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超额累进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 然而我国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 ,有十几个项目的应税所得 ,且各项所得实行差别税率。 对各类所得的扣除也不同 ,并且各项所得按月或按项计算纳税后不再进行年终汇总计算。 分类所得税制与综合所得税制相比是有一定缺陷的。 第一 ,分类所得税按月计算纳税 ,易造成将 每月或每次的收入分解进行逃避税 ,不如综合所得税制按年综合计算。 第二 ,分类制对某项收入划分的不确定性往往造成由此计算的应纳税额的差异。 而综合所得税制可以避免这种差异。 第三 ,与综合税制相比 ,分类制不能更好地体现纳税人的实际负担水平 ,难以实现税负公平合理。 借鉴美国及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应由分类制向综合制转变。 变按月按次分项计算纳税为按年收入综合计算纳税。 当然 ,我国的征管制度和水平尚不具备这种转变的条件 ,但可等待时机分步到位。 (三 )规范扣除范围和标准 美国在确定应税所得时 规定了许多详细的费用扣除和个人基本生活宽免。 费用扣除既包括商业经营支出的扣除 (商业扣除 ),也包括纳税人特殊的生活费用扣除 (个人扣除 ),如医药费用等 ,以此照顾有特殊情况的纳税人 ,以减轻他们的税负。 对个人生计费用的宽免设计也十分合理、科学。 每人只取得一份个人宽免 ,根据纳税人所照料的家庭成员多少 ,确定个人宽免额的数额。 高收入者的宽免额较少 ,低收入者的宽免较多。 因此能更好地体现量能负税、公平合理的原则。 然而 ,我国的费用扣除没有这样的划分 ,也不考虑取得收入付出的成本、特殊费用和生计费用 ,更不分纳税人未婚、已 婚、家庭人口多寡 ,一律实行定额扣除。 这样不能反映纳税人的实际负担能力 ,虽简便但不科学。 所以应予改革。 首先 ,应按纯收益原则 ,对为取得收入而支付的必要费用给予扣除。 其次 ,对纳税人发生的特殊支出 ,如医药费、意外事故损失等 ,应允许实事求是地扣除。 再次 ,确定个人生计费用扣除时 ,要考虑纳税人的婚姻、家庭照料人口等情况给予个人宽免扣除。 (四 )实行个人所得税制指数化 我国经济发展也曾出现过较高的通货膨胀 ,今后也很难免。 为减少通货膨胀对税收的影响 ,合理负税 ,我国也应实行“指数化”。 因为我国个人所得税没考虑到 通货膨胀的因素 ,所以规定的扣除和税基固定不便 ,往往使得该扣除的没予以扣足 ,不该扣的也同样扣除 (指对高薪阶层 )。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的国情 ,实施税收指数化将会困难重重 ,如价格指数计算是否准确及征管方制度是否健全等问题。 但无论如何 ,我们应寻求科学、合理的所得税制 ,无论从纳税人公平税负的角度 ,还是从加强征管、增加税收、防止税收流失的角度来看 ,我国税制的完善和健全都势在必行。 费用扣除标准的缺陷 分项扣除的规定不合理 五个不足 按分项计征虽然在征收管理上有一定的便利,但存在不少漏洞,不同标准的多 种扣除,导致税负不公平。 对现行的 11 个税目采取多种税率,高低不一,容易限制征税范围;设计 了多档次和多种多样的扣除标准,很不规范,即便多次提高费用扣除标准,也解决不了对高收入者的调控力度。 费用扣除标准不灵活,考虑物价和住房因素不够,与国民经济总收入增长速度、物价增长速度以及扩大内需提高消费要求等因素相比,现在的扣除标准很不适应客观要求。 尽管个税的份额在提高,但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重还是过低,这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相符合。 我们并不一定要像西方一些以所得税为主的国家那样,把个税的收入提得那么高,但对高收 入者来说调控作用有待加强。 有待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和对个税法的遵从度。 个税征收的规定和管理没能完全到位,税务登记有待精细化,个人纳税意识不强,因此偷漏税和不合理的避税经常存在。 在征收和管理体制上存在一些问题。 税收管理体制是税收管辖权在国内的表现,当年制定个税法时只是想到由国家直接征管入中央国库,没有明确省级地方政府有征收个税的入库权。 我国在 1994 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时,把个税划归由省级地方政府征收入库,成了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以后又由地方税制改为中央与地方分成的共享税制,共享的比例也经常 变动,征收机关也不很统一导致对个税税源的培植和监控还存在一些问题。 纳税时间不同导致税负不同 不同行业的税负不一样 ,商业和工业的税负不一样 .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解释 .比如商业企业税负低 ,主要原因有 :行业利润较低 (是钢材等利润较低的批发企业 ),库存商品多,截止到某月底现有留抵税金多少钱 ,为什么库存多等原因 .具体写法 : 第一部分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成立日期 ,法人是谁 ,经营地址,注册资金 ,经营范围 ,主营业务是什么 ,何时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第二部分 ,税负的原因 :前三个月收入 ,税金 ,税负 .具体根据企业情况 ,解释税负的原因 :行业特点; 销售分淡季旺季,全年收入税负不低。 签定大笔供货合同,需要准备库存。 受市场影响,销售不旺,产品积压等等,都是企业税负抵的原因。 第三部分:如果解决税负低的情况:扩大销售,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库存等等 费用扣除标准缺乏弹性 我国个人所得税开征于 1980 年 ,1993 年进行分类税制改革。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个人所得税为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做出了很大贡献。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 ,作为直接税的个人所得税调节职能减弱 ,分类税制下的费用扣除制度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虽然近年来 ,个人所得税进行了数次税法修正案 ,但仍难以扭转政策时滞性、前瞻性不足的不利局面 ,不能有效发挥个人所得税的应有职能。 鉴于以上背景 ,本文对现行费用扣除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可能的改革设计方案。 本文基于我国当前已经明确 个人所得税改革方向是建立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立足我国国情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分析现行分类税制模式下费用扣除制度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探讨美国、日本和韩国个人所得税制较为完善国家的费用扣除制度 ,寻求可供我国改革借鉴的良策 ,从必要费用、生计费用和特殊费用三个层次设计了混合税制模式下的费用扣除 个人所得税是大多数发达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 ,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个人所得税对于我国也具有重要意义。 自 2020 年 9 月 1 日起 ,我国开始实施新的个人所得税修改法案 , 虽然对于工资薪金和个体工商业户、承包承租经营的 费用扣除标准数额做出了一定的提高 ,但该费用扣除额的提高是否能令我国工薪阶层中低收入者和个体经营者的税收负担完全改善还未尝可知。 在修改法案颁布后 ,仍有代表提议提高费用扣除标准 ,目前数额仍不能满足居民需要。 可见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比如 ,在设置费用扣除标准时未考虑物价变化以及我国地区、城乡、个人的差异;费用扣除的涵盖范围狭窄;分项扣除和对待特殊人员的标准不合理等。 此论文就旨在以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修改法案的实施为背景 ,研究英、美两大发达国家的成熟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制度 ,比如 ,对于老年人的费用、赡养费用、捐赠费用、个体经营户费用、医疗费用等。 全国扣除标准“一刀切” 专家称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不得实行同一标准.应该根据地区经济差异和个人实际负担能力双重标准综合确定扣除标准,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税收公平原则并增加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 本文提出的重要观点之一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受价格因素影响.收入存在差距但是支出也存在正比差距.所以应该普遍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一味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在全国适用.经济不发达地区自然很少有此类个人所得税可征,既不公平又影响财政收入。 建议东中西 部实行不同的费用扣除标准及个人负担特别情。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己的品牌商品却连连获胜。 在上海,就有三枪牌内衣、开开牌服饰、古今胸罩、真丝大王、爱建衣料等,由于发展了自己的品牌商品,而使企业在同样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转眼之间,发展成为令人惊羡的大企业。 于是许多商业企业逐渐觉悟到,商业发展到今天,再走传统的道路不行了,应走现代 经营之路,去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发展自己的品牌商品,但是许多商业企业意识到品牌战略是一回事,在付诸实践时又是一回事。 当前
,管道埋深 ,管顶覆土 , 铺 设在海底表层内,本工程按照远期规模共设计有 10 根竖向的扩散排放管,近期使用末端三根,其余七根近期暂不使用, 采用盲法兰堵板封闭 ,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保护管道的安全。 管道用海区域 污水处理系统一期工程用海范围设置 2个区域:排污管道用海、污水达标排放用海,其中排污管道用海面积为 公顷,污水达标排放用海面积为 公顷。 建设方提供的用海范围点号和坐标位置见下图 :
0 1 4 6 0c a AT K T N . m () 所以,查阅文献 [3,149 页 ] ,选择联轴器的型号为 YL12 型凸缘联轴器。 各别为:公称转矩为 1600 ,需用最大转速 4700 r/min, 轴径为 70mm。 因为 [ ] 1600caTT 980 4700cann () 11 所以联轴器满足要求,校核安全。 联轴器的型号: GBYL12142
的建设成果,求得最好的工程、社会、环境效益。 : 项目总平面图的布置根据地形的现状情况,新教师周转宿舍布置在学校大门以南、南北走向,周转宿舍南侧是学生食宿楼,北侧是教学楼,使用便利。 : 教师周转宿舍楼,总建筑面积 630㎡, 2层砖混结构。 内部设置为:教室宿舍、卫生间等用房,使用人数为 18人。 则: ( 1)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建、构筑物设计方案力求平面功能布置合理,立面简洁但不单调
原材料检验 原材料入库 原材料出库 配料 生产成型(组装) 产品入库 出库 发货运输 生产设备及仪器选型原则 (1) 选择生产设备仪器的原则 a、自制:对本项目使用的特殊型设备,完全由自己设计实现; b、国内购买:在满足本项目生产要求的条件下,综合性价比因素,优先选择国内设备。 c、国外引进:根据本项目需要,在国内无同类产品或产品不能满足要求时,选择国外设备。 (2)设备仪器配置原则 首先
将各式代入( *)式可得液泛方程线: * 105 * 2qnvh=* 310 * qLh2/* 610 * qLh2 此线记作线( 5) 计算降液管液泛线上的点:如表所示 液相流量 10 20 30 40 50 气相流量 1101 1069 1034 994 949 2822 bWnL sbWnL sdd hlqhlqguh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