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xx年-2030年)(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石化普光分公司 53 亿立方米。 截至 2020 年 底,全省 建成脱硫净化能力 270 亿立方米 /年 , 其中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150 亿立方米 /年,中石化普光分公司 120 亿立方米 /年 , 基本 满足脱硫需要。 ( 3) 天然气管网进一步完善 北内环管道、罗家寨和渡口河集输管道、南干线西段复线改造、川气东送管道等天然气管道相继开工建设,盆地天然气管网更加完善, 已形成了以南、北输气干线为主体,以各气源开发区为依托的环形输送管网以及高压输送、低压 配送完整的 “ 三横三纵三环 ” 管网体系 , 天然气输气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2020 年四川盆地共建有输气管线 19034 公里 , 其中四川省境内 15034 公里 ,年输气能力380 亿立方米。 ( 4) 天然气利用快速发展 2020 年全省天然气消费量 116 亿立方米 (行业数据) ,比 2020 年增加 40%,约占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的 %,为全国天然气使用量最多的省份。 煤炭勘探开发积极有序 “十一五”期间, 全省 加快煤炭勘查步伐, 加大资金投入和勘探力度,开展了 37 个煤炭资源勘查项目, 共计查明 新增煤炭资源储量 33 亿吨 , 其中升级储量22 亿吨,新增储量 11 亿吨。 重点推进筠连、古叙矿区及大中型煤矿开发建设。 全省共有 16 对大中型矿井先后进入前期准备或开工建设,设计生产能力 1365万吨 /年,投资规模约 120 亿元。 煤炭生产 水平 持续稳定。 经小煤矿整顿关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煤炭资源整合, 全省 煤矿数量由 2020 年 的 2252 处减少至 2020 年的 1309 处,平均单井规四川省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8 模由 2020 年的 万吨 /年提高到 2020 年的 万吨 /年。 克服汶川地震、淘汰落后产能和资源整合的影响,行业统计 的核定生产能力矿井的 煤炭产量基本保持75008000 万吨,未出现大起大落 的情况(统计部门全口径统计 2020 年煤炭产量 万吨)。 行业统计的煤炭生产量 及核定生产能力 如表 23 所示。 表 23 四川省 20202020 年 原煤生产量和核定生产能力 (行业统计) 年份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原煤生产量(万吨) 7905 7939 7702 7359 7233 7700 核定生产能力(万吨) 9436 9225 8970 8867 8607 9993 矿井数(处) 2252 1619 1469 1409 1348 1309 能 源结构 不断 调整 优化 一次能源 消费 结构 逐步调整 “十一五 ”期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由 2020 年的 11816 万吨标准煤增长至 2020 年的 17892 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 %。 其中,煤炭由 2020年的 8665 万吨增长至 2020 年的 12973 万吨,增长了 %;石油由 2020 年的688 万吨增长至 2020 年的 1526 万吨,增长了 %;天然气由 2020 年的 90亿立方米增长至 2020 年的 175 亿立方米,增长了 %。 能源消费结构逐渐发生 调整。 随着 全社会汽车保有量的 增加 、城市交通 运输行业 的 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用气水平 的 迅速 提升 及 工业消费需求 的 增长 , 石油、天然气消费 量快速增长, 比重 不断 上升。 清洁能源水电的消费比重有所 下降,但 2020 年 %(包括电力平衡中 %的差额) 的 比重 仍 远远高于 同期全国8%的 平均水平。 煤炭消费比重不断下降,已由 2020 年的 %下降至 2020 年的 %,预计“十二五” 及未来 时期,煤炭消费比重 还 将不断下降。 四川省2020 及 2020 年 能源消费对比 如表 24 所示。 表 24 四川省 2020 及 2020 年能源消费 情况比较 年份 消费总量 化石能源 非化石能源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 标准煤 折标煤 实物量 比重 折标煤 实物量 比重 折标煤 实物量 比重 折标煤 比重 万吨 万吨 万吨 % 万吨 万吨 % 万吨 亿立方米 % 万吨 % 2020 11816 6189 8665 983 688 1191 90 3908 2020 17892 9266 12974 2180 1526 2331 175 4115 注 :根据四川省能源发展“十 二五”规划整理 四川省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9 电源 电网 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 水电 事业发展迅猛。 随着 大中型水电工程陆续顺利建 成投产, 水电 装机容量占 全省 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 已 由 2020 年的 %提高到 2020 年的 %, 增长了 8 个百分点。 具备不完全年调节能力及以上 调节性能 的水电站 13 座 , 装机容量 共 万千瓦,占水电装机容量的 %,比 2020年提高 了 个百分点;若考虑流域梯级补偿效益,这个比重将达到 %, 同口径 比 2020 年 的 %提高 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四川省 “十一五 ”累计 关停小 火电机组 92 台共 212 万千瓦,超额完成 “十一五 ”规划关停 153 万千瓦的目标。 火电单机容量 30 万千瓦以上机组由2020年的 216万千瓦增加到 2020年的 816万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比重由 2020年的 30%提高到 2020 年的 65%,最大单机容量由 30 万千瓦提高到 60 万千瓦。 水电单机容量 30 万千瓦以上机组由 2020 年的 330 万千瓦(二滩水电站),提高到 2020 年的 690 万千瓦(二滩、瀑布沟),最大单机容量达到 60 万千瓦。 四川电网经过多年来不断向前发展,电网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清洁能源水电的装机容量及调节性能好的 水电站容量不断提升 ,大功率机组比重提高至新的水平。 煤炭行业结构逐步优化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 关闭小煤矿 950 多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1700 多万吨 /年。 截至 2020 年底 , 30 万吨 /年及以上煤矿 的 产能比重 达到 22%,比 2020年的 16%提高 了 8 个百分点;产量比重 为 28%,比 2020 年的 11%提高 了 17 个百分点。 2020 年底煤炭生产企业 1100 多家,比 2020 年的 2020 多家减少 900 多家;企业平均生产规模由 2020 年的 万吨 /年提高到 2020 年的 万吨 /年; 100万吨以上 产量的 企业的 总 产量 比重由 2020 年的 13%提高到 2020 年的 38%,提高 了 25 个百分点。 同时,煤炭行业大力 推进机械化及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全省煤矿已基本实现正规工作面采煤,采煤机械化率由 2020 年不足 10%提高到 2020年 25%,特别是国有煤矿 的采煤机械化率已 提高 至 70%以上。 煤炭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逐步集中,采煤的机械化率提升到较高水平。 四川省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10 新能源发展有 序启动 四川省全面 完成新能源资源调查 、 评价及相关规划。 太阳能方面,建成 “ 三州 ” 25 个县独立光伏电站 46 座 千瓦,解决 46 个乡镇和牧场的 用电问题;攀枝花 2MW屋顶光伏电站纳入国家“金太阳”工程,并开工建设。 风能方面,德昌风电场一期示范工程 万千瓦核准开工建设 ,并 于 2020 年 3 月投产发电 ;测风工作有序铺开,多个风电场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风电装备制造业具备生产多种机型能力,年产量超过 100 万千瓦。 生物质能方面,多个秸秆发电项目积极落实前置性条件,基本具备核准条件;建成 14 个秸秆气化站,年产气 400 万立方米,供气 2020 多农户;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 525 万户,占适宜建池农户的57%,年产沼气约 亿多立方米;建成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 1701 处,总容积 43 万立方米;建成资阳 5000 吨 /年生物柴油中试生产线, 中石油南充 6 万吨 /年生物燃油生产线项目正稳步推进 ,推进剑南春 10 万 吨 /年葛根燃料乙醇项目、中石油南充 10万吨 /年多原料非粮乙醇项目和宜宾西成公司 6万吨 /年巴蕉芋燃料乙醇项目前期工作; 攀西地区 种植小桐子约 75 万亩。 能源行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单位 GDP 能耗考核目标按计划完成 能源消费总量从 2020年的 11816万吨标准煤增长到 2020年的 17892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约 %。 全省 GDP 由 2020年的 7385亿元增 长为 2020年的 17186亿元( 2020 年不变价,折合 2020 年不变价 14040 亿元),单位 GDP 能耗相应由2020 年的 吨标煤 /万元( 2020 年不变价)下降为 2020 年的 吨标准煤 /万元( 2020 年不变价),累计下降 %,完成 5 年降低 20%的规划目标。 二氧化碳排放 化石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由 2020 年的 20668 万吨增加到 2020 年的31820 万吨, GDP 总量则由 2020 年的 8901 亿元( 2020 年不变价)增长到 2020年的 17185 亿元( 2020 年不变价),单位 GDP 排放 二氧化碳由 2020 年的 四川省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11 吨下降到 2020 年的 吨, 5 年下降幅度约 23%,减排二氧化碳总量 4131 万吨。 火电 厂 污染物排放 “ 十一五 ” 主网燃煤电厂脱硫装机 100%,全口径燃煤电厂脱硫装机 93%。 5 年二氧化硫减排 万吨 , 其中工程减排 万吨,结构减排 万吨 ,对全省完成减排总量 万吨的贡献率达到 84%。 2020 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 分别为 万吨、 万吨。 发电 及供电 煤耗 逐步下降 发电煤耗、供电煤耗 分别由 2020 年的 400、 440 克标 准煤 /千瓦时下降到 2020年的 3 356 克标准煤 /千瓦时。 厂用电率由 2020 年的 10%下降到 2020 年的%。 电网综合网损率 由 2020 年的 %下降到 2020 年的 %。 其中 220千伏、 500 千伏网网损率为 %、 %,分别比 2020 年降低 、 个百分点。 220 千伏及以上电网的综合网损率 %,比 2020 年降低 个百分点。 2020 年全省脱硫火电厂装机容量 1016 万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的 83%。 四川省20202020 年火电发电及供电煤耗情况如表 25 所示。 表 25 四川省 20202020 年火电发电煤耗 单位:克标准煤 /千瓦时, % 年份 全国 四川省 供电 煤耗 厂用 电率 发电 煤耗 供电煤耗 厂用电率 发电煤耗 行业统计 统计年鉴 数值 比全国 高 数 值 比全国 高 数值 比全国 高 数值 比全国 高 2020 374 598 2020 367 342 406 369 596 2020 356 332 388 354 534 2020 345 322 365 333 531 2020 340 317 357 330 471 2020 335 313 356 330 439 注: 火电厂发电煤耗 =( 1厂用电率) *火电厂供电煤耗 行业统计数据均 来源于国家电监委、四川电监办发布的四川省火电企业节能减排情况的通报;《年鉴》中的数据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年鉴历年水电按等价值法折标准煤系数。 四川省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12 水电与生态环境移民的协调发展 四川省 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移民工作。 坚持 “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 原则,按照 “ 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保护优先、合理开发 ” 的要求,严格执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 “ 三同时 ” 的环境管理制度;坚持以水定需,配套建设生态环境用水泄水建筑物;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设置洄游通道、增殖放流、异地建立保护区或保护河段等。 按照 “ 完善政策、提高标准、 创新机制、加强管理 ” 要求搞好移民工作,确保资源、人口和生态环境三者平衡;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妥善处理移民安置社会影响。 “ 十一五 ” 期间 全省 水电项目、规模大,移民人数较多,但与生态环境关系总体协调,库区安置区社会稳定、移民工作开展顺利。 煤炭综合利用和环境治理成效明显 原煤入洗率由 2020年的 30%提高到 2020年的 35%。 2020年矿井水回收复用率、煤矸石与煤泥综合利用率、矿区土地复垦率分别达到 30%、 50%、 30%以上,分别比 2020年提高了 2 10个百分点。 2020年抽采瓦斯(纯 量) ,利用 ,分别是 2020年的 7倍和 6倍;瓦斯利用率由 2020年的 42%提高到46%。 同时 , 通过对矿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害污染等的综合治理,矿区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能源民生条件 持续 改善 西部农村完善工程 在国家支持下完成投资 50 亿元,新增 110 千伏变电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