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岷县清水乡结布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既有防治工程 以往的防治措施 主沟无任何防治措施,其 11 条支沟中,甘沟、坟沟、阳坡沟、阴坡沟沟口地段局部修建了排导堤,其他支沟无防治措施。 甘沟:已修建排导堤 31m,排导堤高 1m,顶宽 ,位于沟口对岸主沟右岸,由于甘沟泥石流经常堵塞沟道,该排导堤对保护主沟道右岸起到一定作用。 坟沟:已修建排导堤 92m,排导堤高 1m,顶宽 ,位于沟口左岸,局部损毁。 阳坡沟:已修建排导堤 100m,排导堤高 ,顶宽 ,位于沟口右岸,该排导堤对保护主沟道右岸居民起到重要作用。 阴坡沟:已修建排导堤 30m,排导堤 高 ,顶宽 ,位于沟口左岸,基本损毁。 主沟道沟口与 306 公路相交处修建了一座公路桥,桥高 5m,跨度 15m,该地段泥石流 20 年一遇流量 ,流速 m/s,该桥洞最大泄洪能力 144m3/s,过流能力满足要求。 7 22地震后 的防治措施 7 22 地震发生以后,结布沟内刘家村受灾严重,当地政府在结布沟中游右岸选择了一块场地进行集中安置,并对该安置点投资 320 万元进行地质灾害专项治理,目前该项目勘查设计已 完成,进入项目施工阶段 ,对该安置点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主沟 :沿安置区外侧修建 340m单侧排导堤,堤身断面采用直角梯形,顶宽 ,基础宽 ,胸坡比 1: ,背坡直立 ,地面以下基础采用矩形; 泉湾沟:利用原有沟岸修建双侧排导渠护堤,长 105m,堤身断面采用倒梯形,顶宽 ,底宽 ,深 ,侧壁坡比为 1: ,壁厚 ; 排导渠加混凝土盖板,盖板长 ,宽 ,厚 ,材料为 C25混凝土。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 初设必选推荐治理方案,本次 治理 以排导护岸为主, 拟建场地主要集中分布在 蒋家村段、结布村段及 5条 支沟 沟口段 , 拟建 工程场地处工程地质条件见表 211: 表 211 拟建区工程地质条件说明表 序号 位置 拟建(构) 筑物 地基土特征及持力层选择 工程适应性 评价 1 结布沟主沟道蒋 家村至沟口段 排导堤 地基土为冲洪积碎石层(含粉土透镜体),厚度大于 10m,结构松散,简单处理后可选为基础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为200kPa。 其下覆地层为中风化板岩。 基本适宜本工程建设 岷县漳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岷县清水乡结布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 甘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 第 6页 2 结布村段 排导堤 地基土为泥石流堆积碎石层,厚度一般大于8m,结构松散,简单处理后可选为基础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为 180kPa。 其下覆地层为中风化板岩。 基本适宜本工程建设 3 小沟沟口段 排导堤 地基土为冲洪积碎石层( 夹薄层粉土 ),厚度大于 8m,结构松散,简单处理后可选为基础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为 180kPa。 其下覆地层为中风化板岩。 基本适宜本工程建设 4 扎布沟沟口段 排导堤 地基土为冲洪积碎石层( 夹薄层粉土 ),厚度大于 6m,结构松散,简单处理后可选为基础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为 180kPa。 其下覆地层为中风化板岩。 基本适宜本工程建设 5 现见沟沟口段 排导堤 地基土为冲洪积碎石层( 夹薄层粉土 ),厚度 大于 6m,结构松散,简单处理后可选为基础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为 180kPa。 其下覆地层为中风化板岩。 基本适宜本工程建设 6 阳坡沟沟口段 排导堤 防冲槛 地基土为冲洪积碎石层( 夹薄层粉土 ),厚度大于 6m,结构松散,简单处理后可选为基础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为 180kPa。 其下覆地层为中风化板岩。 基本适宜本工程建设 7 坟沟沟口段 排导堤 地基土为冲洪积碎石层( 夹薄层粉土 ),厚度大于 5m,结构松散,简单处理后可选为基础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为 180kPa。 其下覆地层为中风化板岩。 基本适 宜本工程建设 本次勘查依据所进行的探井取样、室内试验、现场试验 (重型动力触探如 表 21表 213) 等成果,并参照类似工程经验,对治理工程区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综合分析后,确定地基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见表 214~ 216。 表 212 结布沟主沟道蒋家村至沟口段碎石 锤击数标准值计算表 样本个数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72 表 213 现尖沟及阳坡沟支沟碎石 锤击数标准值计算表 样本个数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35 表 214 结布沟主沟道蒋家村至沟口段地基 土主要力学指标建议值 岩土名称 容重 (KN/m3) 内摩擦角 (176。 ) 承载 力 特征值 (KPa) 压缩模量 (MPa) 松散 碎石 26 200 稍密 碎石 28 260 表 215 各支沟 土主要力学指标建议值 岩土名称 容重 ( kN/m3) 内摩擦角 (176。 ) 承载 力 特征值 (kPa) 压缩模量 (MPa) 松散 碎石 25 180 稍密 碎石 200 表 216 岩体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岩石名称 重度 (kN/m3) 单轴天然 抗压强度 (Mpa) 单轴饱和 抗压强度 (Mpa) 天然密度 (g/cm3) 承载力特征值 (kpa) 强风化 板岩 600 中风化 板 岩 1200 本次勘查共取 6 组地基土和 3组地表水做腐蚀性评价,支沟工程区场地环境类型为Ⅲ类;结布沟 蒋家村至沟口段 工程区场地环境类型为Ⅰ类。 评价 结果 :地基土和 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的 钢 筋 和钢结构 均 有微 腐蚀性。 岷县漳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岷县清水乡结布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 甘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 第 7页 3 地质灾害 治理 规划方案 防治目标与标准 ( 1) 根据结布沟泥石流的治理资金,本次治理选择最危险,最急切的地段进行治理 ; ( 2) 结布沟流域内 暴雨重现期按 20 年一遇进行设计; ( 3) 治理工程可靠性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 4) 治理工程满足Ⅶ级抗震设防。 防治指导思想与原则 ( 1) 防治工程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工程布置达到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环保、施工简便的原则 ; ( 2)根据结布沟泥石流的冲淤特征,本次泥石流治理主要以排导为 主; ( 3) 因主沟道和各支沟沟口均有居民分布,根据本次治理资金,因做到先主后次 , 即泥石流防治做到按危险性大到小进行分区治理。 设计参数 ( 1)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表 31); 表 31 土体承载力特征值 岩性 黄土状粉土 碎石土 承载力特征值 100kPa 300kPa ( 2)砌体容重 、砌体抗剪强度 110KPa; ( 3)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k=。 防治工程总体设计方案 根据防治的目标与标准、防治指导思想与原则,本次地质 灾害防治主要围绕 结布沟 进行,防治的对象为 结布沟泥石流可能威胁的居民建筑和公路,不包括结布村安置点(该点已单独立项治理)和耕地 ,根据以上的主导思想,本次的 治理 方案 以泥石流排导结合沟岸防护的治理措施为主,主要布设在主沟道(蒋家村段、结布村段) 2处 和支沟(小沟、扎布沟、现尖沟、阳坡沟、坟沟) 5处,由于主沟道(蒋家村段)左岸 K0+~ K1+ 段、 K0+~ K0+ 段两段之间为耕地,无居民居住,由于资金的限制,本着以重点保护的原则,将以上两段采用单侧排导,即只对沟道右岸设排导堤。 其治 理措施分述如下 : 主沟道 防治方案 蒋家村 段 ① 沟道清淤、 拓宽沟道 : 根据计算沟床截面达不到排洪要求,沟道清淤一方面沟道清淤拓宽沟床,另一方面平整沟道,设计在 2过水路面以下段沟床宽 , 2路面以上段沟床宽 ; ② 排导堤工程: 在蒋家村段(主沟段)设 M10浆砌块石双向排导堤,根据过流量以 2过水路面上下分两种堤型,其中 2过水路面以下为 A型,以上为 B型。 A型排导堤: 采用 局部 双向排导, 其中 44′~ 99′剖面( K0+~ K1+)之间为单向排导,其余为双向 排导,排导堤 左侧长 341m,右侧长 884m。 排导堤过水断面顶宽 ,底宽 ,深。 B型排导堤: 采用 局部 双向排导, 其 中 K0+~ K0+ 单向排导,其余为双向排导,排导堤 左侧长 682m,右侧长 1013m。 排导堤过水断面顶宽 ,底宽 ,深。 结布村段 ① 沟道清淤、 拓宽沟道 : 根据计算沟床截面达不到排洪要求,沟道清淤一方面沟道清理拓宽沟床,另一方面平整沟道,设计清淤平整段沟床宽 , 2路面以上段沟床宽 ; ② 排导堤工程: 结布 村段(主沟段)设 M10浆砌块石 双向排导堤( E型),左侧长 ,右侧长。 排导堤过水断面宽 ,该段主沟道排导堤延伸至阴坡沟沟口左岸。 支沟防治方案 小沟 ① 沟道清淤、平整:在现有沟床宽度基础上对沟道进行平整清理,清理沟床宽度 ; ② 排导堤工程:在小沟沟口清淤段设 M10浆砌块石双向排导堤 ( C型) ,排导堤左侧长 ,右侧长。 扎布沟 ① 沟道清淤 、平整: 在现有沟床宽度基础上对沟道进行平整清理,清理沟床宽度 ; ② 排导堤工程: 在扎布沟 沟口清淤段设 M10浆砌块石单向排导堤 ( D型) ,排导堤长。 现尖沟 ① 沟道清淤、 拓宽沟道 : 现有 沟床截面达不到排洪要求,沟道清淤一方面沟道清理拓宽沟床,设计清淤平整段沟床宽 9m; ② 排导堤工程: 现尖沟段设双向 M10 浆砌块石 排导堤( E型), 左侧长 ,右侧长。 排导堤过水断面宽。 岷县漳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岷县清水乡结布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 甘肃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 第 8页 阳坡沟 ① 沟道清淤、平整: 对沟床进行平整清理,设计清淤平整段沟床宽 ; ② 排导堤工程: 阳坡沟设 M10 浆砌块石 单向(左岸)排导堤( F型),排导堤长 132m。 排导堤过水断面宽 ; ③ 基础加固工程:对右岸已建排导堤基础进行加固,加固长度 ; ④防冲槛工程:沟道内间距 20m设 M10浆砌块石防冲槛,防冲槛为全埋式,设计防冲槛共 8条。 坟沟 ① 沟道清淤、 拓宽沟道 : 现有沟床截面达不到排洪要求,沟道清淤一方面沟道清理拓宽沟床,设计清淤平整段沟床宽 ; ② 排导堤工程: 坟沟设 M10 浆砌块石 双向排导堤( H 型),左侧长 ,右侧长。 排导堤过水断面顶宽 ,底宽 ,深。 4 治理工程分项设计 主沟道排导 设计 蒋家村段 防治工程设计 沟道清淤、 拓宽沟道工程 现有 沟道 截面达不到排洪要求, 按照设计标高和宽度对沟道松散物进行整理、 清淤 , 一方面沟道清理拓宽沟床, 提高排导能力, 另一方面平整沟道, 为排导堤、过水路面工程施工打好基础,部分清理土方可就势回填平整在附近低洼地带。 设计在 2过水路面以下段沟床宽 , 2路面以上段沟床宽 ; 排导堤 工程 技术指标 结布沟 蒋家村段 泥石流 防治 按 20 年一遇进行设计 ;取 JJC11′ 、 JJC1111′ 、 JJC1515′ 剖面处的 洪峰设计流量: 、。 平面设计 蒋家村段(主沟段)设 局部 双向排导堤,根据过流量以 2过水路面上下分两种堤型,其中 2过水路面以下为 A 型,以上为 B 型。 A 型排导堤: 采用 局部 双向排导, 其中 44′~ 99′剖面( K0+~ K1+ 段) 之间 为单向排导,其余为双向排导,排导堤 左侧长 341m,右侧长 884m; B 型排导堤:采用 局部 双向排导, 其 中 K0+~ K0+ 段 之间 为 单向排导,其余为双向排导,排导堤 左侧长 682m,右侧长 1013m。 具体位置见附图 JBGJJCD1。 排导堤断面设计 A 型排导堤: 堤高 ,基础埋深 ,堤身顶宽 ,底宽 ,胸坡比 1:,背坡直立。 排导堤过水断面顶宽 ,底宽 ,深 ; B 型排导堤: 采用双向排导,堤高 ,基础埋深 ,堤身顶宽 ,底宽 ,胸坡比 1:,背坡直立。 排导堤过水断面顶宽 ,底宽 ,深。 A 型和 B 型排导堤堤顶采用 C20 混凝土压顶,厚 10cm;堤内预埋排水管, φ100PVC 管 二 排,纵横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