求 α≥α0,若 α≥α0,则取 α=α0。 起重机型号、臂长的选择 1)起重机选择方法 当起重半径 R 无要求时,根据起重量 Q 及起重高度 H,查阅起重机性能曲线或性能表,选择起重机型号和起重 机臂长 L,并可查的所在选择的起 22 重量和起重高度下相应的起重半径,即为起吊该构件时的最大起重半径,同时可作为确定吊装该构件时起重机开行路线及停机点的依据。 当起重半径 R 有要求时,根据起重量 Q、起重高度 H 及起重半径 R 三个参数查阅起重机性能曲线或性能表,选择起重机型号和起重机臂长 L。 并确定吊装该构件时的起重半径,作为确定吊装该构件时起重机开行路线及停机点的依据。 2) 25 吨汽车吊性能参数 23 24 25 26 27 28 二 、 起重机开行路线、停机位置及构件平面布置 起重机开行 路线及构件平面布置与结构吊装方法、构件吊装工艺、构件尺寸及重量、构件的供应方式等因素有关。 柱的平面布置 本工程为滑行吊装法,钢柱采用斜向布置法,详见下图。 吊装柱子起重机开行路线 吊装柱时视厂房跨度大学、柱的尺寸和重量及起重机的性能,起重机开行路线有跨中开行、跨边开行及跨外开行三种。 本工程采用跨中开行路线,便于流水作业。 5及查验库起重机开行路线详 见下图所示。 29 30 三 、 钢柱的吊装 柱的绑扎 柱的绑扎点数目与位置应按起吊时由自重产生的正负弯矩绝对值基本相等且不超过柱允许值的原则确定,以保证柱在吊装过程中不折断、不产生过大变形。 直吊绑扎法,起吊后柱成直立状态,起重机吊钩超过柱顶。 柱的吊升 柱吊升时,起重机边升钩边回转,使柱身绕柱脚(柱脚不动)旋转直到 竖直,起重机将柱子吊离地面后稍微旋转起重臂使柱子处于基础正上方,然后对正预埋螺栓,将钢柱立于基础上。 钢柱排放时, 应使柱基中心、柱脚中心和柱绑扎点均位于起重机同一起重半径的圆弧上,该圆弧的圆心为起重机的 回转中心,半径为圆心到绑扎点的距离,并应使柱脚尽量靠近基础。 31 柱的对位、临时固定 采用直吊法 ,柱脚落在基础上前应悬离部分距离进行对位。 对位时应从柱四周放入楔块,并用撬棍拨动柱脚,使柱的吊装中心线对准基础上的吊装准线, 并使柱基本保持垂直。 柱对位后,应先把楔块略打紧,再放松吊钩检查柱对中情况,若符合要求, 即可将楔块打紧做柱的临时固定 ,然后起重钩便可脱钩。 除 上述临时固定外,必要时应增设揽风绳拉锚。 柱的校正、最后固定 柱的校正包括平面位置 、标高和垂直度校正,因为柱的标高校正在基础预埋地脚锚栓调平螺母抄平时已进行,平面位置校正在临时固定时已完成,柱的校正主要是垂直度校正。 柱的垂直度检查要用两台经纬仪从柱的相邻两门观察柱的安装中心线是否垂直。 垂直偏差的允许值: h/1000,且不大于 10mm。 柱的校正方法,当垂直偏差值较小时,可用敲打楔块的 方法或用钢钎来纠正;当垂直偏差较大时,可用千斤顶校正法、钢管撑杆斜顶法及揽风绳校正法。 四 、 钢 梁的地面 预 拼装及吊装 钢梁的地面拼装 参照图纸编号在地面进行钢梁拼装 ,校正调直后进行高强螺栓初拧、终拧,连接 节点处现场焊接。 32 钢梁预拼装 的允许偏差 构件类型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门架钢梁 跨度最外两端安装孔或两端支承面最外距离 + 用钢尺 检查 接口截面错位 用焊缝 量规检查 拱度 设计要求起拱 177。 5000/L 设计未要求起拱 L/20xx 0 用拉线和钢尺检查 节点处杆件轴线错位 画线后用钢尺检查 门架钢梁现场就位安装 1)钢梁的绑扎 钢梁在扶直就位和吊升两个施工过程中,绑 扎 吊索内力的合理作用点应高于钢梁重心,保证钢梁起吊后不宜转动或倾翻。 绑扎吊索与构件水平面所称夹角,扶直时不宜小于 60o,吊升时不宜小于 45o。 2)钢梁的扶直 、吊升与临时固定 起重机位于钢梁下翼缘一侧时为正向扶直,边升钩边起臂。 吊升时,先将钢梁吊离地面 500mm,然后将钢梁吊至吊装位置的下方,升钩将钢梁吊至超过柱顶 300mm,然后将钢梁缓降至柱顶,进行对位。 对 33 位后立即临时固定,然后起重机脱钩。 钢梁对位后是单片结构,侧向刚度较差。 第一榀刚架的临时固定,可用四根揽风绳从两边拉牢。 四 、 侧向支撑安装 吊装完成两榀刚架后立即进行侧向支撑, 屋面系杆、支撑安装,使刚架成为稳定体系。 34 第 六 节 钢结构构件的连接施工 一、 高强螺栓的连接施工 高强螺栓必须有出厂质量保证书,运到工地的高强螺栓连接应及时检验。 在运输、装卸、保管过程中,防止损坏螺纹,应按包装箱上注名的批号、型号分类保管。 在安装使用前严禁任意开箱。 栓孔应钻孔成型,孔边无飞边、毛刺。 连接处叠上所有的螺栓孔,均常检查,其通过率为:用比孔的公称直径小 的量规检查,每组至少通过 85%;用比螺栓公称直径大 ~ 的量规检查,全部通过。 凡不能通过的孔,经设计单位同意后进行扩孔或补焊后重新钻孔。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安装和紧固概述 若两个被连接构件的板厚不同,间隙 d≤ ,可不处理;d=~,将厚板一侧磨成 1: 10 的缓坡,使间隙小于 mm;d,应加放垫板,垫板上下摩擦面的处理与构件相同。 高强度螺栓的初拧、复拧、终拧在同一天内完成。 一般应从螺栓群中心顺序向外拧紧。 高强度螺栓的紧固 1) 抗剪连接件与主梁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2) 高强度螺栓在使用前应进行施工实验,复验,扭矩系数的平均值和偏差值,并按照平均值计算所需的施工扭矩。 3)摩擦面应在安装前进行检查,不得有灰尘、油污、涂料和焊接飞溅物等。 4)构件安装中,发现孔眼错位现象,不得强行将孔栓打入,以免损伤螺纹,应先用铰刀修孔,使螺栓自由穿入。 二 、高强度螺栓的 施拧 高强度螺栓得紧固分初拧和终拧两次进行,初拧扭矩约为终拧扭矩 35 50%,紧固后得高强度螺栓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得高强度螺栓必须做出标记,高强度螺栓 按一定顺序施拧,宜由螺栓群中央逐个向外拧紧,并应在当天全部终拧完毕。 三、 高强螺栓材质的质量标准 高强螺栓的形式、规格和技术资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质量证明书及出厂检验报告,复验螺栓预拉力符合规定的方准使用。 连接面的摩擦系数(抗滑移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表面严禁有氧化铁皮、毛刺、飞溅物、焊疤、涂料和污垢等,检查摩擦系数试件试验报告及现场试件试验报告。 初拧扭距扳手应定期标定。 高强螺栓初拧、终拧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检查标定记录及施工记录。 四、 大六角高强度螺栓连接工艺标准: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摩擦系数必须达到设 计要求,摩擦面不允许有残留氧化铁皮。 摩擦面的处理与保存时间:保存条件应与摩擦系数试件的保存时间、条件相同。 施工部位摩擦面应防止被油污和油漆等油污,如有污染必须彻底清理干净。 调整扭矩扳手:根据施工技术要求,认真调整扭矩扳手。 扭矩扳手的扭矩值应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施工用的扭矩扳手,其误差应控制在正负 5%以内。 校正用的扭矩扳手,其误差应控制在正负 3%范围内。 施工 中 采用手动扳手时,应每天用扭矩测量扳手检测手动板手的紧固位置是否正常,检查手动扳手的显示信号是否灵敏,防止超拧或紧固不到位。 五、 安装 高强螺栓 工艺流程 36 作业准备→接头组装→安装 高强螺栓→高强螺栓初拧 →高强螺栓 终拧 →检查验收。 作业准备: 1)备好扳手、过冲、钢丝刷等工具,主要应对施工扭矩的矫正,就是对所用的扭矩扳手,在扳前必须校正,扭矩校正后才准使用,扭矩校正应指定专人负责。 2)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长度选择,考虑到钢构件加工时采用钢材一般均为正公差,有时材料代用又多是以大代小,以厚代薄居多。 所以连接总厚度增加 34mm 的现象居多。 因此,应选择好高强度螺栓长度,一般以紧固后长出 23 扣为宜,然后根据要求配套使用。 接头组接: 1)对 摩擦面进行清理,对板不平直的,应在平直达到要求以后才能组装。 摩擦面不能有油漆、污泥、孔的周围不应有毛刺,应对待装摩擦面用钢丝刷清理,其刷子方向应与摩擦受力方向垂直。 2)高强度螺栓连接面板应紧密贴实,对因板后公差,制造偏差或安装偏差等产生的接触面间隙,按如下处理: t:〈 时,不 处理; 13mm 时,将厚板一侧磨成 1: 10 的缓坡,使间隙小于 1mm;〉 3mm 时,加垫板,垫板厚度不小于 3mm,最多不超过 3 层。 垫板材质摩擦面处理方法应与构件相同。 按上述规定控制间隙,能保证连接后构件传力均匀。 安装高强度螺栓 1)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孔内,严禁用锤子将高强度螺栓强行打入孔内。 2)高强度螺栓的穿入方向应该一致,局部受结构阻碍时可以除外。 3)不得在下雨天安装高强度螺栓。 4)高强度螺栓垫圈位置应该一致,安装时应该注意垫圈正、反面方向。 37 5)高强度螺栓在栓孔内不得受剪,应及时拧紧。 高强度螺栓的紧固: 1)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全部安装就位后,可以开始紧固。 紧固方法一般分两步进行,即初拧和终拧。 应将全部高强度螺栓进行初拧,初拧扭矩应为标准轴力的 6080%。 具体还要据钢板厚度、螺栓间距等情况适当掌握。 若钢板厚度较大,螺栓布置间距较大时,初拧轴力应大一些为好。 2)初拧紧固顺序:一般应从接头刚度大的地方向不受拘束的自由端顺序进行;或者从栓群中心向四周扩散方向进行,这是因为连接钢板翘曲不牢时,如从两端向中间紧固,有可能使拼接板中间鼓起而不能密贴,从而是去了部分摩擦力的作用。 3)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初拧应做好标记,防止漏拧。 一般初拧后标记用一种颜色。 终拧结束后用一种颜色,加以区别。 4)为了防止高强度螺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使扭矩系数发生变化,故一般初拧、终拧应该在同一天内完成。 5)凡由于结构原因,及个别大 六角头螺栓穿入方向不能一致。 当拧紧螺栓时只准在螺母上施加扭矩,不准在螺杆上施加扭矩,防止扭矩系数发生变化。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检查验收: 1) 用 小锤敲击法,对高强螺栓进行普查,防止漏拧。 2) 进行扭矩检查,抽查每个节点螺栓数的 10%,但不少于一个。 检查时先在螺栓端面和螺母上划一直线,然后将螺母拧松 60 度,再用扭矩扳手重新扭紧,使两线重合,测得此时的扭矩应在 为合格。 Tch 按下式计算: Tch=k*p*d 式中 Tch检查扭矩( ) k扭矩系数 38 p高强度螺栓设计预拉力 d高强度螺栓公称直径。 如发现有不符合规定的,应再扩大检查 10%,如仍有不合格的,则整个节点的高强度螺栓应重新拧紧。 扭矩检查应在螺栓终拧 1 小时以后, 24小时之前完成。 3) 用塞尺检查连接板之间间隙,当间隙超过 1mm 的,必须要重新处理。 4) 检查穿入方向是否一致,检查垫圈方向是否正确。 六 、质量标准: 逐批检查高强度大六角螺栓连接副的规格和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技术条件》的规定。 检查方法:逐批检查质量证明书和出厂 检验报告。 检验内容有: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螺母、垫圈的材料性能等级必须符合GB36。保税物流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