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量、额定电压、额定转速及其各项经济指标等。 而且对这些参数要综合进行考虑。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是电力传动系统能否经济和可靠运行的重要问题。 如果电动机容量大小,长期处于过载运行。 造成电动机绝缘过早地损坏;如果容量过大,不仅造成设备上的浪费,而且运行效率低,对电能的利用不经济。 因此,选择电动机时,首先应是在各种工作方式下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根据前面求出来的电动机的功率可以得出液压泵需要 以上功率的电动机。 根据一般设计的需要,一般采用 Y 系列小型笼型异步电动机, Y 系列电动机是按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标准全国统一设计的新系列产品,适用于传动无特殊性能要求的各种机械设备。 电动机采用 B 级绝缘。 外壳防护等级为 44IP。 冷却方式为 IC0141 即全封闭自扇冷式。 电动机的基本安装、结构型式: B3 型。 机座带底脚,端盖无凸缘; B5 型。 机座不带底脚,端盖有绝缘。 B35 型。 机座带底脚,端盖有凸缘。 电动机额定电压为 380V,额定频率为 50Hz。 根据查表查出电动机型号为 Y225M4,其额定功率为。 连轴器的选用 连轴器的选择应根据 负载情况,计算转矩,轴端直径和工作转速来选择。 计算转矩由下式求出:  9550 WPT K Tn   ()Nm 式中: nT 需用转矩,见各连轴器标准 Nm WP 驱动功率 KW n 工作转速 /minr K 工况系数 取为 代入数据: 151 . 5 9 5 5 0 1 4 3 . 2 51500cT N m   据此可以选择连轴器的型号如下: 名称: 梅花形弹性连轴器 ML6 ( 5272 1985)GB ,此联轴器适用于链接两同轴 11 线的传动轴系;具有补偿两轴相对偏移,减震,耐磨及缓冲性能,具体参数如下: 许用转矩:   630nT Nm 许用转速: 5300r/min 轴孔直径: 1 2 3, , 40 , 42 , 45d d d c m 轴孔长度: Y 型: L=112mm , D=145mm 重 量: 控制阀的选用 液压系统应尽可能多的由标准液压控制元件组成,液压控制元件的主要选择依据是阀所在的油路的最大工作压力和通过该阀的最大实际流量,下面根据该原则依次进行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换向阀的选择。 液压阀种类繁多,不同型号性能参数各不相同。 液压阀选型时应根据系统实际需求选取最合适规格之产品。 选取液压阀可参照以下几点: 液压阀的实际流量 液压阀的实际流量与油路的串、并联有关:串联油路各处流量相等;同时工作的并联油路的流量等于各条油路流量之和。 此外,对于采用单活塞杆液 压缸的系统,要注意活塞外伸和内缩时的回油流量的不同:内缩时无杆腔回油与外伸时有杆腔回油的流量之比,与两腔面积之比相等。 液压阀的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 各液压控制阀的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一般应与其使用压力和流量相接近。 对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系统,阀的额定压力应高出其使用压力较多。 如果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小于使用压力和流量,则易引起液压卡紧和液压动力并对阀的工作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对于系统中的顺序阀和减压阀,其通过流量不应远小于额定流量,否则易产生振动或其他不稳定现象。 对于流量阀,应注意其最小稳定流量。 液压阀的 安装连接方式 由于阀的安装连接方式对后续设计的液压装置的结构型式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选择液压阀时应对液压控制装置的集成方式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采用板式连接液压阀,因阀可以装在油路板或油路块上,一方面便于系统集成化和液压装置设计合理化,另一方 12 面更换液压阀时不需拆卸油管,安装维护较为方便;如果采用叠加阀,则需根据压力和流量研究叠加阀的系列型谱进行选型,等等。 方向控制阀的选用 对于结构简单的普通单向阀,主要应注意其开启压力的合理选用:较低的开启压力,可以减小液流经过单向阀的阻力损失;但是,对于作背压阀使用的单 向阀,其开启压力较高,以保证足够的背压力。 对于液控单向阀,除了本款换向阀中相关的注意事项外,为避免引起系统的异常振动和噪音,还应注意合理选用其泄压方式:当液控单向阀的出口存在背压时,宜选用外泄式,其他情况可选内泄式。 对于换向阀,应注意从满足系统对自动化和运行周期的要求出发,从手动、机械、电磁、电液动等型式中合理选用其操纵式。 正确选用滑阀式换向阀的中位机能并把握其过渡准状态机能。 对于采用液压锁(双液控单向阀)锁紧液压执行器的系统,应选用 “H”、“Y”形中位机能的滑阀式换向阀,以使换向阀中位时,两个液控单向阀 的控制腔均通油箱,保证液压控单向阀可靠复位和液压执行器的良好锁紧状态。 所选用的滑阀式换向阀的中位机能在换向过渡位置,不应出现油路完全堵死情况,否则将导致系统瞬间压力无穷大并引起管道爆破等事故。 压力控制阀 压力控制阀是制压力的阀的总称。 在平常中我们都把控制压力的阀的统称为压力控制阀。 压力控制阀有时候也简称为压力阀,主要是用来满足对执行机构提出的力或力矩的要求。 包括安全阀、溢流阀、减压阀和顺序阀。 压力:压力控制阀的额定压力应大于液压系统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以保证压力控制阀正常工作。 压力调节范围 :系统调节压力应在法的压力调节范围之内。 流量:通过压力控制阀的实际流量应小于压力控制阀的额定流量。 结构类型:根据结构类性及工作原理,压力控制阀可以分为直动型和先导型两种,直动型压力控制阀结构简单,灵敏度高,但压力受流量的变化影响大,调压偏差大,不适用在高压大流量下工作。 但在缓冲制动装置中要求压力控制阀的灵敏度高,应采用直动型溢流阀,先导型压力控制阀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比直动阀低一些,调压精度比直动阀高,广泛应用于高压,大流量和调压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根据上述选用原则,可以选择 DBD 型直动式溢流阀,他有较 低的调节压力,且对内泄漏要求不高。 型号: DBDH10P10/5 通径: 10mm 介质温度: 30~80oC 生产厂家: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重量: 流量控制阀 流量控制阀是在一定压力差下,依靠改变节流口液阻的大小来控制节流口的流量,从而调节执行元件(液压缸或液压马达)运动速度的阀类。 主要包括节流阀、调速阀、溢流节流阀 和分流集流阀等。 此阀一般水平安装 13 流量控制阀又称 400X 流量控制阀 ,是一种采用高精度先导方式控制流量的多功能阀门。 适用于配水管需控制流量和压力的管路中,保持预定流量不变,将过大流量限制在一个预定值,并将上游高压适当减低,即使主阀上游的压力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主阀下游的流量 一改常规节流阀使用孔板或纯机械的减小流域面积的原理,利用相关导阀,最大限度地减小能量在节流过程中的损失 控制灵敏度高,安全可靠,调试简便,使用寿命长。 流量控制阀可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自动实现系统 的流量平衡。 是通过保持孔板(固定孔径)前后压差一定而实现流量限定的,因此,也可称定 流量阀。 定流量阀作用对象是流量,能够锁定流经 阀门 的水量,而不是针对阻力的平衡。 他能够解决系统的动态失调问题:为了保持单台制冷机、锅炉、冷却塔、换热器这些设备的高效率运行,就需要控制这些设备流量固定于额定值;从系统末 端来看,为了避免动态调节的相互影响,也需要在末端装置或分支处限制流量。 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流量控制阀的缺点是在于阀门有最小工作差的要求,一般产品要求最小工作压差 20KPa,如果安装在最不利回路上,势必要求循环水泵多增加 2 米水柱的工作扬程,所以应采取近端安装,远端不安的方法。 用户离热源距离大于供热半径的80%时就不要安装这种流量控制阀。 流量控制阀的选用原则如下: 压力:系统压力的变化必须在阀的额定压力之内。 流量:通过流量控制阀的流量应小于该阀的额定流量。 测量范围:流量控制阀的流量调节范围应大于 系统要求的流量范围,特别注意,在选择节流阀和调速阀时,所选阀的最小稳定流量应满足执行元件的最低稳定速度要求 该叉车液压系统中所使用的流量控制阀有调速阀,单向节流阀的规格和型号如下: 单向节流阀的选择: 型号: MK10P10 通径: 10mm 压力: 流量至: 120L/min 介质温度: 30~80oC 生产厂家: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重量: 3Kg 2 调速阀的选择: 型号: 2FRM1020 通径: 10mm 压力: 流量至: 120L/min 介质温度: 30~80oC 生产厂家: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重量: 方向控制阀 方向控制阀的选用原则如下: 压力:液压系统的最大压力应低于阀的额定压力 14 流量:流经方向控制阀最大流量一般不大于阀的流量。 滑阀机能:滑阀机能之换向阀处于中位时的通路形式。 操纵方式:选择合 适的操纵方式,如手动,电动,液动等。 方向控制阀在该系统中主要是指液动换向阀,多路阀,单向阀,通过换向阀处于不同的位置,来实现油路的通断。 所选择的换向阀型号及规格如下: 液动换向阀的选择 型号: 3WH10HAL4X 通径: 10mm 压力: 流量至: 120L/min 介质温度: 30~80oC 生产厂家: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重量: 多路阀的选择 型号 : DCV140/2E22S1C1A1U1G08 通径: 10mm 压力: 流量至: 120L/min 介质温度: 30~80oC 生产厂家: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重量: 单向阀的选择 型号: MK10P10 通径: 10mm 压力: 流量至: 120L/min 介质温度: 30~80oC 生产厂家: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 重量: 管路,过滤器,其他辅助元件的选择计算 管道尺寸的确定 油管系统中使用的油管种类很多,有钢管、铜管、尼龙管、塑料管、橡胶管等,必须按照安装位置、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来正确选用。 本设计中油管采用钢管,因为本设计中所须的压力是高压, P= ( )P MPa , 钢管能承受高压,价格低廉,耐油,抗腐蚀,刚性好,但装配是不 能任意弯曲,常在装拆方便处用作压力管道一中、 15 高压用无缝管,低压用焊接管。 本设计在弯曲的地方可以用管接头来实现弯曲。 尼龙管用在低压系统;塑料管一般用在回油管用。 胶管用做联接两个相对运动部件之间的管道。 胶管分高、低压两种。 高压胶管是钢丝编织体为骨架或钢丝缠绕体为骨架的胶管,可用于压力较高的油路中。 低压胶管是麻丝或棉丝编织体为骨架的胶管,多用于压力较低的油路中。 由于胶管制造比较困难,成本很高,因此非必要时一般不用。 管路按其在液压系统中的作用可以分为: 主管路:包括吸油管路,压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用来实现压力能 的传递。 泄油管路:将液压元件泄露的油液导入回油管或邮箱 . 控制管路:用来实现液压元件的控制或调节以及与检测仪表相连接的管路。 本设计中只计算主管路中油管的尺寸。 1. 管接头的选用: 管接头是油管与油管、油管与液压件之间的可拆式联接件,它必须具有装拆方便、连接牢固、密封可靠、外形尺寸小、通流能力大、压降小、工艺性好等各种条件。 管接头的种类很多,液压系统中油管与管接头的常见联接方式有: 焊接式管接头、卡套式管接头、扩口式管接头、扣压式管接头、固定铰接管接头。 管路旋入端用的连接螺纹采用国际标准米制锥螺纹( ZM)和普通细牙螺纹( M)。 锥螺纹依靠自身的锥体旋紧和采用聚四氟乙烯等进行密封,广泛用于中、低压液压系统;细牙螺纹密封性好,常用于高压系统,但要求采用组合垫圈或 O 形圈进行端面密封,有时也采用紫铜垫圈。 2. 管道内径计算: 4Qdmv ( 1) 式中 Q——通过管道内的流量 3ms v——管内允许流速 ms ,见表: 表 :液压系统各管道流速 推荐值 油液流经的管道 推荐流速 m/s 液压泵吸油管 ~ 液压系统压油管道 3~ 6,压力高,管道短粘度小取大值 液压系统回油管道 ~ (1). 液压泵压油管道的内径: 取 v=4m/s 4Qdmv 34 4 5 0 1 0 1 6 . 36 0 3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