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酒店项目申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青为原则,并采用一些形态优美、具有色、香、味的花木。 道路绿化以乔木为主,可搭配低矮的灌木和花卉级的绿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统一的绿化有机整体。 ⑶公用设施 项目的辅助设施维修间、配电室、换热站等小型配套建筑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可与主体建筑归并集中;二是选择较为隐蔽的建设地址,不占据视线显著位置。 户外消火栓应醒目的立于主干道路附近的绿地,以保障其功能。 道路与交通规划 国际大酒店项目 13 道路与交通规划包括路网规划、出入口的设置、步行流线的组织以及机动车停车位置的设置。 ⑴ 路网规划 根据项目的自然条件及功能布局规划,道路系统采用规则与灵活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由于项目占地较小且紧靠城市干道,基地内不再单设道路,而是辅以大 型硬化广场,既便于交通又可以停车。 ⑵ 出入口设置 根据项目的日常运营需要,酒店主出入口面向江苏路,并在其北侧和东侧设有辅助出入口。 ⑶机动车停放 在靠近酒店四周设置机动车地面停车场,并利用地下设置停车场,以解决静态交通需要。 ⑷竖向交通 该工程竖向交通共设电梯 4 部, 2 部人梯, 1 部货梯, 1 部消防梯,并设有 2 处楼梯用于人员疏散。 ⑸道路设计 根据不同的功能选取多种不同的材质,如干道为混凝土路面;广场采用花岗岩铺地;人行道采用彩色混凝土地砖;室外停车场采用植草砖,以丰富酒店外部的景观。 竖向规划 项目用地地 形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为了减少土方工程量,同时又满足排水和各种场地要求,规划布局尽可能结合地形,按照“随坡就势、随高就低、大保留、小改造”的设计原则,人工制造地形变化,形成丰富的景观环境。 地面排水采用道路排泄地面雨水,一般单侧设雨水口,局部低洼易积水地段可设双侧雨水口,其数量可根据汇水面积、流量、道路纵坡等设计段确定。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国际大酒店项目 14 序号 指 标 单 位 数 量 备 注 1 总用地面积 m2 41000 2 总建筑面积 m2 27500 地上建筑 m2 23500 地下建筑 m2 4000 3 客房 套 160 4 容积率 5 建筑密度 % 15 6 绿地率 % 48 水源 本项目用水水源取自 *********市 城市给水管网,供水公司现有供水能力、供水水质、供水压力均有保障。 根据城市管网资料,在 利民街、交通街 上均设有市政自来水管,水压为。 以就近的给水管网为水源,既可满足项目日常生产、生活、消防等用水。 用水量估算 本项目日常用水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 计规范》的要求,按 10 升 /平方米日计,消防用水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项目其他用水主要为道路广场喷洒用水和绿化用水,道路广场用水按 ,绿化用水按 ;未预见用水量根据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按用水量的10%考虑,则本项目日用水量为 320m3。 供水方案 自城市主供水管分别接入供水管网,形成多水源供水,保证供水系数。 根据市政供水参数, 6 层以下由市政供水网直供; 6 层以上供水以市政水为水源,在地下 层 设置水池及变频泵来供给,并设置热水供给系统。 国际大酒店项目 15 根据本项 目的用水性质,区内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分设生活污水和雨水排水管网。 ⑴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是酒店内各类人员的洗涤污水及冲刷粪便用污水,经化粪池滞留沉淀处理后,经生活污水管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⑵雨水 雨水和道路广场冲刷水采用地面自然漫流方式,排入雨水管网,就近排入城市雨水管网。 用电负荷等级 根据规范,消防用电设备属一级用电负荷,客梯电力、应急与疏散照明及机房照明等为二级用电负荷,其余为三级用电负荷。 电源 项目附近有 10KV 供电线路,电源接自附近的 10KV 供电线路引入不同回路的两路电源,经变电站降压后引线至各用户作为电源。 负荷计算 本项目用电负荷按 70W/m2计,装机总容量为 1950KW,采用需要系数法对本项目用电负荷进行计算,项目需要系数取 ,功率因数为 ,全年耗电量约为 192 万 KWH。 供电方案 本项目需新上 S111250/10/ 节能 变压器及相应的高低压配电、控制等设备。 电气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式,酒店内供电采用电缆,由变电站放射式直埋引入各用电户。 其它建筑供电根据《工业及民用建筑设计规范》进行布置。 动力、照明系统 ⑴各室外 供电干 线均采用 YJV22 型电缆沿室外电缆沟敷设或直埋敷设方式,统一采用 150mm2,室内 供电干线均采用 ZRYJV 型电缆国际大酒店项目 16 穿电缆桥架敷设。 一般负荷采用单路供电,消防及重要负荷双路供电,终端切换,选用阻燃及耐火型电缆。 ⑵室内配线采用 BV 及 ZRBV 型导线穿钢管及 PVC 管暗敷方式。 ⑶该项目设有一般工作照明、应急照明及装饰照明,照度参照国家标准设计,主要场所推荐以下照度标准。 商场: 300L*;办公: 200L*;设备用房: 150L*;车库: 3050L*;门厅、前室: 75L*。 餐厅、厨房: 80L*;卫生间: 40L*。 楼梯间 30L*。 设备选型 变压器选用 S11系列节能变压器,高压开关柜选用 JYN2手车式开关柜,每个高压柜上均配有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低压开关柜采用 GGD 固定式开关柜,变压器与低压柜的联接采用封闭式母线槽。 无功功率补偿静电电容器选用 PGJ2型。 防雷与接地 根据自然条件、当地雷电日数、建筑物的高度和重要程度,区内所有建筑物均属二、三类防雷建筑物。 采用屋顶女儿墙上设置避雷带,利用柱子内钢筋作接地引下线、基础内钢筋网作综合接地体,构成整个防雷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采用 TNCS 接地系统,综合接地 电阻不大于 10Ω。 在个建筑物进线处作总等电位联结,卫生间作局部等电位联结。 综合接地电阻不大于 10Ω。 所有供重要弱电设备用电的配电箱内均设置防雷电感应的保护器。 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 设火灾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控制室设在首层,面积约 150m2(含广播室和保安监视室 ),按一类建筑一级保护对象设置火灾探测器,全楼共设火灾探测器约 1500 个,在每个防火分区设火灾报警按钮,从任何位置到手动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超过 10m。 消防控制中心在接到火灾报警信号后,按程序联锁控制消防泵、喷淋泵 、防排烟机、风机、空调机、防火卷国际大酒店项目 17 帘、电梯、非消防电源、事故电源和气体灭火系统等。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消防电源单独回路供电,容量 15kw,直流备用电源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专用蓄电池。 火灾报警系统的接地采用建筑物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 1Ω。 在消防控制中心设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警的外线电话,并设消防专用紧急电话总机,分机设在值班室、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操作处等,在手动报警按钮处设电话插孔。 闭路电视保安监视系统 在酒店的主要出入口、汽车库、收费处、电梯前室和电梯轿厢内设彩色摄像机,在消防控制中心设彩色监视器,并设有录像机和大屏幕监视器,当遇到重要情况时,可利用键盘将一台摄像机的图像调到大屏幕上连续监视,并可录像。 弱电管线敷设方式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消防控制、消防通讯和警报线穿钢管、暗敷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3cm,在吊顶、竖井和必须明敷的地段,钢管表面涂 3 道防火漆。 当用封闭式金属线槽敷设时,线槽表面涂 3 道防火漆。 其他弱电线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暗敷。 所有室外弱电管线均穿钢管埋地暗敷,埋深不小于。 、空调 该项目暖通、空调 设计包括楼内的采暖、通风、空调、净化、防烟和排烟设计。 热源 该项目拟采用集中供热的方式,由市政供汽管道接入经汽水换热后供给项目使用。 设计参数 ⑴室外气象资料 冬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11 度℃;通风计算温度 3℃;采暖计算温度7℃;相对湿度 61%;大气压力 ; 国际大酒店项目 18 ⑵室内设计参数 冬季温度 1820℃,相对温度 40% ⑶热负荷测算 建筑热负荷估算(均以建筑面积为计算依据)。 建筑采暖热负荷指标为 80W/M2 ,采暖热负荷: 2200KW。 ⑷冷负荷估算 建筑冷负荷估算(均以建筑面积为计算 依据)。 建筑冷负荷指标为85W/M2 ,冷负荷: 2350KW。 空调选择及参数 空调采用冷、热源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为一拖多的 VRV 系统。 空调冷源采用蒸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置于地下室,夏季供冷,冷媒参数为 712℃,冷却水温度 3238℃。 空调热源由 地下层 内热交换站的蒸汽 水热交换器提供,由楼外供来的蒸汽热交换成 6050℃热水。 通风系统 通风柜设计机械排风,排风门的风速保持 lm/s,排风经亚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放。 配餐室及卫生间等设计机械排风;厨房设计机械送排风,夏季送冷风;地下库房、冷冻 机房、水泵房、变配电、热交换站设计机械送排风。 防烟、排烟系统 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合用前室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楼内无外窗长度超过 20m的内走道或虽有外窗 但长度超过 60m的内走道均设置机械排烟。 地下车库设机械排烟系统,同时设置与其配套的送风系统,送风量为排烟量的 50%。 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在穿出机房处安装防火阀。 排风管穿入竖井时采取防止回流措施。 各机械排烟系统均单独设置。 排烟风机采用消防排烟轴流通风机或离心通风机。 消防用水量 国际大酒店项目 19 项目建筑高度大于 50 米,建筑为一类高层建筑 物,为此本楼内设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等级设置。 消防用水量详见下表: 消防范围 消防系统 设计用水量 (L/s) 消防历时 ( h) 一次消防用水量 ( m3) 室内 消火栓 15 3 162 自动喷淋 26 1 94 室外 消火栓 30 3 324 室内消防一次用水量为 256m3,室外消防一次用水量为 324 m3,室内外消防一次用水量共为 580m3。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室外消防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合用,在管网上设地上式消火栓,供消防车取水及向水泵给水器供水。 室内消 防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系统由地下消防泵站内的消火栓给水泵和地下储水池供水,并由屋顶消防水箱维持系统压力,供水管网为环状,干管管径为 DNl50。 消火栓选用 SN65 的消火栓 (19mm 水枪, L=25m 水龙带 )和 DN25 的消防卷盘(6mm 水嘴, L=30m 的胶管 ),动压超过 的消火栓选用 SNJ65 型室内减压稳压消火栓。 消火栓给水泵由消火栓按钮直接启动,系统设消防水泵接合器。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地下储水池和地下消防泵站内的自动喷水给水泵供水,系统由屋顶消防水箱维持压力。 病房楼采用湿式自动喷 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供水主干管为 DNl00 的枝状管网,并设置两个 DNl00 的消防水泵接合器。 楼走廊、功能房设 (DNl5, K=8)的吊顶式喷头,动作温度为 68℃;其他部分设置标准喷头 (DNl5, K=80),动作温度为 68℃。 自动喷水给水泵由报警阀压力开关自动启动,消防控制中心集中控制。 水流指示器指示楼层或防火分区。 灭火器 国际大酒店项目 20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要求,本工程属于中危险级,按中危险级及丁类火灾设计,所有消火栓内均配置手提式化学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 组织机构 该项目实行 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 按照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尽量减少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 公司设置办公室、财务部、餐饮部、客房部、招商部、基建部、企管部、物业部等。 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做到各司其职。 工作制度 根据项目的特点,服务人员和安保人员实行三班制,管理人员实行一班制,每班工作 8 小时。 劳动定员 该项目需工作人员 200 人,其中管理人员 20 人、服务、后勤人员 180人。 组织管理 在项目建设、组织机构设置完成之后,进入正常的经营过程中,根据实际经营状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⑴建立完善 的科学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的建设,要明确划分各自职责范围,确定管理目标,各司其职,步调一致。 为保证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应采用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和先进技术,建立各种信息档案,采用数据分析方法去研究市场运营策略,使管理不断趋向现代化。 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保证服务质量。 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保证酒店的正常发展 国际大酒店项目 21 管理和职能机构的组成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主要领导人要把握全局,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 主要部门管理人员和 业务骨干也要相对稳定。 全面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素质提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