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穿公路箱涵顶进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四 章 主要技术措施 一、 前期 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做好施工复测及施工放线的前期准备工作。 尽早、尽快熟悉图纸,确定各项施工措施,制定主要项目的工艺流程并做好各工种的技术交底工作。 应当建立测量控制系统,对设计交桩进行复测,复测合格后,按施工需要测设满足施工精度要求的测量控制网,并将定桩位置加以妥善保护。 按照工程需要,建立 质量保证体系,做到层层包保责任到人。 现场安排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测量员、质量 安全 员,对工程质量做到全方位监控。 二、施工工艺和方法 本工程采用中继间顶进施工方法, 工作坑设置在道路的南侧, 框构 自南向北顶进。 由于下穿的既有道路车流量繁忙, 为保证道路安全稳定。 路面以下土体须采用大管棚支护、钢网格刃角分割土体支护技术,稳固掌子面。 框构 分 2 节预制顶进,节与节之间设中继间,单节顶力约为 700T。 顶进 框构 两侧设导向墩,以控制顶进时的水平和方向。 (一)、 基坑支护、 后背施工 因基坑现已开挖,但开挖深度较大,根据施工经验 、 土层情 况及邻近建筑物综合考虑,西侧拟采用土钉墙加锚杆施工,东侧与建筑物相邻处,宜采用护坡桩进行支护。 进行基坑支护时,还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对支护结构的不利影响。 顶进 后背拟采用 C30 钢筋混凝土 后背梁 ,受力面设置 2cm 厚的钢 8 板, 后背梁断面尺寸为高 4 米,宽 米,滑板以下埋深 米。 后背梁浇筑时需施作同条件试块,待后背梁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后才可进行顶进。 (二)、 滑板设计 顶进 框构 在顶进时容易出现“扎头”和“抬头”的现象,其调整起来比较困难;同时通道所穿越的土层 主要为碎石层 ,项进时有可能出现箱涵底的 碎石刮蹭或跟随 箱涵滑动的现象,这种情况也比较难处理。 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出现, 必要时 可在 顶进过程中的 箱涵 前端铺设滑板。 顶进过程中的滑板施工采用预开挖、预绑扎钢筋网、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滑板施工的关键是保证滑板顶面平整,保证滑板的强度、刚度,确保其在施工期间不变形、不移位。 ( 三 )、 中继间设置 顶进框构 总长为 40 米,分二节进行顶进, 单节长度 20 米,在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设立中继间。 中继间内安放 4 台 320T 的千斤顶,首节最大顶力约为 700T,中继 间 顶端和两侧设钢板护套防止箱涵四周土落入箱涵内。 前后节箱涵间设置钢销,以保证前后 接对齐接顺。 (四) 、管棚设计与施工 通道顶的覆土厚约为 ,而通道宽度为 6m,顶进长度约为 50m,根据地勘报告土层显示,原则上不会对路面造成影响。 为防止路面坍塌、 断裂等现象, 保证既有道路东关路 的正常通行。 拟 采用大管棚支护技术进行项进 通道 的顶部防护,以大管棚有效支撑土体的重量,避免上面土体的坍塌,并隔离上面的土体和下面的箱涵,避免上面土体在箱涵顶进时随箱涵一起移动;管棚的施工采用钻进 配合人工钎探的工艺,钻孔时不得 塌孔 ;不得采用锤击等任何对 道路 有 振动 影响的施工方法;管棚钢管直径 约为 250mm,间距 50cm;钢管和孔壁之间的空 9 隙压满水泥浆,不得留有空隙,由此保证 路面 以下土体稳定 ;管棚钻孔时采用隔孔跳钻的方法钻进,以避免钻孔时出现 塌孔 和较大的沉降;管棚底距箱涵顶在入口处不小于 20cm,出口处不小于 30cm。 (五)、顶进施工 本 框构 必须待主体 及后背梁 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后才可进行顶进,顶进前须在既有路面上铺设钢板 以加防护,并在道路车行方向设置施工地点标,以示行车减速慢行,必要时设置交通协管员和路面检测人员。 待具 备顶进条件后,我 施工队方可 进行顶进 工作。 顶进流程图 顶进机械、人员配 置 小型 挖掘机: 1 台 (高度不超过 ) ; 小型 装载机: 1 辆 (高度不超过 ) ; 自卸运土汽车: 2 台; 工作 梁 、顶柱:按顶程设置; 油 泵: 2 台; 320t 顶镐: 8 台; 16t 吊车: 1 辆; 发电机: 1 台。 挖土出土组: 16 人; 测量组: 6 人; 顶进设备安装 调试 前一节空顶 前一节 吃土顶进 测量 、安放顶柱 后 一节吃土顶进 挖土与管棚支护 顶进就位 测量 后一节空顶 测量、安放顶柱 测量 10 顶进组: 4 人 现场电工: 1 人; 本通道框构 自重 约 为 950T,考虑 吃土 及顶进过程中 箱体两侧及道路行车 荷载的作用,根据经验 取最大顶力= 框构 自重 *最大摩擦系数= 950T*=1425T。 根据;最大顶力配置顶镐,本工程采用 8 台320T 顶镐(有效顶力 约为 250T)。 按照顶进形式,中继间处设置 4 台,后背处设置 4 台,根据顶进需要中继间和后背处 分别 备用一台镐用于纠偏方向。 顶柱采用 4 排顶柱,单排顶柱容许最大顶力为 400t, 4*400t= 1600T,满足最大顶力要求。 框构一经顶进必须连续进行直至完成。 顶进时中线随时测量,高程一镐一测,将测量结果及时通知顶进负责人。 发现问题 及时调整,从而控制 箱体 顶进的方向、高程。 顶进挖土 主要 采用 小型挖 掘机 (高度不超过 ) 开挖、配合人工 削坡、清底, 出土采用小型铲车 (同样高度不超过 ) 进行装载。 在距底板底面 100~ 150mm 范围内均由人工清土。 防止超挖,以免造成“扎头”现象。 顶进过程中,应 根据土质情况确定刃角与底板是否吃土。 根据实际情况,视土质情况,顶进时是否接长纵梁,防止因地基承载力低引起的扎头。 测量监控工作 要准确掌握箱身顶进的方向和高程,应在顶进的后方受力影响区以外设置观测站,及时进行观测。 ( 1)、观测站的设置,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