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滤波处理课程设计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优点。 一般用两种方法来实现数字滤波器 :一是采用通用计算机,把滤波器所要完成的运算编成程序通过计算机来执行,也就是采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 二是采用实际专用的数字处理硬件。 数字滤波器按照冲激响应的时域特性可分为 :无限长单位冲响应滤波器( IIR)和有限长单位冲击响应滤波器( FIR),但与 IIR 相比,在满足同样阻带衰减的情况下需要的阶数较高,滤波器的阶数越高,占用的运算时间就越多,因此在满足指标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滤波器的阶数。 FIR 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可以理解为一个分节的延时线,把每一节的输出加权累加,可得到滤波器的输出, FIR 滤波器的冲激响应 h(n)是有限长的,数学 M阶 FIR滤波器可以表示为: 在此处键入公式。 窗口设计法 窗口设计法的基本思想是要选取某一种合适的理想频率选择性滤波器(这种滤波器总是有一个非因果,无限长的脉冲响应),然后将它的脉冲响应截断(或加窗)以得到一个线性相位和因果的 FIR 滤波器。 凯塞窗 窗函数的主瓣宽度和旁瓣峰值衰耗是矛盾的,一项指标的提高总是以另一项指标的下降为代价,窗口选择实际上是对两项指标作权衡。 而两项指标是跳变的,于是有人提出可调整窗,适当修改参数,可在这两项指标间作连续的选择。 常用的可调整窗是凯塞( Kaiser)窗。 凯塞( Kaiser)窗全面地反映主瓣与旁瓣衰减之间的交换关系, 可以在它们两者之间自由地选择它们的比重。 凯塞窗的表达式是 : (0 n N 1)# ( 31) 10( n ) ( i) x ( n i)Niyh==229。 10(z ) (n ) zN nnHh== 229。 ( 32) 2020( n ) I [ 1 ( 1 ) ] / I ( )1nNw b b= (33) 西安欧亚学 院课程设计 5 式中, 0(.)I 是第一类修正的零阶贝塞尔函数,可以用级数展开来计算它的值。 设计过程 录制语音信号 用 windows 工具中的录音机录制一段语音信号,语音为“ 请鞭挞我吧,公瑾。 ”,时间长度约为 2s。 将语音信号的文件名设置为 ,并将文件保存在 MATLAB下的 WOK 文件夹里面。 然后在 MATLAB 平台上,用 wavread 函数调出此语音信号,并得到其采样率 fs 和比特数 bits。 [x,fs,bits]=wavread(39。 39。 )。 % 输入参数为文件的全路径和文件名,输出的第一个参数是信号的样本值, fs 是生成该波形文件时的采样率, bits 是波形文件每样本的编码位数。 sound(x,fs,bits)。 % 按指定的采样率和每样本编码位数回放录音 x=x(:,2)。 N=length(x)。 % 计算信号 x的长度 fn=1000。 % 单频噪声频率 t=0:1/fs:(N1)/fs。 % 计算时间范围,样本数除以采样频率 x=x39。 y=x+.*sin(fn*2*pi*t)。 %y为加入单频干扰信号后的语音 sound(y,fs,bits)。 在 MATLAB 平台上,用 plot 函数画出原始语音信号,如图 31所示: 图 31 西安欧亚学 院课程设计 6 对原信号加入噪声 在 MATLAB 平台上,对原始信号和加噪信号进行 fft 变换 ,取幅度谱 ,并对频谱进行分析。 具体实现如下: [x,fs,bits]=wavread(39。 39。 )。 % 输入参数为文件的全路径和文件名,输出的第一个参数是信号的样本值, fs 是生成该波形文件时的采样率, bits 是波形文件每样本的编码位数。 sound(x,fs,bits)。 % 按指定的采样率和每样本编码位数回放录音 x=x(:,2)。 N=length(x)。 % 计算信号 x的长度 fn=1000。 % 单频噪声频率 t=0:1/fs:(N1)/fs。 % 计算时间范围,样本数除以采样频率 x=x39。 y=x+.*sin(fn*2*pi*t)。 %y为加入单频干扰信号后的语音 sound(y,fs,bits)。 % 对加噪信号进行回放 X=abs(fft(x))。 % 对原始信号进行 fft变换 ,取幅度谱 Y=abs(fft(y))。 % 对加噪后信号进行 fft变换 ,取幅度谱 X=X(1:N/2)。 Y=Y(1:N/2)。 % 截取前半部分 deltaf=fs/N。 % 计算频谱的谱线间隔 f=0:deltaf:fs/2deltaf。 % 计算频谱频率范围 subplot(2,2,1)。 plot(t,x)。 axis([0 1 1 1])。 grid on。 %画原始语音信号的 时域图 xlabel(39。 时间 (s)39。 )。 ylabel(39。 幅度 39。 )。 title(39。 原始语音信号 39。 )。 subplot(2,2,2)。 plot(f,X)。 axis([0 4000 0 1500])。 grid on。 %画原始语音信号幅度谱图 xlabel(39。 频率 (Hz)39。 )。 ylabel(39。 幅度谱 39。 )。 title(39。 语音信号幅度谱图 39。 )。 subplot(2,2,3)。 plot(t,y)。 axis([0 1 1 1])。 grid on。 %画加噪语音信号的时域图 xlabel(39。 时间 (s)39。 )。 ylabel(39。 幅度 39。 )。 title(39。 加入单频干扰后的语音信号 39。 )。 subplot(2,2,4)。 plot(f,Y)。 axis([0 4000 0 1500])。 grid on。 %画加噪语音信号幅度谱图 xlabel(39。 频率 (Hz)39。 )。 ylabel(39。 幅度谱 39。 )。 title(39。 加入干扰后的语音信号幅度谱图39。 )。 在 MATLAB 上运行结果如图 32 所示: 西安欧亚学 院课程设计 7 由图 32 可以看出, 对比原始信号与加噪信号幅度谱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 在1000Hz 是出现了一个脉冲,从而使原有的音频听上去有了噪声,这样就到达了预期结果 滤波器的设计 滤波器设计就是要找到一组能满足特定滤波要求的系数向量 a和 b,而它主要是通过设计指标来实现的。 滤波器设计的要求或指标一般是在频域上给出的,常用的滤波器频域指标有: fp fs fs fp Rp、 As。 要达到最佳的滤波效果,则需要对fp fs fs fp2 和 Rp、 As 进行适当的调整。 由图 33 可以看出,语音信号可以选择 fp1=900; fs1=950; fs2=1050; fp2=1100; Rp=1; As=60 的滤波器。 在 MATLAB中,通常采用 1/2 采样频率进行归一化处理,如果将频率转化为角频率,则需将归一化频率乘以 pi。 设计程序如下: fp1=900。 fs1=950。 fs2=1050。 fp2=1100。 Rp=1。 As。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滤波处理课程设计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 y = {Ax1+ 𝑙𝑛𝐴 , 0 x ≤ 1𝐴1+𝑙𝑛𝐴𝑥1 +𝑙𝑛𝐴 ,1𝐴 ≤ x ≤ 1 式中: x为压缩器归一化输入电压, y为压缩器归一化输出电压, A为常数, 它 决定压缩程度。 一般 A取。 下面表格是 A率 (其中 A=)与 13 折线法的比较: 表 1: A压缩率 (A=)与 13折线法的比较 I 8 7 6 5 4 3 2 1 0 A率的 x值 0 1/128 1/
样自然。 而一旦用户以跟人交谈的方式来进行语音输入时,口语的语法不规范和语序不正常的特点会给语义的分析和理解带来困难。 你也许接触到一些语音软件声称是可以做到自然语言识别,而在这方面真正有实用商业系统的只有 Nuance公司。 Nuance的最新版识别软件所提供的“随意说 (Say anything)”技术,使用户可以以自然的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4 语言说出自己的需求。 例如
处理和车牌提取。 流程图如图 2所示: 图 2 车牌定位算法流程图 车牌输入 旋转校正 灰度化 边缘检测 形态学处理 车牌提取 输出 基于 Matlab 的车牌定位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5 旋转校正 很多时候,待处理图片不一定是水平的图片,会有一些倾斜的图片,在资料搜集中,看到不少的研究者把旋转校正放在车牌定位后做,做一个车牌位置的旋转校正。 事实上,经过多次的实验和反复调试,车牌定位后做旋转校正
控制算法,而每一种算法在建立前是不成熟的.这就需要采取仿真技术改进算法,并进行优化设计。 控制系统仿真经历了物理模型仿真,模拟计算机仿真和数字计算机仿真三个过程。 物理模型仿真是以物理过程相似、几何尺寸相似及环境条件相似为基础的仿真。 数学仿真是以综合参数比例相似及信息规律传递相似为基础的仿真。 物理仿真的优点是能最大限度地反映系统的物理本质,具有直观性及形 象化的特点
ise=*randn(size(x))。 y=imadd(x,im2uint8(snoise))。 imshow(y)。 =y。 guidata(hObject,handles)。 function bosong_Callback(hObject, eventdata, handles) axes()。 x=()。 y=imnoise(x,39。 poisson39。 )。 imshow(y)。
压幅值和相角分别为: 2221 )( yx VVVV 式 ( ) xyVV Va rc tg 21 式( ) 如果已知首端(节点 1)的电压和功率,求末端的电压和功率,其基本原理同上 . 图 两端电压相量示意图 ② 已知一端的电压和流过另一端的复功率 2V I IR IjX 1V 河南城建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简单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