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开关稳压电源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ELC U O R L VD基于 51 单片机的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6 控制方法及实现方案 主电路确定之后,为了配合主电路完成整个运行,需要控制电路进行辅助,这样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因此,还需要选择一个合理的控制方案。 方案一: 利用 PWM 专用芯片产生 PWM 控制信号。 这种办法容易实现, 工作也比较稳定,但不容易实现输出电压的键盘设定和步进调整,很难实现设计中的这一要求。 方案二:利用单片机产生 PWM 控制信号,通过输入程序来输出 PWM,单片机根据反馈信号对 PWM 信号做出相应调整以实现稳压输出,用按键来调节占空比,实现输出 30V36V 可调。 这种方案实现起来较为灵活,可以通 过调试来达到自己所需的要求,此设计理所当然对本身系统做出配套的优化。 但是系统调试比较复杂,需要设计人员的耐心调试。 因此,方案二更容易实现题目的要求,选择方案二作为设计的控制电路。 系统的总体框图 根据以上方案的选择,已经完成了系统的主体框架,能够实现系统的基本运行。 为了能够进行稳定运行,还需要加入一些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可以使设计运行更可靠,系统更安全。 此外,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加入显示电路,随时观察输出电压电 流,通过按键有效地控制电压电流的大小。 整理得出系统的总体框图如 23所示。 ELC UO R L VD 图 23 系统总体框图 榆林 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7 系统的总体要求 系统的总体方案已经确定,能够完整的做出成品,但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而效率的高低则取决于该设计的价值。 因此,我们需要提高效率来实现系统的最大利用化。 提高电源的整体效率跟主电路、单片机系统、保护电路和显示电路中各部分器件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控制及显示单元电路应该使用一款低功耗的 51 单片机。 主开关管应该选择效率高、开关速度快、损耗小的 MOS 场效应管。 肖特基二极管应该选择恢复速度快 、损耗低的作为输出端的整流 /升压二极管。 根据以上可以提高效率的方法综合出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方案: 1) 放弃使用常规的高功耗的 80C51 单片机,取而代之的是与之兼容的超低功耗、超低价、具有高速转换器的增强版 51 单片机,这种单片机不需要外部晶振和外部复位电路,制作简单方便,是一款值得使用的单片机。 2) Boost 升压斩波电路中开关管的选取:电力晶体管( GTR)耐压高、电流大、工作频率较低、开关损耗大;电力场效应管( Power MOSFET)具有驱动电路简单、需要的驱动功率小、开关速度快、负载电流大等特点。 而且电力场效 应管的热稳定性优于电力晶体管。 从工作频率和降低损耗的角度考虑,选择电力场效应管作为开关管。 3) 选择合适的开关工作频率:为降低开关损耗,应尽量降低工作频率;为避免产生噪声,工作频率不应在音频内。 综合考虑后,我们把开关频率设定为 20kHz。 4) Boost 升压电路中二极管的选取:开关电源对于二极管的开关速度要求较高,可从快速恢复二极管和肖特基二极管中加以选择。 与快速恢复二极管相比,肖特基二极管开关损耗和正向导通损耗都比较小,但反向耐压较低,多用于低压场合。 考虑到降低损耗和低压应用的实际,选择肖特基二极管 , 可有效降低 开关损耗并提高开关频率。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对比选择合适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为了能够使系统稳定运行,加入必要的保护电路,整理方案画出系统的整体框图。 电子设备的应用需要可靠稳定的电源供电,需要提高效率来使电源达到最大利用化,因此,文中对提高效率做出了详细的介绍。 基于 51 单片机的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8 榆林 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9 3 硬件设计 主电路的设计与计算 主回路中包括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及 BOOST 电路,这些模块中所需器件的选择如下。 整流的选择:隔离变压器输出 的交流为 15V 的电压,整流桥的电流最大可达到 5~ 6A,为了能够得到较好的直流量,所以选择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整流桥的耐压应为 50V 以上,正向电流大于等于 8A,实际电路中采用 10A/600V 整流桥。 滤波电容器选择:要求输出的最大电流为 2A,最大电压为 36V,按照电路效率为 80%计算: 输出最大功率为: Pm=UO*Io=36V*2A=72W 整个电路输入的功率: Pin= Pm/=72W/=90W 所以输出最大功率为 72W,整个电路输入的功率约为 90W。 电路自身功率达18W,根据 P=U2/R,可求 得整流滤波电路的等效负载电阻 R≈6 欧姆,滤波电路的基波周期 10mS,按一般要求,滤波电路的时间常数 τ= CR= 30mS~ 50mS,所以,滤波电容 C 选用 4700181。 F。 开关管的选择:功率 MOSFET 具有负载电流大,导通电阻低的优点。 选择合适的 MOS 管,栅极驱动器的负载能力必须足够大,以确保在系统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对栅极等效电容( CEI)的充放电。 流经 MOS 管的电流理论平均值:ID=TOFF*IO/T=IO *VO / Vi≈5A。 所以, MOSFET 应选用平均电流大于 10A、电压大于 50V 的管子,实际选用 IRF540N, IF=28A、 VR=100V、 PD=150W、 RDS(ON)=。 升压二极管的选择:二极管要采用正向电压降低,反向恢复时间短的二极管,所以选用反向恢复时间为 60us 以下、反向耐压为 45V 以上的肖特基二极管。 它是一种低功耗、超高速 半导体 器件,可大幅降低开关损耗并提高开关频率。 实际电路中选用 MBR1545: IF=15A、 VR=45V。 电感值的计 算: LB=UIN^2(UOUIN)/(mIOfUO^2) 其中, m 是脉动电流与平均电流之比取为 ,开关频率 f=20 kHz,输出电压为 36V 时, LB=,取 370μH。 电感线径的计算:最大电流 IL 为 ,电流密度 J 取 4 A/mm2,线径为 d,则由 J*π(d/2)^2=IL 得 d= mm,工作频率为 20kHz,需考虑趋肤效应,制作中采取多线并绕方式,既不过流使用,又避免了趋肤效应导致漆包线有效面积的减小。 电容的参数计算 : CB=IO(UOUIN)/(UO△ U/T) 基于 51 单片机的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10 其中, ΔUO为负载电压变化量,取 20 mV,f=20kHz,UO=36V 时 ,CB=,取为 3000μF,实际电路中用多只电容并联实现,减小电容的串联等效电阻( ESR),起 到减小输出电压纹波的作用, 更好地实现稳压 ]5[。 电路中 R R C3 及单片机中的 ADC 为采样电路。 以上器件的选择确定了 主电路,原理图如 31 所示。 图 31 BOOST 斩波主电路图 控制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控制电路的核心就是 51 单片机,选择 一个合适的单片机是实现控制电路的关键。 单片机的选择: 单片机根据电压的设定值和电压反馈信号调整 PWM 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实现稳压输出,同时,单片机与采样电路相结合,将为系统提供各种保护措施,并实现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的测量和显示。 PWM 信号占空比 D≈1UIN/UO 当 U2=12V, UO=36V 时, UIN=*U22V=, 最大值 DMAX=; 当 U2=18V, UO=30V 时, UIN=*U22V=,最小值 DMIN= 系统对于单片机 A/D 采样精 度有较高的要求,欲达到这一精度, A/D 精度要达到 1/500,即至少为 9 位 A/D,经过全面考虑,决定采用高性能、低功耗的单片机 STC15F2K60S2。 该单片机采用 STC 第八代加密技术,是新一代 8051 单片机,增强型的 8051CPU 的运行速度比普通 8051 快 8 到 12 倍。 它不需要外部晶振,内部集成高精度 R/C 时钟,也不需要复位电路,内部集成高可靠复位电路。 拥有 8路高速的 10 位 A/D 转换器,而且内部有低功耗掉电唤醒专用定时器。 而且该单片机在系统可仿真、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仿真器,可远程升级。 此单片机 具有超低功 耗,超低价,高速,可靠,超强抗静电,抗干扰等多个优点 ,功能十分强大,完全 符合该设计的要求,因此选择此单片机作为设计的主控制器 ]6[。 引脚图如 32 所示。 榆林 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1 图 32 单片机引脚 的设计 在电子设备 的设计中,不仅要达到所需的要求,还要保 证产品能够稳定的工作。 一个完整的设计就是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让电子设备 更加实用。 因此,需在系统中加入保护电路。 本设计主要采用了过流保护和电压保护 ]7[。 电流比较大,加入过流保护以 免线路烧坏影响工作,电压通过单片机反馈实现稳压输出,保护电压。 这些保护为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利保障。 在输出滤波处串联一个电流采样电阻,其实选用的材料就是温漂小的康铜丝。 保证过流故障后电路的正常运行。 电流信号在放大后反馈给单片机经过 A/D 采样。 过流故障解除后,电路的一切运行将恢复正常。 输出滤波如图 33。 10mHL2Inductor470uFC?104CBHC? 铜康丝Rtext2输出滤波Uo+Uo+2GND Uo 图 33 输出过流保护电路 逐波过流保护 :由于此电源设计要求电流较高,因此需要过流保护来使系统稳定工作 ,如图 34 所示。 此过流保护是在开关每个开断周期内都会对电流进行检测,检测到过流时便强行 关断,防止开关场效应管被烧坏。 逐波过流保护如下图( a)。 由于考虑到场效应管开通时会产生尖峰电流,可能会是逐波过流保护发生误动作,因此加入逐波防锁电路,如下图( b) ]8[。 基于 51 单片机的开关稳压电源设计 12 +12VGND20KRup+12VTEST47KRjz1Rjz2GNDSDCjz84567LM393BGND104C393+12V+12V200Rzb103CzbQ2IRF1405PWM TESTGND GND(a) (b)+12VGND20KRup+12VTEST47KRjz1Rjz2GNDSDCjz84567LM393BGND104C393+12V+12V200Rzb103CzbQ2IRF1405PWM TESTGND GND(a) (b) 图 34 逐波过流保护 显示电路的设计 本设计主要是实现稳定升压的效果,为了能够更清楚的观看输出电压电流的变化,在此加入显示电路,更好的调试系统,完成硬件设计。 本系统是通过按键调节占空比来实现电压可调。 首先应用软件编程输入 51 单片机,单片机的两个接口 和 直接与 按键连接,这样就可以实现数字设定,连线简单、方便,同时减少了外围电路,从而有助于整体电路效率与可靠性的提高。 显示电路采用 1602 显示器,它是一种显示数字、字母、符号的点阵型液晶模块,它可以显示两行,在此设计中两行分别显示电压和电流,便宜简洁,但 LCD不能显示汉字,可以用英文表示,高端大气上档次,全面显示所需数据 ]9[。 显示电路如图 35 所示。 EA/VPP31XTAL119XTAL218RST9(RD)17(WR)16(INT0)12(INT1)13(T0)14(T1)1512345678(AD0)39(AD1)38(AD2)37(AD3)36(AD4)35(AD5)34(AD6)33(AD7)32(A8)21(A9)22(A10)23(A11)24(A12)25(A13)26(A14)27(A15)28PSEN29ALE/PROG。基于51单片机开关稳压电源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MOVX @DPTR,A CALL DEL500 RL A MOV R1,A DJNZ R2,LOOP1 AJMP KEY1 GO2: START2:MOV R1,00000001B MOV R2,08 LOOP2:MOV A,R1 MOV P0,A MOV DPTR,7FFFH MOVX @DPTR,A CALL DEL200 RL A MOV R1,A DJNZ R2,LOOP2 AJMP
a)。 LcdWriteData(39。 039。 +datas1[0])。 LcdWriteCom(0x8b)。 LcdWriteData(39。 039。 +datas1[1])。 LcdWriteCom(0x8c)。 LcdWriteData(39。 039。 +datas1[2])。 if(tl 0) { 14 LcdWriteCom(0x90)。 LcdWriteData(39。 39
换为数码管的显示数字,从而简化了程序,节约了单片机的 IO开销。 译码为编码的逆过程。 它将编码时赋予代码的含义“翻译”过 来。 实现译码的逻辑电路成为译码器。 译码器输出与输入代码有唯一的对应关系。 74LS47 是输出低电平有效的七段字形译码器。 与数码管配合使用。 价格贵 单片机方案 电子温度计台历论文 11 单片机 (常用英文字母的缩写 MCU表示)是微型机的一个主要分支
B8:接收到的数据的第 9 位。 在方式 0 中不使用 RB8。 在方式 1 中,若( SM2)=0, RB8 为接收到的停止位。 在方式 2 或方式 3 中, RB8 为接收到的第 9 位数据。 TI:发送中 断标志。 在方式 0 中,第 8 位发送结束时,由硬件置位。 在其它方式的发送停止位前,由硬件置位。 TI 置位既表示一帧信息发送结束,同时也是申请中断,可根据需要
选择 FFD4x4x4 命令,调节控制点,得到所要的效果。 单击“创建” — “几何体”按钮,再单击“标准几何体”下拉 列表框中的“扩展几何体”命令。 单击“切角长方体”按钮,在顶视图中拖出一个倒角长方体。 ( 4)单击“修改”命令按钮下的下拉列表框,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 FFD4x4x4命令,单击修改堆栈中的“控制点”,在视图中将控制表进行调节,最终达到所要的效果。
略表的设计 求职攻略表 用于存储发布的求职攻略, 方便求职者用户获取最新求职攻略,包括标题、内容。 求职攻略表结构说明如表 49所示。 表 49 求职攻略表 字段名 类型 允许为空 是否主键 字段说明 编号 int 否 是 编号 标题 varchar(50) 否 否 标题 内容 varchar(MAX) 否 否 内容 发布时间 datetime 否 否 发布时间 修改时间 datetime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