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机械手自动操作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于不同的材料我们应该选用不同的传感器,这样是机械整个系统能够有效地执行,在选择传感器的时候,应该遵循几个原则: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2 页 共 36页 (1) 非金属材料如木头、纸、塑料还有玻璃等,传感器检测它们的时候,应该选用电容式的接近传感器。 (2) 当传感器检测一些如铁块、钢件、铝、黄铜等金属材料的物体时,应该选用高频振荡型传感器。 金属中也会分灵敏度高低,有些材料灵敏度高,它的 检测距离可以近可以远,但对于灵敏度低的,只能将距离拉到最近。 (3) 对于灵敏度不高的金属材料零件,可以使用磁性的接近式传感器。 (4) 对于远距离的测量时,应选用光电型传感器或超声波型传感器。 在本次设计中,对于铝合金材料的机械手臂,选择高频振荡型传感器。 在水平气缸和垂直气缸的两个极限位置安装磁性开关 CS111RH02,共四个;选择类型为PR3010DN 型号的接近传感器一对安装于摆动气缸的极限位置。 在工件台 1 底部也选择同样类型的传感器 1 个,本次设计中的工件所选用为小正方形的金属块 [18]。 PLC 简介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它采用一 类 的存储器 可以编程 , 可以用来进行 内部 的 存储程序, 也可以用来 定时、顺序控制、逻辑运算、计数 和 算术操作等 一些 指令。 通过对 输入 和 输出 量的编写,可以对 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进行监制 [19]。 自 1969 年开始,美国数字设备有限公司研究出了第一台 PLC,当时生产技术以集成电路为主的情况下,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控制。 到了 70 年代未的时候,处理器技术引入到 PLC 中 ,使得 PLC 增加了许多实际的功能。 70年代未处 理器出现之后引入到PLC 技术后增加了许多功能。 随着 微处理器 的出现, 人们 很快的 将 微处理器引入到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中去 , 这样 使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的各方面的性能大大提高了。 它的运算,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这些重要的功能有了显著的提高,随之成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主心骨。 微处理器和 PLC 有效地结合到了一起,有效地代替了传统继电器复杂的工作方式。 当时,个人计算机也迅速的发展起来, PLC 的功能更加得到反应和实现。 到了 20世纪 70年代中末期 的时候 , PLC 的功能发生了质的飞跃,计算机技术的日渐成熟已经全面的引入到了 PLC 中去, PLC 的实用性也在这时大大的表现了出来。 随着对 PLC 逐渐精致的研究和设计, PLC 的体型越来越小巧,它的精确运算能力也是越来越高。 尤其是它的抗干扰能力也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PLC 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它奠定了现代工业生产的基础。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3 页 共 36页 20 世纪 80 年代初 PLC在先进工业国家中已 得到 广泛 地 应用。 随着它的效益越来越高,世界上许多国家多在生产它,它的产量也达到了相对的饱和状态,这就意味着工业生产的进步, PLC的相关技术也是达到了相对成熟的地步。 90 年代中期, PLC 发展的速度越来越惊人,它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 统也达到了当时的最先进的时候。 同时, PLC 的功能性也是越来越多了, PLC 逐渐对数字模拟的处理能力、对数据的运算能力、接口的扩展性和通讯能力等这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PLC 进入过程控制的新时代。 到了 20世纪末期, PLC 的发展 更加向着适应工业的方向。 同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功能,如:人机交互功能单元和通信单元。 小型 PLC 和大型 PLC 也在这个时候生产出来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环境中 [12]。 PLC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承受电压高、无故障正常工作时间长,可达几十万小时。 内部还有自我检查功能,当有故障出现时,会及时报警。 大 多数 PLC 编程采用的是梯形图,而梯形图简单、直观、易学。 采用现代技术的集成电路,由于现代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PLC的集成电路越来越小。 很多 PLC 的内部拥有成千上百的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等。 PLC 的结构 PLC 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它与计算机的结构相似,它也可以成为小型或微型的计算机,所以 PLC 才会有工业计算机这一说法。 PLC 的硬件结构是由 CPU、存储器单元、 I/O 装置、电源接口、扩展模块、单独的编程器和其它外围设备组成,这些结构都是通过数据总线相互连接而成 [14]。 其基本结构简图如下图 34 所示: 图 34 PLC硬件结构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4 页 共 36页 PLC 的软件部分是厂家提供,用于存放 PLC 的系统运行不可少程序,一般放在EPROM 中。 用户可以自己编写一定的程序来实现所预定的功能,这种软件系统为用户部分。 PLC 主要以微型的计算机系统开发而来的,设计以计算机、控制技术、智能技术、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一体的多功能控制系统。 这样使得它成为了现代工业自动化生产领域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9]。 PLC 发展历程 在继电器占主导地位时代,那时可编程控制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人们普遍运用继电 器来控制工业电气,但是对于电气控制,越是复杂的电路所需求的线路和继电器就会越多,虽然它的应用非常广泛,但相对而言它的可靠性、灵活性都不高,尤其是在出现故障的时候,很难进行排查和解决相应的困难而且不太容易更改。 在工业电气环境中,继电器适应不了工业环境的变化 [2]。 PLC 的发展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 (1) PLC 的结构设计:在这一阶段中, PLC 刚刚被设计出来,随之而来的各种顺序控制器不断出现,最终选择了以微处理器为主要控制核心的 PLC 存留了下来,更加认定了它的价值性。 因为对它的极大需求,驱动了它的急速的发展 了起来,并且向着更好更快,更小的方向发展。 PLC 的一些硬件结构不断地走向成熟的地步,对于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2) PLC 的普及阶段:随着 PLC 的不断发展,工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它的生产也就日益增长,它也就越来越普及。 PLC 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尅是系列化和各种不同的标价。 在此时, PLC 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块型:固定输入输出型、基本单元扩展型、模块化结构型。 PLC 开始向着顺序控制方向发展,其中三菱公司的 F 系列为主要典型产品。 (3) PLC 的高性能与小型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电子技术的不断提 升,也就带领着 PLC 向着小型和紧凑的方向发展,在体积逐渐减小的状态下, PLC 的功能并没有减少,反而更方面有了大大的提高,比如它的运算、存储、功能模块也有了大大的提高,日本的三菱公司在本阶段主要生产了一些小型的 FX 小型 PLC。 (4) PLC 高性能和网络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随着 CPU 运算速度提高,使得PLC 的应用领域开始涉及工业自动化。 工厂自动化的需要,开发了适用于过程控制的特殊模块。 与此同时, PLC 可以连接传统的编程器, PLC 的网络与通信功能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工厂的自动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5 页 共 36页 PLC 特点 (1) 抗干扰能力强: PLC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抗干扰能力强,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有一些辐射和电磁干扰的情况下, PLC 工作能力也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 它的主电路模块是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而且在电路上加入了滤波整流电路,同时还可以防止受潮、防止尘土、抗震等 [1]。 (2) 通用性强:在 PLC 的控制系统中,不需要继电器之类的电气控制元件,它只需要 PLC 内部的软元件进行模拟控制。 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大量的硬件接线,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要想改变程序的功能,只需要改变编程器里的程序。 同一 个 PLC装置可以控制不同的对象,只是输入 /输出的组件和对于软件的控制方式的不同。 PLC交流220V、直流 24V 由 PLC 内部所提供。 (3) 编程简单: PLC 主要是用于面向用户的设备,用户使用必须简单易学,最重要的是编程要最简单易用而且要易懂。 在这一点上, PLC 的设计者们也是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意图,对于使用 PLC 的习惯性。 梯形图与继电器相似,这种编程的方式比较简单易学,形象直观,而且易于掌握,不需要有很强的计算机知识和特殊的计算机语言。 (4) 功能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张, PLC 的功能也是越来越多, 新的功能在不断地增加,从原来的只有普通的控制到现在拥有逻辑的控制、计数、计时,到现在能够单独的进行过程控制、数模的转换、信息处理和联网功能。 PLC 功能的逐渐完善,这意味着它在工业行业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工业的进步是离不开 PLC。 现在,PLC 可以实现人机对话功能,这说明未来 PLC 的发展方向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5) 维护方便: PLC 维护方便也是 PLC 得到工业生产中大量应用的主要原因,维护的方便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不必要的投资,这样有效地帮工厂提高生产利润。 PLC 的体积较小,结构也不是很复杂而且 比较耐用,所以维护比较方便, PLCI/O装置可以反映生产过程中的变化,还能有效地检测,这样更加利于维护 [7]。 PLC 的选型 本次设计中,选用的是三菱 FX系列的 FX2N48MR 型号的 PLC,它的输入输出点共48个,满足一般控制的需求,实物图如图 37所示: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6 页 共 36页 图 37 三菱 FX2N系列 PLC实物图 三菱公司的 FX 系列 PLC 适应性广,扩展性也是非常丰富,最多能够扩展到 256个 I/O 点。 FX 系列 PLC 具有很强的通信能力,兼容性也是非常好,基本能够满足大多数对于系统要求比较高的人。 它是最广泛的 PLC 系列产品之一,体积微小适合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使用,其中内置 D直流 24V电源可以作为输。基于plc的机械手自动操作系统设计本科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氧的)。 A/A/O 是一种厌氧 —缺氧 —好氧污水处理工艺。 A/A/O 法 对除磷脱氮 有一定 效果 , 尤为 适合 对除磷脱氮有要求的污水处理 厂应用。 因此,在对除磷脱氮有 要求 的 中 /小型 污水处理厂,一般首选 A/A/O 工艺。 其工艺流程图如图 23 所示。 图 23 A/A/O法工艺流程图 混合液回流 剩余污泥 格栅 沉砂池 初沉池 厌氧池 好氧池 二沉池 回流污泥 清水排出
产生的静压力移动物料输送 ,气流速度相对较低。 当气体流速降 低 到某一临界值时 ,流动阻力陡然增大 ,固态物质停滞在管底 ,管道内气流的有效通道减少 ,气速在该段增大 ,将停滞的物料由表及里地吹走 ,随着管道有效截面积空间的增大 ,气流 速度又将降低 ,固体物料又会停滞 ,如此循环往复 ,物料像沙丘移动式的流态化状态向前移动 ,即所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 计 说明书(毕业 论文 ) 谓的浓输送。
器 S3,即说明系统发生故障,则水塔蜂鸣器 PB2报警,水塔报警灯闪烁。 若系统正常,则此时水塔水位应该超过了水塔下限位液位检测传感器 S3,则 S3此时为 ON,表示水塔水位高于水塔下限水位。 当 水塔水位高于水塔上限 4 位液位检测传感器 S4时,则 S4为 ON,水泵 M2 停止,电磁阀 MB2关闭。 当水塔水位低于水塔下限位,同时水池水位也低于水池下限位时,水泵M2 无法启动,电磁阀
大小来改变流量,因此,管阻将随阀门开度的改变而改变,但扬程特性不变。 由于实际用水中,需水量是变化的,若阀门开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必然要造成超压或欠压现象的出现。 转速控制法是通过改变水泵电机的转速来调节流量,而阀门开度保持不变,是通过改变水的动能改变流量。 因此,扬程特性将随水泵转速的改变而改变,但管阻特性不变。 变频调速供水方式属于转速控制。
,如单片机、工控机、 PLC、通用 PC 机等。 控制器之间可以通过局域网或现场总线进行信息交换。 国内外研究学者对控制系统和控制算法做了大量的研究。 国外温室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温室测控技术上起步比较早。 1949 年,借助于工程技术的发展,美国建成了第一个植物人工气候室,开展了植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和抗御能力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20 世纪 60 年代
程序控制器的“指挥”下进行的。 如把离合器比作全自动套桶洗衣机的心脏,则程序控制器就是全自动洗衣机的“大脑”。 控制系统原理 程序控制器中存储着多种程序,一旦通过选择开关选好某种程序后,程序控制器便按这种程序自动实施对电动机,进水和排水电磁阀的控制。 安全开关又称为盖开关,在洗衣机运行过程中起安全保护作用,它的功能为:在洗衣机工作时误开盖,安全开关便会切断电动机电源,自动中断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